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赫哲族之乡黑龙江同江市

赫哲族之乡黑龙江同江市

时间:2020-12-15 05:12:01

相关推荐

赫哲族之乡黑龙江同江市

同江市,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与黑龙江两江交汇处南岸。东接抚远市,南与富锦市、饶河县为邻,西临松花江与绥滨县相连,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相望,边境线长170公里。总面积6300平方公里,辖6镇2乡2民族乡,设有6个国营农场。

12月,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4]5月5日,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同江市退出贫困县序列。[5],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同江市是中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主要聚居地,是贯穿中国南北公路大动脉“同三”公路的北端起点。境内有八岔岛和洪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街津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国家一类口岸——同江口岸。 11月,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同江市原名“临江”,土名“拉哈苏苏”,赫哲语,“废墟”或“老屋”之意。 在西周时代属肃慎部内地,秦汉时称挹娄,南北朝又称勿吉,隋唐时代勿吉一名消失,演变为黑水部落。

公元726年,唐在黑水部落设立了黑水州都督府,后经过辽金时代和元明的统治。因其“濒临松花江南岸,北即黑河口,实为扼要咽喉”,1906年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吉林将军奏准,于“富克锦东北之拉哈苏苏”(今同江市政府驻地)设置临江州,隶属依兰府。知州吴士澄于同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一日)启用关防“视事”。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奏准升改临江府,隶属东北路道。

中华民国成立后,193月,改临江府为临江县。192月,因与奉天省临江县重名,奉令改为同江县。同年6月,隶属依兰道(由东北路道改称)。1929年2月,撤销道制,改由吉林省直辖,时为三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三江省管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

1949年1月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撤销同江县,并入富锦县。同年6月,划为第十区。 1955年,改为同江区。 1959年4月24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富锦县的同江区(包括同江、三村、乐业乡)划归抚远县管辖,并将同江区改为同江镇,抚远县人民委员会迁驻同江镇。

1965年8月23日,国务院决定,设置同江县,以抚远县西部地区,即同江镇和乐业、三村、街津口、八岔公社及勤得利农场乡为同江县的行政区域。县址设于同江镇。归合江专区管辖。同时,抚远县址迁至抚远镇。 1985年1月,合江地区正式撤销,划归佳木斯市领导。 1987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同江县,设立县级同江市。

同江市地形属古老冲积沉降的沼泽平原,同时有外兴安岭零星余脉形成的少量山地,总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5米至65米,坡降1/5000~1/8000,地貌组合差异不大。 同江市土壤多属黑土、草甸土和白浆土,其中草甸土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61.2%,黑土占21.1%,白浆土占5.3%。

同江市属森林面积7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2%,有桦树、实生柞、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等20余个树种,有榛子、核桃、葡萄等干果与浆果,有蕨菜、蘑菇、木耳、猴头等菌类,有刺五加、黄芪、党参、穿地龙等山药材229种,总贮量近300万公斤。 同江市境内野生动物有熊、野猪、狍子、野鸡等。鱼16类73种。鱼类主要有黑龙江野鲤、大白鱼、草鱼、鲫鱼等,还有比较名贵的鲟鳇鱼、鲑鱼。

同江口岸位于佳木斯市东北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流处的三江南岸,同俄罗斯犹太自治洲隔江相对,国境线长165公里。同江口岸对外开放较早,1986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同江口岸。

同江口岸由东、西两个港口作业区组成,有12个泊位,可停靠3000吨级船舶。其中东港位于同江市区东北38公里的哈鱼岛西北端,距俄下列港最近运距1公里,设有旅客查验通道8条,车辆和货物查验通道多条,进港铁路已通车,是佳木斯至俄比罗比詹国际汽车运输的唯一进出港口。[2] [12]

同江市较为独具特色的有三江口、街津口、拉哈苏苏海关遗址、中俄间旅游等。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拉哈苏苏海关遗址在市区北侧,有砖基铁瓦结构建筑500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古老建筑,系19英国人所建。1989年同江市人民政府把这里建成中国唯一的一座赫哲族博物馆。同江市还开通了对俄罗斯的下列宁斯阔耶、比罗比詹、哈巴罗夫克、共青城等城的旅游业务。

同江市三江口风景区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位于同江城东北4公里处,汇合后俗称“混同江”,故名为“三江口”,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

黑龙江、松花江两江流到同江形成三汊口,人们习惯称“三江口”,河段长度为102公里,水面宽度1200米,水位差22.3米,最大流量16.600立方米。两江汇合后水势骤增,江面开阔,放眼望去,水天一色,浪涛光涌,气象万千。站在三江口岸边放眼远眺,江中的小岛在茫茫的水波中时隐时现,使人有如临仙境,虚无缥缈之感。

三江口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我国的赫哲、满汉军民曾多次在此痛击沙俄对我国的侵略,故有“古战场”之称。三江口已成为风景独特的旅游观光宝地。

传说很早的时候,黑龙江里的黑龙和松花江里黄龙,曾是一对儿冤家。他们各霸一条江,又都想把自己的地盘儿往对方那边扩展,这样就经常引起一些纠葛和争斗。

他们一个从西北往东南,一个从西南往东北不断的蚕食,终于在一个叫“拉哈苏苏”的地方,两个撕破脸皮,把相隔的荒原田野一古脑地吞进肚里,来了面对面的针尖对麦芒。 两条龙在水里一见面就吵。开始是你往我这挤挤,接着是我往你那蹭蹭,双方吵架不断,各自吓兵蟹将的争斗更是家常便饭。

后来天庭玉皇大帝知道了,派遣龙王进行调节。,不叫你松花江,也不叫他黑龙江,既是你们合流入海,就把它叫做混同江,这块儿就叫三江口,你们看如何啊”?玉皇大帝的差官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还有啥话可说,黑龙和黄龙互相看了看,又看了一眼捋着胡须的东海老龙王,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从此,有了三江口这个地名。黑龙江和松花江两江的流水,在混同江里是一半黑一半黄,多少年间都一直相安无事、浩浩荡荡的流淌向远方。

赫哲族民俗文化村

赫哲族民俗屋

赫哲族民俗屋

桦树皮小屋

赫哲族饮食习惯喜欢吃生鱼。

一带一路,中俄跨江(黑龙江)铁路大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