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弑兄逼宫 本意原是弑父夺位?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弑兄逼宫 本意原是弑父夺位?

时间:2020-11-29 00:03:48

相关推荐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弑兄逼宫 本意原是弑父夺位?

无论是正史还是揣测推理,对于“玄武门之变”这一历史上的关键节点,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其目的。作为李世民当时的角色,功绩显著,势力庞大,被其父和其兄长所逼得已经是进退两难,然而最初李世民的目标是先要杀死兄长然后自然而然地受封太子吗?笔者认为其实不然,刺死太子,于情于理对于而后再次受封新太子而言都不是上策,然而其最初的目的应该是挟持其父,让他自己乖乖地让位直接把天下过给自己。可是最后的结果李世民本人可能也难以控制了,太子之死无法对满朝文武和天下苍生给予很好的解释,索性直接登基,给老父亲一个“太上皇”的名号,从此高枕无忧。至于“口供”怎么录,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玄武门之变对于李唐皇室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悲剧,对此最感到痛心的无疑是高祖李渊。但坦白而言,恰恰是高祖李渊对此负有最大的不可推卸之责任。我们知道,玄武门之变的根源在于秦王党与太子党以及秦王党与高祖李渊的权力冲突,而这种权力冲突追根溯源,还是因为一开始李渊的政治安排出了问题。本来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长子,年长次子世民九岁,在父亲李渊不在家时,实际上就是李氏家族事实上的家长,在家里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晋阳起兵前,李渊留在河东老家的亲眷逃往晋阳,即由建成指挥。但李渊于晋阳起兵后,以长子建成、次子世民分别统率左三统军和右三统军,使得一向在家中居于支配地位的建成此时“沦落到”与世民平分秋色之地位,无异伤害了其嫡长子的身份。而世民则经常随父亲赴任,甚少在家,与长兄建成之感情不免生疏,一旦以晋阳起兵之功与建成势位相当,二人摩擦由此而起。武德元年,李建成以嫡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后,二人之间的矛盾似已有表面化的迹象。此年,万年县法曹孙伏伽对二人兄弟不和似已有所观察,因此上表建议李渊防微杜渐。

影视剧-李渊

李世民此次成败关键,在于就他以斩首战术挟制了李渊,他老子不是史书和相关影视小说里的窝囊老好人,而是大一统王朝众得天下最速的开国之君。英雄一世的李渊,临老居然会千古艰难唯一死,让李世民省去了一番说服天下的周折与整合中枢的血腥。堂堂开国皇帝居然能忍下两子十孙惨死、自己被逼宫的奇耻大辱,想来也在李世民及其同党的意料之外。 难怪李世民事后竟会喜极而泣,抱着李渊肉麻表演一番。当然,若解释成李渊出于王朝建立者与家长族长的立场,选择了顾全大局妥协,而不是为帝王尊严去鱼死网破,亦无不可,也可以因此对他略加赞美。史料篡改的关键,正在于将李世民的对手从李渊变成了李建成李元吉,关键点放在了三兄弟在玄武门的肉搏战,完全抹杀了政变真正关键,在于突袭并挟制李渊与政事堂诸宰相,把李渊为了保命被逼传位写成了完全自主的主动传位。李世民之所以要抹去自己逼父篡位的记载,正因按专制帝制的标准,他的真实行径肯定是十恶不赦、大逆不道之事,更无以教化子孙万民,所以为后世计,才非改不可。

影视剧-李建成

影视剧-李建成

即使是李渊选择牺牲李建成,而更立李世民为太子,若李渊不肯让位让权,还是同样根本无法令李世民及其追随者满意,李世民是沙场戎马杀出来的厮杀汉,断然不会为一个太子虚名就放弃手中权柄,而甘心等李渊老死接班的。天策府势大不可制,李世民这个太子一样必然会在短时期逼宫篡位。 否则他身后的天策府集团,也就是招降纳叛收罗的那伙关东群豪绝不答应。 因为只有李世民成为皇帝,才能兑现他们封妻荫子、公侯万代的欲求。不论谁处于李渊的位置,都绝不可能对李世民放得下心,相信他会是一个兄友弟恭、孝顺听话的好太子;而同样不论谁处于李世民的位置,也同样绝不可能甘心交出兵权、自削羽翼当个任人宰割的闲王;或是一个如刘据杨勇李建成那样束手束脚、仰君鼻息的太子。在根本利益冲突面前,两人父子之情的分量微不足道。处于此时李渊的立场,要么拼着半个江山动荡的风险,迅速囚禁并赐死李世民,同时全力扑杀天策府集团,至少只杀李世民一人,可保得他几个年幼儿女性命, 更勿论建成、元吉并其子孙。自己亦可得保权位终身。

影视剧-李元吉

唐太宗作为一代英主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后世帝王将相对他的尊崇肯定离不开对他武功的崇拜。他在隋末大乱之时以相当快的速度帮助父亲武力统一了全国,他夺取皇位后采取了一系列修生养息的政策使百姓得以安居,与此同时,唐帝国在对外战争中又几乎是全胜,以致万国来朝,尊其为天可汗。然而以个人功业和制度建设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唐太宗肯定不及秦皇,也不见得超越的了汉武,但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个走向全盛的帝国,后世百姓对这一时代有着无限的追思和向往,这多少是因为大唐贞观至开元年间的辉煌盛世之于整个中国的历史都是不可复制的。诚然宋明清亦有过百姓富足、国家强大的时候,然而很难说那时的中国能有盛唐的开放、自信和大气,而且唐朝在文化方面的繁盛恐怕不是明清可以企及的,大兴文字狱的时代恐怕很难重现唐诗的灿烂。

影视剧-李世民

从流血上讲,玄武门之变是统治者内部的一场权力博弈,相对而言,时间短,范围小,株连少,后果好,并不涉及到太多的生灵涂炭,李世民最狠的地方是灭了李建成、李元吉满门,说白了也都是他李家人,但是像魏征、薛万彻、王珪、韦挺、谢叔方这些东宫旧臣后来也都有任用,有的甚至是重用,魏征自不必说,像薛万彻这样在玄武门兵变时带着东宫、齐王精锐力战甚至一度围攻秦王府的将领,李世民用的很放心让其成为一代名将,后来李世民作为大舅子还为妹夫薛万彻化解过夫妻矛盾,真是操碎了心。说起来,武则天杀的人也不少,李隆基杀伯母韦后和姑妈太平公主的时候也是没怎么眨眼。李世民,李隆基,加上“政启开元,志宏贞观”的武则天,初唐缔造盛世的这三位,上位之路可以说都是鲜血铺就。然而这终究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相比之下,靖难之役打了四年,从北京打到南京,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不但自己被磔死,祸及九族,方孝孺甚至是十族,铁铉的父母被发配,长子充军,次子为奴,而以上这些朱允炆旧臣的妻女全部都被送去教坊司做了官妓。这就是朱棣,他的罪恶多出李世民不知多少?他的功业与李世民可比?可他仍然是“永乐大帝”,仍然是“永乐盛世”的缔造者。另外,这个污点对后世评价李世民的影响或许不大,但是我觉得对李世民内心以及整个李家还是很有影响的,李世民为此心虚不惜篡改史书,李泰也许由此认为有了替代太子李承乾的可能,一直到后来李宪作为长子已经学会直接把太子之位让与弟弟李隆基。

李渊

李世民

在今天看,李世民就是没改史书,都不会有损李世民的光辉形象。李建成也是容不下李世民的,当时动手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李建成请求父皇李渊,要求天策府把兵马交给李元吉去作战。而没兵马的天策就是被拔了牙,困了手脚的老虎,只能任人宰割。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而他俩显然不是一公一母能解决的问题。兄弟相杀既然他二人的必选题,就看谁先动手,谁更出其不意。李世民的光辉形象不是因为他长的帅,或者按照史书记载玄武门之变时都被刀架脖子,才含泪勒死大哥的那小受性格,而是因为他取得的政治,人文,军事和社会进步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这种伟大,达到了人治社会的巅峰。后世中华君王无不以重现唐宗盛世为目标。可天可汗之称谓只有李世民一人得到。李世民改史书,是因为他生活在古代,而古代有一通病就是认为道德完人永远是对的,所以当道德出现瑕疵的时候李世民不惜修改史书来维护道德完人的人设。但今天我们应该明白,道德和能力是两回事。而且我不觉得李世民就应该等着大哥来杀,既然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那无所谓不用其极。也不能因为玄武门就说李世民多丧心病狂的道德败坏。天家无父子,何况是都有能力和梦想的兄弟,既然看到了只能活一个的结局,自己又不想做死的那个,那就只能动手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