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戏中靠“收破烂为生” 戏外拿金条搭积木 李光复不为人知的一面

戏中靠“收破烂为生” 戏外拿金条搭积木 李光复不为人知的一面

时间:2023-07-11 13:09:38

相关推荐

戏中靠“收破烂为生” 戏外拿金条搭积木 李光复不为人知的一面

“人生天地间,高不盈七尺,寿不过百年,本无贵贱之分;破烂人,破烂货;人非贱,货非破。”

这是《正阳门下》中“破烂侯”的一句台词,却也是他的饰演者,李光复的人生格言。

01

“国家一级演员”有很多人,但是有李光复的人生经历的,仅此一家,再无分店。

在他74岁的人生中,他演绎过很多角色,但身边的朋友都只叫他“破烂侯”,就因为他在的时候,出演了电视剧《正阳门下》。

“破烂侯”顾名思义,就是靠“捡破烂为生”,但剧中李光复用非常细腻的细节,把“破烂侯”这一角色,完美的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由于这个角色太深入人心,所以“破烂侯”这个称号也就从戏内被叫到了戏外。

对此,他也乐得朋友这么叫,因为这个角色也深得他心。

身为王爷后代,却终日靠捡破烂为生,尽管家中“宝贝”无数,随便拎出一件就简直连城,这个角色也像极了他的一生。

按理说身为一个演员,就算不是富可敌国,那怎么着也有点积蓄吧?

咱们看看这位爷,进入人艺成了演员后,还见天儿的上大马路上“拉活”去。

那些年他给人旅行团当过导游、贩卖过打印机、下矿洞挖过煤,前一天还面朝黑煤背朝天呢,第二天就溜溜给人当售票员去了。

甚至他还和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和司机都有暗语。

有一次他在公交上看见一小偷,正在偷一大爷的包,直接大嗓门一喊:“前面路不平,您留点神。”

这司机一听:“这是在点我呢。”

一脚刹车踩下去,这小偷也没法偷了,有几回司机直接给这小偷拉派出所去了。

您以为这就完了?还有呢。

这位爷真是完美诠释了那句老话。

“技多不压身。”

他早年间还在北京协和医院做过几年医生,中医、西医都有涉及,虽说大病他没什么办法,但是小病小灾的还真难不倒他。

所以当时人艺好多的同事都非常喜欢他,关键是治病真不花钱呀。

后来他为了贩卖打印机,咬碎了后槽牙,买了一辆车来运输油墨和纸张。

在1985年能买辆车那得花多少钱呀,所以说他咬碎了后槽牙嘛。

有了车的他,无疑在人艺成了“名人”,让同样是人艺演员的郭冬临眼红到充血。

郭冬临还曾经对同事说过:等我有钱了也买一辆,不管干啥我都开着去,气死他。

那几年的李光复让人怀疑,他就是一个披着演员身份的生意人。

但那些年的李光复做的事情,仅仅是为了演好戏去体验生活而已,没想到反倒造就了一身的本领。

02

人艺对艺人没有太多的要求,唯一一条就是:细节证明一切。

相比于别的有天赋的演员,靠着朗诵进入人艺的李光复,没有正儿八经的学过一天表演,就算到现在,他都能熟练的背下来他当年背的那首诗。

但这并不能阻止他成为一个好演员,早年间的人艺更像是一个大家庭,所有演员之间都互帮互助,宛如一家人。

李光复靠着大家伙的帮助,愣是在人艺摸爬滚打了小40年。

刚开始只是个小配角,虽然只有几句台词,但是导演们依然会让他注意自己的语气,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

后来为了他,更是写出了3000多字的人物分析,可以说李光复能有今天的演技,除了他自己努力,和当初人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能让他有如此成就的,还离不开她的母亲。

当年他进入人艺的时候是13岁,他母亲就时刻教导他,要懂得谦逊,有什么不懂的不要憋着,那鼻子底下长的不就是嘴吗?要敢于去问,去请教。

除此之外,母亲还教导他,如果想要演好角色,首先需要走进生活,只有身上有了烟火气,那演出来的角色才会更贴近生活,才会接地气。

所以李光复才会有那么多的生活体验,以致于演啥像啥。

但是没成想李光复说是去体验生活了,最后还成功的成为了一个有车的“企业家”。

有人就要问了,他演“破烂侯”演的那么深入民心,他真收过破烂吗?

您还别说,在他11岁的时候,还真过。

当时李光复的父亲刚刚过世,他的母亲就鼓励他要走进生活,不要安于现状,所以后来在他家附近的几条街上,每每都能听见李光复收破烂的吆喝声。

不光收破烂,人还屯了大量的报纸上街上卖呢,用李光复的话说,那是在感受这人世间的冷暖。

听到这,无非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老年间的孩子都是这样。

您要真这么认为,那您就错了,而且还是大错特错,李光复小时候不光不穷,而且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03

说李光复穷的那位,您往前面站站,您见过拿金条当玩具的穷人家孩子吗?

李光复能成为一个富二代,得益于他家有一个大宝贝。

什么?宝贝值多少钱?您格局小了不是?他们家的宝贝,可不是一物件,而是活生生的人,就是他爹。

早年间闯关东的时候,他爹二话没说,扛着铺盖卷大刀阔斧的跑到了东北。

到了东北后,他爹可一点没闲着,直接冲向了俄罗斯,然后法国、波兰等全世界基本转了一个圈,最后又回到东北做起了生意。

短短数年的时间,他凭着自己的聪明劲,愣是一个人整了仨厂子,虽然最后都被没收了,但那也是人家实打实的产业呀。

为了能够东山再起,他给儿子取名李光复,鼓励自己光复自己辉煌的时刻。

后来他又去了北京,弄了个福罗洋行。

不光如此,人在天津都有自己的产业,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要么说他家老爷子的眼光是真好呢,有了点钱后立马在北京城内买了套四合院,那时候的四合院虽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您看看现在这北京四合院,搁您手里栋楼给您换,您换吗?

李光复小时候也不懂为什么要住到拥挤的四合院里,到后来北京地皮炒起来后,他才乐呵的感叹,老爷子当年真有眼光。

早年间的有钱人都干嘛?对咯,听戏。

也甭管是不是能听懂,先整一包厢再说,所以李家老爷子从吉祥戏院整了一包厢,4座的。

就是不听戏,那空着也是个面不是?

所以李光复小时候听过各位戏剧艺术家的戏,像李少春老师,梅兰芳老师等。

按理说,听过这么这么多的戏曲艺术家唱戏,那李光复戏曲功夫肯定也差不到哪去,这话怎么说呢,小时候的他尽顾着看猴戏来着。

家底子丰厚,那宝贝儿子的玩具也不能次了不是?谁让老李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呢。

只不过这玩具,来的太惊世骇俗了一点,小时候的李光复拿着金条,见天儿的在四合院里搭积木玩。

您想不到吧?戏中靠捡破烂为生的“破烂侯”,戏外曾拿金条当积木玩,谁能想到他还有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

后来的故事咱们前面也说了,李老爷子去世后,李光复就用那双玩金条的手,跑去收破烂了。

不过并不是大家想的那般,什么家里的砥柱到了,家境破败之类的,是李光复的母亲,不想让儿子这么玩物丧志,就鼓励他走进生活,去体验一番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所以李光复才有了故事开头的那句格言,通俗点讲就是。

“谁也不比谁多个脑袋,不要去看不起任何人。”

肯定有人会问,那些金条去哪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些金条,肯定还在李光复床底下某个箱子里躺着呢。

如今李光复已经74岁的高龄了,三世同堂,儿子也倍儿有出息,但李光复没有安享天年,依然活跃在荧幕上,为大家带来一个又一个生灵活动的角色。

结语

身穿破烂体恤,扛着个破面口袋,满大街吆喝的破烂侯。

谁能想到他是个王爷的后代,而且家中珍宝无数?

同样,在戏里收破烂为生的李光复,谁又能想到戏外他是个拿金条当积木玩的富二代?

还是那句话。

“谁也不比谁多个脑袋,看不起谁呀?”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