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冰心 寄小读者 冰心寄小读者好句摘抄

冰心 寄小读者 冰心寄小读者好句摘抄

时间:2024-05-10 07:48:20

相关推荐

冰心 寄小读者 冰心寄小读者好句摘抄

#名言警句# 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中国】冰心(选自《冰心散文集》)

冰心(1900—1999年),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参加文学研究会。19留学美国,陆续写作散文《寄小读者》。1926年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胜利后去日本,曾在东京大学执教。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著作丰富,尤以散文著称。著有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桔灯》、《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有《冰心文集》。

大家还记得冰心吗?

对。就是我们小时候,课本上时不时出现的那位女作家。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著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名作。

今天我跟大家说一件很奇怪的事。

通过这件事,我也顺带告诉大家一个简朴的道理:

那些人前显贵的名人们,其实在他们真实的生活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是世人不知道罢了。

这件事是这样的:

冰心于1999年离世,尔后,北京八达岭修了冰心和她丈夫吴文藻的纪念碑。

然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当年5月31日,冰心的嫡孙吴山,用红漆涂鸦了冰心的纪念碑,涂鸦是八个大字:

教子无方

枉为人表

洁白无瑕的纪念碑,就这样被玷污了。

而且,是被冰心自己的亲孙子,玷污了。

什么仇。

什么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冰心的这位亲孙子吴山的叙述,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冰心离世之后,给儿子留下了11.5套的房产。

为什么会有0.5套的房子呢?难道是天花板被台风掀开了?这个也许是和他人共有的,我们不必纠结于这个细节。

然而,根据孙子吴山的说法,他的父亲吴平,也就是冰心的儿子,出轨了。

出轨,就闹离婚。

离婚的时候呢,吴平曾经写下协议,说将部分房产,直接过户给儿子吴山,也就是冰心的这个孙子,吴山。

然而,后来呢,吴平因故没有兑现,然后呢,吴山和父亲吴平,闹上了法院。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然后呢,吴山在法院败诉。

过了不久,吴山就带了红漆,去涂鸦她奶奶冰心的纪念碑,写下“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八个大字。

唉。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们该怎么评价这件事呢?

我的答案是:

不好评价

别人的家事。我们不是当事人,不明就里,怎么评价呢?

无法评价。

总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个故事也许告诉我们:

给后代留下太多的房子,也许未必是一件好事。

不过,这件事确实很有趣,很生猛,所以,今天我跟大家分享这件事,而至于你怎么看,或者说这件事,给你带来什么启发和教训,那就见仁见智了。

#名言警句# 冷静的心,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建立更深微的世界。——【中国】冰心(选自《繁星·春水》)

冰心(1900—1999年),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女。19参加文学研究会。19留学美国,陆续写作散文《寄小读者》。1926年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胜利后去日本,曾在东京大学执教。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著作丰富,尤以散文著称。著有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桔灯》、《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有《冰心文集》。

有些旧书放在书架上都成古董级的了,冰心老人的这一本《三寄小读者》,1981年7月第1版,1982年3月第1次印刷,定价0.58元。里边儿有好几张精美的彩色插图。其中周总理那一张,后来还选入小学语文课本里。

拼音:pēn quán英文:fountain《说郭》卷四二引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水》:“湍而漱石者谓之涌泉,山石间有水泽泼而仰沸者谓之喷泉。”鲁迅《而已集·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冰心《再寄小读者》四:“(罗马)街道上转弯抹角,到处还可以看见淙淙的喷泉,泉座上都有神、人、鱼、兽的雕像,在片片光影之中,栩栩如生。”《散文》1983年第5期:“喷泉,象玉盘中的一枚珠玑,镶嵌在茵茵的草坪中间。那溅起的水花,晶莹如草尖上的露珠,圆润似稚童的笑涡。”#自驾云游季##图虫优质图文计划##我的自驾游分享#

诗人们(16)

冰心

春水。繁星。小读者。小桔灯

诗。情。魂。注目每朵花,感受每颗星

每一次梦里,都有你波涛的喧响

戴望舒

雨巷,还是雨巷

姑娘,愁怨中的丁香

你撑着油纸伞,走来走去,都是少年

闻一多

死水。红烛

唐诗。英伦

你在书斋,你叼着烟斗

最后,成为斗士走向街头,诗心今人颤抖

臧克家

烙印中,你找到人

有的人,死了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却死去

陈梦家

写一卷诗,考一次古

从田野至心灵,从心灵到星空

诗人,神魂楚楚。梵音一路,无论寒暑

(.6.16.晨朱军于蜗居斋)

历史上的今天(2月28日)-冰心

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被称为“世纪老人”。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1999年2月28日晚九点于北京医院病逝,享年98岁。#历史上的今天# #冰心#

人人心中有而人人笔下无

——观现代作家书房展有感

路过多次,机缘巧合走进看看,文学馆的人气正如时下的文学,即使是周末也空旷得无人问津。我指的是真正的文学,锤炼语言,雕琢文字,触及灵魂,不是靠故事取胜的网络灌水

现代作家书房展陈列的都是原件,原汁原味的复原了众多著名作家的书房:曹禺、丁玲朴素无华的中式书房,萧军的什刹海小屋里的蜗蜗居,率先使用电脑的柏杨的书房……还有小读者给冰心奶奶写的满满一大箱信

走出文学馆,听到路人闲聊:“文学馆,文学有什么用?”……好像的确没什么用

何止文学,所有艺术似乎都很难用有形的价值去衡量。但它带给我们心灵的触动,并由此激发催生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文学馆,我想我会再来的

——摄自中国现代文学馆(.12.12)#记录# #文学# #北京# #我要上 头条##图文原创#

#朱永新童书过眼录##友人赠书#《孙卫卫少年心系列》(套装共4册),孙卫卫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版。日前收到孙卫卫先生寄来的这套书,虽然没有作者的签名,但也很是亲切。这是儿童文学作家孙卫卫的随笔作品集,包括《我小时候》《只有一个你》《把自己扔进书房》《我要做好学生》四本。随笔系列名为“少年心”,顾名思义,是讲述作者的少年往事,走进童年生活的作品。《我小时候》,讲述了作者小时候许多充满童趣的故事,他如何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乡间的小路上行走,如何与弟弟玩爸爸买来的玩具汽车,如何买杏吃杏遭误会,如何订报刊当小小发行员,如何在初三时发表第一篇文章,如何给外祖父写信、与邮递员吵架,如何用文具盒、小砖块当拍子打乒乓球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纯洁憨厚老实的农村孩子的成长历程。特别喜欢第一篇点题的文章,讲述了大部分孩子小时候的心态与行状,小时候总想吃好东西,总想过年过生日,总是喜欢做不同的梦。《只有一个你》,是作者的人生感悟随笔,是一本充分体现少年上进心的作品集,有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对人生的思考,,告诉小读者要“宽容你不喜欢的人”,“友谊胜过财富”“导师的重要”“拖拉是成功的大敌”“好习惯要从小养成”等,有作者对自己的老师与朋友的印象,其中也有我非常熟悉的朋友如刘绪源、周益民等,还有作者对于胡适、陶行知、叶圣陶、冰心、老舍、巴金等名家故事的讲述。《把自己扔进书房》,是一本与书有关的书人书事,讲述了自己买书、藏书、读书、写书的故事,讲述了他与莫言、贾平凹、铁凝、安武林等作家朋友交往的故事。作者说,他从小就喜欢书,他的成长得益于书的教诲,书是他无声的老师,是他的恩人字里行间,洋溢出他的书的热爱与感恩。《我要做好学生》,原来的名字叫《我不是好学生》,因为作者当年的确做许多方面都落后于同龄人,但是他一直在努力,从来没有放弃对于目标 的追求。特别是开篇的《从我的胆小说起》,唯妙唯俏地讲述了一个乡村孩子自卑胆小的许多细节。孩子们读后就会想,大作家小时候都会如此,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卫卫老师写过许多深受小读者喜欢的作品,如《小小孩的春天》《男生熊小雄和女生蒙小萌》《班长上台》《会说话的书》《装进书包的秘密》等,也得过一些重要的文学奖项,如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等。

1955年,甘南草原突发大火,藏族姑娘草佳烧伤严重。兰州医生李贡,割下自己大腿上4片皮肉,为草佳做了“移植手术”。

李贡是甘肃兰州邸家庄人,1954年毕业于兰州卫生学校,1955年初来到甘肃甘南州玛曲县卫生所、欧拉公社卫生所工作,支援少数民族医疗建设。

草佳右臂烧伤严重,伤口溃烂,用药几天仍不起作用。玛曲地方偏远,去大医院已来不及。李贡试图用移植疗法,准备把草佳大腿上的皮肉移植到手臂上,可草佳说什么也不同意,她担心弄不好,把大腿也毁了。

伤口一天天严重,李贡说服不了草佳,最后,他决定,用自己的大腿皮肉给草佳做移植。

在所有人惊恐的注视下,他拉起左腿裤管,涂上碘酒,注射上麻药,拿起剪刀,剪下4块1厘米见方的皮肉,贴到草佳的伤口上……草佳逐渐好了起来。

李贡刚到草原时,不会说藏语、不会骑马。这两样不会,在草原上寸步难行。他把藏语用拼音翻译过来,记在小本上学习;一有空就练骑马,多次从马背上摔下,脸上、胳臂、腿上全是伤。

有一次,草原上出现斑疹伤寒,一名叫伊旦姆的藏民病情严重,引发了肺炎,奄奄一息。家里人以为人不行了,准备送往山里天葬。

李贡赶了过去,看伊旦姆还有一口气。情急之下,他想起自己伤寒刚愈,体内血液里有抗体。刚好血型匹配,他将自己的血输入了病人体内,伊旦姆奇迹般捡回一条命。

草原上的藏族同胞都叫他:“李曼巴(曼巴,藏语:医生)”。4年间,谁家老人头疼脑热、谁家小孩感冒发烧、谁家媳妇难产……都找“李曼巴”。

1959年9月的一天,他要回兰州开会,藏族朋友还以为他要调走了,十几个壮汉过来,夺过行李,把他从马上一把抱下来,阻止他离开。一大堆同志解释了半天,才让李贡动了身。

谁曾想,一次出差,竟成了永别,李贡真的再也没有回来。

1959年12月,李贡在兰州参加完“甘肃省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又去北京出席了“全国群英会”,从北京回到兰州后,又参加了“全省慰问野外建设者代表团”的活动。

当慰问活动到达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水库时,李贡突然晕倒,跌入水中,不幸罹难。时年只有30岁。

为了纪念这名年轻的“红色医生”,兰州医学院专门命名五七级医疗班为“李贡班”。作家冰心和李贡曾有一面之谈,将他的故事写进了自己的文集中。

在《儿童时代》1959年第24期《再寄小读者》一文中,冰心写道:“听了他的故事,我忍不住流下热泪。他是一位具有高度革命人道主义的、全心全意为藏族人民服务的好医生!”

仅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谈哪些书可以提高文采?

1.首推《古文观止》。因为它是“根”,我们现在的审美、书写、阅读的习惯和传统很多源自它。当然说它是“根”有些不准确,但它把那些可以称之为“根”的中国古代优秀典籍的精华,都收纳于此。

通读几遍是最起码的了,但最好还是要背,再少,30篇总要有吧。

老舍由于打的是童子功,他能背诵《古文观止》。

从中,能学的东西太多了,可以称之为宝库。我觉得单就全面提高个人的文采方面而言,还找不到其他书可以与它比肩。

2。宋词选集。因为提高文采,首先脑子里要有足够的词汇,特别是优美的词汇。词汇类似于搭建楼房的砖瓦。

为什么没选唐诗呢?因为唐诗是句子好,但就词汇的丰富程度还是宋词。和文化繁荣的宋人相比,我们现在的文人都显得黔驴技穷了。

例如:清寒 穷秋 客棹 疏雨 残照 津渡 浊酒 午梦 离恨 风荷

叹芳草 西山外 忆晨鸡 生春草 桃李溪 落燕泥 意阑珊 惊塞雁

斜日危栏 晓露暗垂 冷风凄雨 归思难收 伤心故园 粉香吹下 驿寄梅花

当然背点《声律启蒙》也是一种选择。但何不直接读宋词呢?收获还不仅是词汇。

3.可以看点谢冰心的作品。因为女性作家比男性作家在辞藻上一般更优美些(但其他方面我没说),初学者总觉得冰心的文笔很美。而且,作者照顾到小读者的需求,所以词汇、句法并不复杂,容易模仿。

如: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我的问题——我的心在光明中沉默不答。我的梦却在黑暗里替我解明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4.熟读一点鲁迅、孙犁、柳青的作品。

因为,从鲁迅那里,你可以学点鲁迅怎样寥寥几笔,就把一个人刻画的活灵活现;

从孙犁那里,你可以学点怎样描写景物,让他家乡的人不看书名、人名、地名,都知道这故事发身在白洋淀一带;

从柳青那里,你可以学点怎样熟悉生活、让农民称赞“我们农民就是这样说话的”。

当然,中国优秀的作家太多了,不能一一列举。但举多了,又反而让你不得要领。所以,到此打住。

外国作家没写,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已是翻译者的再创作,是别人嚼过的馍,而且翻译者还在一部作品中徘徊、折中于直译和意译之间,从初学者的角度看,就不要先从外国文学起步了。

书 房

如果家是避风的港湾,家中的书房当是心灵寄托之所。传统的中国文人居所一般都设有书房,用作文章阅读、案牍劳形、清谈对弈、品茗听琴或修身养性等活动,即使没有书房的家庭也会将卧房部分位置用作书房或设有阅读书写和存放书籍的空间。

一、书房不拘于形

中国现代文学馆C座中现代作家书房展——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综合体现了文化传统、作家个性和作家的真实生活。可谓文房里读万卷书,方寸间行万里路。他们的书房大多一桌一椅一方几,一人一灯一卷书,自成乾坤,展示了中国作家书房简约、含蓄、内敛的特点。

臧克家书房中陈列的写字台是清代花梨木写字台,书桌正面精雕细刻着云龙五现的纹饰,寓为君子自强不息。臧克家把藏书看成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说:“读今人的书,像用眼睛和朋友晤谈;读古人的诗,像穿透千百年的时光,使已逝的回生”。临终之时,臧克家再三叮嘱家人将书房中的珍藏全部捐献给国家,以使他们能够完整保留下去。

冰心幼年时曾在祖父的书房“紫藤树屋”度过快乐时光。出于对“绿林好汉”的羡慕,青年时期的冰心曾把自己的书房起名为“梦草斋”。冰心先生喜欢玫瑰,书房内总有一束玫瑰花。冰心先生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玻璃柜中陈列的是全国各地小读者写给冰心先生的信,它们都得到了冰心先生的妥善保存。书房悬挂的书法作品由赵朴初先生所书。

1951年春丁玲分到王府井大街多福巷的一个小四合院。北屋西边为丁玲书房,丁玲在书房接待过苏联作家爱伦堡、智利诗人聂鲁达。晚年的丁玲住在北京木樨地,在这里写出了《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等100多万字作品。展厅中丁玲的书房除写字台、藤椅外,还有躺椅、衣柜等,悬挂的油画作品由艾青先生之子艾轩所作。丁玲通过文学创作,影响社会大众。

书房远不止读书贮书,也是袒露灵魂的地方。书房对于作家是极为重要的,不仅与作家的文学写作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寄寓了作家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作家书房折射出作家的精神世界,显现着作家的个性、气质、习惯、喜好、兴趣和审美。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太大,书房足以抚慰我们疲惫的心。很多伟大的作家他们的书房、用于写作的空间都非常小,但他们都能写出跟时代一样宏大的作品,就像哈姆雷特说的,你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可见,心胸有多大,书房就有多大。

二、书房名称有寓意

(一)菊香书屋。北京中南海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曾是毛泽东的寓所(从1949年入住至1966年8月搬走)。菊香书屋意思是藏书的地方,建于清康熙年间,菊花“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与兰花、水仙、菖蒲并称“花草四雅”,与梅、兰、竹合为“四君子”,康熙题联“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靠清净香”。菊香书屋高橱林立,百余个书橱满是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线装古籍,中外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墨香溢天。人们用“读书破万卷”“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博览群书和学识渊博,毛泽东应是当之无愧。

(二)三希堂。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三希堂面积不大,却大气、肃穆,窗明几净,皇气逼人。几案左首是玉如意,右首是铜暖炉。墙壁上有一副乾隆皇帝亲笔对联,上联是:“怀抱观古今”,下联是:“深心托豪素”。

(三)老虎尾巴。1924年5月鲁迅花了800块大洋买下宫门口二条19号院,亲自进行了改建,直至1926年8月在此居住,这是鲁迅在北京的第四处也是最后一处住所。北屋后面有一个小院子,其正屋北面接出的一间小屋子便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房和会客厅。北京民间把这种凸出于屋子后面的建筑,形象地称为“老虎尾巴”。“老虎尾巴”的北面是两扇大玻璃窗,窗下横放着一张简陋的小木板床,东墙下放着一张老式的三屉桌,坐在桌前,可以从窗口眺望后面园子里的景物。桌上高脚煤油灯、毛笔、砚台、文具……一切如旧。鲁迅在“老虎尾巴”里创作发表了230多篇散文诗、小说和杂文。著名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篇》,以及《野草》、《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暑假期间,是孩子提升语文能力,拉大和同学成绩差距的好时机。

语文是所有科目中最难提分的。阅读题难,作文更难,很多理科学霸,都是因为语文成绩不行,错失名校。

随着中高考上语文占分比例越来越高,敏锐的家长已经开始从小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认识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她家两个孩子经常作文满分,得益于她一直以来的坚持培养:

[太阳]1、坚持背诵默写

语文学科的基础主要靠记靠背。背诵不仅为学习,也是在培养习惯,养成孩子自觉学习、每日学习的好习惯。

默写能让孩子加深印象,提高正确率,避免在考试中丢分。

[太阳]2、大量的阅读

坚持大量阅读的孩子,一般都有以下优势:

--不会偏科,语文成绩不错,数学没有看不懂的题,英语语法好;

--写作文轻松,逻辑通顺,有真情实感,常常被老师表扬;

--喜欢动脑筋,比别人思考得更深入,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

多读书也能让孩子多思考、多理解,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习自然更加顺利。

[太阳]3、多动笔写作

古人云:“写尽八缸水,池塘染墨黑。博采众家长,使得龙凤飞。”

要想写出好文章首先要积累,再模仿,后练习,越写就越得心应手。

每天让孩子动动笔,写写日记,记录生活趣事,兴趣培养好,自然会形成规范。

多写,多练,多改。勤动笔,有意识地多练习写作,写什么都可以,万事开头难,先开始,再进步。

[心]多读、多背、多写、多思考、多运用,语文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孩子前期积累得越多,后面进步就会越快,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必然结果。

这位语文老师说,目前大部分孩子的问题不是阅读,而且写作,“不知道写什么”是孩子最头疼的问题。她推荐从日记开始,每天写一点,厚积薄发,后面写作水平会有质的突破。

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写日记,她推荐黄宇老师出的这套《小屁孩创意日记课(全2册)》:

[比心]这套书是冰心文学奖黄宇写给小学生的趣味日记入门书,破解日记写作奥秘,目的是解决小学生的写作难题。

[比心]书中通过情景式教学方式,以率真、可爱的儿童视角,培养孩子观察、思考、记录的能力。帮助孩子练习写日记的同时,学习解决生活问题。

[比心]包含200多篇佳作荟萃,方便小读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借鉴、积累写作素材,练就“信手拈来”的写作能力。

开创性地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思路梳理,帮助孩子打破想象的壁垒,拓宽写作思路。

[比心]形式多样,包括图文日记、漫画日记、观察日记、成长日记等10多种日记主题,每类主题下精选多篇优秀有趣的日记范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怕孩子“无话可写”。

一套两本,16开超大页,原价118,这次争取到的暑期团购价是59元,非常划算,需要的家长点击下方链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