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

时间:2021-04-12 01:18:37

相关推荐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流派,学习陈氏太极拳,我们需要了解当中的拳理特点还有相关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使我们的陈氏太极拳学习更加完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陈氏太极拳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流派,学习陈氏太极拳,我们需要了解当中的拳理特点还有相关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使我们的陈氏太极拳学习更加完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陈氏太极拳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1、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2、陈氏太极拳

3、陈氏太极拳的拳理特点 4、初练陈氏太极拳如何化去身上的僵劲

5、如何练出松活弹抖的爆发劲 6、陈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

7、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六要领 8、陈氏太极拳缠丝劲的分类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提到陈氏太极拳,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老架一路,这是陈氏太极拳中的必学套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又称大架,是由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炼归纳编定而成。

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练习时,要求意、气、身密切配合,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缠绕圆转,外柔内刚。

下面我们以老架一路的前三式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第一式 预备式

1、立正:两脚并立,身体自然直立,两手下垂,眼平视正前方。

2、提膝:直立松胯,中心坐在右腿上,随即松右胯,以大腿根提起小腿,左脚尖自然下垂。注意,身体端正松沉,不能前俯后仰,也不能左歪右斜。

3、跨步:随着右胯松沉,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渐渐将重心由右腿沿下弧线移至两脚中心位置。

成式后,两脚间距与肩同宽,脚尖朝前。眼睛平视,身体端正,松肩,臂膀自然下垂。含胸塌腰,圆裆松胯,屈膝,十趾抓地。整个身体松沉向下,意守丹田。

第二式 金刚捣碓

1、上掤:两手腕领劲,将两臂缓缓抬起,与肩同高、同宽,两掌心朝下。尾骨竖直下沉,身体内部有上下对拔之势。

2、下按:两臂松沉,两手下按慢慢收回至腹前,同时,松胯下坐。要求裆部圆,犹如骑在马背上一样,屁股有粘住马背的感觉,两脚向下蹬地犹如等在马蹬里。

2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2)

3、左转:以腰为轴向左转动,重心稍向右腿移,同时左手逆缠(手心朝外,大拇指领劲),右手顺缠(手心朝上,小拇指领劲),两手之间大约一小臂的宽度,两手与肩同高。要求在转动过程中,两腿

不动,松胯转腰。整个过程中,身法端正,沉肩坠肘,含胸塌腰,圆裆松胯屈膝。

4、右转:身体向下稍稍松沉(下坐的感觉),随后以腰为轴向右旋转,重心向左腿移动,右脚尖向外摆75度,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很自然地沿着上弧线型有旋转,逐渐变成左手顺缠,右

手逆缠(手心朝外,大拇指领劲),左手顺缠(手心朝上,小拇指领劲),两手之间大约一小臂的宽度,两手与肩同高。要求在转动过程中,两腿不动,松胯转腰。整个过程中,身法端正,沉肩坠肘,含胸塌腰,圆裆松胯屈膝。

5、跟步:立身中正,重心先向左腿坐下,随后左腿将重心推向右腿。在右腿屈腿承重后,左脚跟进。左脚尖自然下垂,合于右膝内侧。在此期间,两手形状不变,只是微微向右后棚出。

6、铲脚:右腿屈膝下蹲,松右胯,左脚跟内侧贴地向左上方铲出一大步,脚尖向上勾起。同时,两臂向右后方棚出。要求,立身中正,不向前爬。

7、移重心:两膝向外扩展,松胯圆裆,身体端直下坐成右偏马步。两掌立掌落于右膝上方,掌心相对。随后以腰为轴向左旋转,重心左移,逐步形成弓蹬步(左腿弓步,承载体重70%,右腿稍屈膝而

蹬步,承载体重30的重量)。同时,左手从左膝前经过裆前、右膝前再向上棚出,与胸同高,掌根朝外,掌心朝下;左手的移动与重心的移动相合。右掌留在右膝上方,掌心朝上。

8、虚步:左手向上,然后向下沿着脸面抹下,右手和右腿一起从下弧线向前于左手相合。右脚虚脚踮地,有臂前伸,右掌与腹同高,掌心朝上。左掌心朝下,轻放在右肘上方。

9、上:右手握拳,意念上提着右膝一起向上,右拳与额头同高;同时左掌向下按,落至小腹前,变为掌心朝上。注意,在右边提起的时候要松胯,不要让身体倾斜。

10、下:右拳右脚一起下落,右拳落于左掌内部的同时,右脚落地震脚。两脚与肩同宽,脚尖朝前。

成式之后,注意检查自己是否立身中正、圆裆松胯、含胸塌腰。腋下要留有间隙,胸部前合的同时,背部自然扩张,并从两侧向前卷合。

第三式 拦扎衣

拦扎衣的名称来源于古人交手对阵时的外在形状。古代中国男人穿长袍不利于行动,所以在和别人交手之前先用左手将自己的袍子前摆撩起来塞进腰带里,这就是扎衣”;而右掌立掌向外拦挡对方,这就是拦”。合起来就是拦扎衣了。

1、合:腿脚保持不动,屈膝松胯圆裆,臀部有下坐感。腰杆直立,尾骨下沉(以上要求实为金刚捣碓成式时的要求)。腰微左转带动两臂作如下运动:左掌立掌向右胯前按下,掌心朝后,同时右掌向

左脸外侧穿出,掌心朝后。两臂交叉相合故名合。

2、开:腰微右转带动两臂作如下运动:右掌从左上方沿上弧线向右方打开至臂与肩平,同时左掌沿下弧线经裆前至与肩平的位置。两臂打开,关节微微拔长。身体向下松坐。

3、合:左右两臂继续沿着圆弧线运动,收至胸前交叉成十字,两掌心朝后(朝自己的身体),左臂在外右臂在内。同时,重心沿下弧线移至左腿后,提起右膝,右脚尖靠在左膝内侧自然下垂。

4、开:左腿曲蹲,松左胯,右脚跟内侧贴地向右滑出一大步后脚尖翘起。此时左腿弯曲而右腿挺直,立身中正,两臂继续在胸前交叉。

5、下坐:右膝弯曲,右脚尖落地,两腿成左偏马步。

6、打开:腰向左转然后又转,带动两臂从左上方沿上弧线向右方运动。右掌向右下方砍去,左掌沿右胸、左肋后叉腰。同时,重心向右移动,形成有弓左蹬步。眼睛随着运动的手的方向运动。

7、成式:身体端正下坐,圆裆松胯,两脚尖朝前。左腿曲蹲,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右膝微屈以便右胯松活。尾骨垂直而下沉,以便立身中正;含胸塌腰,松肩沉肘,手指舒展,中指领劲。

3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3)

陈氏太极拳

一、陈氏太极拳的特性

大家知道,陈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是: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轴,节节贯串。

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

练习要求

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松胯屈膝,裆劲开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

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圆转,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

如棉花裹铁,外柔内刚。整套拳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断续处,没有凸凹处,没有抽扯之形,没有提拔之意,浑然一圆,方为合格。

以旋腕转肩,旋腰转跨,旋踝转膝,以及胸腰折叠,形成一套从头到足,连绵不断的空间曲线运动。

二、陈氏太极拳对放松的理性与目的及放松状态下的发劲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松、柔、慢,这是太极拳练功的独特的方法与手段,而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放松、柔和、缓慢的练习方法,突破去僵求柔的过程,达到疏通经络,引动内气,使内气与外形相机的结合起来,以意行气,以气运身。

气到时,形是随气而动,气不到,形是迹然不动。

逐步将内气充实、壮大、饱满,也就是丹田气充实,才会大河有水小河满”,将内气渗透到四肢百骸,循环不已,才能起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作用。

太极拳追求的是先天自然之气,返朴归真;应放弃后天之气,僵劲拙力。

什么叫后天之气,僵劲拙力?就是人刚出生后,脱离母体,为了生存长大,劳动生产需要所吸收的水谷之气,产生的一种力量,叫后天之气,也叫僵劲拙力,这种力是学太极者必须舍弃而不取的。

认识的越早,放弃的越快,才能及早得到先天自然之气。

怎样才能放松,去掉僵劲拙力?就是在练习时要求:松肩沉肘,松胯屈膝,肩部、背部、腹部、肋部肌肉均要松弛下沉。

4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4)

以单鞭为例

头顶的百会穴,右手腕顶部和左手中指端这三个部位向上领劲,其余部位全部松弛下坠,呼气放松,才能感到丹田饱满,四梢气充足。

如在这种状态下练发劲,如掩手宏拳一势,旋裆转胯,缠腿转腰,一瞬间将丹田之内气贯到前拳后肘,真正体现出陈氏太极发劲的松活弹抖,完整一气。

要求周身放松,是为了将内气顺利达到梢节,尽量在中途减少气损”。

就好比电学里的导电原理,用铁丝导电与用铜丝导电的差别一样,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三、陈氏太极拳的放松及在放松状态下发劲所产生的效果

如果掌握了陈氏太极拳的松柔缠绵,稳健中舒,内气充盈,周身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生物电磁场,所以身上出现了一种灵感,使人触觉灵敏,行动速度加快。

达到这个阶段所产生的效果有三种

1.从健身角度讲,周身放松,肌肉松弛,呼气下沉,可迅速恢复大脑的神精疲劳,振奋精神,使精力充沛;肌肉放松,可加强皮肤弹性,润肤美容。

骨节可得到柔和圆转的锻炼,可增强骨质密度和柔韧性,延援骨骼退化衰老。

总之,通过放松柔和的运动练习,对身体的神精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骨骼均能起到良好的保护和加强机能的作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身健体。

2.通过周身肌肉放松的太极拳运动,可增强灵感,提高速度,缩短肌肉紧张到恢复正常放松的时间。

3.通过陈氏太极拳螺旋缠丝的放松练习,在应用过程中就自然表现出三种力:旋贯力、化解力和穿透力。

通过持久练功,使内气充盈,在此基础上,陈氏太极拳螺旋缠丝劲在技击时就有三种表现。

一种是受到外来侵力的冲撞时,用旋贯力将力点化解。若其余力未尽,再加力相助使其扑空栽倒。

若对方感到力点被化,随即回抽时,就马上转劲跟上加力打回劲,使其跌出,此为引进落空合即出之法。

另一种是进击时的旋转”穿透力”。就是借机发人时,将周身之力集中一点,快速旋转加力,如子弹离开枪膛的来辐线,有穿透之威力。

其三就是”化解力”。在被人擒拿控制时,顺其劲别螺旋缠绕,避实就虚,无孔不入,将对方劲力化解,并能顺劲制人。

5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5)

陈氏太极拳的拳理特点

纵观陈王廷创造的太极拳,有以下五个特点。

1.把拳术和导引、吐纳相结合

我国古代的导引和吐纳,源远流长,在公元前几百年前的《老子》、《孟子》、《庄子》等著作中已出现,汉初淮南子刘安又编成六禽戏”,后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则改为五禽戏”,是后世气功、内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础。

陈王廷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法的协调动作,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

这对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拳术技巧,的确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2.螺旋缠丝式的缠绕运动,动作呈弧形,连贯而圆活,极符合经络学说的原则

经络是指布满人体内的气血通路。经络发源于脏腑,布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疾病作,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

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

以腰为轴,微微旋转使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周身,通任、督(任脉、督脉),练带、冲(带脉、冲脉),达于四梢,归于丹田。

陈、王、武、李四家太极拳论,先后发其幽微。这些正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而使太极拳成为内功拳”的一种流派。

3.创造了双人推手的竞技运动

推手,旧称打手,是我国武术中一种综合性的实习技击方法。

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分部练习法,但它们各具特色,古代有南拳北腿”、长拳短打”之称,就说明这种分歧。

同时,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练习。

这就为花假手法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前人苦心积累的点滴经验,也由于实践不足,很难提高技击水平。

陈王廷创造的推手方法,以缠绕粘随为中心内容,综合了擒、拿、跌、掷、打等竞技技巧,并且还有所发展。

譬如拿法,它不限于专拿人的骨节,而是着重拿人的劲路,这就比一般拿法的技巧高。

推手方法的出现,解决了实习技击时的场地、护具和特制服装等问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可以搭手练习的竞技运动,并在我国的武术技击方法(踢,打、摔、拿、跌)中注入了一个新的内容——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