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专家: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的环节 关键在于引导好

专家: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的环节 关键在于引导好

时间:2024-03-28 16:50:00

相关推荐

专家: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的环节 关键在于引导好

最近有个朋友留言向我咨询,说她家2岁多的孩子稍有不如意,动不动就发飙,频率还很高。

“每次看似并没有什么事情,比如早上帮她穿衣服,她说穿的不舒服,我帮她脱掉重新穿,她就发火了,大声吼叫 ‘是这条腿,不是那条腿’,我赶紧帮她弄另一条腿,她就说‘不对,不是这’,还打我。”

“ 去门口玩,两个人玩大灰狼抓小羊的故事,本来玩的好好的,她说要玩个新游戏,讲了规则,但我没听明白就开始了,没有按照她的意思来,就又开始发飙,什么‘妈妈都不对,不是这样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整个小广场的人都能听到,我问她应该怎么玩,她不听,还是吼叫。”

她表示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蒙台梭利说:孩子这些看似反常的行为,其实是处于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那个时候,女性在意大利可以读到博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她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幼儿之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有效的方法,今天蒙氏教育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科学的育儿方法。“敏感期”理论的提出是她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l 什么是敏感期?

蒙台梭利在她的《童年的秘密》一书里提到:敏感期是指在生物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特殊的敏感性。这些敏感性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在获得某种特征之后便会消失。她表示:儿童的任性行为是因为在敏感期的特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儿童通过这些异常的表现向成人发出警报。如果成人能够接收到孩子发出的这种讯息,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满足,任性行为会立刻停止。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的英文版是1936年7月在英国牛津召开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之际出版的。这本书是蒙台梭利在长期观察孩子的基础上写成的,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与表现的独特解读。

其实,敏感期最早是由荷兰一位科学家德佛里斯提出来的,他在那些通过蜕变进入成虫阶段的生物,比如昆虫身上观察到了敏感期。以蝴蝶的幼虫为例,蝴蝶幼虫最初几天只能吃柔嫩的叶子,但它却把卵产在树干与树枝连接处的角落里。这些卵成为幼虫钻出外壳之后,自己会往树梢爬,去找嫩叶。幼虫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光线。蝴蝶幼虫对光线特别敏感,指引着它向树梢爬。但是蝴蝶幼虫过了这个阶段,长大到能吃其他的食物,它对光线的敏感性就没有了。

l 秩序敏感期

蒙台梭利表示:儿童对秩序敏感的时期是儿童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敏感期之一。这种敏感性其实在孩子1岁以前就已经表现出来,并且会一直持续到2岁。

如果在这一段敏感期内,儿童对秩序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的心理就会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状态。我们经常看到婴儿莫名其妙的哭泣,无论大人用什么办法安抚都无济于事,还没完没了,其原因就在于此。在蒙台梭利看来, 发脾气是因为孩子的内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心理紧张状态的外在表现。

儿童对秩序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从1岁半到2岁之间,尽管对于秩序的要求表达得不那么清晰,但是他们已经明确地表现了了对井然有序的需要。

就像朋友家那个两岁多的孩子,妈妈给她穿衣服,她歇斯底里的哭喊,其实就是因为秩序被打乱,内心感到痛苦而表达的不满。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大人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必须先穿衣服再穿裤子;必须先扣上面的扣子,再扣下面的扣子;必须先穿左边的袜子,再穿右边的袜子……

孩子无缘无故或者因为完全在大人看来不值得生气的事而大发脾气,还没完没了,怎么都哄不好。蒙台梭利认为,发脾气是孩子的心灵为自己的需要在大声呼喊,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l 秩序感让孩子感觉安全

成人世界其实就是由秩序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项工作都有各自必须坚守的秩序。买卖市场有买卖的规则,出门有交通规则,学生有学生的模样,老师也有老师应该遵守的纪律。正是有着这些或显性或隐性的秩序,成人世界才得以正常运行,我们每一个人才会觉得心安理得。

不过,孩子对于“秩序感”的理解跟成人不一样,他们喜欢按照固定的程序做事情,喜欢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他们需要准确的定位和引导。

《童年的秘密》记录了很多有趣的案例,其中有关孩子们玩捉迷藏游戏。一个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藏”到搭着桌布的桌子下面,之后孩子们离开房间,然后又进来寻找。当他们掀开桌布“发现”桌子下面的同伴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游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孩子们争抢着要当那个藏在桌子下面的人。

这个游戏在我们成人看来特别的幼稚,但是他们却非常快乐,而源泉就在于物归其位,即 “秩序”。他们需要的效果是:即使看不到,我也知道东西在哪儿,即使闭着眼睛也能够在原来的位置找到东西。这种秩序感给了他们安全感。

就如同拥有属于自己的物品,有固定的玩伴,有熟悉的游戏场所……这一切都能给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带来莫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让孩子们从心底感到快乐,感到心安理得。

正是早年经历过,并且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孩子才能更顺利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条不紊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待世界的看法和认识。

蒙台梭利说:秩序是生命的第一需要。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是有对错的。这个东西放在这里是对的,放到别的地方了就是错的;爸爸的水杯只能给爸爸喝水用,妈妈拿来喝就是错的;这个玩具是我的,被他拿走了,就是错的……正是这种对正误、对规则最基本、最原始的判断,孩子慢慢形成他最终的道德标准。

所以,当有一天,你发现孩子对于穿衣吃饭等特别挑剔,甚至哪张桌子只能坐谁,不然就大哭大闹的时候,请不要觉得愤怒、更不要随意给他们贴上“爱哭鬼”的标签。他们此刻正经历着秩序感的敏感期,这是一个如果顺利度过,会对今后发展大有裨益的时期。

l 怎么帮助孩子度过秩序敏感期?

1、给孩子稳定的生活环境

不要今天奶奶带,明天外婆带,接着又是自己带,这样频繁的变换生活环境和看护人弊端很明显。让所有人轮流带孩子,换来的是孩子秩序感的伤害。

那时候,邻居家的孩子,就一会儿外婆带、一会儿奶有带,孩子总是哭,不好带,终于能理解是什么原因了。

2、陪孩子稳定的生活作息

孩子天生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每天早睡早起,每天固定的时间看书讲故事……这种有规律的作息可以让孩子预测到下一步该做什么,孩子感到心安。

婷婷小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睡前故事了,快到约定的时间了,她总是早早的就找好想看的书,等着妈妈收拾完家务给她讲。

3、尊重孩子对于物权的执着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或物品,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学会交换、或轮流玩的方式来缓解对物权的执着。

4、保持耐心、注意观察和倾听

两岁前的孩子,一般还不能够准确描述自己为什么哭,所以父母要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反应,了解孩子的习性,避免下一次,同样的情况再发生。

当孩子表达的不太清楚时,我们还要仔细倾听,弄清缘由。

《童年的秘密》告诉我们: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第一个本能是与秩序有关的敏感性,这就像大自然给了人类一个指南针,引导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思维,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学会去适应环境。

今日话题:当无故哭闹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赞让我看到。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育儿问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