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引争议 请让科研和比赛都纯粹一点

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引争议 请让科研和比赛都纯粹一点

时间:2018-09-03 23:23:44

相关推荐

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引争议 请让科研和比赛都纯粹一点

近日,昆明市一六年级学生通过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就此事进行回应称:获奖小学生为该所研究员之子,目前已对此事展开调查。随后,云南省科协表示已经成立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调查。7月15日大赛组委会回应,已成立专项调查组核查。

近期此事件也成为了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人民网评论指出:在重视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当下,小学生能研究癌症相关基因似乎并不意外,但公众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该项目的部分实验记录显示,陈“神童”在1月9日还不知道什么是基因,4天以后就学会了相关知识。如果生命科学这么简单就能学会,那医学院的本科生为啥还需要全日制读五年?所以,大家对此事揪着不放是情理之中的。为此,条码君的同事们也采访到了家长、学生和研究领域的专家,请他们表达针对此事的看法。

网络热评

小李:这种标题都读不太清楚的高大上论文才三等奖?那一等奖二等奖是啥神仙?

天籁:我觉得没必要上大学读博士了,都输给了一个小学生。

图南:是天才还是侮辱大众智商?

伦王子:连题目都读不顺的我,也不好意思怪我小娃不成器了。

Sun:有些事,不反对小孩子去了解,但不要不经推敲盲目瞎搞!

谭兰平:这种科研成果还只得了三等奖,很想瞻仰一下一等奖二等奖是什么内容,其父母又有多强大!举办机构的评选专家应该到什么级别!

俊宏:拼爹!

家长看法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通过各类比赛投身实践,丰富阅历。昆明小学六年级学段的家长告诉记者,目前小学生接触的科研创新课题中,不乏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少数民族语言调研、航天航空知识培训等方面内容,大多数课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紧紧围绕着孩子的兴趣爱好、生长环境而展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孩子的确感兴趣,家长肯定支持。

六年级学生家长 唐女士:一定是要他感兴趣,因材施教。一定不要说看外面什么热,什么潮流,就强迫孩子去学。没有兴趣的话,绝对学不好。一定要他感兴趣,着重培养他一下。

六年级学生家长 杨女士:比如我们家孩子,我希望他学一下科技方面的,比如机器人,开发自己。本身他也喜欢,开发他自己的智力,我觉得也挺好的。

市民: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以后在起跑线能够比其他孩子可能要提前一些,有的家长会这样考虑。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不太主张这样。有些东西在他那个年龄段就接受那个年龄段的东西,可能比较好一些。但是超前的有些东西,我觉得可能给孩子会是一种负担。

学生看法

高三学生:

高考加分肯定是一个,自主招生也会有一定优势。如果是自己的爱好,能丰富自己的阅历,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个基础,也是挺好的。

高三学生:

主要是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如果父母过多帮助,孩子就不是主体了,父母是主体了。

高三学生:

家长应该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知识的灌输,不应该动用过多的关系去让他获得不公平的奖励。

大家普遍认为学生在完成课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课外赛事拓展思、维锻炼自己,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为了单纯拿奖而去弄虚作假,这不但违背了科研的初衷,也破坏了比赛的公平。

专家看法

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宁:

此事为何会引发公众关注?大多数孩子是按照正常的身心发展规律成长,但不排除有极少数极其优秀的超前发展天才儿童,他们智力发展明显超过同辈群体的现象是存在的。引发社会各界的负面讨论,第一方面是公众对心理发展规律不了解,限制了想象力;另一方面,这样的现象易造成公众的反感情绪,不排除孩子在借助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研究,超越了他本身的水平。

评价体制、评价标准,要做一个理性的甄别。像这种活动绝对不是大多数人可以参加的,不是面向大众儿童参加的活动,因为大多数儿童达不到这样的水准。我们可以搞这样的活动,但是仅针对极少数的确是超前发展的孩子,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要埋没他们的天才。不是大众性、流行性、民众类活动,它不是流行活动,不像流行歌曲,谁都可以唱,这是关键之关键。

家长可以鼓励青少年参加科技竞赛活动,但要符合正常发展的规律,不要揠苗助长。必须双管齐下。第一家长正确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要符合发展规律,除非这个孩子真正具备了超越一般人的才能,否则我们一定要有针对性去培养。第二要修订评奖标准,不要把漏洞放太多,这样的评奖一定仅是针对极少数超常发展的儿童,而不是针对大多数儿童。

云南范围内资深高中学科竞赛教练莫老师:

目前,小学学段的考试并不能拉开孩子差距。针对智力超常儿童的培养,也需要经过量化的考试,之后介入专业的培训。但需要肯定的是,从挖掘出有天赋的孩子,到培养他们在专业领域获得成就,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研究这个东西,不是突然迸发出来的,你要看他之前有没有研究,如果他之前没有研究,那这个就肯定属于不符合正常的客观规律。现在我们青少年创新竞赛一般只能看到结果和标题,没有办法看到前期做了哪些工作,然后他在这个工作里参与度有多少,些都没有办法看到。

基于以上,控制评奖机制的漏洞才是保障公平,同时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

此事已经成了这几天的热点事件,

在当事人"学二代"的背景下,

获奖小学生和家人受到了广泛关注。

【来源:都市条形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