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为什么司马迁写的《史书》竟能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为什么司马迁写的《史书》竟能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时间:2021-10-11 10:56:00

相关推荐

为什么司马迁写的《史书》竟能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哈喽欢迎来到小紫说光环,我们现在想要了解古代的历史,必定是要以《史记》为根据,这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记就纪录着将近三千年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农民起义,司马迁精心刻画了上百个人物。这些耗费了他十三年时光的史书,规模之巨大,体系之完备,被后人所惊叹。

但是这古代的纪录工具非常原始,文献也很匮乏,到了秦始皇时期更是有焚书坑儒事件又导致很多重要史书失传,那么司马迁又是如何得知这三千年的历史呢?其实这司马迁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他的父亲也是汉朝的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勤奋刻苦、知识渊博的学者。所以从小就受父亲熏陶,读了很多书籍,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博览了各种文献资料。而且,他对这些资料不是浮光掠影的浏览,而是认真的鉴别真伪,比较同异。这种客观专注的治学态度决定了他撰写《史记》的详尽。

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这便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算是深造了一番,之后父亲去世后,他承袭父职,就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国家档案。当然即便如此他也不能对三千年的历史了解到每一个细节。其实我们翻开史记就不难发现,里面有很多的描述相当生动,例如陈胜吴广的对话“天下若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之也,不当立”不论正确与否,在没有任何记录设备的情况下,这个对话根本是不可能被保留下来的,但是在史记中却被司马迁记载的相当详细,这又是什么缘由呢?

据汉朝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他每写一个人物或者历史事件,都会经历大量的调研。通过广泛地搜集原始材料,构建起对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段历史时间段的宏大叙事。司马迁从二十岁起,他就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他曾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他还曾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也曾去汩河边凭吊过爱国诗人屈原。

在漫游过程中,司马迁有机会接触各个阶层的人物,从他们处获得许多历史知识。比如说,周霸向他讲述过项羽的传说,公孙秀功向他讲述过荆轲刺秦王的具体情节,苏建向他介绍卫青的情况,冯唐的儿子和司马迁也是好友。司马迁还亲眼见过李广、郭解。这些交游大大丰富了《史记》的材料来源,也呈现出许多可信的细节。也正是这亲身调查的经历,使司马迁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他因为“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此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才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看完本文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参与评论。文|小紫说光环,转载请注明小紫说光环(原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