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时间:2023-01-05 11:34:04

相关推荐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往往人们都毫不在意。它通常是由生活中的很多不良习惯而引起,防治它要从点滴小事开始了解。小编接下来向大家分享些乙肝相关知识,一起来了解了解医务人员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吧!

1乙肝问答

图钉问:

第一次查血的时候胆红素25直接丹红素5点多,那时候比较胖,从那以后生活规律了,饮食注意了,但是第二次查体反而增高了,怎么回事

答:

您目前主要是查体提示胆红素偏高,饮食调节后不见好转,这种情况应该挂个消化内科门诊看看。查个肝胆的b超看看,排除胆管结石等器质性病变可能。必要时查个腹部ct

2医务人员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患者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随着乙肝患者的逐渐增多,医务人员接触病原物质机会增多,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必须做好防护措施,预防感染。

以下防护措施,供医务人员参考:

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如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必要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

2、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对注射针具、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尤其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3、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时,均应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4、医务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进行相应血源传播性疾病的检查,预防感染乙肝病毒。

5、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上报有关单位,并及时到感染控制科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

3乙肝患者如何进行随访

准确的随访结果可以检测乙肝病人对治疗、用药的效果,也是预防乙肝病情恶化的重要途径。乙肝患者治疗结束后,不论是否能保持疗效,均应进行定期随访。

乙肝患者治疗后常规复查

乙肝患者停药后半年内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ALT、AST、血清胆红素、HBV血清学标志和HBVDNA,以后每3~6个月检测1次,至少随访12个月。

不同乙肝患者复查项目略有不同

1、ALT正常且HBVDNA阴性:治疗后持续ALT正常且HBVDNA阴性的患者,建议每6个月进行HBVDNA、ALT、AFP和B超检查。

2、ALT正常但HBVDNA阳性:ALT正常但HBVDNA阳性者,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HBVDNA和ALT,每6个月进行AFP和B超检查;如有可能,应作肝穿刺检查。

3、慢性乙型肝炎: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细胞癌高危患者应每3~6个月检测AFP和腹部B超,以早期发现肝细胞癌。

4、乙肝肝硬化:乙肝肝硬化患者应每3~6个月检测AFP和腹部B超,必要时作CT或MRI,此外还应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或上消化道X线造影,以观察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进展情况。

4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对象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凡是血液检查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都可以接种。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新生儿、婴幼儿、乙肝高危人群为主要预防接种对象。

新生儿:新生儿是乙肝疫苗的最主要接种对象,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可最大限度提供保护。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

婴幼儿:婴幼儿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肝细胞的分化代谢处于幼稚阶段,易感染乙肝病毒,疫苗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可中和入侵的病毒,清除病毒,使婴幼儿免受感染。

乙肝高危人群:乙肝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属乙肝疫苗接种对象。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Tips: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并于第2次接种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