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肿瘤与心血管疾病有何交织?葛均波院士团队做客“科技会客厅” 团队发布肿瘤患者护

肿瘤与心血管疾病有何交织?葛均波院士团队做客“科技会客厅” 团队发布肿瘤患者护

时间:2022-02-01 14:42:51

相关推荐

肿瘤与心血管疾病有何交织?葛均波院士团队做客“科技会客厅”  团队发布肿瘤患者护

记者:陶婷婷

摄影:杨浦东

“要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不只是获得“健康手”“健康腿”,而是要把患者看成一个整体,让公众获得有尊严的健康……”12月14日,申城气温跳崖式下降,户外冷风习习,而“科技会客厅”里因为葛均波院士尊重患者的话语让现场氛围暖融融的。

“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主办的“上海科坛·肿瘤心脏病学”上,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做客“科技会客厅”,就肿瘤心脏病临床实践中的创新成果研发与落地、新媒体平台工具的辅助应用进行分享。现场,团队还发布了“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并举办“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及其应用”专利转化的签约仪式。

会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为葛均波院士颁发了“上海科坛”聘书。

葛均波呼吁,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密不可分。随着治疗方式不断发展,很多肿瘤患者能够长期存活,癌症逐渐变成了一种“慢性病”。对于这些患者,必须提高长期存活的生存质量,肿瘤患者和家属在关注癌症治疗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对心脏的监测!

乳腺癌化疗药物

是否影响心脏一查便知

记者获悉,现场发布的小程序,无论是肿瘤科医生,还是普通患者都可自行完成简单操作,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通过简便的测评,初步测定心脏危险性。

半年前,52岁的王阿姨体检发现乳腺癌,在外院做了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开始化疗。近期,王阿姨偶尔会感觉心“咚咚”跳,肿瘤科医生在复查时听说这一情况,给她安排了抽血、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心电图提示王阿姨存在偶发室性早搏,但其他检测结果都没有明显异常。王阿姨非常紧张,担心化疗药物是否影响心脏、是否还能继续治疗?医生当场使用“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测定她的风险等级为a级,属于低危人群,可以继续用药。

随着乳腺癌早期检出率的提高以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乳腺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生存期延长,癌症幸存者的长期心脏并发症风险增多。对于中老年妇女来说,心血管疾病造成了更大的死亡威胁,而不是乳腺癌本身。

“目前,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心脏不适,主要寻求心内科会诊,就医流程不便。而且,现行医学专科划分的局限性,导致肿瘤科对乳腺癌患者心血管风险的认识相对不足,容易忽略早期临床表现,进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当前亟需简明扼要的风险评估方法,协助非心脏科医生进行早期甄别。”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程蕾蕾主任医师介绍道。

小程序可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中国高发疾病之一,肿瘤患者承受着沉重的疾病负担。在中国,每10分钟就有55人死于癌症;全球一半的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病例来自中国。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简而言之就是借助自身免疫细胞来杀灭肿瘤,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标。这是第一次在“治愈”层面上让癌症病人看到了曙光。

但其在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的同时,各器官的免疫毒性成为临床中不可避免的新问题。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致死率最高,成为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死亡率高达39.7%~67%。而且,鉴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良好的抗癌效应,此类药物广泛应用已成必然趋势,专家预计未来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此次同步上线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提供了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非心血管内科医生评估肿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早期快速地识别高危人群,尽早转至心血管内科寻求专业治疗建议,有助于减少心血管毒性事件的发生,降低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

在我国,肿瘤心脏病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临床一线的工作实践,同时需要各方面共同合作,产学研医齐头并进。为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并开展了各项临床与科研工作。

多学科合作任重而道远,葛均波院士等医学专家、科技和医药企业研发专家以及医疗媒体专家在本期“科技会客厅”就为何大力倡导肿瘤心脏病学研究,在线诊疗平台如何更好发挥价值等展开此话题的讨论。

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

密不可分

葛均波介绍,我国癌症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三,平均每分钟就有7.5个人确诊为癌症。而心血管病的危害更加不容易小觑,我国现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3.3亿,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可谓“每家都有心脏病”。

在老百姓的印象里,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两种毫不相关的病变。但实际上,它们“狼狈为奸”,很多人因为心脏原因而对肿瘤束手无策,甚至只能眼睁睁地任由病变肆虐。这是因为,随着肿瘤诊治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既往视为洪水猛兽的癌症,也逐渐变成一种能够长期存活的“慢性病”。譬如,中国肿瘤登记材料显示,我国城市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80%,上海地区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超过92%。变成“慢性病”的癌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他们不但同样声名狼藉,其实还是一对难兄难弟。

是药三分毒,治疗肿瘤的药物和射线,难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心肌细胞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绝大部分细胞不太一样,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举个例子,我们的皮肤细胞,坏死了之后能够再生,重新长出新的细胞。但是,心肌细胞却不行,基本不具备再生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体心脏的细胞几乎是恒定的,心肌细胞坏死之后只能形成疤痕,而疤痕就丧失了收缩和舒张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心肌梗死是非常凶险的危急重症,因为没有储备和代偿。因此,各种肿瘤治疗药物和放疗的射线造成的心血管毒性,特别需要关注。

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

应运而生

近年来,基于临床实际诉求,应运而生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中山医院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给合并罹患肿瘤和心血管病的患者,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学团队研究发现,当前心内科临床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浆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这一指标能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的病情转归情况。前期临床数据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团队结合血浆sst2、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等指标建立了评估模型,能早期、快速地识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当天活动上,中山医院将该项专利成果许可给深圳华迈兴微医疗科技公司,后期将共同研发能够有效预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的检测试剂盒,惠及更多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

肿瘤与心血管疾病有何交织?葛均波院士团队做客“科技会客厅” 团队发布肿瘤患者护“心”小程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