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福建土楼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 中国古建筑一朵艳丽的花

福建土楼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 中国古建筑一朵艳丽的花

时间:2020-02-10 00:53:08

相关推荐

福建土楼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 中国古建筑一朵艳丽的花

福建土楼总共有三千多幢,当数漳州市的南靖县、华安县以及龙岩市的永定县三处土楼最负盛名。

D1: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

车从福州出发,四、五个小时的行程到达漳州南靖。午饭后,又马不停蹄地向南靖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村进发,参观最具代表性的田螺坑土楼群。

到了半山腰的景观台,往山下望去,田螺坑的土楼群,是由四个圆型的土楼簇拥着一个方型的土楼所组成,酷像餐桌上四菜一汤的摆设。

难怪有人把田螺坑上的土楼群,形象的称为“四菜一汤”土楼群呢!导游还让我们看看右边的两排平房像不像一双筷子,还真有点像呢。

据导游介绍,田螺坑“四菜一汤”的土楼群,为黄姓客家人的小聚落,居中方形的土楼叫“步云楼”,建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为黄氏始建。

它和右上方的圆形土楼“和昌楼”同一时期建造,1930年、1936年黄氏族人又在周边相继建起了“振昌楼”、“瑞云楼”,1966年,田螺坑土楼群的最后一座土楼——文昌楼建成。

五座土楼犹如一朵梅花绽放在群山之中。从下面的观景台向上看,田螺坑土楼群最低的土楼和最高的土楼,落差近20米,每座土楼前后高低都不一样,展示着土楼的美学视觉和建筑精粹。

D2:裕昌楼,南靖最大最古老圆楼

来到南靖县书洋镇下坂村,远远的看到“中华第一奇楼--东倒西斜700年裕昌楼”的指示牌。

这是南靖县目前已知最大、最古老的圆楼,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

从外形上,并看不出土楼东倒西歪,进入土楼方见三、四楼回廊支柱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支柱逆时针倾斜,看起来摇摇欲坠,但它却历经风雨,屹立七百年不倒。

整座楼分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每个家族各居一卦,设一部楼梯。

裕昌楼为五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一层为厨房,二层为粮仓,三层老人居住,四层年轻人居住,据说五层为存放棺材之用,不知真假。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每家的厨房内都设有水井,深1米、宽0.5米,伸手即可打水,是福建土楼中水井最多的。

D3: 怀远楼, 工艺最美、保护最好

在南靖云水谣景区,最吸引人的是山脚下、溪岸旁一座座星罗棋布的土楼。我们首先来到了距南靖县城54公里的梅林镇坎下村的怀远楼。

怀远楼建于1905-1909年,为简氏家族所建,是目前南靖县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形土楼。

整座楼共有4层,每层34个房间,每间屋子的规格大小一致,每户四层,一层做饭,二层储粮,三、四层住人。至今外墙表面光滑无剥落,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

土楼中的祖堂是土楼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标志性建筑,是全楼居民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

而怀远楼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中间的祖堂,平时是用作简氏子孙读书的地方,取名为“斯是室”。

站在上厅往回看,进门口的反面上悬挂“助我义师”滏金匾,据说是民国将军何应钦所题。

楼前平地有块用鹅卵石排成的太极图案。土楼和村子被水稻田和茶山包围着,好一幅和谐安宁的田园山居图。

D4: 和贵楼,南靖最高的土楼

位于梅林镇璞山村的和贵楼是南靖最高的土楼,也是福建土楼方形楼的代表,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

据说这座高五层的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10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整座土楼宛如陆上“诺亚方舟”,历经几百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和贵楼每层有28个房间,楼正中开一个大门,东西南北四方各有楼梯上下。

天井中心建三间一堂式学堂,以“世间好事忠和孝,天下良图读与耕”很好的诠释了“耕读”二字的含义。

天井内有两口相距十八米的水井,一清一浊,这是由于当初修筑两口井的时候,清水井是用水泥砌成,而浊水井是由小圆石堆砌的。

导游带我们来到院子中的空地,踩上去软绵绵的,还说如果在这里跺跺脚,天井整片的鹅卵石便会涟漪般震动,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试了试。

D5: 二宜楼,华安大地土楼的典型

漳州华安县的土楼现存68幢,大地村的“二宜楼”又是华安土楼的典型代表,它环境宜居、防卫周密、外墙厚实、设计科学、壁画丰富、保存完整。

华安大地土楼群位于华安仙都镇大地村,由当地商人蒋氏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

小导游是蒋家二十世孙媳妇,土楼有她家的部分房子,她带我们参观讲解。

二宜楼是圆形的,一个小门洞通向院子,门洞外墙上有一个曲折的“传声洞”,便于呼唤又利于防卫。

进入圆形大院,四周有十个是四开间的单元,一个五开间、一个三开间的单元,每个单元各自有单独的出入口、小天井和独用的楼梯。

一般一楼后面是厨房前面是商铺,二楼是书房、客厅,有多处清代漂亮的壁画,三楼是卧室,四楼是做佛事的地方,四楼的外围是相通的,这不仅使各家各户联通,而且便于防卫时的枪击救援。

四楼木质地板上面现在已经用厚厚的玻璃保护,通过窗口向外看,每一个窗口都是一幅美景,村子里面民居不少,基本都是黑瓦白墙。

楼中心院子是楼内多户合用的公共空间,挖有两口土井,小导游让我站在院子中心一块石板上拍巴掌,果然这里响声最大。

在当时,土楼内每个居住单元也和现时商品房一样有自己"门牌号",主人或来访者根据门旁不同样式的木雕来分辨门户。

二宜楼的防卫措施很严密,土楼内的排水口,在遇紧急情况时可用来逃生,其通向楼外数十米处。

另外,所在四楼墙角上多处设置横木作为固定的爬梯,在瓦顶维修时,便于登攀。

现在土楼由当地政府代管,产权仍属原业主,旅游收入业主参与分红。

D6、7:东阳楼、南阳楼

小导游还带我们参观了村子里的东阳楼和南阳楼,这里依山傍水,安详宁静,慢慢的走一走,感受着淳朴的田园风光。

这两座双环圆形土楼,建于清嘉庆,它们是单元式布局和内通廊式建筑风格相结合。

南阳楼现在是福建省土楼博物馆,里面有福建所有土楼里保存最完整的土楼文物,还收藏有闽南人民的生产生活用具。

D8:承啟楼,永定土楼中的土楼王

在厦门期间,我们还参观了位于龙岩市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的两座永定土楼。

一座是距县城47公里的承啟楼,是永定土楼中建筑圈数和居住人口最多的土楼,也被称为“土楼王”。

它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整座楼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全楼共计400个房间,鼎盛时期住过800多人,真像一个热热闹闹的小城市。

D9: 侨福楼,间数最少的"博士楼“

另外一座是始建于1962年的侨福楼,坐落在承启楼西侧,也是圆形土楼,坐北朝南。是楼主在海外的兄弟筹资兴建。这座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

侨福楼的结构为单圈圆楼,高三层,中间为天井,全楼只有30间,比较少见的是楼外有一圈围墙包围着,围墙上又设有外大门,形成一个院落。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御外凝内”应该是对土楼最恰当的归纳。用现在的眼光看,虽然居住其中生活有些不便,但在当时无疑是高级的民宅。现多数居民已搬离,只有少数人仍居住楼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