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旅游撬动婺城乡村振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旅游撬动婺城乡村振兴

时间:2022-06-30 15:12:22

相关推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旅游撬动婺城乡村振兴

婺城位于浙江之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和人文历史底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经过多年的培育,一朵朵立足绿水青山、融合浙商力量、“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旅游之花正在这片土地上花团锦簇、灿烂绽放。

婺南青山掀起体旅经济潮

自金华市区一路向西,拐道汤莘公路,直抵婺城区莘畈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指导下,连续多年的“万人毅行”活动让山水莘畈成为众人心中的“体旅圣地”。

今年4月底,莘畈乡引入“润合欣畈”体旅产业项目,6月底完成部分基建改造并投入试运营,7月24日首栋民宿开门营业。仅7月份,项目已接待客流2000多人次,创造营业额60多万元。经过前期的孵化和布局,一朵体旅经济之花即将在婺城山乡璀璨绽放。

“润合欣畈”整合体育行业龙头组建股东团队,瞄准生态体育市场,针对青少年群体,研发体育知识、体育促高、体育心理三大领域系统课程,盘活莘畈乡既有民宿300个床位、农家乐500个餐位。而这份以体育金名片带动绿色旅游经济的探索已在莘畈乡处处生花。

早在今年的6月13日,“仙舟山水,姑蔑风情”莘畈乡百场主题夜首场走进大立元村。这场由莘畈乡政府与“正大国旅”联合组织的田园亲子游吸引了40个家庭共100多人组团参与。当天线下成交额超2万元,直播点击量超40万元。

“莘畈山好水好,白日游竞争大,乡村之夜别有意趣,缺的只是如何带大家玩起来。文化为媒,旅游唱戏,持续半年做百场,细分市场,精准圈粉,小流量大体量,意在实现山乡夜经济的常态化,形成莘畈夜游品牌。”莘畈乡乡长杨素娟说道。

据悉,莘畈乡已培育有省金宿级名宿“山水间”、“润合欣畈”及周边散户民宿等8家民宿,共350多个床位,发展5家农家乐共800多个餐位,配套有游乐场、游泳池、泛舟湖、文体活动中心等设施,引进了“润合欣畈”等旅游地接机构,与正大、康泰等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循序推出在不同驻点,针对不同群体及圈层的主题夜活动。下一步,莘畈乡将引进夜间巴士,打通夜游经济“最后一公里”。

白沙绿水绽放生态经济美

连日来,在位于婺城区白沙溪畔的新昌桥村,每到黄昏,便可见人们在安全水域游泳戏水,在岸上漫步,在廊桥上话家常,在观景台上吹风看景。夜幕悄然降临,小广场上明亮的灯带将四周照得仿若白昼,炭烤牛蛙、美味溪鱼、各色冷饮纷纷上线。

今年以来,借助“7+X”婺城乡创模式,新昌桥村依靠多方协力,由一个落寞古村迅速“蝶变”为一片滨水乐园,既留住了“绿水青山”,也为赚到“金山银山”按下了快捷键。

十年前,新昌桥村如多数落寞古村一样,坑洼的村中小道,斑驳的民居,散发着异味的沟渠……越来越多的人了离开村庄。

“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如滚滚春雷呼唤着古村的春天。清水流回了村庄,溪畔建起了廊桥,村妇挎着大水盆走进了生态洗衣房。今年,婺城区启动“南山漫道”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项目引入国有企业婺城区城投集团开展建设,范围涉及新昌桥村、卢家村、长山二村、石道畈村及望山新村,新昌桥主入口成为重要打造地标。

眼下,白沙溪畔草木茂密,一行绿道沿溪而走,村口创意标识、乡愁记忆馆前三十六堰图、古桥下灯光喷泉秀……俨然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紧跟着,“南山漫道”文旅经济运营随之启动。婺城区在新昌桥村进一步探索“7+X”模式,由村集体与婺城区城投集团合资成立婺城区昌桥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主导新昌桥文旅经济运营,接纳村民入股分红。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新昌桥村夜经济日引流稳定在千人左右。

浙江花满婺州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涛介绍,下一步,新昌桥文旅项目将充分发挥村两委协调功能,盘活闲置民居,提供100个民宿房间配套,党员带头做好滨水经济安全维护,引入金融机构配套相关资金政策,以党委引领、政府主导、乡镇组织、村集体及村民参与、企业建设、村两委协调、金融机构配套及多方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7+X”婺城模式推动乡创落地,实现乡村振兴。

江南小镇玩转文旅经济圈

走进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一汪澄澈的梅溪穿村而过,溪里鱼虾成群,游客们三三两两沿溪而走。岩头村迎来了旅游旺季。

到了诗画岩头,最不可错过的自是山水美食。梅溪小院紧挨着涓涓小溪,“依偎”在两棵苍翠古樟的怀抱里。在绿水青山之畔,吹着习习凉风,品味农家美食,是岩头人看不厌的动人风景,更是小店老板娘赵献春的“金山银山”。

赵献春是地地道道的岩头人,生在岩头,嫁在岩头,对岩头村有着一份特殊的故土情怀。曾一度外出闯荡谋生计,听闻家乡经历了系列改造,开始探路乡村文旅经济,三年前,她携家人返乡创业,为文旅经济做餐饮配套。小店开在梅溪畔,就叫梅溪小院。小店的菜品和它的名字一样,质朴、清新又亲民,于是引来食客无数。小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从最初的一日几桌到如今的70多桌,日营业额也突破万元大关。

梅溪小院的红火生意带动了周边村民。菜农种菜,果农种瓜,渔夫撒网捕鱼虾,纷纷直供梅溪小院,携手创造舌尖经济,共同迎来了越来越美好的日子。

经过精品村改造,岩头村引入专业运营公司,成立文创园区,探路文化旅游,将村中原生态的扎染布艺、活字印刷、古法造纸、打麻糍、桂花糕、打篾等传统手工艺植入其中,引得游客慕名而来。花香引蝶来,岩头村迎来了港澳台学子,迎来了国内诗歌大咖,还迎来了远近高中小学的孩子们。据悉,去年,岩头村共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百姓创富近300万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