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张良的智商 只需从这两个对话场景中感受就够了

张良的智商 只需从这两个对话场景中感受就够了

时间:2022-04-03 17:49:08

相关推荐

张良的智商 只需从这两个对话场景中感受就够了

1.

公元前208年,中国农民起义第一人陈胜同志在西征途中被自己的车夫杀死,于是红极一时的“张楚政权”便就这样走下了神坛。此时,作为楚国另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项羽叔侄集团就深感自己任重道远。

尤其项梁。他第一时间就升帐议事,集齐所有将领,只讨论一个主题:“陈王(陈胜)已死,楚国的大局由谁来主持,得选一个人出来”……

关于项梁当初是什么目的,放于今天来看的话路人皆知,但是当时情况却是:没有人主动提出让项梁来扛这面大旗,而是都静听其之下文。可巧也不巧的是,此时偏有一年逾七旬的老头——范增先生来搅了项梁的局,提出了“立楚怀王的后人为王,如此则顺应了舆情,名正言顺,同复楚国”。

至此,项梁自不便再说什么,只能应之,更巧的是,还真有楚怀王的后人活在民间。于是在前208年这一年,楚、齐、赵、魏、燕五国都已复国,只有韩国仍处于落后状态。

祖上五世相韩的张良同志颇为此感到着急。不过同时他也感觉眼下是个最好时机。因此,他立即向项梁进言道:“君已立楚王之后,足副民望,但五国皆已复国,唯韩国无主,将来也必会有人拥立”……

“臣以为,君何不求立韩王,使他感您之德,这样名义上是为韩,实际上却仍是楚国的附属,同时却又多了一支抗秦力量。而倘被他人抢了先机,那韩国反可能会与您为敌”……

项梁一想,感觉很有道理,于是答应之,而韩国就这样因为张良而复了国。

2.

刘邦先入关中后,听小人之说派兵驻守函谷关,以便拒诸侯于关外,自己则独王关中。可是,刘邦哪里想到,区区函谷关,何以能挡得住项羽的铁骑。

而更糟糕的是,项羽因此大怒,在破关之后,立即下令「旦日飨士卒,以破沛公军」。当时,项羽有四十万大军,号百万,而刘邦只有十万。谁都可以看得出来,刘邦大概率会有倾覆之危。

就在当天晚上,项营中悄悄潜出一人,匹马向灞上。无须多说,此人便是项羽的叔叔——项伯,而所去的目的也即是提前知会张良,让他提前脱离险境,以报往日之恩。

但令项伯未曾想到的是,张良对刘邦之忠超乎他的想象,此人不仅没有提前逃走的意思,反还让他去见刘邦。

此时,项伯就很为难了,他说:“这万万不合适,我项伯也是有原则的人,今深夜前来也是为了还报私情,怎能径直再去见沛公”!

对此,张良脑筋一转,旋即说道:“君救沛公,不也是救我张良吗?况现在天下未定,刘、项二家怎能自相残杀,若他日两败俱伤,对君也实在不利呀!正因此,才特邀君入见沛公,共商和平”……

而就因为张良这数语,才将项伯说服,也才为翌日的鸿门宴脱险打好了一定的基础。

3.

初读张良的这两个对话场景,可能觉得平平,但是细想之下,真是智慧满满。在大义的基础上适时地给对方扣个高帽,将自己的目的转化为对方的利益,让听者无拒绝理由。

这就是智慧。

有句英文歌词是这样写的: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大意是: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经历过多少事,才能被称之为一个男人。关于张良,大多数人以为他的智慧主要是来自桥上老人所授的《太公兵法》一书(令一说是《素书》),但真的只是这样吗?

破国无家,自秦灭韩之后,张良的家也跟着衰败。为此,他散尽三百家僮,弟死不葬,集所有财力去做一件事情:找一个杀手,刺秦王,报家国仇。

差一点成功。后来又亡匿下邳、蛰伏十载、并仗义行侠,到天下风云际会之际,则又一马当先。所以,在张良日后为刘邦画计出谋而越被我等钦佩之时,也不能忘记他曾经经历过的许多大事,走过的坎坷路途,从而积淀下来的博大智慧。

Blowing in the WindBlowing in the WindBob Dylan;Blowing in the Wind

文 / 起叔

图 / 网络

参考资料:《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蔡东藩·前汉通俗演义·第十五回、第二十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