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烈士“归队” 寻找烈士的背后 还有一个 72年的坚守故事

烈士“归队” 寻找烈士的背后 还有一个 72年的坚守故事

时间:2023-01-27 18:45:28

相关推荐

烈士“归队” 寻找烈士的背后 还有一个 72年的坚守故事

大韩庄村民为烈士“送行”

日前,山东临沂县郑山镇举办隆重仪式,把牺牲在大韩庄的扬州籍烈士张健的遗骨迁往滨海革命烈士陵园。72年来,当地解姓村民祖孙三代义务为张健烈士守墓,直到此刻才圆满完成“任务”;72年来,张健的家人牵肠挂肚,直到这时才心愿圆满。

【临 沂】

祖孙三代义务守护

一直希望能找到烈士家人

张健的墓在大韩庄村东头,由于每年清明都有人添土除草,又被村民叫做“大墓”。70岁的退休教师韩兆民回忆,1958年,他上小学时,每年清明节都来这里扫墓。后来他当了老师,也带领学生来这里扫墓,几十年从未间断。

村民解维达回忆,当时张健一行是一支40来人的队伍,来到村里执行任务。因为他的父亲也是新四军,于是安排这支队伍住在解家。张健因意外牺牲后,解维达的爷爷捐出了为自己后事准备的棺木,用来安葬烈士。从那时起,每年清明为烈士上坟就成了解家的惯例。

“张健烈士为了解放我们临沂县,牺牲在大韩庄,家里人肯定十分牵挂,肯定很伤心,想要找到他。一直以来,我们有个强烈的心愿,希望能找到烈士的家人。但是过去通讯不便,无从找起。”大韩庄村党支部书记韩佃华介绍,,大韩庄整体拆迁,村民们已经搬到别处居住,村里所有的祖坟也已经动迁,只有这座烈士墓被保留了下来,“现在终于等到了烈士的后人找来了!”

听说张姓烈士的家人找了过来,烈士墓要离开大韩庄,在外暂居的村民们又赶了回来,齐聚在竹林边的大墓旁,为烈士“送行”。

87岁的村民韩兆富扛着铁锹来帮忙,“张健烈士牺牲时,俺刚15岁,记得村里的男女老少全来了,个个放声痛哭!现在迁到烈士陵园,我也就放心了。”

了解到爷爷的墓被解姓祖孙三代人很好地照料着,张广立和张广世感动得落泪,他们来到大韩庄村公墓,向解家长辈的墓三鞠躬。52岁的解现军含泪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扬州来人了,张健烈士归队了!”

张健烈士的遗骨安葬在烈士陵园

【扬 州】

烈士家人了却心愿

“爸爸,我终于找到爷爷了!”

7月28日,张广世连夜赶回扬州江都,次日早晨,他来到太奶奶、奶奶和父亲的坟前,说:“爸爸!我终于找到爷爷了!”

张广世介绍,1945年,张健随部队离家后,母亲和妻子牵肠挂肚,但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家人天天都巴望他回家。

“那时候都以为他在部队里工作忙,没空写信回家。家人听说解放军打胜仗了就很高兴,因为仗打完了张健肯定就能回来了。但是在盼望和等待中迎来了解放,却等不到张健。”

张广世说,解放后,有吴桥籍战士回来后告诉张健的家人,张健在山东靠近江苏的地方牺牲了,在村头就地下葬,村名叫大韩庄。听到这个消息后,张健的母亲和妻子十分伤心,但是仍然抱有一丝侥幸:万一弄错了呢?

1950年,部队给张健家送来了“烈士证书”,扬州行政公署为张健的母亲和妻子办理了“烈属证”。张家人终于明白,张健回不来了。

“家人想找到张健的坟,但是那时候交通不便,无从寻找。直到我父亲去世前,他神智不太清楚时,多次跟我说起对爷爷的思念,我才下定决心去寻找。”

张广世从烈士陵园和档案馆寻找爷爷的信息,但是没有收获。去年,经过媒体和盐城、山东等多地志愿者组织努力,最终在临沂县郑山镇找到了“大韩庄”,在这里找到了张健的墓。

“感谢大韩庄的父老乡亲们为我们照顾爷爷这么多年,感谢媒体和志愿者帮我寻找和比对信息。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爷爷了,太奶奶、奶奶、爸爸的心愿终于圆满了。”张广世说。 记者 刘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