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往事越千年 弹指一挥间——《往事越千年》前言

往事越千年 弹指一挥间——《往事越千年》前言

时间:2019-12-25 06:04:12

相关推荐

往事越千年 弹指一挥间——《往事越千年》前言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本书可通过孔夫子旧书网进行购买)

每一处历史遗迹,都有着说不完的历史故事。千余年的时光让历史遗迹愈加厚重。

麦积山石窟从公元400年前后开凿佛窟、塑造佛像。至今为我们保留下来221个洞窟,7800多尊造像、1000余平方米的壁画。

我们给游客讲解的时候,重点都是讲述塑像如何精美、如何代表那个时代,壁画内容如何丰富、引人入胜,洞窟建筑如何宏伟、精雕细构。这些,都是我们能之间看到的、感受到的,但是我们却忘记了一个最根本的内容——这些物质化的形象,都是由人来创造的。

但是,这些人都离我们远去了!

在我们的研究中,都是将这些内容提升到艺术的高度,探讨艺术之美、艺术源流、艺术风格、艺术特征,而这些研究,也都忽略了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人文。仿佛这些建筑、这些艺术品凭空而出,没有人间烟火。失去了人文,这些塑像所表现的美是外在的、物质的、不完美的、残缺的。

我们离古人太远了,我们总是高高在上地俯视着古人。我们缺乏一种近距离融入古人、接近古人、理解古人、对话古人、相望古人、携手古人的视角。以至于我们越“研究”就距离古人真实的状态越遥远。

麦积山石窟的这些窟龛、这些佛像、这些壁画,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这些供养人、工匠、僧人,有生活、有悲欢、有苦痛、有无奈、有彷徨,我们现代有所有的生活状态,他们都具有。他们就是我们的过去,我们从他们中间走来。我们需要去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我们需要去触摸他们的心灵起伏,我们需要和他们把酒言欢、金樽对月,我们需要和他们相执无言、泪眼濛濛。

麦积山石窟,一千六百年,经历了多少人、多少事。这些雕凿的窟龛、佛像、壁画等保留下来,但是那些人、那些事却飘散在岁月里、沉淀在长河中。我们需要去静下心,去倾听古人的声音。我们需要向现代的人传递一个完整的麦积山、一个令人心胸澎湃起伏的麦积山。

坚韧的高僧、虔诚的供养人、悲苦的少年僧人、独镇一方的刺史、意气风发都督、出家为尼的皇后、挥剑领军的将军、建造佛龛的皇子、无奈隐居的大臣、登高远望的诗人……,一个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从大众的角度看,诸如洞窟形制、艺术风格、流传演变、宗教内涵等这些在专家视野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其实是跟社会大众没有什么关系,大众更关心的是在这一千六百年里,为什么在这里开窟、都有些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大众能从这些人和事中感受到什么等等。

所以用故事的方法讲述麦积山,应该可以被更多的读者接受,在严谨考据的基础上,将历史上围绕麦积山石窟发生的事件用叙述和身临其境的的手法表达出来,让读者在轻松、自然的阅读状态下深度了解麦积山,让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文化走出历史迷雾,以更清晰、更完整的面目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应该是研究者的任务之一。

石窟研究工作应该走出象牙塔,在“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的宏观目的下,将历史文化转换为社会大众可以接受、并乐意接受、同时可以轻松接受的文化产品,是研究者责任和担当。只有如此,麦积山石窟文化才能得到真正的传承,真正能在社会发展中起到文化滋养的目的。

但愿,这本书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更多的人能感受到麦积山石窟的文化魅力。

图文/董广强

编辑/甘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