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重读胡适:胡适先生与白话文运动(上)

重读胡适:胡适先生与白话文运动(上)

时间:2018-12-27 11:47:11

相关推荐

重读胡适:胡适先生与白话文运动(上)

导语: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最关键的部分则是推广白话文,而胡适就是推广白话文运动的主将,本文主要探析胡适在推广白话文运动中的作用。

1. 胡适推广白话文运动的哲学基础

胡适推广白话文运动存在一个哲学基础,这个哲学基础就是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皮尔士曾对实用主义作过以下说明:“本体论形而上学的命题,如果不是无意义的废话,一个词定义其他词,这个词又被另一些词定义,却始终不能达到真实的概念—就是完全荒唐的东西。就此而论,实验主义是一种准实在论。”这就表明实用主义是对形而上学采取疏远的态度。

《文学改良刍议》

实用主义哲学疏远形而上学,因此哲学的世界观等根本问题被取消了。胡适师承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因此也对实用主义哲学推崇备至。他认为杜威对传统哲学基本问题的消解是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从拒斥形而上学的前提出发,胡适对中国传统的形而上学核心概念之一:道作了如下的批评:“这一系的思想,多误认道是一个什么东西。道既是一个什东西,在一般人的心里便和“皇天”、“上帝”没有多大的分别了。”与皇天上帝没有分别的道,就是一种超验的实体,胡适对这种形而上的道予以拒绝,认为这类玄学宇宙观一旦运用到指导人生中,便会流毒无穷,对此他说道:“这种主观推论遂造成重玄无而轻实有的人生观,流毒无穷,其实完全没有根据”,“我们人类所要的知识,并不是那绝对存立的道哪,理哪”。

这个实用主义哲学被胡适运用到白话文运动中,他在文学改良的八件事中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须言之有物”,在这里胡适特别说明,这里的言之有物中的“物”并非是古人所说的文以载道。古人在写文章时非常看重文以载道,他们认为君子圣人要以成圣得道为目标,在文艺领域就表现为文艺内容要承载起道德,能够标榜理想,从而产生塑造和熏陶的作用。与之相对应,古人认为只有文言文才能够被视为表达玄远深邃思想的文字工具。

约翰·杜威

胡适在这里鲜明的提出言之有物,并且不认同古人所说的文以载道。他认为的“物”是指人的情感和思想,而写作文章的主题是生活中,生物学上的人,人是有喜怒哀乐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样活生生的人正是新文学创作的起点,正是由于把人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新文学才获得前所未有的文学视域。从人的定义出发,胡适对文学有了新的见解,他认为:“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情表的妙,便是文学。”由此又提出好文学的三个标准,一是要明白清楚;二是要有力动人;三是要美。胡适对文以载道批评道,“文以载道则失情感”,“文以载道则累思想”。所以胡适事实上将文学从维系形而上学的工具变为表现人生,表达人性,进而研究人的样本。这种表现人生,表达人性实质上是指对人做实证的科学研究,即只关心人是什么,而不关心人应是什么。从这个观点出发,胡适对承载形而上的道的文言文大加鞭挞,他认为为了达到对人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文字必须天然去雕饰,不能故作玄虚,引经据典,无病呻吟和辞藻太过修饰,要尽可能的使用俗语俗字,即白话文。

胡适先生

2.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的表现

长期以来,文言文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历代正式的文献典册无不是用文言文书写而成,虽然自从宋代以来,随着市民经济的发展,大量面向广大平民百姓的文学作品诞生,比如说我国的古代的四大名著,戏剧文学的出现。但是在中国的上层统治阶层的精英看来,这些文学作品难登大雅之堂,看这些戏剧小说作品是不务正业,文言文才是真正的书面语,也是士人阶层的象征。

科举士子是文言文的主要使用者

所以胡适一开始设想推广白话文运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成功,至少需要二十五年到三十年。但是白话文的推广却很快取得了成功,这就得益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白话文传统,还在于文学的广大受众中,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占据大多数,文言文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脱离日常生活的纸面文字。胡适认为文言文虽然有历史功绩,但是在教育和文学创作上已经远远不能现代社会的需要了。文言文的弊端在胡适看来是这样的,“难以明义,难以交流,难以普及,难以达情意表情,属半死状态,故应改革之。”而白话文则恰恰没有这样的弊端,“属活泼文字,故应提倡之。”

在《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后不久,胡适又对白话做了具体解释。他认为解释白话之义有三端,“(一)白话的白,是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语;(二)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装饰的话”。胡适是从语言的功能上将文言与白话进行比较。他认为不同样式的语言功能是不同的,文言文的文学作品以艰深晦涩的学究气和贵族气使得所表现的作品在历史上大部分没有生命力,而通俗明白、晓畅的白话作品却大都能历经数代而经久不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他认为真正有文学价值的作品,没有一种不带有白话性质的,当然他也承认白话作品未必都是好作品。最后胡适得出文言文是死文字,而死文字是不能产生活文学的。

其次胡适从语言的意义上来研究文言和白话。随着近代西方科学的传入,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对语言文字的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普及这些科学文化知识,必须依靠白话。因此胡适从死文字不能产生活文学出发,进一步推而广之,他同样认为文言文也不能产生活哲学、活史学、活的社会学。他认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有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可算是真正的国语。”因此他说中国将来的标准国语就是白话,中国以后的一切著作都应用白话去写。从这里可以看出,胡适的白话文不仅要应用到文学领域,也要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白话文运动不是一场文学革命,而是一场语言革命,语言革命有助于人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的提高,因此胡适总结白话文运动为民族文化的运动。(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 许家鹏、车金荣:《胡适实用主义哲学与白话文运动》

2. 徐静:《再论胡适与白话文运动》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