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游走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翁丁佤寨在我眼里就是五个女人的故事

游走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翁丁佤寨在我眼里就是五个女人的故事

时间:2021-04-06 18:50:25

相关推荐

游走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翁丁佤寨在我眼里就是五个女人的故事

“翁丁”佤语意为“水边的寨子”,这座具有400年历史的佤族山寨坐落在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依着翁丁山,傍着勐卡河,居住着105户佤族人家,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村寨。翁丁至今依然沿袭着父系氏族社会的头人制度,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佤族素来有“无门不成寨”的传统,翁丁的寨门高达5、6米,呈典型的杈杈房结构,寨门上缀满了牛头骨,只有一个肤色颇深的村民在木讷地收着门票。从寨门进入寨子的弹石路上荫翳蔽日,走在上面顿时凉爽了许多。弹石路两旁隔三差五竖着很多木桩,每个木桩上都挂着牛头,数不清的牛头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翁丁的神秘气氛。

穿过二寨门时正值午后时分,如洗的碧空之下是晒得发亮的寨中小路,强烈的反射光填平了路上的洼坑,但走起路来还需要不时看着脚下。路边屋前的石头和栅栏旁坐着三两个佤族老阿婆,似乎听不懂汉话,用挂在脸上的沉默表情回应着我们的问候。细细打量这些老人,黝黑的脸上堆满了皱纹,暗色的裙子总是配着十分鲜艳的上衣,硕大的包头围巾装饰着流苏,和胸前佩戴的银饰花盘中的花穗搭配得煞是养眼!更惹眼的则是手腕上宽大古朴的银镯子,饱经风霜的手上还不忘端着一根长长的烟袋杆。走过这么多民族村寨,佤族服饰绝对时尚大气上档次,因为后面遇到的老阿婆更加有型,惊得我以为在拍时尚大片!

末代佤王夫人(右)

围着寨桩大家尽情跳着集体舞,我随着大家跳了几圈之后,跑到最里圈肆意拍着跳舞的人群,被欢快气氛感染的人们也踊跃在镜头前展现出快乐的本真。唯有一位端庄的佤族少女稍显安静,黑色套头衫外罩直筒浅灰色针织连衣裙,头戴草帽,特别抢眼的是斜跨的大红背带,还有那标致的面庞流露着娴静的笑意,令人印象深刻。

草帽美眉依巴

随后信步前往寨子的制高点。观景台在翁丁寨子边缘的一户人家院子里,是单独搭建的露天二层小平台。这里紧靠着山坡,地势开阔,视野良好。女主人看见我们上来,指了指院中竖立的二层瞭望台,说了句“三元”,说实话这家女主人的普通话含混不清,听了二遍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收费3元,赶紧给了她6元。儿子没有上去的意思,女主人见状赶忙退3元给我,我示意不用退了,拉着儿子爬上了观景台。看着儿子有些不解,我悄声对他说:“让人家多赚3块钱不好吗?你上来还能给我拍照片呢。”

此时已是午后三点多,北回归线炽热的阳光似乎依然不知疲倦地照耀着阿佤山,整个翁丁上寨毫无遮拦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茂盛的大树和成簇的竹林自然形成寨围,护卫着寨子,其间是层层叠叠的茅草房。远山不远,唯有蓝天为伴。风中飘来欢快的鼓点,顿时让翁丁寂静的山野悦动起来。据说佤寨周边的树是不能砍伐的,阿佤人相信树木是护佑村寨的神灵。

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来看,佤族村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典范。

传统佤族民居有两种,一种是二层干栏式竹木楼房,两侧屋顶呈牛角形叉,这种形制源于剽牛,故也叫杈杈房,是供父母大家庭居住的;另一种是四壁落地的鸡笼小房,供独居的人或者小字辈暂住。翁丁原始部落的民居分布在山间,这些鳞次栉比的杈杈房经过常年雨淋日晒后,显得很古朴,保持着佤族最传统、最完整的原始风貌。

第二观景台看翁丁

第二个观景台是在一户人家的二楼,这里可就热闹多了。井字形火塘位于二层的正中位置,三条腿的铁架上坐着黢黑的烧水壶,上方悬挂着三层木框竹芭,分别散放着腊肉和茶叶,我似乎终于明白了烟熏腊肉的出处,普洱土茶的烟熏味道也有了答案。阿佤人崇拜火,每家必有火塘,取自新年的火长燃不熄,直到来年新年之前才把燃烧了一整年的火灭掉然后重新取新火。火塘的大小预示着主人家人丁兴旺与否,因此哪怕就是一介老者独守家中,也要把火塘做得大大的,有事无事都要燃一塘旺火,积满烟垢的铜壶吊在房梁垂下来的钩子上,茶罐里似乎永远散发的普洱茶香。一个游客老哥和屋主人坐在火塘旁,一块儿抱着碗口粗的竹筒抽着水烟。在云南这种水烟比旱烟斗更加常见,只是碍于不太卫生我没敢贸然一试。见我上前拍照,天南海北的老哥俩儿乐不可支,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出门在外旅行,快乐来得就是如此简单而又随意,怪不得那么多人都乐此不疲行在路上。

转身来到观景台的另一侧,窗台上摆放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大南瓜,透过竹林间隙向寨子外面张望,周边田畴环绕,梯田上泛着条条的嫩绿,还有叫不出名字的白色花田招惹着眼球;远处的山坡上散落着大片的古茶树。据吸水烟的屋主人讲,那些茶树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没人打理、修剪和培育,纯属野生放养,最大的一棵茶树王估计树龄已过千年,着实有些惊到了我。

顺着小路穿过水塘,向着寨子的另一侧走去,在路上意外看到了刚开始搭建的树上守地房,佤族也称树屋,竹筒为地竹片当墙,绝对原始另类,曾在户外探险的节目中见识过,没想到在翁丁看到了现实版的树屋。

往前走意外遇见了刚才跳集体舞的那位佤族姑娘依巴,正和两个后生在说笑。我见状走过去和她们打招呼,漂亮的姑娘面对我这个陌生人笑得依然是那么灿烂。尤其是她那端庄的脸上绽放的笑容流露着没有任何掩饰的淳真,发自心底的微笑瞬间感染了我们,从此便牢牢地记住了她,有着一口雪白的牙齿、健康美丽的阿佤姑娘!

卖茶的小朱茵

惊喜接二连三,往前走没多远,在一个岔路口又碰到一个穿着红色佤族服装的小姑娘,边写作业边照看着茶叶摊儿。所谓的茶叶摊儿也就是背篓放在小路的拐角,上面铺着蓝色蛇皮袋,工工整整地摆着几包密封袋包装的普洱茶。留着刘海儿的小姑娘明眸善睐,言语轻柔,主动介绍说茶是自家产的,10元一包,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我很是吃惊!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的回答让我更加惊讶,居然叫朱茵,和主演香港版《射雕英雄传》和《萧十一郎》的香港美女朱茵是同名。我以为听错了,和她开玩笑:“你要能写出你的名字给我看,我就买你的茶。”小姑娘随即找出纸一笔一划写给我看,既乖巧又认真,可爱极了!爽快地买了茶,小姑娘很高兴,羞涩地小声和我说再见!回到北京我特意把朱茵家的普洱茶装在了一个漂亮的茶叶罐中,还特意贴上了朱茵的标签。这不仅仅是带着烟熏味的普洱土茶,它还存储了一个难忘的旅行记忆,因为太过美好,每当回忆起来竟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呢!

我们一直走到寨边才掉头抄近路往回走,路过一户人家,竹竿上晾晒着一长溜儿红线和蓝线,在以灰黑色为主色调的寨子里颇为显眼,院里还摆放着一架老式织布机。在崇尚男耕女织的阿佤山寨,至今女人们依然用最古老的方式织出佤族最传统的图案来装点她们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仿佛一根根彩色的线串联起了佤族女人的一生,传承着千百年来阿佤人的古老传统。

站在院中晾晒彩色背带的佤族大姐笑着和我们打着招呼,在她指点下,我们从众多彩线下钻过来,跨过一堵矮墙便上到了另外一户人家的杈杈房旁边,拐了个弯儿终于找到了回山寨广场的捷径。

5元女娃

这户人家在不宽的路边也摆了个摊儿,一个上了年纪的佤族大姐揽着一个4、5岁的小女娃儿,面带微笑打量着我们,似乎猜测着我们为何从她家房子旁边窜出来。女娃儿睁着圆圆大大的眼睛,嘴巴上脏兮兮的,一只手拿着蛋糕,向我张开另一只手,吱吱呀呀说着什么。我问佤族大姐孩子说什么呢?她咯咯笑着告诉我说:“她说5元一袋。”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女娃儿竟也在推销着她家的茶叶,问明白之后瞬间萌翻了我们爷俩儿。我蹲下身攥着女娃儿的手说;“宝贝,笑一个,5元喽!”女娃儿钻回大姐的怀里,大家忍不住都笑了起来。于是我又收了一袋普洱土茶,份量虽少了一点,价钱却便宜了一半,超值了!回京后我分别品过这两份茶叶,口感基本一样,只是新茶青涩感稍重,需要放上几年,口感才会更好一些。

翁丁的广场还是蛮大的,一棵高山榕的两侧坐落着二座宽大宏伟的佤族建筑,左侧是寨子里最高的建筑——佤王府,住着广受尊敬的世袭佤王寨主杨岩那。精神矍铄的杨老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瘦削的脸庞泛着精气神。老寨主一边用棍子拨弄着火塘,一边和我们聊着家族往事。自打进门我就觉得佤王夫人肖依不勒有些眼熟,经儿子提醒我这才想起她原来就是我们初进寨门遇见的两个老阿婆之一。只见大红的上衣胸前佩戴着花型银项圈,嫩粉色的头帕换在其它地方也只有小姑娘才敢裹在头上,此时穿戴在和蔼的老夫人身上,时尚感爆棚。她不会说汉话,面带微笑一言不语,手端着烟袋杆静静地陪坐在老佤王身边,倾听着我们之间的言语往来,娴静如斯!

告别了佤王老寨主夫妇俩,我们走出佤王府,此时太阳已经有些西斜。

高龄超模

广场边有两个老太太抽着烟袋闲聊打发着午后时光,我们路过不经意回头一瞧,又让我惊艳不已。其中一个老太太裹着粉色花格头巾,上衣是湖蓝暗格底镶着密密麻麻的小红点,手腕上带着一只花卉纹饰的金镯子,还带着一只超宽錾刻着抽象符号的银手环,深古铜色的脸上堆满了开心的笑容,眉心下方长着一颗吉祥痣,笑开花的嘴中露出了仅有的两颗牙,左手拿着银烟袋杆,右手搭在额前,瘦削的身体居然拐了五个弯,太摩登了!真不敢相信在如此偏远的边疆,竟然有这等毫无矫揉造作的审美和大胆而美丽的穿着!即使火遍朋友圈的八旬老顽童王德顺也会对这位佤族高龄超模刮目相看,我相信!

即将离开翁丁之时,回望高大的寨门心里想:令人印象深刻的翁丁其实就是五个女人的故事。草帽美眉、小朱茵、五元女娃、佤王夫人和高龄超模个个都栩栩如生,我会永远记着你们,肆意而美丽的阿佤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