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齐名莎士比亚的汤显祖为何仕途坎坷?“临川四梦”的背后故事曲折

齐名莎士比亚的汤显祖为何仕途坎坷?“临川四梦”的背后故事曲折

时间:2019-04-12 13:50:51

相关推荐

齐名莎士比亚的汤显祖为何仕途坎坷?“临川四梦”的背后故事曲折

昆曲是“百戏之祖”,汤显祖则是昆曲文学的大师和巅峰。他创作的《牡丹亭》(完成于1598年),道尽人间“至情”,堪称旷世杰作,历经四百多年传唱不绝。汤显祖的文学成就使他成为足以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一代文豪。然而,文才出众的汤显祖为何没有像正统读书人一样做官,却最终寄情于戏曲呢?

忙处抛人闲处住

《牡丹亭》第一出《标目》的文字尤为耐人寻味:“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这可以看作汤显祖的自述。

汤显祖在《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田记》中清楚地解释了何谓“忙处”,何谓“闲处”。

“天下有闲人则有闲地,有忙地则有忙人……何谓忙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皆天下之忙人也。即有忙地焉以苦之。何谓闲人,知者乐山,仁者乐水,此皆天下闲人也。即有闲地焉而甘之。”

显然,“忙处”就是指官场,“闲处”则指罢官居家的状态。“忙处抛人”是指汤显祖罢官,“闲处住”意指罢官后回老家临川居住。汤显祖罢官初归的心境,正是“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而他精彩感人的文学创作,也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进行了。

汤显祖才名出众,却落得“闲处住,没个为欢处”,要明白其中缘由,就要从的官场经历说起了。

骨相凉薄坎坷路

汤显祖在万历五年(1577年)、万历八年(1580年)前往北京参加春试,都因为谢绝首相张居正的笼络而名落孙山。直到张居正去世的次年(1583年),他才得中进士,此时已34岁了。

首相拉拢,别人都求之不得,汤显祖为什么谢绝呢?实则是张居正徇私,安排自己的儿子取中进士,找几个真才实学作陪衬,汤显祖不为所动。汤显祖并不反对张居正的政治革新,但是对他的专横作风反感,而到张居正身后被追夺官爵和抄家时,汤显祖又曾特地对他被流放的儿子张懋修致以慰问。

汤显祖才名大而得意迟,在官场仕途屡不得志。和汤显祖同年中进士的有首相张四维和次相申时行的儿子,他们同样想和汤显祖结交,也同样遭到委婉谢绝。由于先后拒绝历任首相等当权人物的结纳,汤显祖只能到冷衙门去呆着。

据汤显祖《酬心赋序》自述,翰林编修冯梦祯曾对考官沈自邠说:“你的门下士不会有人超过汤生吧。”沈自邠表示同意,接着说可惜此人“骨相凉薄”,不及其他人。沈自邠在一次宴会上当面对汤显祖说:“以你这样的高才,为什么迟到现在才考取进士,很可以想一想。一个人不要上进,就当恬退。看你样子若进若退,究竟安的是什么心呢?”放到今天来看,这种若进若退,其实就是既不想冒犯权威,又不想违反本性,这种跟领导若即若离的样子,想在官场发达实在艰难。

所谓骨相凉薄,无非是纯粹坦荡。汤显祖坚守正直,不事权贵,一生宁可淡泊守穷,也不肯与官衙周旋。《明史》记他“意气慷剀”,“蹭澄穷老”,很能概括他的生平。

但是,好在汤显祖在仕途之余另有乐趣。他认识到自己20岁前专心于程式固定的八股文,对文学心散而不精,而21到33岁期间就很少写八股文了,这表明他对科举学业的态度开始淡化,而对诗曲戏文则有所涉猎。值得一提的是,在汤显祖的同年进士中还有刘守有、梅国桢等人。其中,刘守有是《金瓶梅》抄本和金元杂剧作品的最早收藏者之一。这使汤显祖得以短暂审阅刘家藏曲并看到《金瓶梅》抄本。

中进士后过了一年的待业期,汤显祖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启程往南京就任太常博士,一个主管祭祀礼乐的七品小官。本就是南方人的汤显祖很喜爱南京,“才情偏爱六朝诗”。朝廷尔虞我诈隔远了,他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和写作。第二年,在北京吏部供职的前临川知县司汝霖给汤显祖捎信,只要汤显祖不那么执拗,跟权臣通一下气,加上他帮忙,就可以提拔到吏部当官,但是,汤显祖只感激故人好意,却并不改变自己意志,在述说了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后说:做官的人北京有的是,何必一定找我?

在汤显祖政治生涯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发生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当时,因有彗星出现,朝廷要求群臣修德反省,下令言官斥奸去逆,天真的汤显祖把这种例行官样文章当了真,草拟一道《论辅臣科臣疏》上奏北京。他在奏章中支持友人揭发考试作弊、斥责对外妥协,批评由于申时行专权,言官才噤若寒蝉。“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有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有欲,又以群私人靡然坏之。”奏章震动朝廷,申时行赌气不上朝,朝廷则下诏切责汤显祖,“假借国事,攻击元辅”。最终,汤显祖被贬官到广东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做典史,当了一个编制外的办事员。

汤显祖直言敢谏并不是大罪,受贬也让他自己更加看清官场,并且赢得舆论同情,因此,不少人还希望他还朝返京,就先找一个州县任职作为过渡。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汤显祖来到浙江处州府遂昌县做知县。汤显祖在《答李舜若观察》中说:“斗大平昌,一以清净理之。去其害马者而已”。对于遂昌的治理,汤显祖可谓轻松应对。

但是,在每隔三年一次的考核中,汤显祖因为朝廷官员的互相倾轧,而受人中伤,返京无望,只能勉强留任。汤显祖也日益看透官场浮沉,有了一种“罢官去职,于我何有哉”的洒脱。同时,明朝当时陷入战争,朝廷对各地税上加税,派遣太监为钦差,四处为非作歹,更使汤显祖决心弃官。

在万历二十六年(1578年)二三月,汤显祖只是向吏部递上一人告假单子,就回到了老家临川。此时的晚明官场纪律松弛,连六部都有弃官而走的。汤显祖屈居小城知县多年,以此也终于决绝地自动退出了政治舞台。汤显祖此时49岁,对社会生活和官场风波阅历很深,文学创作积累的经验愈益丰富,文采和辞藻深化为对剧中人物和情节结构的刻画,是创作《牡丹亭》的绝好时机,也成为艺术生涯的顶点。

玉茗堂前朝复暮

汤显祖老家在抚州文昌桥外。在他童年时,城内香楠峰下唐公庙附近设有他家的私塾,后来,私塾逐渐改成住所,成为后来赫赫有名的玉茗堂。

玉茗堂最早见于《紫钗记》,“点缀红泉旧本,标题玉茗新词”。此时,玉茗应当还是故乡风物的象征。玉茗得名自白山茶花,汤显祖弃官南归,写的《琼花观二十韵》说:“但道芜城争艳逸,安知隋苑即披离”,“四海一株今玉茗,归休长此忆琼姬。”黄心绿蕊而高洁的玉茗花,成为汤显祖心中的故乡和退隐的象征。

汤显祖弃官回家后买一所旧宅,和原来私塾连成一片,奠定了玉茗堂的格局,成为汤显祖常用的名号。除了《紫钗记》是在南京执笔,其余“三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都是汤显祖弃官后四年之内在玉茗堂完成的。

除了“三梦”,汤显祖还乡后的诗文,也有与梦境有关的。《初归柬高太仆应芳曾岳伯如春》:“几年清梦有长安,不道临川一钓竿”,写过去对官场憧憬,如今已意兴阑珊。《初归》:“春深小院啼莺午,残梦香销半掩扉”,讲短暂而慵懒的午梦。寄给达观禅师的《梦觉篇》诗序记一梦境:“春中望夕寝于内后,夜梦床头一女奴,明媚甚。戏取画梅裙著之。”也与《牡丹亭》的时空和意境多有暗合。

徐朔方著《汤显祖评传》认为,汤显祖的剧作以“四梦”为名,既是人生态度的表白,又和作者平时多梦,善梦,沉溺于梦境有关,甚至和他的生理气质易于入梦分不开。而从出世的眼光看来,汤显祖之善梦则很令人赞叹。达观禅师曾认定汤显祖“受性高明,嗜欲浅而天机深,真求道利器。”

汤显祖之作梦并非毫无理据。他曾援引心学关于天机和嗜欲或可相通、情有善恶的思想,为自己的《四梦》作辩护:“性无善恶,情有之。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这也终于使他的著作以浪漫主义的奇情异彩而闻名于世。

汤显祖仕途坎坷,这是他人生遭遇的不幸。然而,从后世的眼光来看,他的弃官又是何其明智。历史上从此少了一个庸庸碌碌、趋炎附势的官员,却多了一个臻于“至情”、流芳后世的大师,实属文化上的幸事。

文|乌衣白话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乌衣白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