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

时间:2020-05-31 23:17:23

相关推荐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

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其演变过程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因此得名“甲骨文”,它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其发现是由于1899年的北大校长因生命吃药,发现被当做药材贩卖的甲骨上的文字。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收集和整理,到目前位置已经发现了十六、七万片。

既然是刻在骨头上,那么必然要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他的笔画都是细而硬,瘦且直,呈现出平直、瘦劲的风格。但此时的形体结构并没有完全定型,并且呈现出描物画像的特点。

金文

金文出土较早,东汉便已经被发现。目前来说已经出土的金文到达8000来件,单字是3093个,其中已经考释出的是1894个。金文字体的线条较甲骨文较粗壮,但由于是直接集成的甲骨文,属于殷商的文字体系,其呈现浑圆质朴的风格。

大篆

大篆是对于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这里的大篆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所通行的秦国文字。大篆,也称籀文。因它被记载于《史籀篇》而得名。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

其风格凝重雄劲,字体结构整齐规范,笔画流畅均匀,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在形体结构方面,开始摆脱了象形的控制,为后来的方块汉字奠定了基础。

《泰山刻石》

小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实行“书同文”,统一了文字,以秦国文字为基础的“小篆”成为秦代官方的通行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正字活动。现存的小篆的真迹均为秦代的书法家李斯的的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 其风格曲折玩转,笔画圆润浑厚,字形长圆,体势雄健。

隶书

在秦国统一文字以后,官方通行文字为小篆,而民间则用的是隶书。隶书始于秦朝,到了汉代在趋于成熟,所以隶书又可以分为秦隶和汉隶。

乙瑛碑

隶书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其形体也有长方趋于宽扁,由纵势转为横势,笔画已趋工整。后代所说的“汉隶”就是高度成熟的隶书。成熟的隶书风格多样,《乙瑛碑》雄浑端庄,严谨自然,结构布局开张宽博,用笔提按波磔,中锋用笔,体现了汉隶的一般规律。

“蚕头燕尾”是隶书的主要特点。“蚕头”指起笔处重而秃,呈方圆;“燕尾”指收笔处轻而上翘,拖一个捺状的尾巴。隶书,无论是方正浑厚的,还是柔和秀雅的,由于字形较扁,在比例上看起来还是较规整。

楷书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产生于汉代末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楷书重字体、笔画,又重通篇的结构,自已方正,直行纵式,便于书写,基本点画也比隶书丰富。直到现在,楷书仍然是汉字的标准字体,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

贺捷表

东汉,三国魏时的书法家钟繇的小楷《贺捷表》,虽然其字仍是能看出隶书的笔意,但它是目前所能知道的最早的楷书作品,是隶书像楷书过渡的典型作品。其笔画中的横画已经没有了“蚕头燕尾”的特点,撇捺带有锐势,但还是有隶书的笔意。有的捺画还顺势飘扬作波磔。撇捺仍向左右飞扬。

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因为在起草文书和通信的时候,书写速度较快,所以盛行。但草书使用连笔,很难去辨认。

《评书卷》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等多种书体变化而成。草书的字形扁平,波磔用笔,即“一笔书写”。现如今的草书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加方便快速书写。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运笔自由的一种字体。行书其出现于东汉晚期,其比草书容易辨认,也容易书写。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呈现出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