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创城进行时丨用心管理城市 以爱温暖群众 嘉峪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先进纪实

创城进行时丨用心管理城市 以爱温暖群众 嘉峪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先进纪实

时间:2023-11-27 05:01:54

相关推荐

创城进行时丨用心管理城市 以爱温暖群众 嘉峪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先进纪实

7月的嘉峪关市正值旅游旺季,天南地北的游客纷至沓来,领略这座“天下雄关”的曼妙风采。记者在宾馆吃早餐的时间,随机采访了几位外省游客,他们评价说“没想到能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建起这样一座干净整洁、文明祥和的城市,这里的城市管理非常有序,比我们原先想象中西部城市那种落后、野蛮的形象好多了,人们对我们外地人很友好的”。

,嘉峪关荣获国家文明城市称号,这个“金字招牌”来之不易,嘉峪关城市管理执法局(以下简称执法局)作为城市管理的“先行者”和“主导者”功不可没。这个1月才正式组建的年轻队伍,不仅承担全省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任务,还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该局一名同志荣获国家住建部“强转树”先进个人,该局一个基层执法队荣获国家住建部“强转树”先进集体。

由“一家管”转变为“大家管”

执法局局长张翔对记者说:“我们全市城管队伍正式职工、公益性岗位和劳务派遣人员合计只有153人,仅靠这些人担负城区70平方公里的辖区执法工作显然是力不从心的。面对执法力量短期内无法得到大量扩充的实际,我们只能转变执法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探索实践”。

该局推动各基层党支部与所辖社区党组织共同开展党建工作,促进城市党建由过去唱“独角戏”逐步变成现在的“大合唱”。几年来已与市内10个社区结成党建联盟,与9个社区党委签订了《基层党建“互联共转”行动共建协议》,合力打造“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办、优势互补”的区域党建共同体。以“主题党日”为载体,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年至少联合组织1次共建活动、与社区干部进行1次交流座谈、开展1次社区调研、认领1个服务项目、当1天社区志愿者,实现“组织所能”和“群众所需”无缝对接。建立条块融合、双向用力的城市党建工作新格局,形成党建共商、事务共管、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城市党建+城市管理”新模式。

由于社区党组织对所辖区域内的噪音扰民、私搭乱建、油烟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民生问题了如指掌,他们能够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给基层执法单位并得以尽快解决处理,极大地节省了执法时间、降低了执法成本。

同时,党支部还邀请社区退休老党员、热心群众进行义务监督,与社区党组织一起开展爱心帮扶、志愿服务、法制宣传等活动,形成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氛围。借助社区力量,弥补工作力量不足。在日常活动的基础上,坚持党建联盟,以党组织为桥梁,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互联共转行动机制,积极探索“红蓝格”管理模式,将“党建红”、“城管蓝”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构建由社区党委、居民代表、党员代表、执法队员多元力量参与的城市基层管理新格局。

据悉,自“互联共转”活动开展以来,执法局与社区共同开展共建活动已达165次。不仅了解了民情,对群众反映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在实战中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

请“律师驻队”规范执法

4月,执法局联合嘉峪关市司法局开展“律师驻队”工作。律师驻队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协议,由律师事务所指派专业律师常驻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提供法律服务、法治培训、协助开展群众法治教育、监督规范执法工作。

张翔说:“律师常驻我们执法队伍,对执法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对未及时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内容的当事人,驻队律师以催告、催缴等行为方式督促其履行,强化了行政处罚决定的履行效果;在执法处置和案件调查过程中,通过对被处罚对象释法说理和劝导调和,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缓和了对抗情绪,减少现场冲突和恶性事件的发生。此外,驻队律师还不定期的结合业务实际,配合我们开展业务调研、案件研讨和论证讨论等活动,不仅实现了双方业务知识与法律知识的共享共建,而且形成了互补工作合力,共同探索执法良策”。截止目前,律师共参与一线巡查21次,重大案件会商3次,收到违法案件律师建议书1份。

建筑垃圾回收“变废为宝”

众所周知,建筑垃圾的清理是个“头疼活”。嘉峪关市前几年饱受建筑垃圾之害,甚至一度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城市边缘的戈壁滩上倾倒的建筑垃圾堆成了小山。

为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彻底解决建筑垃圾围城、收纳处置方式低级等问题,实现建筑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执法局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引进企业投资5000万元,在市郊建成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车间。

据介绍,车间年处理建筑垃圾150万吨,变低级填埋为综合利用,实现了由传统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向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循环模式的转变。嘉峪关市从最初的垃圾围城、无序管理进入到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政府不投资、企业有效益,环境有改善,垃圾有去处(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的新路子,对规范建筑垃圾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执法局加强源头管控,实行审核准入制度,明确运输能力,由个体拉运转变为公司化运行。按照“分类审批,分级办证”的工作原则审批办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使许可审批环节更加规范、合理。他们组织精干力量,加大对建筑垃圾偷倒、乱倒行为的立案查处力度,发现一起,立案一起,严惩一起,对性质恶劣的实行高限处罚,通过行之有效的治理管控,偷倒、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得到了根本遏制。

给流浪犬们“安个家”

在很多城市都能看到街道上四处乱窜的流浪犬,但行进在嘉峪关的大街小巷,却看不到一只流浪犬。张翔坦言,以前执法局收到群众关于犬患问题的举报不胜枚举,为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环境卫生,今年5月,由执法局牵头,全市开展流浪犬整治工作。该局先后发布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犬患整治专项行动的通告》、《嘉峪关市犬患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向全社会表明全面解决犬患问题的信心和决心,确保整治专项行动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该局抽调骨干力量,成立6个犬患整治行动工作组,配备捕捉车辆7台,捕捉网18个、防护手套24个、护腿膝24个,重点捕捉收容全市行政区域内进入公共场所、公共绿地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犬只、所有无主犬、流浪犬和无《动物免疫证》、《养犬证》的犬只及未束犬链(绳)犬只。截止目前,共捕捉流浪犬、无主犬1059只;办结“12345”民生服务热线、城管执法局数字平台指挥中心及群众投诉举报流浪犬、无主犬扰民、随意便溺、进入公共场所(公共绿地)及养犬人对家犬不束(栓)绳违规溜犬等问题共计446起。

“流浪犬也是生命,对于捕捉来的流浪犬,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扑杀,那样做太不人道,我们要给这些动物一个合理的归宿”张翔说。执法局建设了一座嘉峪关市流浪犬收容中心,对捕捉收容的所有流浪犬、无主犬进行登记,再进行初步健康排查,对健康的流浪犬、无主犬根据大小、公母进行分类圈养;如有流浪犬、无主犬有异常死亡现象,会立即报告相关单位,严防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同时,配备专人负责日常犬只的喂养、消毒、卫生清扫等工作,保证流浪犬、无主犬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与市宠物医疗诊治机构及狗粮配送机构签订正式合同,定期为收容的流浪犬、无主犬配送食物、实施绝育手术。据悉,执法局还将对流浪犬收容中心继续建立健全收容配套相关的硬件、软件设施,为收容的流浪犬、无主犬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

通过“五色”教育凝心聚力

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新变化,增强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扎实推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以达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职业荣誉感,提升综合素质,执法局创新开展了“五色”教育活动。

以重燃革命激情、筑牢理想信念为主题,开展学党史、听党课、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红色经典”活动,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

以普法教育、法治宣传为主题,开展法制讲座、技能比武等“蓝色法治”活动,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水平;

以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开展环保宣传、道德讲堂等“绿色生态”活动,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环保意识;

以树立良好家风、关爱女职工身心健康为主题,开展手工艺作品展、女职工健康知识讲座等“粉色和谐”活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以展示职工精神风貌、丰富全局职工业余生活为主题,开展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橙色活力”活动,提升职业荣誉感。

“五色”教育活动,把“活”与“严”,“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新时代下党内教育新模式,满足党员不同层面的学习需求,为党员增强党性、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服务群众注入内生动力,促进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的结合与转化。据了解,目前该局“五色”教育活动已开展了32期。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履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的结合与转化,促进干部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推动城市管理执法事业和城市管理执法干部的和谐共进。

启动地摊助推经济

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执法局制定了《嘉峪关市关于设置临时交易点助力城市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助力该市经济复苏,推动城市发展。坚持“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的原则,在“不影响市容环境、不影响消防安全、不影响道路交通、不影响市民生活”的前提下,将原有的17处临时交易点扩充为26处,安置摊贩1800余家。采取“四个允许、四个规范”工作措施,即“允许临街店铺商家,在门店外临时设置摆放促销宣传品招揽顾客,设置货物临时堆放点、顾客临时等候区、就餐坐席;大型商场在商场红线范围内开展占道促销活动;允许流动商贩,在背街小巷、小区周边等区域,进行贩卖经营;允许物业小区,根据小区供应需求,可设置临时便民服务点,对农户自产自销蔬果、小百货、熟食等销售经营,实行社区自治管理;允许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根据周边环境和道路条件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置临时交易点,安置经营户集中入市经营,实行“实名划线定位”管理。”“规范经营秩序(不侵害他人利益);规范营业时间(早餐时段10:00前,午餐时段11:30:—13:30,晚餐时段18:00后,夜市时段不超过23:00);规范占道范围(不占盲道、消防通道、绿地和市政设施);规范交通秩序。”鼓励商家摊贩在临时交易点进行临时交易。既维护市容秩序,又方便居民生活。

7月5日晚上11时,记者来到酒钢厂区附近的五一路夜市,虽然已近深夜,但长近百米的夜市上仍是灯火通明,数十家摊贩前都聚集着食客在吃宵夜。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夏治国等3名队员还在夜市周围巡查,据他们介绍,这里的夜市最晚能营业到凌晨1点左右,下小夜班的厂区职工是这里的常客。

“诚心城意”帮扶困难商贩

坚持“听民意、惠民生、暖民心”是执法局的一条宗旨。他们主动联系相关慈善机构,开展“诚心城意”爱心帮扶活动,为困难商户、流动摊贩等群体做好事、办实事。在走访帮扶中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基本需求,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员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并组织干部职工捐款捐物献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局领导班子采取上门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深入各自责任辖区内走访摸底需要帮扶的商户、摊主,按照五看标准(即:一看生活条件、二看身体状况、三看劳动能力、四看子女就学情况、五看就业情况)进行入户、查看、登记。他们了解到张月香、马祖贤、纪希芝、张问钱、许德媛、王改花6名商户生活非常贫困急需救助。他们送去了米、面、油、棉被、棉衣等慰问品。对商户提出的疑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答,与商户一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解决“结症”切入点。

开展“诚心城意”爱心帮扶活动,加强了城管与经营户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促进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理解与支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城市管理工作不只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相互体谅、相互配合,真正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将“刻板”的管理转变为有“温度”的服务,双方共同努力影响带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城管、人人参与城管的良好氛围。(记者:张少杰 通讯员:陈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