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在湖北 苏轼成为了苏东坡

在湖北 苏轼成为了苏东坡

时间:2018-08-14 06:55:25

相关推荐

在湖北 苏轼成为了苏东坡

距离今天941年的1079年(宋元丰二年)十二月,因诗获罪的苏轼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的名义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开始了他此后4年的湖北黄州生涯。

尽管在湖北的这段时间并非很长,但却在苏轼的一生里意义不凡。

在湖北,苏轼开始了更深的人生思考,此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气风发、得意轻狂的文人苏轼,此后则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更深地沉入对自然对人生思考的哲人苏东坡;

在湖北,苏东坡创作了我们今天最广为传诵的《前后赤壁赋》以及“寂寞沙洲冷”、“竹杖芒鞋轻胜马”、“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诸多名作;在湖北,经过“乌台诗案”人生巨大翻转后的苏轼结识了人生的真正挚友。

在苏东坡60多岁的晚景时,他写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之前轻松宕开,黄州之后才是他浓墨重彩的人生。

今天我们吟诵的很多苏东坡名篇都是他作

成为苏东坡

1080年二月一日,45岁的苏轼带着家人来到了黄州,暂时借住在定惠院。他有一首《定惠寺寓居月夜偶出》:“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 不过一年间,人生际遇就有天翻地覆的改变,可以想见苏轼当时何等唏嘘。

1081 年,苏轼在黄州城东开垦荒地,名之为东坡。垦地之举一半因生活窘迫,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完全无职权的虚职,而早在1075年,40岁的苏轼在密州做官时就感慨:“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移守胶西,而斋厨索然。” 那么在黄州的苏轼斋厨就会更加索然。

另一半也可能源自对偶像白居易的效仿。白居易曾作有《东坡种花二首》,记述他在城东种花的事迹。苏轼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十二岁时,他的父亲自外地归来后告诉他有一座寺庙中有白乐天的诗作,笔势奇逸,墨迹如新。后来苏东坡再次去探访时,发现诗作已经不存,他感涕不已,作诗一首,最末两句为:“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涕横斜。”

1082年,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其中有垦荒东坡的自嘲,也有对世事如梦的喟叹。

苏东坡笠屐图,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张大千所绘苏东坡杖笠图,现藏于吉林博

在黄州无所用心的苏东坡开始研究《易》、《论语》,并作《易传》九卷,《论语》五卷,这种对学术的醉心多半出于政治逆境中对新的精神“庇护所”的寻求,但积极入世的儒学显然和他政治落难处境不相容,苏东坡更多地从老庄那里寻求“超脱”的自我解脱,政治抱负转化为对无上的“道”的追寻。

1082年,苏东坡盖好了雪堂,并自撰《雪堂记》以志之,在这篇文章里,苏东坡以主客对话的形式(这种主客对话的形式就来自庄子)记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客有至而问者曰:“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散人也而天机浅,拘人也而嗜欲深。今似系马而止也,有得乎而有失乎?”

散人之道的核心就是脱离形与名的束缚而达完全自由的化境,全篇是客和主(苏东坡)在达到完全自由之境路径上的分歧之辨,但其实就是苏东坡内心的一个自我说服。

这种哲学上的思考也体现在他的艺术观念上。黄州期间,苏东坡在《书蒲永升画后》:“近岁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升辄嬉笑舍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他赞许的画家画技更多地彷佛一种神技,即作画时仿如神助,这种状态与其说是努力所致,不如说是已臻化境,艺术的最高呈现不过是“自然”(“道”)的显现。

他对自己写作的评价也亦如是:“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这种对于“自然”(“道”)的臣服让苏东坡很欣然地和自己被放逐的新身份达成了和解。用傅君劢的话说就是“苏轼欢欣而坚定、具有哲学化的超脱力量的诗歌人格,主要是由苏轼黄州流放期间的作品创造的。”而这个苏轼就是留在我们大众文化视野中的苏东坡的最鲜明个性。

好友陈季常

1080年正月苏轼从京师出发前往黄州,途中,他见了弟弟子由,也见了一些老朋友,这其中就有在岐亭隐居的陈慥陈季常(这个人就是河东狮吼的男主角)。

这是古天乐演的帅哥陈季常

陈季常是苏东坡老上司的儿子,他们是眉州老乡,此前有交往,但过从并不甚密。但在黄州期间,他却成为苏东坡最好的朋友(林语堂语)。

这让苏东坡很为感佩,“乌台诗案”案发时,“予得罪于吴兴,亲戚故人皆惊散。”一边是亲友故旧唯恐避之不及,而陈季常这里则是“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

他们两人的会面又如何呢?“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陈季常知道了缘由,但毫不介意,笑而不语,待之如常。

在湖北黄州的4年间,苏东坡和陈季常见过十几次面,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一百多天:“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而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

1084年,当苏东坡从黄州去汝州时,陈季常来送他一直送到九江:“七年四月,余量移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慈湖,而季常独至九江。”感佩于怀的苏东坡留下了诗作《岐亭五首》。而他和陈季常的友谊也一直保持到此后的惠州和儋州时期。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苏东坡在黄州期间的《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就是河东狮吼的发端。

武昌

黄冈距离武昌不足百里,那苏东坡的足迹有无到过武昌呢?

答案是肯定的。苏东坡有首《武昌西山(并叙)》中记载了他和武昌的缘分:“ 嘉佑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佑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従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杯饮无樽罍。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山人帐空猿鹤怨,江湖水生鸿雁来。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

元丰七年(1084年),49岁的苏东坡离开湖北黄州时,曾在江中经过武昌,他写诗《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他年一叶泝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在湖北,文学家的苏轼,成为了哲学家的苏东坡!

(湖北对于苏东坡是特殊的存在,对我而言同样如此。我的家乡和湖北紧邻,祖籍湖北,我也算半个湖北人。昨日翻看苏东坡年谱,想到湖北黄州之后的苏东坡成就,于是急就了这篇文章,为湖北祈愿,为国人祈愿,健康平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