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随州保存最完好的古祠堂——胡氏祠探秘

随州保存最完好的古祠堂——胡氏祠探秘

时间:2019-01-21 02:58:26

相关推荐

随州保存最完好的古祠堂——胡氏祠探秘

——独独散咵原创图文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胡氏祠,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胡家河村委会东北角,是建于清乾隆壬子年(公元1740年)建的旧祠。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8年)建的新祠,解放后作为“四旧”拆了。旧祠在1940年代抗日战争的时候,曾经是新四军第五师抗大十分校校址,该校当年共为边区和新四军第五师培养了5000多名军政干部和专业人员。解放后,因为这里一直作为国有粮仓在使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幸免遇难。胡氏祠是目前随州市保存最完好的老祠堂之一。

胡氏祠

胡氏祠为两进式建筑,墙体为青砖挂肚,房屋内部为立柱框架结构,门口有一对直径约50厘米的雕花门当,门梁、门框、门槛均为石条凿制。山墙高于房顶,即封檐山墙,山墙顶端与前后墙屋檐均有各种画作。窗户为木质方格雕花样式。

第一进称大厅或过厅,第二进称享堂或寝室,是供奉祖先牌位和举行祭祀礼仪的地方。宗祠大门框既门档为青色石条构建,上刻一副对联:“世泽永承宗祖德,家声丕振子孙贤”。大门两旁的耸肩(建筑名称)既笏对是一对石鼓,说明建祠以前,胡氏家族最大的官是武将(如果笏对是一对石镜,说明家族最大的官是文臣。门档、笏对,是后来“门当户对”的典故)。胡胜玉乃洛阳胡家河胡氏始祖,他是江西华林胡氏始祖胡城的第五个儿子胡球的十三世孙。后晋,胡球官至散骑将军、节度使、兵部尚书。胡氏祠笏对旌表的便是这一光荣。

山墙与墙壁画

第二进享堂,台基高于前庭一米左右,这是层进式建筑通风采光的要求,更是中国传统宗祠建筑的要求,视觉上使殿庭雄伟,文化上表达后人慎终追远的虔诚。“一胡千派远,五子六尚书。”这是享堂门前的一副抱柱联,不知胡氏家族史的,认为它过于大气,有吹牛的嫌疑,其实,它是宋、明时代华林胡氏的真实写照。华林胡氏自创办华林书院,后世子孙先后有231人考中进士。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胡克顺丶胡用之叔侄二人同榜高中进士。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胡用庄、胡用时、胡用礼,堂兄三人同时高中进士。宋真宗作诗赞曰:

黄河曾见几番清,罕见人间有此荣。

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

文星昨夜朝金阙,瑞气今朝拥朕庭。

最喜状元并榜眼,探花俱是弟和兄。

高中的胡氏子孙,多数都成了国家栋梁,官至刺史、尚书、宰相,代不乏人。因此,宋孝宗作诗赞华林胡氏:

朕笔亲题灿锦霞,满封官职遍天涯。

名垂千古应难朽,庆衍千秋宰相家。

宋、明时期,华林胡氏,簪缨累世,恩宠备至,登峰造极。正好应验了风水先生司马头陀为耿氏选择墓地时说过的一句话:“子孙后代多仁义,久年方知读书贵”。

享堂神龛上供奉的祖先神主分两类:一类是,始祖、创建宗族时的数代祖先和有功有德的祖先神主,他们的牌位“永世不迁”,按昭穆顺序供奉在神龛里,享受子孙的祭礼和血食;一类是,没有什么功德的祖先神主,他们的牌位“五世则迁”,玄孙都去逝了,高祖的神主即从祠堂里迁走了。随州古俗,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亲尽。一般无功德祖先的神主,亲尽之后,再继续呆在神龛里已没有多大意义了。

肯播肯获肯构肯堂一姓云板绳祖武,

荐韭荐麦荐黍荐稻四时俎豆报宗功。

这是神龛上的一副抱柱联。(肯:主观自愿。云板:名望家族报时报事的礼器。绳:继承。武:武步,跟别人走,效法。荐:献祭。俎:盛牺牲的托盘。豆:盛植物祭品的盘子。)大概意思是:勤奋耕读,建设家园,就是继承祖宗遗志;用劳动的收获祭祀祖先,就是耀祖光宗。

胡氏祠里面的用具

目前,胡氏祠已经成为胡家河村有名的景点,游客在这里不仅能了解到胡氏祠和胡氏宗族的发展历史,还可以在这里看到已经不多见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具。

(感谢邓世勋先生提供材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