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我不是药神》:好故事才是好电影 好故事直指人心!

《我不是药神》:好故事才是好电影 好故事直指人心!

时间:2021-08-18 09:05:56

相关推荐

《我不是药神》:好故事才是好电影 好故事直指人心!

近日上映的《我不是药神》,一路票房狂奔,远超其他同时上映的N部电影,逼得尚未上映的电影,也调整档期,避避风头。《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没有特效,不是大制作,却是难得的好故事、好电影。这一故事的原型来自于药侠陆勇,慢性粒白血病患者陆勇由于帮助病友购买廉价的印度仿制药“格列卫”,而涉嫌触犯“销售假药罪”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被提起公诉,后由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最后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电影毕竟是电影,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实的陆勇变成了程勇,增加了很多戏剧冲突,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不仅仅抓住了买药贵、看病难这一个全民“痛点”,更注入了人性关怀,文学即人学,电影亦是如此。好电影一定是好故事,而好故事一定直指人心。

徐峥饰演的程勇是个男性保健品的商贩,专卖印度神油,人进中年,穷困潦倒,上有老、下有小,交不起房租,被房东锁了大门,妻子离了婚,还可能失去儿子监护权,父亲病重,急等钱做手术,并且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猥琐自私,油腔滑调,打老婆,不修边幅,邋遢不堪,工作也多少有些上不了台面,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中年油腻男”。这一形象并不“高大上”,也不“光正伟”,就是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像我像你也像他。

面对生活的重压,一位不速之客的到访打破了原来的生活轨迹,年轻的慢性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找到了他,让他从印度代购一种仿制药“格列宁”,成本500元一盒,而正版瑞士“格列宁”一瓶售价近4万人民币,“我等着这药救命。”

在巨大的利润面前,程勇大胆地走私印度药回国。批发价500元,转手价5000元,一出一入,就是10倍的利润。对于程勇来说,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对慢性粒白血病人来说,他们拥有了活下去的机会。讽刺的是,病友们纷纷给程勇送锦旗,称其为“药神”。“我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要的是钱。”程勇并不想当药神。当生意引起药厂和警察的注意后,为避免刑罚,性胆小的他“逃”了,把走私渠道转让给了一个无良的骗子,自己全身而退,做起了服装生意,而且生意还不错。

直到有一天吕受益的老婆来找到他,恳求他继续提供那种廉价的仿制药。但是他的事业已经走上了正轨,不想再趟这趟混水。不过耐不住良心的不安,他还是决定去看望那位患白血病的朋友。由于缺乏药物,吕受益病情急剧恶化,不愿连累家人自尽了。

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挺大,他才真正的第一次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这种他曾经拿来牟取暴利的药物。 “格列宁”真的可以救人,自己也真的可以救人,于是他走上了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售卖的不仅是药品,更是这些患者活下去的希望。终于,当警察开始查封印度“格列宁”,断这些病患的命路时,程勇决定展开一场救赎,主动站了出来,冒险走私药品,甚至印度厂商停产后,自己赔钱为病友提供药品。

回顾整个故事的线索就是药,为了赚钱而卖药,为了避免刑罚而不卖药,最后为了救人而再次卖药。药既是救人,也是救己。救人的是性命,救己的是灵魂,从猥琐自私的小人物,到嚣张跋扈的暴发户,再到舍己救人的“平民英雄”。

其实,这部电影的原名是《生命之路》,后来改名为《中国药神》,不过最后定名却是《我不是药神》。电影的英文是“Dying to survive”,从死到活着,有人翻译为向死而生。婴儿以为世界都是他的,大了以后,才知道世界不是自己的,那么自己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