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chs度盛典在京召开

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chs度盛典在京召开

时间:2022-10-27 08:44:35

相关推荐

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chs度盛典在京召开

价值投资简单快乐:

1.白酒行业

只配置茅五卢

2.中药行业

只配置片仔癀

观察云南白药 同仁堂 广誉远

3.连锁行业

只配置 中国中免(奢侈品连锁)

观察 爱尔眼科 通策医疗 国际医学

4.食品行业

观察 海天味业

伊利股份

涪陵榨菜

恒顺醋业

亿欧网:

12月29日,CHS度盛典在北京正式召开,本次峰会由亿欧大健康主办,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支持。

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已成功举办了6届,本届峰会以“双向创新·如7而至”为主题,围绕数字医疗、产业创新等篇章展开持续一天的信息交流与洞察共享,采取一日论坛+颁奖盛典形式,聚集政、产、学、研各界医疗行业大咖,共话大健康产业双向创新之道。

在当天的盛典中,华美浩联创始人&CEO徐冰玉做了主题演讲,她的核心观点如下:1.把握数字发展的规律,推动大健康事业产业双向创新。2.应用场景应该是我们创新建模平台的核心,没有应用场景,数据就等于无用之本。3.健康产业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需要投资、研究、产业各方合力,协同创新才能推动。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根据现场演讲有所删减):

我是华美浩联的创始人和CEO徐冰玉,非常荣幸今天可以在这里汇报我们对健康险行业的一些思考。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健康险+服务,让健康更保险》

汇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针对现有的健康险市场的一些分析和展望,以及对目前一些挑战的思考;

第二部分是针对当下痛点的一些解决方案,以及华美浩联的一些参考案例;

第三部分则是对华美浩联的介绍。

近年来,国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健康保险相关政策来鼓励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与落地。比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深化医疗保障机制改革的意见》,还有《“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无论是提高个人和企业的商业健康险参与度,还是扩充商业保险的品类多样化方面,实际上都有很多激励政策。

在宏观政策支持下,近十年健康险的保费达到了近25%的复合增长率——从的863亿元增至的844亿元,增长了近9倍。而且同期商业健康险在人身险当中的市场份额也从十年前的8.5%提高到的25.4%。

同时,银保监也继续支持商业健康险规范化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政策包括发布的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商业健康险的保障范围;以及出台的《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把原来健康管理服务在商业健康险中的保费占比从12%提高到20%,进一步促进了健康管理服务与健康险的深度融合。

健康险市场增长很快,同时未来发展的空间也很大。有几组数据可以佐证,首先是商业健康险在所有医疗费用支出中大概占了4%,今年是6%左右。如果从微观的角度看,商业健康险的赔付在个人卫生现金支出当中仍不到20%,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不过近几年,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过去四年间,尽管整个保费规模是增长的,但是速度出现了明显下滑——上半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速达到31.7%,之后便一直断崖式下滑,今年上半年健康险保费收入的增速已经降至4%。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挑战呢?核心归结于三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销售端。我们都知道商业健康险主要的销售产能来自代理人团队。近四年以来,代理人团队出现了明显下滑——从差不多1000万人在册,到今年预计也就差不多300万人,而真正有产能的还会远低于这个数。

如果我们转化成保费,目前,重疾险是中国市场当中最成熟的险种,也是代理人推的最好的险种,它的增长也出现了明显下滑。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出现在产品上。国内的商业健康险高度同质化,说得再直白点几乎就是两种类型。

第一种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我们叫做重疾险为主的己付型。说白了就是0和1的杠杆,如果触发了,我就赔你一笔钱就不管你了;第二种是报销型医疗险。我设一个己付上限,比如100万、200万,然后符合这个条件的话,我就可以给你报销。所以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竞争会非常白热化,导致亮点不足,整个市场出现下滑。

第三个原因是供需错配。从现在来看,目前市场上主要销售的产品还是“保健康人不保非标体”。因为保险公司从风控的角度考虑,不得不严格健康告知,主观筛选可保人群。这就决定了其覆盖人群的绝对数量并不高。

这意味着两点:第一,它潜在的目标市场是逐渐萎缩或者非常有限的;第二,今年上半年我们国家的老龄化已经导致人群逆增长了,所以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人群会越来越少,且复购率会相应降低。因为它的产品是一样的,只能买一次。

针对需求端这个问题,我们非常保守估计至少有4亿的轻症、慢病、老年人群,这些真正能够买商业健康险的群体,有强烈的需求和支付意愿,但市场上没有这种产品。

那么如何破局呢?其实就两个字——需求,即解决痛点。再提两个字就是变革。

商业健康险需要变革,需要把服务融入到健康险当中,贯穿销售端、服务端、产品端的一个变革。我们必须要抛开粗矿式的人海战术,转化为真正解决市场需求的,以需求为中心的精细化运营。

第一是销售端。要从人海战术转化成专业化的运营。刚才已经讲到,整个销售团队代理人已经从1000万下降到了今年的300万。既然人数减少,要把销售做上去就要提高产能。如何提高呢?那就要提高销售人员的单兵作战能力。

这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提高每个代理人的专业素养。包括销售技巧、沟通技巧以及对客户的感知度;再者是对保险产品了解的专业度;最后是提高综合素质,每个人的刚需无非离不开教育、理财和医疗,所以,要在这三个维度上提高代理人的专业知识,营造一个更加专业的服务机制。

第二是升级获客工具。我们不能再是以前的一张电影票,或者原来传统的产销会,我们现在要通过差异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升级获客工具,从本质上改变保险公司、代理人对于客户增长的驱动力。

第三点是精准触达客户。包括通过上线+线下结合的形式,挑选客户感兴趣的健康、理财、保险相关话题,实现精准触达客户的目的。

下面我分享下华美浩联又是如何去落地的。

首先是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方面。目前我们已经做了几百场的围绕医疗、健康、心理、财商、职场、亲子等多个维度的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提升,全方位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

其次是通过健康管理服务,升级健康险的营销获客工具,从解决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的热点、场景来提供不同形式的营销获客工具,从而让代理人更深层次地触达客户。

这里举几个例子,一是三甲医院的专科视频卡。它针对的情况是疫情之后,二线三甲医院的患者到北上广会限流,但是他们又需要面对面的跟顶尖三甲医院的专家有一个视频或者二诊的机会。那通过三甲医院的专科视频卡,就可以让保险客户在非北上广的城市第一时间通过视频的形式,面对面触达到三甲医院的专家,从而解决用户的刚需。

第二,是防疫爱心卡,还有CAR-T医疗服务卡、红色保健医增值服务卡等。

上面的这个案例是针对不同精准场景,华美浩联结合线上线下的形式来挑选客户感兴趣的健康理财保险的话题,来实现更加精准地触达。

举个例子。线上方面,由于疫情时代线下的产销会比较受限,我们自主研发了一个海报的裂变分发系统,这样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微信来进行专属海报的传播,激发用户的触达,从而邀请到客户所关注的网红专家来做直播。如此一来,通过专家和营销人员,还有客户的互动,我们通过专业地筹划,可以达到更好、更精准的低成本客户转化。

线下的话,是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在不同的地域,我们做了上百场的全中国不同范围的线下精准的获客场景给到保险代理人。

再者是从服务端,把健康管理服务深入植入到保险产品当中,通过上下游整合实现两个目的:一个是让现有的保险客户感知到我这个产品的好处,从而达到客户留存和二开的目的;另一个是通过服务植入,提高之前原有产品的差异化。

因为刚才讲到现在市场上的一个普遍痛点是健康险产品同质化,亮点不足。另外,保险毕竟是个杠杆,不可能说让它赔付率很高,那这样就赔穿了,所以通过高频的服务,我们可以把小概率的赔付事件变成大概率的服务,从而提高客户粘性、满意度和认知度。

举个例子,我可以不出险,我没有罹患癌症,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在续保过程中,因为我用到了电话医生、视频医生,用到就医绿通的服务,我认为是有价值的,我买这个保险是有价值的,明年我会续保。

下面是针对我刚才讲到的两个市场份额最高的产品的两个案例,一个是百万医疗,第二个是重疾险的,我们如何把服务植入。

一个是网红的百万医疗险——众安尊享e生,它的迭代是由我们来主导。通过把全套的围绕诊前、诊中、诊后的健康管理服务植入到保险条款当中,从而提高它的差异化。

另一个是重疾险。重疾险的条款都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可以给它进行精细化的拆分。今年我们跟复星保德信合作,迭代它的重疾险家庭保障三部曲。具体来讲,就是我们把一个大而全的重疾险拆分成针对三个不同的人群,植入特定的监管方案——针对老年人、成人和孩子升级“星悠然老年肿瘤专案关怀”、“星安然重疾医疗服务专案”、“星未来儿童健康就医无忧保障”,从而提升竞争力。

最后是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承保非标体打造第二增长点。我们从产品的本质出发,跟保险公司合作打造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百姓有需求的保险产品。

具体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开发,第一个方面,针对特定人群,老年、儿童、女性;第二是针对特定的疾病,比如慢性病、肾病、肝病、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结直肠癌等。如果按专科领域,我们主要是三大专科,分别是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慢性病和俗称的消费型学科:眼科、齿科,辅助生殖。其中,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已经占到中国健康险赔付的90%。

举一些案例:针对高发癌种及患病人群,我们将早筛产品纳入保险,开发“结直肠癌”产品;针对市场上健康人群,将服务和产品相结合,打造海外特药险;针对肺结节患者投保难的困境,让患者可以带病可保,开发“肺结节”产品;针对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问题,我刚讲的中老年目前没有很好产品可以投保,那华美浩联融合癌症早筛服务,开发“中老年百万医疗”保险;而针对矫正和修补牙齿的年轻化,则开发了“齿科”保险。

这是我们的创新图谱,从普惠型到优选到高端,以及从病种的低频到高频我们都有全方位的pipeline。

总结一下,健康险现在面临缓慢增长的困境,它的破局之道是什么?就是通过险前、险中、诊后全流程的健康险加健康管理服务的深入融合,实现让保险更健康,让健康更保险的目的,这个就是现在健康险+服务的破局之道。

最后介绍一下华美浩联。

华美浩联是一个数字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成立于。成立至今也拿了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鼎晖、复朴、吴江创投、银泰等多个资本。

我们主要的商业模式是“一体两翼”——以健康管理服务为主体,临床业务和金融保险为两翼。目前公司已经与超过60家中大型的保险公司达成合作,从营销获客、服务增值、风控以及健康险产品创新,全链条赋能金融保险机构。

从供给端来看,我们一个非常的核心要素就是跟国内排名前100,专科排名前10的顶尖三甲医院达成从学术交流、学术共建到健康险产品创新和增值服务的全方位合作。

我们是一个国际医生集团的背景。在国外有41个国际的专科,国内有超过2000名的学术带头人KOL。国内的话,我们就医服务网络可以覆盖1312家顶尖的三甲医院,其中服务于商业健康险诉求的,集中在头部前30%的三甲医院300家。

截止到11月底,我们已经签约了164家三甲医院,预计到明年会完成所有300家三甲医院的官方签约。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确保给保险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当然临床端我们不光只是说导流商保患者,我们还跟医院临床端有非常体系化的合作,包括以国际多学科搭建多学科会诊中心作为切入,打造国内外顶尖专家针对疑难案例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我们会有定期线上线下学术交流、精准交流、国际医学管理进阶的一个服务体系和晋升体系,以及我们跟国内两个院士,国外的诺奖获得者,还有国际一流学术交流平台Springer-nature旗下《Current Medicine》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等。

截止到上个月底,我们的合作伙伴主要是60多家保险公司,覆盖了寿险、财险、在保中介、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多个类型体系的客户。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的时间,期待将来与大家多多交流,谢谢!

心心相印o:

国际医学(SZ000516)双成药业(SZ002693)康芝药业(SZ300086)

1.1.西部经济持续开发,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医疗市场潜力加大

西安市受益于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契机,且自身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是西 北地区医疗核心城市,经济发展与医疗实力辐射西北区域。

1.1.1.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发达

地理位置来看,西安位于陕西省中部偏南位置,北濒渭河、南依秦岭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座副省级城市是连接西北和华中地区的重要枢纽,具有丰厚底蕴,不断吸引着大量人口迁入。

交通方面,西安是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 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 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 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 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 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 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六大通讯枢纽之一,枢纽城市特点十分突出。随着 国家高速铁路网的加快建设,未来五年内,西安一日交通圈覆盖范围将扩大到大半 个中国,辐射人口由现在的 6 亿扩大到 12 亿以上。

1.1.2.政策赋予发展契机,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西安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 桥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西部地区第二大 城市群, 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所涉及的 11 个市(区)经济总量达到 17940.86 亿 元,其中西安的经济体量占 11 个市(区)经济总量的 46.6%。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 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在此交汇,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 将加快人口、经济要素向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集聚。

西安经济基础较好。 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为 10688.28 亿元,较 年同比增长 6.67%。人均 GDP 为 83689 万元,同比增长 5.67%,位居陕西省第 1;西安 市在支柱产业领域主要布局行业为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 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 年,西安 6 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 4,000 亿 元,同比增长 23.7%。政策赋予发展契机。 年 3 月 2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 规划》,《规划》明确,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更好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 展,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协作、公 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建立健全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 益共享机制,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1.1.3.持续人口净流入,虹吸效应显著

年西安常住人口 1316.1 万,较上年增长 21 万人;人口城镇化率 79.49%,较去 年增加 0.29%。 年 5 月,西安市住建局发布《西安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 发展规划》提到,在“十四五”期间( 年-2025 年),预测西安市仍然为人口净流 入城市,综合考虑近十年西安市人口增长情况及外来人口流入情况,预计 年至 2025 年西安市城镇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约为 25 万人。西安市新市民、青年人群体数 量将不断增加。

1.2.西安市医疗需求:疫情管控下就诊和住院下滑明显,放开后有望反弹

1.2.1.心脑血管疾病位居死亡率榜首,预期寿命低于一线城市

与一线城市对比,西安市人均期望寿命相对靠后,导致户籍居民死亡的前五项疾病 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前五项疾病导致的死因占 死亡总数的 87.81%。

1.2.2.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西安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口比重逐年提高。 年,西安市 65 岁 以上人口为 141.17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 10.90%,占比较 年有所下降,主要 是由于西安市 0-14 岁少年儿童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 年占比达 15.65%,较 年的 13.90%有所上升。与 年相比,65 岁以上人口增加 69.49 万人,比重提高 2.44 个百分点,年均增加 6.95 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 7.01%。国际上通常根据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少年儿童(0-14 岁)、老年人(65 岁及以上)在总人口所占比重、人 口老少比(以少儿为 100)和年龄中位数来把人口年龄结构划分成年轻型、成年型 和老年型。

2000 年,西安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完成了由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过渡。 年,西安市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 12.89%和 8.46%,老少比达 到 65.64%; 年,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增长至 15.65%和 10.90%, 老少比 69.65%,预示着西安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常 见的疾病患病率的明显增加,老年人的“通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骨质 疏松、脾胃病等“老年病”将日益突出。

1.2.3.门急诊住院人次增长迅速,有望实现疫后恢复

从医院诊疗数据来看, 年- 年,西安市医院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呈逐年 上升趋势,CAGR 分别为 13.88%/13.91%,- 年由于西安疫情影响,医院门 急诊量、住院量下滑明显,但随着防疫形势的缓和, 年当地医疗业务将迎来较 大速度的爬坡。 年以来,疫情发生前西安市医院病床年周转次数平均 35 次, 病床使用率均维持在 85%以上(/ 年除外),- 年病床使用率逐年 增长, 年以为疫情轻微下滑,并于 年受疫情持续管控影响严重大幅下滑。 整体来看仍有较大的就诊、住院需求。

1.3.医疗服务供给:西北区域内占据相对优势,十四五规划下发展空间广阔

1.3.1.陕西医疗服务供给总量与周边省份对比占据相对优势,有效覆盖西北市场

陕西省医疗服务供给总量在西北五省和对比山西省占据相对优势,人均水平位于前 列。 年,陕西省共有 34971 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三甲医院 51 家,医卫机构 总床位数达 284545 张,执业(助理)医师 12.06 万人,位居西北五省首位;人均医 疗服务水平方面,陕西省每万人三甲医院数量为 0.013,每千人口床位数量和每千人 口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 7.2 张和 3.05 人,处于西北五省和山西省平均值之上, 为医疗资源输出省份。

从省内医疗分布情况来看,三级医院依旧为稀缺资源,三甲医院集中于西安。- 年,陕西省各级医院数量总体稳步上升,各级医院数量占比基本保持稳定,二 级医院占比最大,一级医院次之,三级医院占比最小,三级医院依旧为稀缺医疗服 务资源。陕西省三级医院数量位于全国 19 位,三甲医院数量位于全国 17 位,全省 医疗资源供给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从省内医疗服务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高水平 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西安市。

1.3.2.西安市医疗资源增长迅速,对比其他新一线/二线副省级城市存在发展空间

西安市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和医护人员数均高于全国、陕西省平均水平,是省 内医疗服务核心。与 年相比, 年西安市医疗机构数量有所缩减,但床位 数量大幅增长:医院减少 6 家,基层医疗机构减少 26 家,床位增加 4419 张,增长 5.89%。 年西安市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 6.17 张(+6.56%),千人执业 (助理)医师数为 3.36 人(+7%),千人注册护士数为 4.43(+5.73%),医疗资源供 给平稳增长。

但对比其他准一线/二线城市,西安市相比常住人口规模相近的武汉和杭州,医疗卫 生资源情况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根据《西安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西安市将致力于打造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健全并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计 划到 2025 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 4.63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 6.50 人,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8.41 张,未来西安市医疗服务资源将进一步提升。

1.3.3.国际医学两大医院处于西安市民营医疗龙头地位

相较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西安市医院数量仅占当地医疗机构总量 5.3%,但 提供了 69.5%和 97.5%的门诊量和住院量,是当地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医院结 构方面,西安市医院共有 375 家,其中公立医院 122 家,民营医院 253 家,民营医 院数量高于公立医院,但公立、民营医院级别分布不同,三级医院 46 个,其中 27 家三甲综合医院中,民营医院 3 家(西安市高新医院、长安医院,大兴医院),其中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目前正在申报三甲医院过程中,其中大兴医院为民办非营利 医疗机构(1100 张编制床位)。

根据 年数据,西安市公立医院床位数为 47369 张,民营医院床位数为 26517 张,分别占比 64%/36%,国际医学在西安市编制床位 6537,占整个民营医院床位的 24.65%,具有绝对龙头地位。相较于民营医院,西安 市的公立医院集中了大部分卫生技术人员,承担了主要的医疗服务需求。 年公 立医院诊疗人次占比 78%,出院人次占比 74%,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占比 22%,出院 人次占比 26%。

1.3.4.西安市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单费用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西安市医疗服务费用高于全国平均。根据 年数据,西安市医院整体门诊、住院 人均费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立医院中,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门诊、住院 人均收费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高,其中住院病人人均费用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1807.5 元,住院病人日均费用超出全国水平 462 元。 人均医疗费用中医疗服务费用占比较大,根据西安卫健委公布的数据, 年医院 门诊次均检查治疗费、次均药费分别占门诊次均总费用的 64.42%(+0.89pct)、35.58% (-0.89pct),;住院次均总费用中,次均药费占比 26.62%(-0.52pct),其他服务费用 占比 73.38%(+0.52pct)。医保 DRG 付费改革按照“价值医保”付费,旨在医疗服务 能力提升,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考核,新技术、新方法的加快应用,推动了医疗服务 费用上涨,占比上升。

1.4.国际医学区域竞争格局:立足高新区,占据核心优势地位

1.4.1.公立医院新建项目提速,高新区内尚无有效竞争

公立医院新建项目加速,西安市医疗服务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但高新区内新建医 院项目较少,有效竞争尚未构成。西安市于 年 8 月公布《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年)》,方案提出实施 13 个医院建设项目, 项目区域位置多布局于新区和郊区。新增床位 1.3 万余张,按计划 年陆续建成 并投入使用,加之方案公布前已在建医院(3 家),目前西安市在建公立三甲医院共 计 16 家,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西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功能。

截至 年 11 月, 西安市高新区三级综合医院有三家,分别是西安高新医院、西 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二级综合医院一家(西安 中博集贤医院),基层一级医疗机构 18 家,在建三级综合医院一家(西安市第一医 院暨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高新区目前运营中的三家三甲医院中,两家属于民 营医院(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均隶属于国际医学,两家医院根 植于高新区,在区域内医疗服务体系中拥有举重若轻的地位。

1.4.2.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强者如云,国际医学仍占据一定地位

西安市整体医疗水平在陕西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地方共 44 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地方医院 21 个,军队医院 23 个),而在陕西省 7 月公示的第一批省级临床重点 专科名单中,西安市涵盖了全部临床重点专科 5 个,这些重点专科主要集中在西交 大一附院、二附院以及陕西省人民医院这几个三甲医院,公司旗下西安高新医院神 经内科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支持,也是陕西省唯一一家,说明其拥有高学 科水平且获得认可。西北地区医疗服务顶级医院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唐都医院及口腔医院等在 学科领域上一骑绝尘,拥有 23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受军改影响,空军军医大学所 属医院学科人才外流较明显,部分人才转入国际医学优质平台,继续在学科领域内 服务患者,引领学科发展。

西安市临床学科建设实力强劲,潜力巨大,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7 个,省 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47 个。空军军医大学现有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1 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 项目)23 个:其中西京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 9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17 个;唐都 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 4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 个。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旗下两家医 院医师来自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等,专科实力不容小觑。未来, 其优势专科如脑科医院、心脏病医院、消化病医院也有望持续强化学科建设,儿童 医院、血液病医院也将填补省内重点专科空白在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上实现突 破。

2.1.公司发展历程:十余年三甲运营经验,双主业转型聚焦医疗服务

国际医学(000516)前身为西安市解放商场,主营业务是百货零售, 1993 年 5 月 重新注册后,于同年 8 月在深交所上市。2002 年西安高新医院以协议方式受让公司 17.54%股份,同年公司新设一家医药公司(杨凌科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标志公司 开始步入医药行业,之后通过收购高新医院 100%股权、启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 院项目、出售旗下百货和生物技术业务,完成了从零售到零售+医疗,再到医疗服务 的主营业务转型。经过两次转型,公司全面聚焦医疗服务行业,主要运营以大型三 甲综合性医院为主的医疗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个集团+三大院区”的战略构架和“综 合医疗+特色专科”的经营模式。

2.1.1.营收情况:新建医院床位爬坡期业绩承压,持续加剧亏损面

公司4月出售子公司开元商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自此完全剥离零售业务, 此次业务调整对公司营收影响较大, 年公司营收 9.91 亿元,较 年下降 75.59%,净利润也由正转负。- 年,公司营收以较快速度恢复,分别增长 62.16%、81.77%,营收贡献主要来自于高新医院。H1,公司营收 10.68 亿元, 其中一季度受停诊影响,营收 3.05 亿元,二季度复诊后,迎来较快的业绩爬坡并超 过 年同期水平,实现营收 7.63 亿元,环比增长 150.33%,同比增长 13.2%,展 现出较强的韧性。

从净利润角度来看,公司自 年剥离零售业务后转为亏损状态,且呈增亏趋势。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22 亿元。公司 年与 年归母净利润与扣非 归母净利润差距较大的原因是公司于 年出售开元商业有限公司 100%股权,获 得投资收益 30.41 亿元以及 年出售公司北京汉式联合 3400 万股,获得投资收 益 7.2 亿元。

公司亏损主要来自于公司新建院区资产的折旧摊销金额较大以及经营不佳的商洛 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高新医院经营状况良好,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公司转型医疗服 务以来,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新建院区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出现大幅上升, 年,公 司折旧摊销达 5.57 亿元,同比增加 45.43%,股权激励费用 1.36 亿元,商洛医院亏 损近 1.7 亿元,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随着商洛医院的顺利出让以及国际 医学中心医院营收的快速增长,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向好,有望扭亏为盈。

2.1.2.顺利剥离商洛医院,聚焦西安医疗服务市场,公司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

10 月 21 日,公司发布公告与商洛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 合同》,拟将公司持有的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限公司 99%的股权,以 1.7 亿元的 价格出售给商洛交投;同时,商洛交投还需支付国际医学作为控股股东借款支持目 标公司医院建设、运营而形成的全部应付国际医学负债约 2.84 亿元。 从公司战略方向来看:西安是中西部地区的医疗中心,供需矛盾持续存在,目前虽 然有 27 家三甲医院,数量在全国各城市排第五,内陆排第一,但周边省份有较多疑 难杂症疾病患者到西安看病,因此西安医疗资源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水平,此次转 让完成后(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公司将聚焦于西安 1 万张床位,加快业务发展节 奏。

从公司财务方面来看:商洛国医中心医院近年营收增长缓慢, 年营收 1.12 亿 元, 年营收 1.26 亿元,3 年仅增长 12.5%,年复合增长率为 4%,在公司旗下 三家医院中成长性最弱, 年三季度商洛医院因疫情赋黄码,诊疗收到管控,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受损加剧。营收和利润同比更是出现大幅下降。 年以来医院 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呈扩大趋势, 年净利润-0.31 亿元, 年净利润-1.7 亿 元,亏损扩大 448.39%, 年上半年净亏损已达-1.07 亿元。截至 年 6 月 30日,商洛国医中心医院负债合计 17.25 亿元,在公司负债总额中占比 21.41%,资产 负债率为 90.35%,处于较高水平,对公司的负债和净利润水平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医院转让后,负债总额、财务费用支出将得到改善,有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收 窄亏损面,扭亏为盈。

2.2.核心医院运营情况分析:高新医院运行稳健,中心医院有望迎来盈亏平衡拐点

2.2.1.西安高新医院:二十年耕耘口碑稳健,复诊后业绩恢复迅速

西安高新医院位于西安高新区团结南路 16 号,一期建筑面积 5.2 万平方米,于 2002 年 6 月开诊,二期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于 年 12 月开诊,现开放床位数为 1500 张。以高新医院为中心,8 公里辐射范围内共有 12 家三甲综合医院。经过 20 余年的口碑积淀与发展,高新医院在众多公立三甲综合医院的业务竞争中 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大型公立医院有政府财政资金、政策的倾斜,有政府公信力作 为背书,更容易获得患者的认可,高新医院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其辐射区域内, 床位数排名第五,年门急诊量排名第三,拥有国家省市级专科 6 个,排名第六,更 是远优于其他民营医院。

门诊住院增长稳健,高新医院 年年门急诊量 103.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4.17%, 住院量 5.01 万人次,同比增长 47.35%,住院量增长速度较快。全年日最高门急诊 4218 人次,日最高住院量 1479 床,业绩高峰期集中在下半年。 年停诊期结束后,Q2 迎来快速的业绩爬坡,单季门急诊量 53.3 万人次,环比增长 1058.70%,住 院量 1.2 万人次,环比增长 238.76%,整体业务量已恢复至 年同期水平。与西安市公立三级医院进行对比,高新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均处于较 低水平,存在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 年,高新医院收入稳定增长,年收入从 3.86 亿元增长至 7.99 亿元,年复 合增长率 9.52%。 年 12 月新院区建成开诊后,医院总开放床位数达到 1500 张 (新增 1000 张), 年营收达到 11.52 亿元,同比增长 44.18%,按照西安市既往 85%的平均床位使用率计算,单床产出为 90 万元。虽受疫情影响,、 年高 新医院净利润仍维持在正值,H1 期间曾停诊 3 个月,净利润由正转负,亏损 0.86 亿元。

2.2.2.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床位快速爬坡期,增长潜力明显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位于西安市高新区西太路 777 号,占地面积 307.61 亩,于 年 8 月开工建设, 年全面建成并开诊,建筑面积达 53.25 万平方米。最大 床位数 5037 张,目前开放床位数 2500 张。医院现设有心脏病、胸科、消化病、骨 科、肿瘤、妇科肿瘤、血液病、脑科、整形、康复、儿童 11 个专科医院,设有重症 医学科、泌尿外科、肾脏内科、儿科、内分泌科、眼科、耳鼻咽喉外科、口腔科等 33 个临床科室,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 按照三级甲等医院和国际 JCI 认证标准建设的综合医院。

(1)区域位置优越,金融新城核心区域医疗巨头,周边无可竞争医院。西安国际医 学中心医院处于高新区南部的西安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区块内,未来这里将成为 CID 板块集科创研发、办公、星级酒店等功能为一体的核心引擎,板块建成后,西安国 际医学中心医院将成为金融核心区域内的医疗核心,承担起逐渐聚集起的人才、社 会资源的医疗服务主力。 在以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为圆心的 8 公里辐射圈内,尚无已开诊运营的三甲医院,目 前在建的三甲医院有两家,分别是西安市第一医院高新院区(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 中心)、西安市中医医院南院区。

西安市中医医院是中医类综合医院,与国医中心医院有一定的患者区分。迁建的西 安市第一医院床位规划为 1500 张,远低于国医中心医院的 5037 张;其次,前者的 优势专科为眼科和心血管病科,与国医中心医院的 11 个优势专科形成的是优势互 补关系;此外,国医中心医院周边 1.5 公里范围内有 11 个公交站点,是地铁 6 号线 的终点站,医院负二层直接与高铁站相通,交通便利,相比之下,西安市第一医院 与地铁站尚有 2.5 公里的距离,周边 1.5 公里范围内有 7 个公交站点。

(2)疫情和停诊风波滞后医院发展速度,复诊后快速迎来床位爬坡。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自 年 9 月开诊以来,业务量快速增长: 年年门急 诊量 30.96 万人次, 年上升至 63.73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5.85%; 年年住 院量 3.26 万人次, 上升至 6.25 万人次,同比增长 91.72%。 年年初停诊结 束后业绩迅速恢复,Q2 门急诊量、住院量环比增长 480.37%、222.81%,接近去年 Q4 水平,业务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今年上半年单日平均门急诊量 2000-2300 人次, 单日平均住院量 1800-2200 床,Q3、Q4 为综合医院医疗服务旺季,预计年底将突破 2500 床的日最高住院量。

(3)放开预期下管控限制减少, 年有望迎来业绩快速恢复。 年中心医院实现营业收入 16.4 亿元,同比增长 127.78%。 年上半年实现 营业收入 6.4 亿元,其中 Q2 实现营业收入 4.7 亿元,环比增长 176.47%,同比增长27.03%,Q2 营收已达到去年 Q3、Q4 水平。 年国医中心医院净亏损 5.4 亿元, H1 亏损 3.41 亿元,亏损情况主要系新冠疫情管控和 年停诊影响,随着西 安市疫情管控政策趋缓,结合 Q2 快速的业绩恢复趋势,Q3、Q4 有望实现单日平均 住院量 2300 人以上, 年达到 3000 床/日平均住院量。

2.2.3.专家人才聚集综合实力强,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望跻身西安医疗服务第一梯队行列

医院专家综合实力水平优异,从专家配备来看,包含商洛医院在内,国际医学旗下 三家医院的中高级职称医生中约 52.90%为高级职称专家,其中中心医院高级职称医 师占总高级职称医师 49.8%,约占公司高级职称医师的一半。商洛中心医院中级职 称医师占比占国际医学中级职称医师的 88%。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高新医院专 家配置水平高。

按照营业收入对西安市 1000 张以上床位综合医院进行分析,因空军军医大学附属 西京医院、唐都医院等部队医院未公开相应信息,故本分析排名不包含部队医院。 第一梯队的西安交大一附院,红会医院,二附院,省人民医院,收入在 20 亿以上; 第二梯队医院收入在 10-20 亿;第三梯队医院收入低于 10 个亿。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医院与西安高新医院处于第二梯队水平,与第二梯队第一位西安市人民医院接近。 对标第一梯队仍有一定差距,待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床位使用率到达一定规模后, 假设平均占床数为 3000 张/日,床位单产约 100 万时,有望跻身第一梯队医疗机构。

从收支结余情况上看,结余水平与专科特色具有相关性。西安市 1000 张以上床位 公立医院去年收支结余水平最高的为西安市第九医院(骨科,普外,烧伤整形外科为 其优势专科),其次为西安市人民医院(眼科、妇产、儿童保健、生殖医学为其特色 优势专科)和西安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特色优势学科)。 国际医学旗下西安高新医院 年利润率 3.55%,与红会医院、西交大二附院基本 持平,略优于陕西省人民医院,优于全国三级医院的平均收支结余率。

西安市公立医院收支结余状况良好,单床产出较高,对标公立医院,国际医学两家 医院未来床位爬坡水平增长后,医院营收天花板高,发展空间广阔。 年,西安 市共有 10 家公立医院收支结余超 1 亿元,其中西交大一附院收支结余最高,达 4.41 亿元。西安市公立医院整体运营效率较高,单床产出水平高于公司旗下两家医院。 年,高新医院实现营收 11.52 亿元,医院总开放床位数 1500 张,按照 95%的 床位使用率计算,单床产出为 80.84 万元。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年营收 16.4 亿 元,总开放床位数 2500 张,按照 70%的床位使用率计算,单床产出为 93.71 万元。 目前两家医院整体营收呈增长趋势,考虑到医院仍然处于上升期,对标西安 1000 张 床以上的公立综合医院平均 127 万元单床产出,未来床位产出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1.西安高新医院:综合实力均衡,心血管、神内、妇产专科优势明显

截至 年年底,西安高新医院开设有临床科室 42 个,医技科室 8 个,共有卫生 技术人员 2138 人,其中高级职称 222 人,占比 10.38%,中级职称 553 人,占比 25.87%。按照现有 1500 张床位数计算,床医比为 1:0.45,床护比为 1:0.76,高于 卫生部规定标准(三级医院临床一线病房床护比 1:0.4)。医院学科水平领先,1106 人在国家、省、市级学会(协会)任职,其中各级主委 14 人,副主委 64 人,常委 256 人,各级学会任职人员占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 51.7%。 年医院申报开展新 技术及新项目 18 项,获批 省市级科研项目 6 项,发表学术论文 80 篇,其中 SCI10 篇,核心期刊 19 篇。

神内、心血管、妇产学科优势特色突出,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医院经过 20 年的 发展,培育了多个重点优势专科,其中神经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陕 西省优势医疗专科;心血管外科和普外科为陕西省医疗特色专科;急诊医学科为陕 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妇产科、医学影像科为西安市医学优势专科,各专科 医师和设备配置在同级别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3.2.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科教研三位一体,软硬件实力顶尖,医疗区域辐射能力强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占地 307.61 亩,建筑面积 53 万平方米,编制床位 5037 张, 内设脑科、心血管、消化、胸科、肿瘤等 11 大专科医院及泌尿、内分泌、眼科、口 腔等一大批综合门诊科室,医院重视科研教学,为西北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医院现有工作人员 3629 名,医疗主系列中 85%医护人员来自三甲、部队医院。专 家团队中,长江学者 2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1 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 90 余 人,国家及省级以上各专业学会中现(曾)担任主委、副主委、常委 400 余人次, 呈逐年上升趋势,SCI 数显著增加,科研实力雄厚。

医院配备设备高端顶级化,保障一线临床高水平服务产出。医院配有全国首台蔡司 ZEISS KINEVO 900 机器人手术显微镜、西北首台西门子 MAGNETOM SKyra 3.0T 术中磁共振成像设备(MRI)、西北首台飞利浦 Ingenia 3.0T MR-RT 放疗定位磁共振 设备、西门子“准 7T”MAGNETOM Prisma 3.0T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陕西首台 西门子 SOMATOM Force 超高端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CT)、西部首台飞 利浦 IQON Spectral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CT)、西部首台瓦里安 Halcyon(速 锐)智慧放疗系统、西北首辆卒中救护车、西北首套 SORZE ICG 荧光 3D 高端腹腔 镜、第四代达芬奇 Xi 手术机器人、最长轴径的全景扫描 PET-CT uExplorer 等各类 医疗设备 6000 余台。

3.2.1.持续深耕优势专科,先进设备和技术团队铸就整体学科实力

(1)脑科医院:西北地区神经内外科发展高地。脑科医院规划设置 10 个病区、3 个 ICU、800 余张床位和全球唯一的 DELICA TCD 自动探头监护系统。是目前辐射西北地区的医疗服务高地。硬件配置水平与团队实力与西安当地顶级三甲医院相当。

(2)胸科医院:内外一体,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现有人员 140 余人,其中高级职称 13 人,中级职称 56 人,核心成员来自于西京医院呼吸内科和唐都医院胸外科。除 开展常规手术外,胸科医院也是区域性胸部疑难症和危重症的诊治平台, 年 11 月,团队成功地为一名二次手术患者实施了胸腔镜右肺下叶内前基底段背段内侧段 切除术,标志着其胸外科胸腔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年 9 月,胸科医院被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授予“加速康复外科(ERAS)示范病房”,学科水平获得认可。

(3)心脏病院:高端设备、高技术团队带来核心王牌实力。中心医院心脏病医院目前开设内科门诊 5 个,外科门诊 5 个,规划总床位 521 张, 获批国家心律失常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陕西省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 使用多种西部地区首次引进设备,心电检查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 高技术团队:技术骨干均来自西京、唐都、兰州军区总医院等国内大型三甲医院, 先后完成国际首例心肌桥旁路移植手术、国内首例“经股 TAVR+TEVAR”、陕西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等先进手术案例。西安市心血管学科实力最雄厚的医院是西交 大一附院,其心血管内科是陕西省心血管专业唯一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胸痛中心, 临床设有 4 个病区和 1 个 CCU,床位 203 张,现有教授 14 人,副教授 24 人,博士 生导师 8 人,硕士导师 9 人,将是国际医学心脏病医院未来学科建设对标和学习的 榜样。

(4)消化病医院: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消化疾病诊疗中心,拥有世界先进的消化电 子内镜、放射介入 DSA 及达芬奇机器人等高端设备,配有各种功能齐全、标准的检 查室、治疗室及手术室和一批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消化病专科诊疗团队。医院致 力于人才培养和前沿技术的开拓与应用,已与日本、韩国、英国等国际顶级消化病 专科合作进行学术、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参与国内仅 20 余家医院参加的针对中期 和晚期肝癌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LEAP-012、CheckMate-9DW。

3.2.2.整形医美专科医院:医美国家队坐镇,物理扩容后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国家队操刀整形外科与消费轻医美并驾齐驱。郭树忠教授带领的原西京医院、唐都 医院整形医生“国家队”组成,医院与皮肤科共享医疗资源业务包含整形修复、医疗 美容与皮肤病性病,其中整形涵盖了耳部整形、眼部整形、鼻部整形、胸部整形、 疤痕修复等多种整形项目,皮肤病学科亚专业齐全,在传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遗传性皮肤病等治疗中疗效显著。郭树忠院长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球华裔整形 外科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拥有 丰富且专业的整形外科从业经验,在行业极具地位。

整形医院在所有专科中就诊量 排名第一, 年全年医美相关收入为 1.6 亿,占中心医院的 10%, 年上半 年,医美收入占中心医院收入的 11%,且还在持续增加,是国际医学中心的核心专 科医院之一。未来医美院区有望从 8000 平米扩容至 2 万平米,按照目前单坪效 2 万,扩容后有望实现倍数增长。

3.2.3.肿瘤系列专科实力突出,西北唯一质子放疗中心助力肿瘤专科高精尖化发展

国际医学在肿瘤相关学科上设置肿瘤、血液病、妇科肿瘤三大专科病院,专科实力 突出。其中肿瘤医院开放多元综合肿瘤治疗模式,完成了全国首例术中磁共振辅助 下的“乳腺癌精准保乳手术”、陕西省内首例免充气式经腋窝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 妇科肿瘤医院则在微创化诊疗模式下引领妇科肿瘤细分赛道,目前已完成达芬奇机 器人良恶性手术 800 余例,成为医院重点专科的特色和优势,血液病院以干细胞移 植为诊疗技术优势。学科配套上,硬件与软件实力并存,建设质子治疗中心助力肿 瘤学科更进一层。

3.3.持续推进前沿核心技术,扩大专科医疗布局版图

3.3.1.康复医院预计年底开业,DRG下完善公司内部转诊体系

(1)DRG 控费背景下,公司体系内患者住院周期缩短,康复医疗完善急性后期患 者诊疗服务 康复医院与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毗邻,计划开设骨科医院、康复医院、妇儿医院、老 年病医院、医美整形医院、VIP 健康管理中心及国际住院部六大业务板块。是一所 集医疗、科研、教学、培训于一体的专科学科群中心。在建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 42.5 万平方米,规划床位 3600 张,分三年开放(中高端妇儿、骨科、康复科各 1200 张), 预计今年年底开诊,开诊首年计划开放床位 1200 张左右。

目前康复项目中约有45%为医保覆盖,其他为非医保,自费占比高,盈利能力相对较好,年底开诊后有望改善公司的盈利水平。康复医院的患者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新和中心两家医院各专科患者均有康复需求,二是西安市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的溢出,康复医院的开诊将与其他两家医院形成较好的协同,为患者提供从生命孕育到健康管理,从医疗服务到康复医养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DRG下两家医院将承接更多外溢患者。

(2)康复团队人员到设备配备高端,骨科康复病区扩容, 人员配备水平高端,骨科与康复联动:康复医院将由骨科医院院长贺西京出任,贺 院长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康复 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创始主委。副院长为张正湘为陕西 省康复医院原副院长,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康复医 院配备 237 名医疗人员,其中医技人员 56 名,正高级职称 26 人,副高级职称 40 人,中级职称 73 人,初级职称 98 人,中高级职称医疗人员达近 60%。医疗人员中 获博士学位 10 人,获硕士学位者 87 人。中心现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16 人。硬件设备设施高端 化:设备最先进的高压氧治疗中心、康复运动中心、水疗中心。

(3)产康一体带动国际医学妇儿业务高端化 未来中高端妇儿医院会配备医疗级别的月子会所,与 LDR 一体化产房;此外,辅助 生殖医学中心紧邻中高端妇儿医院,妇儿与辅助生殖一体化资源整合与引流,提供 服务保障。

3.3.2.生殖医学中心IVF牌照获批,专科医疗领域布局获重大突破

我国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辅助生殖技术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全球知名咨询 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 年中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约 57 亿美元,IVF 取 卵周期数约 102.3 万个,且将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广阔。同时,国家对辅助生殖领 域准入的要求较为严格,目前国内已获批开展业务的辅助生殖机构主要集中在中东 部地区。 医保逐步纳入,利好辅助生殖支付拓展。各地正在积极 探索相应报销方式,杭州探索惠民商业保险支付辅助生殖,咸宁、荆门补贴 35 岁以 上辅助生殖妇女,多地探索辅助生殖促进政策,国家医保局恢复考虑探索辅助生殖 技术分批部分纳入医保支付。未来,随着三胎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我国辅助生殖行 业将迎来全新发展机会。

公司为陕西唯一一家 IVF 资质民营医疗机构,未来牌照依旧稀缺,截至目前,陕西 省共有 10 家辅助生殖医学机构,集中在西安,其中 5 家医疗机构具备 IVF 执业资 格。公司成省内第一家获得 IVF 技术运行资质的民营医院。公司辅助生殖业务已经 通过了两年的夫精人工授精业务(AIH)的运营,目前已取得相关部门批复,成为 陕西省唯一一家获得 IVF 技术运行资质的民营医院。据《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关于印发陕西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配置规划(-2025 年)的通知》中披露,将规 划新增 10 所辅助生殖机构。到 2025 年,全省辅助生殖机构总量不超过 20 所(不 包括人类精子库),辅助生殖整体牌照依旧稀缺。

3.3.干细胞临床研究与药物临床试验中心(GCP)助力医院“科研、业务”双增长

依托优质医疗资源及陕西圆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公司特聘领 衔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季维智教授等知名学者成立干细胞与再生医 学中心。在干细胞再生医学、干细胞药物临床研发、干细胞抗衰老研究、临床转化、 基因编辑等方面展开研究。当前,公司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获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研究院认证,是陕西省第一家获得干细胞认证的公司。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已先后 通过省级和国家级评审,成为陕西省第一家获批国家级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有力 促进陕西省干细胞产业发展,同时将干细胞应用于急危重症,探索“科研临床”相结 合。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于 年 12 月 31 日完成 8 个专业的备 案,分别是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妇科、肿瘤 科、血液科。机构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 SOP,各专业组主要研究者均由临床医学专业的高级职称医师担任,全院 170 余人 获得国家级 GCP 培训证书。公司与泰格医药于 年签约,双方将共同推进高质 量的药物临床合作,预计将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打造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医院,使高质 量综合医疗平台能够可持续发展。

3.4.急诊与重症体系完备,保障疫情下医疗救治顺利开展

3.4.1.高新医院急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有效护航疫情下重症救治能力

高新医院依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 PCCM 规范化建设单位:科室开放床位 98张,病区设有普通病区 80 张,危重症病区(RICU)18 张;现有主任医师 3 人、副 主任医师 5 人、主治医师 8 人、住院医师 5 人。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 32 人,其中高 级职称 2 人,中级职称 1 人,初级职称 7 人,护士 22 人。学科配置能满足急诊、重 症应对,在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持续下,能有效应对医疗风险。

3.4.2.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7大急救体系,有效应对急危重症与突发公共卫生等事件

疫情下医院医疗救治及应急管理体系实力有望持续得到验证。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 院院区内建立 7 大完备的急救体系,重症诊疗能力夯实,在突发状况下能有效应对 医疗挤兑。此外医院以胸科医院为依托,呼吸内科诊疗能力扎实,重症医学与门诊 部急诊中心联动下,迎接放开下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短期激增与危重症的综合治疗。

其中急救中心、重症硬件配置高,物理空间足,在医疗挤兑下能有效应对。医疗总 面积 35000 平方米,物理空间大能有效应对急救拥堵,科室包含院前急救、急门诊、 急诊抢救室、输液室、急诊留观、急诊病区六部分,抢救室设有 6 张普通抢救床和 4 张隔离抢救床,留观及病区设有床位 61 张,可为各种急诊及危重症患者提供全面 监护和综合救治。急诊中心现有 25 名医生和 67 名护士,其中副主任医师 3 名,主 治医师 10 名,均来自唐都医院、西京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临床 经验丰富。危急重症诊疗实力强,重症医学科总面积约 11000 平方米,设置床位 29 张,其中负压病床 1 张,现有医师 11 人,护理人员 26 人。重症医学科主任袁清霞 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 5C 培训导师、中国老年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擅长外 科系统危重症救治。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YI药没有圈:

医药行业的复苏季可能真的来了。

无论疫情如何演绎,医药行业的宏观总量有一个不会骗人的指标,就是门诊&手术量的变化。

据民生证券整理,- 年中国各类外科手术量 CAGR 均小于 - 年间,主要系新冠疫情导致医疗资源受到不同程度挤压,较多非紧急性的疾病治疗也在延后,其中普外、心外、心脏介入、眼科以及骨科相关手术量受到的影响较大,CAGR(-)较 CAGR(-)少了至少 0.5pct。

这一块的空缺在疫情结束后,叠加上基层医疗设施建设会迎来一定的回补。

海外没有大规模的风控,但经历过一波完整的疫情爆发-恢复的过程,当下国内正处于疫情爆发-恢复的阶段,因此海外的医疗服务行业需求变化情况可以参考。

据国盛证券整理,美国各项医疗服务用量在Q2触底,达到平均值的66%,但在Q4整体回升至99%水平。

而这其中,不同治疗领域因为特性不同,受疫情影响以及恢复状况也不一样。具体表现为:

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病用药,受疫情影响较小,需求刚性较大:

而这其中,又数糖尿病用药在疫情期间仍有稳定的增长:

肿瘤用药因为线下门诊受限,受疫情影响严重,但因为肿瘤治疗没办法延后,因此反弹也快:

还有一个反弹快的品种是手术麻醉用药。因为疫情影响线下手术,麻醉品与疫情管控、流行情况高度相关,但与此同时,随着疫情缓解恢复也快。

康复和消费类医疗恢复情况不如麻醉和肿瘤类,同比增速较慢,但基本都已经回到的水平。

感冒药和新冠口服药受益于新冠疫情,出现大规模上涨。

出现下降的代表性品种有呼吸系统用药和避孕药两类,推测是口罩带来过敏病症发病率降低,以及疫情带来的社交减少。

综上,推测此轮国内医疗服务复苏情况:

心内/神内/糖尿病等慢病用药需求刚性强,受疫情影响不大,考虑前期因为疫情跌出性价比的品种的补涨;

麻醉、肿瘤药等产品随着疫情恢复,复苏逻辑显著,弹性强;

医疗服务和康复类居中,弹性和需求刚性程度居于二者之间。

参考:

国盛证券:抗疫复苏交替演绎,再平衡逐步加配拐点复苏类资产

民生证券:重点关注院内复苏机遇,持续跟踪门诊与手术量

清渊澄洌:

国际医学(SZ000516)这货咋回事?最近经常这么玩难道上瘾了?大盘起来这货反而跳水了

YI药没有圈:

国际医学(SZ000516)恒瑞医药(SH600276)恩华药业(SZ002262)

医药行业的复苏季可能真的来了。

未来智库: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刘宇腾)

1.1.西部经济持续开发,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医疗市场潜力加大

西安市受益于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契机,且自身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是西 北地区医疗核心城市,经济发展与医疗实力辐射西北区域。

1.1.1.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发达

地理位置来看,西安位于陕西省中部偏南位置,北濒渭河、南依秦岭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座副省级城市是连接西北和华中地区的重要枢纽,具有丰厚底蕴,不断吸引着大量人口迁入。

交通方面,西安是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 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 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 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 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 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 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六大通讯枢纽之一,枢纽城市特点十分突出。随着 国家高速铁路网的加快建设,未来五年内,西安一日交通圈覆盖范围将扩大到大半 个中国,辐射人口由现在的 6 亿扩大到 12 亿以上。

1.1.2.政策赋予发展契机,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西安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 桥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西部地区第二大 城市群, 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所涉及的 11 个市(区)经济总量达到 17940.86 亿 元,其中西安的经济体量占 11 个市(区)经济总量的 46.6%。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 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在此交汇,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 将加快人口、经济要素向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集聚。

西安经济基础较好。 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为 10688.28 亿元,较 年同比增长 6.67%。人均 GDP 为 83689 万元,同比增长 5.67%,位居陕西省第 1;西安 市在支柱产业领域主要布局行业为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 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 年,西安 6 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 4,000 亿 元,同比增长 23.7%。政策赋予发展契机。 年 3 月 2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 规划》,《规划》明确,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更好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 展,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协作、公 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建立健全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 益共享机制,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1.1.3.持续人口净流入,虹吸效应显著

年西安常住人口 1316.1 万,较上年增长 21 万人;人口城镇化率 79.49%,较去 年增加 0.29%。 年 5 月,西安市住建局发布《西安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 发展规划》提到,在“十四五”期间( 年-2025 年),预测西安市仍然为人口净流 入城市,综合考虑近十年西安市人口增长情况及外来人口流入情况,预计 年至 2025 年西安市城镇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约为 25 万人。西安市新市民、青年人群体数 量将不断增加。

1.2.西安市医疗需求:疫情管控下就诊和住院下滑明显,放开后有望反弹

1.2.1.心脑血管疾病位居死亡率榜首,预期寿命低于一线城市

与一线城市对比,西安市人均期望寿命相对靠后,导致户籍居民死亡的前五项疾病 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前五项疾病导致的死因占 死亡总数的 87.81%。

1.2.2.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西安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口比重逐年提高。 年,西安市 65 岁 以上人口为 141.17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 10.90%,占比较 年有所下降,主要 是由于西安市 0-14 岁少年儿童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 年占比达 15.65%,较 年的 13.90%有所上升。与 年相比,65 岁以上人口增加 69.49 万人,比重提高 2.44 个百分点,年均增加 6.95 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 7.01%。国际上通常根据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少年儿童(0-14 岁)、老年人(65 岁及以上)在总人口所占比重、人 口老少比(以少儿为 100)和年龄中位数来把人口年龄结构划分成年轻型、成年型 和老年型。

2000 年,西安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完成了由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过渡。 年,西安市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 12.89%和 8.46%,老少比达 到 65.64%; 年,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增长至 15.65%和 10.90%, 老少比 69.65%,预示着西安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常 见的疾病患病率的明显增加,老年人的“通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骨质 疏松、脾胃病等“老年病”将日益突出。

1.2.3.门急诊住院人次增长迅速,有望实现疫后恢复

从医院诊疗数据来看, 年- 年,西安市医院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呈逐年 上升趋势,CAGR 分别为 13.88%/13.91%,- 年由于西安疫情影响,医院门 急诊量、住院量下滑明显,但随着防疫形势的缓和, 年当地医疗业务将迎来较 大速度的爬坡。 年以来,疫情发生前西安市医院病床年周转次数平均 35 次, 病床使用率均维持在 85%以上(/ 年除外),- 年病床使用率逐年 增长, 年以为疫情轻微下滑,并于 年受疫情持续管控影响严重大幅下滑。 整体来看仍有较大的就诊、住院需求。

1.3.医疗服务供给:西北区域内占据相对优势,十四五规划下发展空间广阔

1.3.1.陕西医疗服务供给总量与周边省份对比占据相对优势,有效覆盖西北市场

陕西省医疗服务供给总量在西北五省和对比山西省占据相对优势,人均水平位于前 列。 年,陕西省共有 34971 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三甲医院 51 家,医卫机构 总床位数达 284545 张,执业(助理)医师 12.06 万人,位居西北五省首位;人均医 疗服务水平方面,陕西省每万人三甲医院数量为 0.013,每千人口床位数量和每千人 口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 7.2 张和 3.05 人,处于西北五省和山西省平均值之上, 为医疗资源输出省份。

从省内医疗分布情况来看,三级医院依旧为稀缺资源,三甲医院集中于西安。- 年,陕西省各级医院数量总体稳步上升,各级医院数量占比基本保持稳定,二 级医院占比最大,一级医院次之,三级医院占比最小,三级医院依旧为稀缺医疗服 务资源。陕西省三级医院数量位于全国 19 位,三甲医院数量位于全国 17 位,全省 医疗资源供给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从省内医疗服务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高水平 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西安市。

1.3.2.西安市医疗资源增长迅速,对比其他新一线/二线副省级城市存在发展空间

西安市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和医护人员数均高于全国、陕西省平均水平,是省 内医疗服务核心。与 年相比, 年西安市医疗机构数量有所缩减,但床位 数量大幅增长:医院减少 6 家,基层医疗机构减少 26 家,床位增加 4419 张,增长 5.89%。 年西安市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 6.17 张(+6.56%),千人执业 (助理)医师数为 3.36 人(+7%),千人注册护士数为 4.43(+5.73%),医疗资源供 给平稳增长。

但对比其他准一线/二线城市,西安市相比常住人口规模相近的武汉和杭州,医疗卫 生资源情况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根据《西安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西安市将致力于打造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健全并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计 划到 2025 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 4.63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 6.50 人,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8.41 张,未来西安市医疗服务资源将进一步提升。

1.3.3.国际医学两大医院处于西安市民营医疗龙头地位

相较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西安市医院数量仅占当地医疗机构总量 5.3%,但 提供了 69.5%和 97.5%的门诊量和住院量,是当地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医院结 构方面,西安市医院共有 375 家,其中公立医院 122 家,民营医院 253 家,民营医 院数量高于公立医院,但公立、民营医院级别分布不同,三级医院 46 个,其中 27 家三甲综合医院中,民营医院 3 家(西安市高新医院、长安医院,大兴医院),其中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目前正在申报三甲医院过程中,其中大兴医院为民办非营利 医疗机构(1100 张编制床位)。

根据 年数据,西安市公立医院床位数为 47369 张,民营医院床位数为 26517 张,分别占比 64%/36%,国际医学在西安市编制床位 6537,占整个民营医院床位的 24.65%,具有绝对龙头地位。相较于民营医院,西安 市的公立医院集中了大部分卫生技术人员,承担了主要的医疗服务需求。 年公 立医院诊疗人次占比 78%,出院人次占比 74%,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占比 22%,出院 人次占比 26%。

1.3.4.西安市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单费用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西安市医疗服务费用高于全国平均。根据 年数据,西安市医院整体门诊、住院 人均费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立医院中,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门诊、住院 人均收费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高,其中住院病人人均费用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1807.5 元,住院病人日均费用超出全国水平 462 元。 人均医疗费用中医疗服务费用占比较大,根据西安卫健委公布的数据, 年医院 门诊次均检查治疗费、次均药费分别占门诊次均总费用的 64.42%(+0.89pct)、35.58% (-0.89pct),;住院次均总费用中,次均药费占比 26.62%(-0.52pct),其他服务费用 占比 73.38%(+0.52pct)。医保 DRG 付费改革按照“价值医保”付费,旨在医疗服务 能力提升,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考核,新技术、新方法的加快应用,推动了医疗服务 费用上涨,占比上升。

1.4.国际医学区域竞争格局:立足高新区,占据核心优势地位

1.4.1.公立医院新建项目提速,高新区内尚无有效竞争

公立医院新建项目加速,西安市医疗服务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但高新区内新建医 院项目较少,有效竞争尚未构成。西安市于 年 8 月公布《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年)》,方案提出实施 13 个医院建设项目, 项目区域位置多布局于新区和郊区。新增床位 1.3 万余张,按计划 年陆续建成 并投入使用,加之方案公布前已在建医院(3 家),目前西安市在建公立三甲医院共 计 16 家,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西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功能。

截至 年 11 月, 西安市高新区三级综合医院有三家,分别是西安高新医院、西 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二级综合医院一家(西安 中博集贤医院),基层一级医疗机构 18 家,在建三级综合医院一家(西安市第一医 院暨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高新区目前运营中的三家三甲医院中,两家属于民 营医院(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均隶属于国际医学,两家医院根 植于高新区,在区域内医疗服务体系中拥有举重若轻的地位。

1.4.2.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强者如云,国际医学仍占据一定地位

西安市整体医疗水平在陕西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地方共 44 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地方医院 21 个,军队医院 23 个),而在陕西省 7 月公示的第一批省级临床重点 专科名单中,西安市涵盖了全部临床重点专科 5 个,这些重点专科主要集中在西交 大一附院、二附院以及陕西省人民医院这几个三甲医院,公司旗下西安高新医院神 经内科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支持,也是陕西省唯一一家,说明其拥有高学 科水平且获得认可。西北地区医疗服务顶级医院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唐都医院及口腔医院等在 学科领域上一骑绝尘,拥有 23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受军改影响,空军军医大学所 属医院学科人才外流较明显,部分人才转入国际医学优质平台,继续在学科领域内 服务患者,引领学科发展。

西安市临床学科建设实力强劲,潜力巨大,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7 个,省 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47 个。空军军医大学现有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1 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 项目)23 个:其中西京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 9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17 个;唐都 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 4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 个。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旗下两家医 院医师来自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等,专科实力不容小觑。未来, 其优势专科如脑科医院、心脏病医院、消化病医院也有望持续强化学科建设,儿童 医院、血液病医院也将填补省内重点专科空白在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上实现突 破。

2.1.公司发展历程:十余年三甲运营经验,双主业转型聚焦医疗服务

国际医学(000516)前身为西安市解放商场,主营业务是百货零售, 1993 年 5 月 重新注册后,于同年 8 月在深交所上市。2002 年西安高新医院以协议方式受让公司 17.54%股份,同年公司新设一家医药公司(杨凌科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标志公司 开始步入医药行业,之后通过收购高新医院 100%股权、启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 院项目、出售旗下百货和生物技术业务,完成了从零售到零售+医疗,再到医疗服务 的主营业务转型。经过两次转型,公司全面聚焦医疗服务行业,主要运营以大型三 甲综合性医院为主的医疗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个集团+三大院区”的战略构架和“综 合医疗+特色专科”的经营模式。

2.1.1.营收情况:新建医院床位爬坡期业绩承压,持续加剧亏损面

公司4月出售子公司开元商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自此完全剥离零售业务, 此次业务调整对公司营收影响较大, 年公司营收 9.91 亿元,较 年下降 75.59%,净利润也由正转负。- 年,公司营收以较快速度恢复,分别增长 62.16%、81.77%,营收贡献主要来自于高新医院。H1,公司营收 10.68 亿元, 其中一季度受停诊影响,营收 3.05 亿元,二季度复诊后,迎来较快的业绩爬坡并超 过 年同期水平,实现营收 7.63 亿元,环比增长 150.33%,同比增长 13.2%,展 现出较强的韧性。

从净利润角度来看,公司自 年剥离零售业务后转为亏损状态,且呈增亏趋势。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22 亿元。公司 年与 年归母净利润与扣非 归母净利润差距较大的原因是公司于 年出售开元商业有限公司 100%股权,获 得投资收益 30.41 亿元以及 年出售公司北京汉式联合 3400 万股,获得投资收 益 7.2 亿元。

公司亏损主要来自于公司新建院区资产的折旧摊销金额较大以及经营不佳的商洛 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高新医院经营状况良好,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公司转型医疗服 务以来,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新建院区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出现大幅上升, 年,公 司折旧摊销达 5.57 亿元,同比增加 45.43%,股权激励费用 1.36 亿元,商洛医院亏 损近 1.7 亿元,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随着商洛医院的顺利出让以及国际 医学中心医院营收的快速增长,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向好,有望扭亏为盈。

2.1.2.顺利剥离商洛医院,聚焦西安医疗服务市场,公司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

10 月 21 日,公司发布公告与商洛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 合同》,拟将公司持有的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限公司 99%的股权,以 1.7 亿元的 价格出售给商洛交投;同时,商洛交投还需支付国际医学作为控股股东借款支持目 标公司医院建设、运营而形成的全部应付国际医学负债约 2.84 亿元。 从公司战略方向来看:西安是中西部地区的医疗中心,供需矛盾持续存在,目前虽 然有 27 家三甲医院,数量在全国各城市排第五,内陆排第一,但周边省份有较多疑 难杂症疾病患者到西安看病,因此西安医疗资源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水平,此次转 让完成后(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公司将聚焦于西安 1 万张床位,加快业务发展节 奏。

从公司财务方面来看:商洛国医中心医院近年营收增长缓慢, 年营收 1.12 亿 元, 年营收 1.26 亿元,3 年仅增长 12.5%,年复合增长率为 4%,在公司旗下 三家医院中成长性最弱, 年三季度商洛医院因疫情赋黄码,诊疗收到管控,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受损加剧。营收和利润同比更是出现大幅下降。 年以来医院 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呈扩大趋势, 年净利润-0.31 亿元, 年净利润-1.7 亿 元,亏损扩大 448.39%, 年上半年净亏损已达-1.07 亿元。截至 年 6 月 30日,商洛国医中心医院负债合计 17.25 亿元,在公司负债总额中占比 21.41%,资产 负债率为 90.35%,处于较高水平,对公司的负债和净利润水平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医院转让后,负债总额、财务费用支出将得到改善,有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收 窄亏损面,扭亏为盈。

2.2.核心医院运营情况分析:高新医院运行稳健,中心医院有望迎来盈亏平衡拐点

2.2.1.西安高新医院:二十年耕耘口碑稳健,复诊后业绩恢复迅速

西安高新医院位于西安高新区团结南路 16 号,一期建筑面积 5.2 万平方米,于 2002 年 6 月开诊,二期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于 年 12 月开诊,现开放床位数为 1500 张。以高新医院为中心,8 公里辐射范围内共有 12 家三甲综合医院。经过 20 余年的口碑积淀与发展,高新医院在众多公立三甲综合医院的业务竞争中 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大型公立医院有政府财政资金、政策的倾斜,有政府公信力作 为背书,更容易获得患者的认可,高新医院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其辐射区域内, 床位数排名第五,年门急诊量排名第三,拥有国家省市级专科 6 个,排名第六,更 是远优于其他民营医院。

门诊住院增长稳健,高新医院 年年门急诊量 103.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4.17%, 住院量 5.01 万人次,同比增长 47.35%,住院量增长速度较快。全年日最高门急诊 4218 人次,日最高住院量 1479 床,业绩高峰期集中在下半年。 年停诊期结束后,Q2 迎来快速的业绩爬坡,单季门急诊量 53.3 万人次,环比增长 1058.70%,住 院量 1.2 万人次,环比增长 238.76%,整体业务量已恢复至 年同期水平。与西安市公立三级医院进行对比,高新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均处于较 低水平,存在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 年,高新医院收入稳定增长,年收入从 3.86 亿元增长至 7.99 亿元,年复 合增长率 9.52%。 年 12 月新院区建成开诊后,医院总开放床位数达到 1500 张 (新增 1000 张), 年营收达到 11.52 亿元,同比增长 44.18%,按照西安市既往 85%的平均床位使用率计算,单床产出为 90 万元。虽受疫情影响,、 年高 新医院净利润仍维持在正值,H1 期间曾停诊 3 个月,净利润由正转负,亏损 0.86 亿元。

2.2.2.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床位快速爬坡期,增长潜力明显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位于西安市高新区西太路 777 号,占地面积 307.61 亩,于 年 8 月开工建设, 年全面建成并开诊,建筑面积达 53.25 万平方米。最大 床位数 5037 张,目前开放床位数 2500 张。医院现设有心脏病、胸科、消化病、骨 科、肿瘤、妇科肿瘤、血液病、脑科、整形、康复、儿童 11 个专科医院,设有重症 医学科、泌尿外科、肾脏内科、儿科、内分泌科、眼科、耳鼻咽喉外科、口腔科等 33 个临床科室,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 按照三级甲等医院和国际 JCI 认证标准建设的综合医院。

(1)区域位置优越,金融新城核心区域医疗巨头,周边无可竞争医院。西安国际医 学中心医院处于高新区南部的西安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区块内,未来这里将成为 CID 板块集科创研发、办公、星级酒店等功能为一体的核心引擎,板块建成后,西安国 际医学中心医院将成为金融核心区域内的医疗核心,承担起逐渐聚集起的人才、社 会资源的医疗服务主力。 在以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为圆心的 8 公里辐射圈内,尚无已开诊运营的三甲医院,目 前在建的三甲医院有两家,分别是西安市第一医院高新院区(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 中心)、西安市中医医院南院区。

西安市中医医院是中医类综合医院,与国医中心医院有一定的患者区分。迁建的西 安市第一医院床位规划为 1500 张,远低于国医中心医院的 5037 张;其次,前者的 优势专科为眼科和心血管病科,与国医中心医院的 11 个优势专科形成的是优势互 补关系;此外,国医中心医院周边 1.5 公里范围内有 11 个公交站点,是地铁 6 号线 的终点站,医院负二层直接与高铁站相通,交通便利,相比之下,西安市第一医院 与地铁站尚有 2.5 公里的距离,周边 1.5 公里范围内有 7 个公交站点。

(2)疫情和停诊风波滞后医院发展速度,复诊后快速迎来床位爬坡。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自 年 9 月开诊以来,业务量快速增长: 年年门急 诊量 30.96 万人次, 年上升至 63.73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5.85%; 年年住 院量 3.26 万人次, 上升至 6.25 万人次,同比增长 91.72%。 年年初停诊结 束后业绩迅速恢复,Q2 门急诊量、住院量环比增长 480.37%、222.81%,接近去年 Q4 水平,业务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今年上半年单日平均门急诊量 2000-2300 人次, 单日平均住院量 1800-2200 床,Q3、Q4 为综合医院医疗服务旺季,预计年底将突破 2500 床的日最高住院量。

(3)放开预期下管控限制减少, 年有望迎来业绩快速恢复。 年中心医院实现营业收入 16.4 亿元,同比增长 127.78%。 年上半年实现 营业收入 6.4 亿元,其中 Q2 实现营业收入 4.7 亿元,环比增长 176.47%,同比增长27.03%,Q2 营收已达到去年 Q3、Q4 水平。 年国医中心医院净亏损 5.4 亿元, H1 亏损 3.41 亿元,亏损情况主要系新冠疫情管控和 年停诊影响,随着西 安市疫情管控政策趋缓,结合 Q2 快速的业绩恢复趋势,Q3、Q4 有望实现单日平均 住院量 2300 人以上, 年达到 3000 床/日平均住院量。

2.2.3.专家人才聚集综合实力强,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望跻身西安医疗服务第一梯队行列

医院专家综合实力水平优异,从专家配备来看,包含商洛医院在内,国际医学旗下 三家医院的中高级职称医生中约 52.90%为高级职称专家,其中中心医院高级职称医 师占总高级职称医师 49.8%,约占公司高级职称医师的一半。商洛中心医院中级职 称医师占比占国际医学中级职称医师的 88%。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高新医院专 家配置水平高。

按照营业收入对西安市 1000 张以上床位综合医院进行分析,因空军军医大学附属 西京医院、唐都医院等部队医院未公开相应信息,故本分析排名不包含部队医院。 第一梯队的西安交大一附院,红会医院,二附院,省人民医院,收入在 20 亿以上; 第二梯队医院收入在 10-20 亿;第三梯队医院收入低于 10 个亿。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医院与西安高新医院处于第二梯队水平,与第二梯队第一位西安市人民医院接近。 对标第一梯队仍有一定差距,待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床位使用率到达一定规模后, 假设平均占床数为 3000 张/日,床位单产约 100 万时,有望跻身第一梯队医疗机构。

从收支结余情况上看,结余水平与专科特色具有相关性。西安市 1000 张以上床位 公立医院去年收支结余水平最高的为西安市第九医院(骨科,普外,烧伤整形外科为 其优势专科),其次为西安市人民医院(眼科、妇产、儿童保健、生殖医学为其特色 优势专科)和西安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特色优势学科)。 国际医学旗下西安高新医院 年利润率 3.55%,与红会医院、西交大二附院基本 持平,略优于陕西省人民医院,优于全国三级医院的平均收支结余率。

西安市公立医院收支结余状况良好,单床产出较高,对标公立医院,国际医学两家 医院未来床位爬坡水平增长后,医院营收天花板高,发展空间广阔。 年,西安 市共有 10 家公立医院收支结余超 1 亿元,其中西交大一附院收支结余最高,达 4.41 亿元。西安市公立医院整体运营效率较高,单床产出水平高于公司旗下两家医院。 年,高新医院实现营收 11.52 亿元,医院总开放床位数 1500 张,按照 95%的 床位使用率计算,单床产出为 80.84 万元。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年营收 16.4 亿 元,总开放床位数 2500 张,按照 70%的床位使用率计算,单床产出为 93.71 万元。 目前两家医院整体营收呈增长趋势,考虑到医院仍然处于上升期,对标西安 1000 张 床以上的公立综合医院平均 127 万元单床产出,未来床位产出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1.西安高新医院:综合实力均衡,心血管、神内、妇产专科优势明显

截至 年年底,西安高新医院开设有临床科室 42 个,医技科室 8 个,共有卫生 技术人员 2138 人,其中高级职称 222 人,占比 10.38%,中级职称 553 人,占比 25.87%。按照现有 1500 张床位数计算,床医比为 1:0.45,床护比为 1:0.76,高于 卫生部规定标准(三级医院临床一线病房床护比 1:0.4)。医院学科水平领先,1106 人在国家、省、市级学会(协会)任职,其中各级主委 14 人,副主委 64 人,常委 256 人,各级学会任职人员占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 51.7%。 年医院申报开展新 技术及新项目 18 项,获批 省市级科研项目 6 项,发表学术论文 80 篇,其中 SCI10 篇,核心期刊 19 篇。

神内、心血管、妇产学科优势特色突出,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医院经过 20 年的 发展,培育了多个重点优势专科,其中神经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陕 西省优势医疗专科;心血管外科和普外科为陕西省医疗特色专科;急诊医学科为陕 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妇产科、医学影像科为西安市医学优势专科,各专科 医师和设备配置在同级别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3.2.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科教研三位一体,软硬件实力顶尖,医疗区域辐射能力强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占地 307.61 亩,建筑面积 53 万平方米,编制床位 5037 张, 内设脑科、心血管、消化、胸科、肿瘤等 11 大专科医院及泌尿、内分泌、眼科、口 腔等一大批综合门诊科室,医院重视科研教学,为西北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医院现有工作人员 3629 名,医疗主系列中 85%医护人员来自三甲、部队医院。专 家团队中,长江学者 2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1 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 90 余 人,国家及省级以上各专业学会中现(曾)担任主委、副主委、常委 400 余人次, 呈逐年上升趋势,SCI 数显著增加,科研实力雄厚。

医院配备设备高端顶级化,保障一线临床高水平服务产出。医院配有全国首台蔡司 ZEISS KINEVO 900 机器人手术显微镜、西北首台西门子 MAGNETOM SKyra 3.0T 术中磁共振成像设备(MRI)、西北首台飞利浦 Ingenia 3.0T MR-RT 放疗定位磁共振 设备、西门子“准 7T”MAGNETOM Prisma 3.0T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陕西首台 西门子 SOMATOM Force 超高端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CT)、西部首台飞 利浦 IQON Spectral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CT)、西部首台瓦里安 Halcyon(速 锐)智慧放疗系统、西北首辆卒中救护车、西北首套 SORZE ICG 荧光 3D 高端腹腔 镜、第四代达芬奇 Xi 手术机器人、最长轴径的全景扫描 PET-CT uExplorer 等各类 医疗设备 6000 余台。

3.2.1.持续深耕优势专科,先进设备和技术团队铸就整体学科实力

(1)脑科医院:西北地区神经内外科发展高地。脑科医院规划设置 10 个病区、3 个 ICU、800 余张床位和全球唯一的 DELICA TCD 自动探头监护系统。是目前辐射西北地区的医疗服务高地。硬件配置水平与团队实力与西安当地顶级三甲医院相当。

(2)胸科医院:内外一体,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现有人员 140 余人,其中高级职称 13 人,中级职称 56 人,核心成员来自于西京医院呼吸内科和唐都医院胸外科。除 开展常规手术外,胸科医院也是区域性胸部疑难症和危重症的诊治平台, 年 11 月,团队成功地为一名二次手术患者实施了胸腔镜右肺下叶内前基底段背段内侧段 切除术,标志着其胸外科胸腔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年 9 月,胸科医院被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授予“加速康复外科(ERAS)示范病房”,学科水平获得认可。

(3)心脏病院:高端设备、高技术团队带来核心王牌实力。中心医院心脏病医院目前开设内科门诊 5 个,外科门诊 5 个,规划总床位 521 张, 获批国家心律失常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陕西省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 使用多种西部地区首次引进设备,心电检查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 高技术团队:技术骨干均来自西京、唐都、兰州军区总医院等国内大型三甲医院, 先后完成国际首例心肌桥旁路移植手术、国内首例“经股 TAVR+TEVAR”、陕西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等先进手术案例。西安市心血管学科实力最雄厚的医院是西交 大一附院,其心血管内科是陕西省心血管专业唯一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胸痛中心, 临床设有 4 个病区和 1 个 CCU,床位 203 张,现有教授 14 人,副教授 24 人,博士 生导师 8 人,硕士导师 9 人,将是国际医学心脏病医院未来学科建设对标和学习的 榜样。

(4)消化病医院: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消化疾病诊疗中心,拥有世界先进的消化电 子内镜、放射介入 DSA 及达芬奇机器人等高端设备,配有各种功能齐全、标准的检 查室、治疗室及手术室和一批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消化病专科诊疗团队。医院致 力于人才培养和前沿技术的开拓与应用,已与日本、韩国、英国等国际顶级消化病 专科合作进行学术、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参与国内仅 20 余家医院参加的针对中期 和晚期肝癌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LEAP-012、CheckMate-9DW。

3.2.2.整形医美专科医院:医美国家队坐镇,物理扩容后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国家队操刀整形外科与消费轻医美并驾齐驱。郭树忠教授带领的原西京医院、唐都 医院整形医生“国家队”组成,医院与皮肤科共享医疗资源业务包含整形修复、医疗 美容与皮肤病性病,其中整形涵盖了耳部整形、眼部整形、鼻部整形、胸部整形、 疤痕修复等多种整形项目,皮肤病学科亚专业齐全,在传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遗传性皮肤病等治疗中疗效显著。郭树忠院长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球华裔整形 外科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拥有 丰富且专业的整形外科从业经验,在行业极具地位。

整形医院在所有专科中就诊量 排名第一, 年全年医美相关收入为 1.6 亿,占中心医院的 10%, 年上半 年,医美收入占中心医院收入的 11%,且还在持续增加,是国际医学中心的核心专 科医院之一。未来医美院区有望从 8000 平米扩容至 2 万平米,按照目前单坪效 2 万,扩容后有望实现倍数增长。

3.2.3.肿瘤系列专科实力突出,西北唯一质子放疗中心助力肿瘤专科高精尖化发展

国际医学在肿瘤相关学科上设置肿瘤、血液病、妇科肿瘤三大专科病院,专科实力 突出。其中肿瘤医院开放多元综合肿瘤治疗模式,完成了全国首例术中磁共振辅助 下的“乳腺癌精准保乳手术”、陕西省内首例免充气式经腋窝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 妇科肿瘤医院则在微创化诊疗模式下引领妇科肿瘤细分赛道,目前已完成达芬奇机 器人良恶性手术 800 余例,成为医院重点专科的特色和优势,血液病院以干细胞移 植为诊疗技术优势。学科配套上,硬件与软件实力并存,建设质子治疗中心助力肿 瘤学科更进一层。

3.3.持续推进前沿核心技术,扩大专科医疗布局版图

3.3.1.康复医院预计年底开业,DRG下完善公司内部转诊体系

(1)DRG 控费背景下,公司体系内患者住院周期缩短,康复医疗完善急性后期患 者诊疗服务 康复医院与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毗邻,计划开设骨科医院、康复医院、妇儿医院、老 年病医院、医美整形医院、VIP 健康管理中心及国际住院部六大业务板块。是一所 集医疗、科研、教学、培训于一体的专科学科群中心。在建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 42.5 万平方米,规划床位 3600 张,分三年开放(中高端妇儿、骨科、康复科各 1200 张), 预计今年年底开诊,开诊首年计划开放床位 1200 张左右。

目前康复项目中约有45%为医保覆盖,其他为非医保,自费占比高,盈利能力相对较好,年底开诊后有望改善公司的盈利水平。康复医院的患者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新和中心两家医院各专科患者均有康复需求,二是西安市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的溢出,康复医院的开诊将与其他两家医院形成较好的协同,为患者提供从生命孕育到健康管理,从医疗服务到康复医养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DRG下两家医院将承接更多外溢患者。

(2)康复团队人员到设备配备高端,骨科康复病区扩容, 人员配备水平高端,骨科与康复联动:康复医院将由骨科医院院长贺西京出任,贺 院长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康复 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创始主委。副院长为张正湘为陕西 省康复医院原副院长,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康复医 院配备 237 名医疗人员,其中医技人员 56 名,正高级职称 26 人,副高级职称 40 人,中级职称 73 人,初级职称 98 人,中高级职称医疗人员达近 60%。医疗人员中 获博士学位 10 人,获硕士学位者 87 人。中心现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16 人。硬件设备设施高端 化:设备最先进的高压氧治疗中心、康复运动中心、水疗中心。

(3)产康一体带动国际医学妇儿业务高端化 未来中高端妇儿医院会配备医疗级别的月子会所,与 LDR 一体化产房;此外,辅助 生殖医学中心紧邻中高端妇儿医院,妇儿与辅助生殖一体化资源整合与引流,提供 服务保障。

3.3.2.生殖医学中心IVF牌照获批,专科医疗领域布局获重大突破

我国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辅助生殖技术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全球知名咨询 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 年中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约 57 亿美元,IVF 取 卵周期数约 102.3 万个,且将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广阔。同时,国家对辅助生殖领 域准入的要求较为严格,目前国内已获批开展业务的辅助生殖机构主要集中在中东 部地区。 医保逐步纳入,利好辅助生殖支付拓展。各地正在积极 探索相应报销方式,杭州探索惠民商业保险支付辅助生殖,咸宁、荆门补贴 35 岁以 上辅助生殖妇女,多地探索辅助生殖促进政策,国家医保局恢复考虑探索辅助生殖 技术分批部分纳入医保支付。未来,随着三胎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我国辅助生殖行 业将迎来全新发展机会。

公司为陕西唯一一家 IVF 资质民营医疗机构,未来牌照依旧稀缺,截至目前,陕西 省共有 10 家辅助生殖医学机构,集中在西安,其中 5 家医疗机构具备 IVF 执业资 格。公司成省内第一家获得 IVF 技术运行资质的民营医院。公司辅助生殖业务已经 通过了两年的夫精人工授精业务(AIH)的运营,目前已取得相关部门批复,成为 陕西省唯一一家获得 IVF 技术运行资质的民营医院。据《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关于印发陕西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配置规划(-2025 年)的通知》中披露,将规 划新增 10 所辅助生殖机构。到 2025 年,全省辅助生殖机构总量不超过 20 所(不 包括人类精子库),辅助生殖整体牌照依旧稀缺。

3.3.干细胞临床研究与药物临床试验中心(GCP)助力医院“科研、业务”双增长

依托优质医疗资源及陕西圆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公司特聘领 衔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季维智教授等知名学者成立干细胞与再生医 学中心。在干细胞再生医学、干细胞药物临床研发、干细胞抗衰老研究、临床转化、 基因编辑等方面展开研究。当前,公司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获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研究院认证,是陕西省第一家获得干细胞认证的公司。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已先后 通过省级和国家级评审,成为陕西省第一家获批国家级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有力 促进陕西省干细胞产业发展,同时将干细胞应用于急危重症,探索“科研临床”相结 合。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于 年 12 月 31 日完成 8 个专业的备 案,分别是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妇科、肿瘤 科、血液科。机构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 SOP,各专业组主要研究者均由临床医学专业的高级职称医师担任,全院 170 余人 获得国家级 GCP 培训证书。公司与泰格医药于 年签约,双方将共同推进高质 量的药物临床合作,预计将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打造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医院,使高质 量综合医疗平台能够可持续发展。

3.4.急诊与重症体系完备,保障疫情下医疗救治顺利开展

3.4.1.高新医院急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有效护航疫情下重症救治能力

高新医院依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 PCCM 规范化建设单位:科室开放床位 98张,病区设有普通病区 80 张,危重症病区(RICU)18 张;现有主任医师 3 人、副 主任医师 5 人、主治医师 8 人、住院医师 5 人。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 32 人,其中高 级职称 2 人,中级职称 1 人,初级职称 7 人,护士 22 人。学科配置能满足急诊、重 症应对,在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持续下,能有效应对医疗风险。

3.4.2.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7大急救体系,有效应对急危重症与突发公共卫生等事件

疫情下医院医疗救治及应急管理体系实力有望持续得到验证。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 院院区内建立 7 大完备的急救体系,重症诊疗能力夯实,在突发状况下能有效应对 医疗挤兑。此外医院以胸科医院为依托,呼吸内科诊疗能力扎实,重症医学与门诊 部急诊中心联动下,迎接放开下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短期激增与危重症的综合治疗。

其中急救中心、重症硬件配置高,物理空间足,在医疗挤兑下能有效应对。医疗总 面积 35000 平方米,物理空间大能有效应对急救拥堵,科室包含院前急救、急门诊、 急诊抢救室、输液室、急诊留观、急诊病区六部分,抢救室设有 6 张普通抢救床和 4 张隔离抢救床,留观及病区设有床位 61 张,可为各种急诊及危重症患者提供全面 监护和综合救治。急诊中心现有 25 名医生和 67 名护士,其中副主任医师 3 名,主 治医师 10 名,均来自唐都医院、西京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临床 经验丰富。危急重症诊疗实力强,重症医学科总面积约 11000 平方米,设置床位 29 张,其中负压病床 1 张,现有医师 11 人,护理人员 26 人。重症医学科主任袁清霞 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 5C 培训导师、中国老年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擅长外 科系统危重症救治。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详见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医业观察星哥:

有观点,有态度

12月29日,宜乐芯全自动流式荧光免疫分析仪P16获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川械注准220241),批准正式上市销售!这是宜乐芯继全球最小发光后推出的又一款战略级重磅产品,充分体现了宜乐芯在IVD细分领域硬核的创新能力。

四川省唯一创新IVD产品

全球首创单人份全自动流式荧光多重检

流式荧光原理

流式荧光又被称为液相芯片,多重荧光免疫,是以流式细胞术为核心,结合荧光编码微球技术,使每一个微球成为一个特定的检测单元,在鞘流的包裹下,逐个通过流动室的激光聚焦区,微球上的荧光物质被激光激发后,编码荧光信号及反应物荧光信号会被分别记录,最终通过软件处理获得待检测物质的浓度。

P16特点

全自动:样本进、结果出,30个原始管进样位,随到随检;

单人份:单人份多指标耗材一体化分装,即开即用,无开瓶有效期;

多重检:经典流式荧光方法学,通过编码微球实现精准多联检;

速度快:最快760T/H,超越大型发光的检测速度;

高灵敏:细胞因子检测下限可达1pg/ml;

高精准:CV≤5%;

体积小:流式技术与POCT完美结合,xPOCT横空出世,应用场景多元;

全原研:自研编码微球、自研流式系统、自研细胞因子试剂盒,无惧封锁,尽在掌控。

MaxPlex编码微球

近期,新冠导致的重症患者越来越多,细胞因子作为非常重要的重症监测指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宜乐芯推出了4、7、12联检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灵敏度最高可达1pg/ml,配合P16全自动流式荧光,实现了真正的全自动细胞因子检测,可以为重症患者监测保驾护航。

检测项目

操作便捷 仅需3步

性能优越

关于宜乐芯

宜乐芯生物成立于8月,致力于通过硬核创新,实现全链可控,为临床提供高性价比的临床免疫及分子诊断系统,力争在未来成为全球体外诊断细分领域的创新者。

创始团队在IVD行业耕耘多年,具有深厚的研发功底及产业化能力。通过突破上游核心部件、整合前沿科技、跨界组合创新、精准市场定位,实现差异化竞争,为客户提供5A级产品—Anytime,Anyplace,Anyone,Affordable, Accuracy。公司现有POCT全自动化学发光、全自动液相芯片、实验室自动化三大技术平台,在成都国际医学城有近4000平米的产业化基地。我们将持之以恒聚焦临床需求、推动价值创新,为客户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秉持开放合作,可以提供从仪器定制、试剂匹配、授权开放、CDMO委托生产、产品注册等一站式产品和服务。

欢迎关注

精准诊断

触手可及

400-638-

联系人:方老师 19950307658

---The End---

欢迎点击关注

喜欢就一键三连,点赞,在看,分享!

很爱低估值:

国际医学(SZ000516) 没有床位,没有床位,目前没有床位!”电话那端,医院接线员重复强调三次,电话这头,李琦无奈地放下了电话。在的最后一天,为了给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母亲寻找一张床位,他已经将武汉市所有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电话都打了个遍,但得到的回复都是,“没有床位”。

随着武汉市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量逐日攀升,目前,武汉同济医院三院区急诊科和发热门诊日均接诊人数2200人次,日均抢救210人,原有的重症ICU床位持续满负荷运转,仍不能满足全部需求。

“全院打通,应收尽收,抢救重症。”同济医院在院病毒性肺炎患者中,重症、危重症占比92.32%,是武汉市重症、危重症病毒肺炎在院病人最多的医疗机构。

其他城市也同武汉一样,床位紧缺!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已经20天有余,包括武汉在内的一批城市,在感染高峰到来之后也逐步迎来了重症高峰,医疗资源的挤兑正在考验城市应对已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的公共卫生难题。

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国际医学正在积极推进增加床位,1月新增3600张各科床位,以解决人民就医困难的问题!有知情人透露,现在新床位已投入使用!

中心医院北院区即将投用,万张床位储备空间广阔。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高新医院最大床位数分别达5037张和1500张,规划3600张床位的中心医院北院区(康复医院)将于1月份投入运营,国际医学在西安核心院区床位总数将达10000余张。目前公司已使用床位约3500张,随着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持续落地,预计严肃医疗和外地患者就诊持续恢复,医疗服务体量有望进一步实现跨越。

商洛股权转让及IVF牌照落地,资源优化跨越式发展。公司已于10月21日与商洛交投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拟将旗下商洛医院99%的股权出售给商洛交投,将有效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和盈利节奏,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10月高新医院已获批开展IVF/ICSI业务,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打造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平台,为公司业绩带来新增量。

医院将是最后一个生命防线!上海莱士(SZ002252) 澳洋健康(SZ002172)

向自由飞去:

国际医学(SZ000516) 走势恶心

价值事务所:

确定性极高,低位稀缺绝佳赛道龙头,国际医学,即将报复性增长视频链接

爱乐123:

国际医学(SZ000516) 砸医美和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