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刘备将蜀国托付给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为什么他死后蜀国日渐衰落呢

刘备将蜀国托付给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为什么他死后蜀国日渐衰落呢

时间:2022-09-23 06:28:24

相关推荐

刘备将蜀国托付给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为什么他死后蜀国日渐衰落呢

三国时期的历史上,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竭尽一生,为蜀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无论是军事上、政治上或是经济上,他的功绩都极为突出,可谓是将自己的一生都用在了蜀国的建设上。和刘备相比,看似诸葛亮的个人能力更强,但是为什么刘备死后,蜀国也日渐衰落呢?

纵观蜀汉政权的发展史,初期尽管刘备失势落魄,几度全军覆没,但总有一帮文臣武将舍命相随。到了全盛时期,蜀汉武有“五虎上将”(五虎上将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与魏延等人,文有卧龙、凤雏、法正、马良、蒋琬、费祎等人,可谓盛极一时,蜀汉政权的实力此时也达到了顶峰。然而盛世一过,随着刘备和一批将领谋士的去世,却没能有新的人才出现,蜀汉也就人才凋零、日渐衰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刘备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托付给了一向心细的诸葛亮,而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接管蜀国,把蜀国打理的可以说是井井有条,但他却没有接着用刘备的用人策略。这就为日后蜀国灭亡埋下了伏笔。

刘备和诸葛亮虽然都倾向于法家思想,但刘备不是重德轻才,而是要在德才兼备的情况下倾向于实干。这从刘备在用人的策略上就可看出:在蜀汉,诸如许靖、刘琰那样的名士大多数都没什么实权,得到的只是荣誉官职;而制定蜀科的诸葛亮、法正、李严、刘巴、伊籍,前三人是实干家,后二人主要是搞学问的,这里能够看出刘备德才并用的情况下,才能又重于德行的前提,说白了始终不脱离外法内儒的思想。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尚不及刘备宽容,甚至达到“重德轻才”的地步。

一是在刘备死后,他没有延用刘备的用人策略,而是重用自己家乡荆州籍的官员,完全不在乎蜀川籍的人才,反过来还打压他们,李严、孟达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就使外地的朝臣和益州本地士族的矛盾日益加深。诸葛亮虽足智多谋,但是团结内部这一点上,可谓他的一大败笔。二是他对人才求全责备,不容人才个性,导致后期蜀汉的“人才市场”严重衰败。在他治理蜀汉后期,由于“水至清则无鱼”,“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人才枯竭断档严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三是诸葛亮太小心谨慎了。据说诸葛亮晚年的时候,凡事亲力亲为,打二十军棍以上的惩罚措施都要亲自盯着,有时候他甚至自己亲自上去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不能放手让他人去做事,因为他唯恐别人做不好。不相信别人,不放手让别人去做,手下的人就得不到锻炼和施展,自然很难出人才。因为就算有人才,你不给他机会,他也被埋没了。

纵然诸葛亮鞠躬尽瘁,但庸才辈出、只有虚伪道德家表演的蜀汉哪有不亡之理呢。

蜀汉的灭亡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刘禅投降只是蜀汉灭亡的象征,实际在阿斗投降之前,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因素已经注定,蜀汉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