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陈姓女宝宝起名诗经 陈姓女宝宝好听的名字有诗意

陈姓女宝宝起名诗经 陈姓女宝宝好听的名字有诗意

时间:2021-08-01 15:08:46

相关推荐

陈姓女宝宝起名诗经 陈姓女宝宝好听的名字有诗意

文堂(祁门)【图游徽州103】

12月3日接到许大姐电话,说来石碛看我,让我激动不已。九点多她从黟县开车来到我村,我正准备给她倒茶,她说茶就别泡了,我们一起去文堂村看看吧,说那里的第一书记是她朋友。我还就屁颠屁颠跟着去了。

这陈书记老家就在文堂,在这村开展工作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陈书记是个很有思路的人,把陈氏宗祠维修后改作村民文化中心,在祠堂门口的照壁上写满了乡约家法、村规民约和文堂村简介。把原来生产队队部改成了“文堂红色文化展览馆”,里面保留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些宣传墙画和毛主席语录,收集了各种有关文件、书籍、工分簿、毛主席像章、毛泽东选集等,沿着“红色旅游”的思路推进文堂村旅游基地,取得县文投公司的项目支持,吸引了周边机关干部前来接受教育。旅游扶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祁门县扶贫工作的一面旗帜。

文堂古称浑头和横头,是个千年古村落,三溪河从村前流过,这里人才辈出,学者名流,代不乏人。据记载村有十景:飞龙晓日、峡山朝云、鼓楼书静、沧溪晚歌、江村夕钓、藻潭夜月、芳洲烟树、紫溪桃浪、西峰暮雨、历山远汉。可惜今已多半难觅其踪。

村里大小祠堂有十来座,保留最完整、气势最大的当属“永锡堂”。这是陈氏仕藻公一脉的古祠,是族人祭祖,议事,解决纠纷,规范礼制以及举行大规模活动的场所。该祠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陈舍升公之手,取名于《诗经》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句。此堂占地广阔,气势非凡,尤以一对石鼓出名,其来历传说有二:相传石台阳坑头出了个李布政司,得知家乡修谱建祠,便找人造了一对汉白玉石鼓叫手下送达阳坑头,手下人未曾听清,以为是浑头,匆匆将此物送达浑头便丢了下来,这就有了今日永锡堂的汉白玉石鼓;另一说法是明代江西一陈姓官员与文堂陈氏沾亲,文堂上村筹建永锡堂时,正值奸臣严嵩被抄,其家珍贵宝物汉白玉石鼓就这样被当作礼物送往文堂栖身。

陈书记带着我们一路参观了陈氏宗祠,文堂小学旧址,钻过街道上的一个门阙,门阙一面草书写有“知难”二字,另一面写了“易行”二字,透着浓浓的儒家文化。村头水口一片古树林,沿路散落着一个牌坊、一个路亭和一个庙堂遗址。这个庙堂据说是明代兴建的“普护庵”,那个牌坊是“承恩”而建的“奎光坊”,根据上面的文字应该是纪念这个村的举人陈中立的。此坊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高大恢宏,雕琢精细,其额坊、上坊、定盘坊及石柱浮饰图纹精美华丽。值得探究的是这村出过两名进士四名举人,为什么独独这个叫陈中立的举人可以竖牌坊呢?好像是有个说法,后来他的学生为他修的。

村里面的街道铺着青石板,有意思的是青石板镶嵌在两边整齐的鹅卵石中间,岁月悠悠,每块青石都被磨得可以照见人影。而村外的石板路中间镶嵌的是明代以来大小不一的几十块墓碑,而且刻字朝上。我看到这些任人踩踏的历代墓碑,一方面感觉文堂村的奢侈,把这么多、这么好的文化遗存当作铺路石;另一方面每当有人从墓碑上走过,总为这些墓碑上的先贤感觉到被人踩过的疼痛。何不把这些墓碑集中在一起建个碑园呢?那上面的石刻非常惊艳,绝非今人能为啊!

是为记。

(国画作品为黄山老湾根据文堂水口创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