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菏泽鲁西新区规划印发 山东省级新区建设拉开大幕!

菏泽鲁西新区规划印发 山东省级新区建设拉开大幕!

时间:2020-10-27 06:32:30

相关推荐

菏泽鲁西新区规划印发 山东省级新区建设拉开大幕!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德州天衢新区发展规划》《菏泽鲁西新区发展规划》。

一、规划起草背景过程

3月,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提出,规划设立省级新区,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支点。经过对标学习、开展课题研究、研究比选方案、专题会议论证,省政府决定在烟台、临沂、德州、菏泽开展省级新区试点。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4市组建起草专班,在全面摸清新区底数、学习借鉴国家级新区及兄弟省份省级新区经验、加强与省“十四五”规划纲要衔接基础上,加紧编制新区发展规划。按照成熟一个批复一个的原则,11月,《德州天衢新区发展规划》《菏泽鲁西新区发展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省发展改革委文件印发。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注重把握“4个突出”:一是突出功能定位。两个规划均将省政府确定的3大功能定位摆在靠前位置,单独成章,明晰破题路径。二是突出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全景图,明确产业发展路径,构建以新动能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三是突出改革创新。将改革创新理念贯穿始终,比如,体制机制方面,提出采取“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体制架构,赋予新区更加充分的改革自主权;科技支撑方面,将科技创新单设章节,突出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等内容;要素保障方面,提出探索建立“市场+行政”用地指标调控机制、柔性引才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四是突出绿色发展。在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部分,突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布局方面,严控新上“两高”项目;专设绿色低碳章节,明确目标、任务、路径,探索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子。同时,对新区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排查,两个新区均无新建“两高”项目。

《菏泽鲁西新区发展规划》共分3大板块、8章。

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前言和第1章。阐述新区发展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

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2章至第7章。聚焦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原城市群对接合作先行区、鲁西崛起战略引擎3大战略定位,提出构建生态保护格局、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做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12项重点任务;聚焦改革创新,提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3项重点任务;聚焦产城融合,提出建设品质新区、智慧新区、韧性新区、人文新区4项重点任务;聚焦高标准建设起步区,提出优化功能布局、实施五大工程2项重点任务。

第三板块为结尾,包括第8章。提出加大要素供给力度、强化重大项目支撑、统筹推进规划落实3项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相关介绍

一、设立省级新区的重要意义

国家把新区建设作为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1992年以来,陆续设立19个国家级新区。实践证明,新区在承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聚集要素资源、促进产城融合、培育经济增长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省委、省政府高点站位,抢抓战略机遇,作出设立省级新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设立省级新区是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创新实践。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上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基础良好。建设菏泽新区有利于打造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突破口,探索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子,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位势。

设立省级新区是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与开发区等各类功能区相比,省级新区是承担重大发展改革任务的综合性平台,跳出行政区划,有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能够更好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为加快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提供重大载体支撑。

设立省级新区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举措。作为政策资源的富集地和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复制推广国家级新区经验模式,整合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贸区、上合示范区及开发区、特殊监管区等各类支持政策和制度创新成果,综合赋予新区更大的先行先试权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有利于形成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设立省级新区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在菏泽设立新区,有利于加快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提升菏泽发展能级,带动鲁南经济圈加快振兴崛起。

二、省级新区选址原则

(一)战略承载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内畅外联基础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外链接和要素集聚潜力大,能够精准对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二)联动支撑潜力大。有利于拓展全省发展腹地空间,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支点,辐射带动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三)产城融合基础优。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建设布局相对协调,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互动基础扎实,能够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四)开发利用空间广。土地资源相对充足,要素资源保障能力较强,便于统筹规划布局,推动重大平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五)产业发展后劲足。产业特色突出,集群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对接高端产业的条件优越,具备打造优良产业生态的基础和潜力。

(六)水资源保障条件好。能够满足新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实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三、省级新区功能定位。

综合考虑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错位发展等因素,立足国际、国内和地域特色优势,德州天衢新区、菏泽鲁西新区分别确定3个功能定位。

菏泽鲁西新区:一是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打造全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突破口,为黄河流域新旧动能转换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二是中原城市群对接合作先行区。发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中原城市群重要节点作用,带动鲁南经济圈与中原经济区合作,增强山东向中西部地区辐射能力,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三是鲁西崛起战略引擎。做强创新引擎、产业引擎、城市引擎,激发创新创业动力活力,推动产业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崭新城市,引领鲁西地区加速崛起。

四、省级新区功能布局

菏泽鲁西新区。坚持核心引领、轴带展开、融合互动,构建“一核集聚、双轴统领、三区联动、多点支撑”的总体布局。

一核:即在新区主要建设用地空间建设公共服务核心区。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完善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塑造复合型公共服务中心。

双轴:即产业创新发展轴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轴。产业创新发展轴从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延伸至空港片区,串联东中西部多个产业片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轴从高铁新城东西向串联科创中心和新区公共服务中心等多个功能片区。

三区:即西部高新科创产业片区、中部产城融合片区、东部高铁及现代产业片区。西部高新科创产业片区以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中部产城融合片区包括老城综合服务片区、日兰高速以西产业发展片区等区域。京九铁路以东区域,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京九铁路以西区域,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生态农业等产业,促进产城深度融合发展。东部高铁及现代产业片区包括高铁新城、航空港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积极培育高铁经济、临空经济、总部经济等业态。

多点:即若干个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节点。

五、省级新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菏泽鲁西新区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30亿元以上、比翻一番,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12%,“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0%,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建成,综合经济实力、双向开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六、省级新区主导产业

菏泽鲁西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到2025年,两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亿元。

1.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药,持续发展化学药,创新发展现代中药,积极发展医疗器械,着力打造医药科技平台,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0亿元,建成全国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鲁西南大数据中心等,发展数据资源服务、数据云存储、数据交换等新模式,打造覆盖鲁西、辐射中原的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发挥大唐网络5G产业山东总部基地带动优势,培育壮大5G产业;聚焦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培育提升智能终端产业。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

七、省级新区起步区建设重点

菏泽鲁西新区起步区将围绕“一核双心、三轴三带、五片区”的功能布局,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到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亿元以上,“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3%。一是产业强基提量工程,聚焦重点产业,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壮大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实施细分领域小巨人培育计划,每个领域培育一家专精特新企业。二是创新能力补板工程,建立柔性引才用才机制,建设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推动建立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医药公共检测与中试平台、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发等平台。三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优化对外交通大循环,畅通区内交通微循环,加快建设牡丹机场、高铁东站。四是美丽城市建设工程,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实施万福河景观带、洙水河下游湿地等工程,统筹提升整体风貌。五是发展机制优化工程,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政务服务“数字审批”试点,推进“标准地”制度等。

八、菏泽鲁西新区在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方面的具体举措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山东省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黄河在菏泽境内全长185公里、约占全省的1/3。“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设立菏泽鲁西新区,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具有较强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打造全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突破口,为黄河流域新旧动能转换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菏泽鲁西新区将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把保护和修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推进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率先引领突破。具体来讲,一是构建生态保护格局。以洙水河生态景观带、万福河生态景观带为骨架,大力推进城镇绿化、农林绿网和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建设生态景观廊道、城市公园、道路林荫、城乡林带等组成的城市绿道,加快形成“两带两心、三园四廊”生态保护格局。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赵王河下游、万福河、洙水河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谨守资源利用上线,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是集约高效节水用水。落实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魏楼、西城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思源河水质净化及中水回用、洙水河环境治理、洙水河下游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新建改建杜堂、青水清等污水处理厂。四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严控“两高”项目建设,支持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改造升级,推进节能改造和节能技术产业化,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来源: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菏泽鲁西新区发展规划(—2025 年)》

新区规划范围东至半堤镇东边界:

西至吕陵镇杨湖路,北至日东高速和万福、皇镇街道北边界,南至佃户屯街道南边界。

包括万福街道、丹阳街道、岳程街道、佃户屯街道、皇镇街道、陈集镇、半堤镇7个乡镇(街道)全域和马岭岗镇、吕陵镇、北城街道、牡丹街道、仿山镇、杜堂镇6个乡镇(街道)部分区域,面积497.48平方公里。

新区设起步区,起步区东至石炭纪产业园东界、西至广州路、北至新石铁路、南至南外环路,包括丹阳街道、岳程街道、佃户屯街道、皇镇街道、陈集镇5个乡镇(街道)部分区域,面积97.14平方公里。

本规划是指导鲁西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建设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新区发展八大重点工程(—2025年)

1、产业突破工程:建设菏泽现代医药港、步长生物医药产业园、知和医药制剂等60个以上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大唐网络5G产业山东总部基地、东旭超薄柔性液晶玻璃、摩信科技智能传感器等40个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凯维思轻量化、精进电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动力总成、康沃高性能环保发动机等30个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到2025年,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打造鲁西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

2、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万福河、赵王河、洙水河等10条河流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湿地保护工程,推进低碳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染土壤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新建临济泽等郊野公园,建设生态景观、公园绿地、道路林荫等城市绿道,建立“蓝脉绿网”的城市水系结构。

3、交通提升工程:统筹推动铁、公、空、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鲁南等3条高铁,力争规划建设菏泽至徐州高铁,建设阳新高速等2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连接线,开辟菏泽至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国内直飞航线或中转航线,建设新万福河复航二期等工程。

4、科技创新工程:实施“1+10+6+120+150”行动计划,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10个,建设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等研发机构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50家。

5、教育强基工程:新建扩建一批社区托育中心、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校(含中职)、一贯制国际学校等,提升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菏泽学院、菏泽职业学院等6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批高质教育园区,建成一批高端教学实验室,引进一批高水平名师名校长。

6、文化普惠工程:新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等场馆,改扩建一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安邱堌堆遗址公园、青邱堌堆考古遗址公园,推动“一都四乡”等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

7、康养惠民工程:建成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菏泽分中心等医院,改扩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引进健康管理中心等医疗合作机构,打造恒然置业康养等养老服务园区,建成城市综合体育会客厅等一批体育设施。

8、城市升级工程:完善城区交通,新建长江路等城市快速通道,建设菏泽高铁站等综合客运枢纽站、城市公共智慧立体停车场,开通一批智能公交线路。打造智慧新城,建设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布局5G基站,建立“数字城管”运行体系、数字化环境在线监控系统等。提升城市韧性,健全综合防灾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新建改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站),海绵城市面积达到60%以上。建设低碳新区,构建“源-网-荷-储”能源互联网,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完善配电网、充电桩、储能等绿色公共出行系统,推进生态园区、绿色社区、低碳建筑等工程建设。

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统筹推动铁、公、空、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实现与中原、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高效连接。到2025年,建成国家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与国内主要城市形成“123小时交通圈”,即1小时可达济南、郑州、青岛、徐州,2小时可达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合肥、南京、杭州、天津、太原,3小时可达广州、昆明、成都、沈阳、哈尔滨等城市。

轨道交通。建成鲁南高铁菏曲段、菏兰段和雄商高铁菏泽段。力争规划建设菏泽至徐州高铁。提升郑州铁路局算王庄货运站和济铁菏泽物流园服务能力,打造区域性铁路枢纽节点。

高速公路。建成阳新高速菏泽段,改建日兰高速新区通行段为城市快速路,建设济广高速、日兰高速、菏宝高速等连接线和长江路快速通道,构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

民用航空。开辟菏泽至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国内直飞航线或中转航线,发展航空客运和货运物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机场群联动,构建快捷航空通道。

内河航运。建设新万福河二期等内河航道及航运港口,连通京杭大运河,打造空港、陆港和内河港等交通枢纽节点的疏运通道。

城区交通:

新建长江路(西安路至上海路)快速通道、机场东西连接线、机场南北连接

线,实施淮河路东延、成都路南延、南京路南延、定胡路南延北延、电厂西路北延、科技大道南延北延,提升改造G327、临港路、漓江路,建设高铁、机场、火车站等客运综合枢纽站和一批城市公共智慧立体停车场,开通中华路—广州路—漓江路走廊、牡丹路—人民路走廊、黄河路走廊等快速公交系统。

优化功能布局: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依据菏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形成“一核双心、三轴三带、五片区”的起步区功能布局,率先发展“一核双心”产城融合示范区。

一核:即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构筑毗邻万福河的城市发展新中心,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

双心:即依托菏泽现代医药港打造产业引领中心,围绕高铁新城打造高铁商务中心。

三轴:即连接高铁商务中心和新区综合服务中心的东西向服务业功能轴线,依托长江路打造的东西向产业功能轴线,以及连接新区中心和起步区北部产业片区的南北向产城融合功能轴线。

三带:即沿万福河和洙水河打造滨河生态休闲景观带,以及沿日兰高速—鲁南高铁形成的绿化隔离带。

五片区:即由交通干道及生态绿化带分隔形成的五个功能片区,包括一个中央商务区、四个产业片区。中央商务区,依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和高铁新城,突出发展高端商务、科技创智、总部经济、枢纽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新区行政、金融、商务、文化和科教中心。生物医药产业片区,依托菏泽现代医药港,布局现代中药、化药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大健康产品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总部等功能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片区,依托智佳智能产业园等,推动信息技术赋能行业转型升级,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片区,依托鲁航智能装备产业园和相对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打造国内先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现代物流产业片区,依托陆港产业新城、济铁菏泽物流园、菏泽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打造国内重要的物流枢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