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周星驰版孙悟空真的比六小龄童孙悟空更符合原著?或许未必

周星驰版孙悟空真的比六小龄童孙悟空更符合原著?或许未必

时间:2024-02-09 11:06:37

相关推荐

周星驰版孙悟空真的比六小龄童孙悟空更符合原著?或许未必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普遍认为是吴承恩所著,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对于《西游记》在文学上的成就,有太多的学者对其赞美,再此亦不必多言。

《西游记》历来深受读者喜爱,更受影视制作人的亲睐,其惊险有趣的神话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无数人,多次被搬上荧幕,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更是老幼皆知,而灵魂人物孙悟空亦成为中国人心中的英雄。

对于《西游记》被搬上荧幕上的作品,最为人熟知的则是央视版《西游记》,该剧中的孙悟空由六小龄童扮演,此版孙悟空也被公认为最经典的孙悟空。

此后越来越多的《西游记》故事出现于荧幕,如张卫健、陈浩民版《西游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和《西游降魔篇》等。

随着影视作品的增多,越来越的人开始对角色挑剔和研究起来,以至于“最符合原著”和“最经典”的美猴王遭到质疑。

这种质疑呼声最高的是在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出现之后。因为在此之前的无论是动画片中的孙悟空还是电视剧中的孙悟空都是极美的,而在《西游降魔篇》中我们便看到了这样的孙悟空。

这样一个让人看来起难受类似于妖怪的孙悟空,这个面目狰狞的猴子完全巅覆以往影视中的孙悟空形象,更巅覆人们心中的美猴王形象。

然而不久就有人指出原来这个孙悟空才是最符合原著的形象,因为原著中的孙悟空是这样的:

“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象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真正是又丑又凶。有诗为证: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所以按照原著的描写,《西游降魔篇》中的孙悟空当真是非常符合的。

然而这只是外貌,如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仅仅凭借“外貌”符合原著就认为符合原著那就太肤浅、太没说服力了,因为以下这个可能更符合原著。

对于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外貌明显是比原著更美,或许是想表现出“美猴王”这一称呼吧,但更多的是因为中国人固有的思想,在中国人传统思想中就有“面由心生”之说,正面的英雄人物必是面如冠玉的谦谦君子,而丑陋则代表邪恶,所以无数中国女子梦想中的另一半是“白马王子”,如果心中的英雄形象是丑陋的,那样势必在感观上就会产生恐惧感。而影视作品更讲究取精华弃糟粕,所以六小龄童版孙悟空外貌不符合原著其实对于角色的塑造并不影响。

否则如果单纯以外貌来作为是否符合原著的标准,我们心中的英雄还可能是这样的。

随着网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关于《西游记》解读的文章诞生,对于网友影响最深的其实是两本作品:《吴闲云解读西游记》和《悟空传》。

这两部作品中作者对于《西游记》有着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影响着一个又一个读者,以至于越来越多的“腹黑版西游记”和各种“阴谋论”的网文泛滥,甚至这种“暗黑西游记”的文章能把《封神演义》的内容当作论点并与解说融为一体,以至于越来越多没有读《西游记》原著的网友被这种解读左右。

《大话西游》和《西游降魔》中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其实很符合《悟空传》这类作品所塑造的。这类作品最大的特点在我看来其实是对《西游记》中孙悟空性格的断章取义,主要抓住孙悟空前期的“妖性”,也就是孙悟空的反抗斗争精神。

所以《西游降魔》和《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更像妖,杀人如踩死蝼蚁一般。

然而这真的很符合原著吗?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原著中孙悟空是否吃过人依然是个无法解开的谜,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

在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一节,唐僧不相信女子为白骨精所变,孙悟空教导唐僧说:“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

从这里可以看出悟空似乎在做妖时变化美女等诱惑人后杀死吃掉。

在第十四回,被唐僧哄骗带上紧箍咒,疼痛难忍,一怒之下想杀掉唐僧。“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

从这里看出孙悟空着实妖性十足。

但三十九回乌鸡国那回又有这样描写:那八戒上前就要度气,三藏一把扯住道:“使不得!还教悟空来。”那师父甚有主张。原来猪八戒自幼儿伤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浊气,惟行者从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为生,是一口清气。这大圣上前,把个雷公嘴噙着那皇帝口唇,呼的一口气吹入咽喉,度下重楼,转明堂,径至丹田,从涌泉倒返泥垣宫。呼的一声响亮,那君王气聚神归,便翻身,轮拳曲足,叫了一声“师父!”

悟空的一口清气果然让国王苏醒,可见悟空并未如八戒那样吃过人。

二十八回悟空被唐僧赶走回到花果山见到满山的猴儿被猎人捕杀时,大圣道:“你们去南山下,把那打死的猎户衣服,剥得来家洗净血迹,穿了遮寒;把死人的尸首,都推在那万丈深潭里;把死倒的马,拖将来,剥了皮,做靴穿,将肉腌着,慢慢的食用;把那些弓箭枪刀,与你们操演武艺;将那杂色旗号,收来我用。”

马吃了,但尸体扔了,由此可见孙悟空其实并非是吃人的“妖怪”,而在“三打白骨精”那回对唐僧说自己如何如何吃过人或许也只是欺骗师傅以此让其明白“妖怪吃人的伎俩”,从而相信自己。

所以其实孙悟空虽然妖性难改并非如《西游降魔篇》中那般凶狠,至少前期孙悟空正是因为秉性淳朴老实才得到樵夫指点,得到菩提祖师传授本领。

对于孙悟空的法力也一直是影迷争执不休的话题,对此真的是无话好说,因为无论是《西游降魔篇》还是央视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取经之前都是塑造的几乎无敌的,这也正是为了增加戏剧的冲突性。六小龄童版孙悟空直接逼得玉帝钻入桌底或许也只是为了突出孙悟空的无敌(并且在许多影视中玉帝都被塑造的法力低微),与周星驰作品中的孙悟空“拿着一把水果刀从南天门一直砍到蓬莱东路,就这么手起刀落,手起刀落,眼都没眨一下”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周星驰《西游降魔篇》中的孙悟空形象其实只是《西游记》中取经前的形象,抓住了孙悟空的妖性及反抗精神。对于以后取经过程中的孙悟空形象或许会突出他的“不甘”和“被迫”,以此来放大孙悟空的反抗斗争精神,《悟空传》和《大话西游》中的猴子便是如此,《西游降魔篇》则很可能更倾向于这样。

六小龄童的孙悟空被诟病最多的也正是后期的“听话”,似乎这只猴子早已没有劣性,殊不知书中也正是如此。

然而书中即使有隐晦一面,在表面的故事中对于遁入空门后的孙悟空其实是集各种优点于一身的。他不仅有情有义,也是取经信念最坚定的一个,完全没有“被迫”感,或者这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吧。

正因为如此,他才在取经时降妖而被各路妖怪所不齿。

在书中虽然唐僧不改取经信念,但在遇到困难时总是哭哭啼啼,软弱无能,反而是悟空嘲笑他、鼓励他。

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其实正是基于原著中孙悟空性格的变化过程而将一个变化中的猴子给演绎出来,比如在“三打白骨精”被逐时的苦苦哀求时的深情、被戴紧箍时的凶狠等都表现得活灵活现。

《西游记》原著博大精深,而搬上荧幕上的作品只需要讲好书中表面上的故事便可,所以不必吹毛求疵,否则一千的读者有一千个巴姆雷特,根本不会有所谓的“符合原著”。这也是深奥的《红楼梦》能够同样被搬上荧幕的主要原因,这更是文学作品与影视的最大区别。

所以如果抛开外貌来说更符合《西游记》故事中孙悟空形象的还真的是六小龄童版,周星驰的《西游降魔》中的孙悟空则更符合《悟空传》及各种网文中“暗黑孙悟空”。

无论如何,这些孙悟空形象都是他们深度解读后认真诠释出来的,比起那些雷人的孙悟空形象要可贵的多,对此我们都应该给予欣赏的眼光,而不是在鸡蛋中挑骨头。

无论是用周星驰版孙悟空来踩六小龄童版孙悟空,还是用六小龄童版孙悟空来踩周星驰版孙悟空都是极端的,或许这也是近来对于这两版孙悟空哪个更符合原著的质疑的缘由吧……

周星驰监制的《西游2伏妖篇》即将上映,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出依然是走的《西游降魔篇》的画风和故事路线,而六小龄童的《敢问路在何方》也在筹备中,在此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