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31年前的今天 设计原子弹氢弹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因辐射致癌病逝

31年前的今天 设计原子弹氢弹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因辐射致癌病逝

时间:2019-01-14 03:39:53

相关推荐

31年前的今天 设计原子弹氢弹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因辐射致癌病逝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东西望)

31年前的今天,1986年7月29日,设计原子弹氢弹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因辐射致癌病逝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

他出自名门,与杨振宁是打小的朋友。留学美国名校普渡大学,不到两年,拿到博士学位,年仅26岁,人称娃娃博士。仅9天后,就决定回国效力,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核武器研究的秘密工作中。

在苏联专家撤出的极度困难下,他领导设计了原子弹和氢弹,获得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6年零3个月,法国是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他生前共参与了32次核试验,亲自去罗布泊指挥试验队达15次。在一次试验中,不慎受辐射影响,患上了直肠癌。病重后的要求是:在国庆节去看天安门。死后,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是中国核武器事业最重要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两弹元勋”。

出自名门的好朋友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的邓家祖屋,也叫铁砚山房的祖居内。家中为书香门第,是乾隆时期著名书法大师邓石如的六世孙。父亲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哲学系教授,与杨振宁的父亲是多年之交。

邓稼先出生8个月后,随母亲和两个姐姐来到北京。1936年(12岁),考入北平崇德中学读初二。1939年(15岁),读到高一,学校因抗战停办。杨振宁也在崇德中学,高他两个年级。

美国普渡大学的娃娃博士

1940年5月(16岁),邓稼先为避战乱,途径上海、香港、越南,到达昆明。9月,入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读高三至毕业。1941年,进入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21岁),抗战胜利同时大学毕业,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1947年(23岁),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第二年,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没有家庭的秘密工作

他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第9天就决定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期间与何祚庥等人合作,在《物理学报》上发表多篇论文。1956年(3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34岁),中央决定发展原子弹。6月21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不久,中国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启动成功!邓稼先被邀请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妻子表示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

1958年8月,邓稼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0月16日,以聂荣臻为主任的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投入到这项秘密的工作中来。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59年6月(35岁),苏联拒绝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有关技术资料。不久,又单方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工作陷入困境,为了记住这个日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工程代号定名为“五九六”。

在中国荒凉的大西北,“五九六”的战士们,硬是把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建设成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1962年(38岁),邓稼先和其同事拿出了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奠定了基石。此后,原子弹进入生产、试爆阶段。

1963年9月,邓稼先、于敏率领九院理论部研究原子弹的原班人马,承担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1964年10月16日(40岁),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2年零8个月的第一颗氢弹

不久,邓稼先、于敏拿出了氢弹的设计方案。1967年6月17日(43岁),330万吨当量的氢弹试验获得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6年零3个月,法国是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在美国杨振宁曾写信问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不已。

因辐射得癌症的院士

1971年夏(47岁),杨振宁回中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开列了在北京要见的名单,第一个人就是邓稼先。正在青海基地遭受文革批斗的邓稼先,在周恩来总理批示下回京,得到解救。但家人仍受到一定冲击。

1972年,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55岁),任第九研究院院长。此年,在一次试验中,身体受辐射影响,患上了直肠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学部委员)。

1982年(58岁),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同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邓稼先高兴地写下:“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想看天安门的两弹元勋

1983年(59岁),他的癌细胞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5年7月30日,他因病住院。1986年7月16日,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3天后,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癌症晚期大出血去世,享年62岁。

他生前共参与了32次核试验,亲自去罗布泊指挥试验队的就达到15次。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称为“两弹元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