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林明杰:艺术其实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林明杰:艺术其实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时间:2020-10-31 12:54:08

相关推荐

林明杰:艺术其实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04:55

本期嘉宾:林明杰画家《新民晚报》高级记者著名艺术评论家

认识林明杰

您如何诠释记者、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这三重身份?

无论是记者、艺术评论家还是艺术家,这些都只是标签而已,我希望身上不要有这些标签。我只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主体,老天自有安排,让我顺着自己的爱好,一路走来。

了解到您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成为记者,是何种机缘让您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又是何种动力让您坚持绘画创作?

我从三岁开始,最大的兴趣就是画画。

记得第一次拿起画笔,画的是外滩看到的船只,不过当时也没有想过以后要成为艺术家,只是因为热爱,就像今天的孩子玩游戏玩上瘾一样,非常单纯。

回想学生时代,还会经常把整个课本都画满,上课时手停不下来,喜欢不断的去想象、创造;后来考大学,阴差阳错的报考了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工作之初,经常扎堆于工业、科技、医药卫生、农村等各类新闻线。

一次机缘巧合,让我接触到艺术类新闻,并在往后数十年,成为扎根于艺术领域的记者,当然这期间,画画一直作为我的业余爱好,从未间断。

从事艺术记者,可以接触到很多和艺术相关的人和故事,这些给了我看待艺术的独到视角及开放心态,也让我更超脱地与艺术相处。

那时候我经常会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画是好的?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成为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艺术家?回答这个问题或许要追溯艺术的源头,“人类怎么会有艺术的?”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不要被文字、概念、“艺术”这两个字约束,艺术隐身在人类文明的各种形态里。

说白了,艺术是一种跟人类习惯性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只要一直保持这种反习惯性思维,便可以实现本质的突破。

在报社工作,我也会参与到撰写艺术评论的工作中去。《圣经》说:“不要去评判别人”,那么我凭什么去评判别人呢?

本质上我不是一个评论家,我没资格评论任何人。我写的所有文章,都是对自己说的,所有我写过的东西,就是在帮助自己思考,告诉自己突破习惯性思维,理解和包容不喜欢的东西,因为你所有不喜欢、不认可的东西,都有可能是未来艺术史中里程碑式的存在。

艺术、艺术家解读

您如何定义“艺术”?

艺术就是玩,但是是不重复的玩。

我们作为真正去思考艺术的人,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历史,看看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是什么,你接着去做。我觉得大量的艺术误区在于模仿和抄袭,做艺术就像是养育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一个本我,而且要让本我尽可能壮大。

您如何定义“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的“殉道者”。艺术家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你不是极端的个人,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到极致。

所以做一个艺术家,最好的方式是画室里专心创作。有的艺术家用他的生告诉别人,这些路都我走过了,走不通,你们不要走,但也会有更多的人在这条路上出现,也正因为这些“叛逆者”,这块艺术土壤里才会诞生出创造者来。

自由的鱼

在您的艺术作品中,常常出现一只鱼。这只“鱼”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这只鱼于我而言意义重大。在这条鱼之前,我几乎没有保留过画作,在它之后我才觉得有点意思,之后的每一幅作品,我都留了下来,不管好或者不好。

其实我并没有刻意的去画鱼,是某一个阶段脑子里突然出现的东西,可能也是我自己想要做一件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在我之前,没有人使用这种“红蓝配”,他们都说这是忌讳。我这个人比较叛逆,越是忌讳,越来劲。

我画的很多鱼都不是一整条的,都是切开的局部,当时我自己都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画,大概也是出于叛逆,没有人会这样画,我就要这样画,我觉得好开心。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画的其实不是鱼,是我自己。

这条鱼,代表着我的梦想,我喜欢自由,喜欢美好,喜欢爱情,喜欢那些我没有实现的梦想。这条鱼,好像在水里,又好像在天上,水就是鱼的天堂,但同时也是鱼的地狱,因为它被困在水中出不来;人也一样,我们人类就在地上,我们即下不了水,也上不了天。

这些诠释的都是“自由”二字,即使在古代,我们人类有想象力,书中的那些神仙,腾云驾雾,上天入地,都好像很自由;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这份自由还只是在想象,作为个人来说,我们仍需借助各种各样的工具,渴望自由,是人性当中非常本质的东西。

我画画也需要自由,自由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学习,学习历史,学习同时代的艺术家,学习他们的思路和勇气。

看您的作品,色彩鲜明,给人一种特别治愈和美好的感觉,散发着如孩童般的纯真,这种理解对吗?

没错。我是在感知色彩,但如果大家都五彩缤纷了,可能我就开始画黑白了。这是非常符合我的性格的,我不会坚守自己的颜色一辈子,要始终相信自己还能配出更好的东西来,这是挑战。

毕加索他一辈子风格不断地在变化,正因为他后来有继续否定自己,才成为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就要不断地否定自己,这样才好玩,人生一辈子,也就几十年,可以去创造、去想象的时间非常有限,一定要大胆的尝试。

我也经常会给自己制造挑战,最近我喜欢用废纸画画,画画时,边上会放一些小卡片,用来调色、填笔、勾草图的废纸,改成一幅幅画,在凌乱中发现美,不断的训练打破常规思维,迎接新挑战。

艺术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

受疫情的影响,人们要更多地适应与病毒相处,是否意味着当代艺术也逐渐往私人空间和私人生活发展呢?

疫情之后,大家好像是被迫趋向艺术的私人空间,但其实这是大趋势,只是疫情加快了节奏。

艺术的传播,在艺术发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人类艺术史上,艺术的传播在不断地推进,以西方艺术史为例,过去很多的作品在教堂里,教堂是那个年代人群集聚的地方,那也就是信息传播的地方。

到后来有了博物馆,可以专门存放、保护和收藏艺术品,当然也有了更好的传播;随着现代工业印刷的诞生,有了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介,又扩大了艺术的传播渠道。

直到今天的网络时代,不管有没有疫情,它都是大势所趋。它给艺术带来了新的契机,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画大也好画小也好,到了手机上都一样大,那么手机又给了艺术家很多新的要求,每个人找到适应自己的途径和平台就好。

版画和衍生品也是艺术创造

您如何看待“衍生品”,它是否是介于艺术和大众的一个中间产物?

首先,艺术衍生品我觉得很有意思,尽管可能到今天为止,它还不是一个可以给中国大多数艺术家带来最大利益的地方。

西方可能已经有很多艺术家,通过衍生品获利很多,但中国目前衍生品这一领域才刚刚开始。但我觉得更开心的是艺术家的作品被得到认可,得到传播,那我觉得衍生品和版画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播途径。

其次,我觉得艺术是不是走进大众,是大众的问题,跟艺术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思想和别人交流。

一个好的艺术环境,是可以很好地传播艺术,进入到大众的生活中去。艺术本身就是和生活有关的,艺术家创造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他自己人生的一种方式,他是自己人生的一个过程,他爱怎么传播怎么传播,我觉得别把它太当回事情。“艺术要走进生活啦”“它成为趋势啦”你非要这么说,我觉得其实不需要,想怎么做就去做。

另外,我觉得版画和衍生品也是一种创造。说版画和衍生品只是拷贝艺术家的创造,我觉得是不对的。它们是艺术家专门为这样的一个要广泛传播的一个东西进行的创造,我觉得它跟单独的艺术品创造是不一样的,涉及到材料、制作、商业运输途径、销售、使用方便等各种因素的考虑。

关于版画作为家庭收藏,您怎么看?

版画可能会更年轻化,更时尚化和更具设计感一点。可能跟你的家庭大感觉,比如,年轻人不一定要把家里做的很传统精致,其实是要一个大的感觉,走进来一个视觉的冲击感,符合人们的色彩审美,符合对这个造型的认知,能够产生共鸣就可以。

云上梦蝶

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最近创作的两幅版画作品《云上》、《蝶梦》吗?

过去有些版画,拿胶印一下,艺术家签个名就变得值钱了。我觉得这个不太好玩,拿我最近创作的一张版画作品《云上》来说,这幅版画是以我最典型的红色鱼头油画作品为原型,但我不要把它做成油画的翻版,因为油画有很多很微妙的肌理变化,一旦印成版画效果,就会显脏,要根据版画技术的可能性、材料表现的局限性,把这种局限性变成一种版画特有的风格。所以我们当时讨论了很多次,在电脑里,反复设计,它跟原作是不一样的,它变得更单纯,给人带来另外一种心境。

《蝶梦》,是我和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陈钢老师合作的版画作品。

这幅作品,是为纪念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辰六十周年所作。陈钢先生是一个很有艺术感的人,陈钢先生手写的音符,极具浪漫的抒写性,看他拿起笔来唰唰唰几下就完成,特别有形式感。这幅画色彩斑斓,如同一场美丽斑斓的幻梦,这次的合作非常有趣,可能以后我们还会做其他系列,把陈钢先生的乐谱和我的画做一个系列组合。

采访总结

在林明杰老师看来,艺术其实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他的玩法,总结下来就是“自由”两个字。自由思考、自由创作、自由学习,尝试用区别于人类习惯性的思维,实现本质的突破,就如他笔下的“鱼”,梦幻、纯真、自如地游走于天地之间。

预告!

林明杰限量丝网版画 即将限时发售

7月13日-7月20日,林明杰丝网版画《云上》、《蝶梦》正式发售,限量99张。7月13日-7月20日期间,购买版画送原木画框,前10名赠送林明杰亲笔签名书《艺术是漏网之鱼》,敬请期待~

林明杰版画

更多内容,请关注“baokuchina”本文为“宝库”原创,转载请私信“baokuservice”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