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云南大理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云南大理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时间:2019-12-30 05:05:28

相关推荐

云南大理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大理洱海。摄影:杨继培

人民网大理12月24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通报,为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理州各族干部群众深化思想认识、强化政治担当、动员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措施,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强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统计,洱海全湖水质实现6个月Ⅱ类、6个月Ⅲ类,、洱海全湖水质连续两年实现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

据介绍,在具体的保护治理工作种,大理州坚持标本兼治,构建起了五大截污治污防控体系。

城乡一体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工程体系于6月30日闭合运行,新建和既有工程设施并网运行后,洱海流域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19座、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35座、污水收集管网4461.6公里、化粪池12.08万个、尾水塘库湿地92座、生态湿地2.76万亩,初步构建了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截至目前,流域19座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5624万吨,削减总磷170吨、总氮830吨、氨氮850吨,截污治污体系工程减排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大理洱海。摄影:杨继培

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立了“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乡清运、县市处理”的联动运行机制,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每天完成近900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实现生活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和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在流域内实施“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推行有机肥替代、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畜禽标准化及渔业生态健康养殖”为主要内容的“三禁四推”工作。至今,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累计减少2.4万吨、138吨,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16.3万吨。比调减高水肥作物大蒜12.36万亩,洱海流域大蒜趋于零种植。启动农田尾水末端调蓄带建设,建立起源头管控、过程治理、末端消纳、高效节水管水、尾水调蓄回用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截至11月,流域内共实施9.8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完成禁养区46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关停搬迁,流域每年16万吨畜禽粪便得到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实质性突破。

环湖生态防护体系。环湖1806户共涉及7270人生态搬迁如期全部完成拆除任务,拆除建筑面积约64.8万平方米,按4个安置片区5个安置地块启动了“1806”小镇建设工作。启动环湖湖滨缓冲带和129公里生态廊道建设,完成建设后将增加762.96公顷生态湿地和湖滨缓冲带,其中湿地480.48公顷,将为洱海构建起一条物理隔离生态屏障。目前,海西下关至喜洲30.4公里生态廊道已经全线开工,海东机场路环岛至天镜阁21.6公里已进场施工,预计年内可完成50公里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全面实施流域面山绿化工程建设,投入资金6.56亿元,完成绿化面积8.3万亩。

清水入湖工程体系。持续整治大理市无序取水情况,封堵城市建成区地下井5831个、苍山十八溪无序取水口106个。流域内建成了16座自来水厂及“三库连通”直补清水工程、海西五镇清水产水区清水疏导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末端拦截消纳工程,实现了“亿方清水入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