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中国绿色时报:呵护绿水青山赋能绿色发展——江西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实施20周年

中国绿色时报:呵护绿水青山赋能绿色发展——江西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实施20周年

时间:2020-10-30 13:06:22

相关推荐

中国绿色时报:呵护绿水青山赋能绿色发展——江西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实施20周年

王占印 赵向往 钟南清

中国绿色时报11月12日(四版专版)报道:眼下的庐山秋意正浓,满山红叶、青松翠柏,一幅五彩斑斓的秋山图跃然眼前。这里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中亚热带中山森林生态系统,堪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野生生物的“生态交汇岛”。

40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当地居民有靠山吃山的传统,砍树伐薪、开垦种地、开山取石等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严重破坏了庐山的生态环境,庐山森林覆盖率下降到不足45%,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数量锐减。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当地的自然面貌、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的思想,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今年是江西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20周年。时间记录着江西生态公益林事业的不断发展。间,江西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数次提高,公益林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增长,为呵护绿水青山、赋能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筑牢生态屏障

生态公益林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在筑牢生态屏障、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1年,江西作为全国首批生态试点省份,率先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来,江西持续扩绿提质,从根本上筑牢生态屏障。

崇义县是赣西南山地森林生态屏障主体分布区、罗霄山脉水源涵养生态功能核心区。全县依托生态公益林保护,因林施策,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建成51万亩森林经营样板示范林基地。在样板林的示范带动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地产出率与靠天取予时期相比提高了两三倍,森林经营步入了科学经营轨道。崇义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

补偿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林农生产生活的矛盾,保护区内森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得到完整有效保护,不断有新物种和新记录种被发现。目前,保护区18.71万亩的山林被划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占总山林面积的97.8%;有高等植物2913种、野生脊椎动物507种、昆虫1786种,分别比增加了117种、123种、382种。

在江西公益林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和地力衰退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原来一些岩石裸露、植被稀疏的地段,如今满山翠绿。公益林面积由2001年的1900万亩增加至的5137.24万亩,相当于江西人均拥有1亩多公益林。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达5278.46亿元。

创新管护体系

,江西推动生态公益林管护实现林长制管理。通过全面整合森林资源管护力量,将公益林护林员纳入整合范围,统一区划管护网格,统一购买劳务,重新落实管护责任。

德兴将全市各类护林员统一整合为生态护林员,将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管护资金以及省级森林防火补助等资金统一整合。护林员人数由原来的300余名精简到105名,工资由原来的每年3000-5000元提高到1.5万元。人员有精简,待遇得提高,大家干劲更足,公益林管护更有保障。

管护有创新,管理也在更新。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江西把生态公益林与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权制度改革相关数据有效对接。底,全省就已完成5100万亩公益林的地形图扫描纠错、小班界线矢量化、数据建库、图表关联、系统集成等工作,建成了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生态公益林信息化管理。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江西省生态公益林检查验收办法》……来,江西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创新管护体系,实现了山林有人护、河道有人管、占地有人查、建房有人巡。

探索补偿模式

来,江西8次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从2001年的每亩补助5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亩21.5元,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提高到每亩26.5元。补偿标准的不断提高,调动了当地群众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积极性。

部分市县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生态公益林补偿。景德镇市今年投入420万元专项资金,比增加4倍多。新余市从开始在饮用水源头孔目江流域上游周边启动市级生态公益林项目试点,安排补助任务2.93万亩,年度投入资金63万元。项目的实施强化了孔目江流域的生态保护,确保了当地饮用水安全。

为破解林农林企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难题,江西出台了《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江西省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联合江西省农信联社推出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产品,促使全省5100多万亩公益林获得补偿质押权能。

,江西实现生态公益林综合保险全覆盖。按照合同约定,每亩只需交1元保费,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虫灾、干旱、暴雨、洪水、台风、泥石流、霜冻等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每亩能获得500元的保险理赔。这一举措惠及林农近128万户。同时,开设公益林保险赔付资金专户,专款专用,通过森林保险及时兑付,公益林经营风险有效降低,林农权益有了保障。

日益健全的补偿模式,既保护了生态,又改善了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

随着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提高,生态公益林管护提供公益性岗位增加,全省公益林区林农经济收入得到有效提升。,全省年度增加地方资金投入超过11亿元,提供公益性管理岗位2万余个,惠及林农400余万户。

政策的优势作用在进一步凸显。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江西盘活了绿色经济,由生态佳迈向“生态+”。

依山而建的婺源篁岭村布满高低错落的徽派建筑,酷似挂在山崖上的村落。周边千棵古树环抱、万亩梯田簇拥。从一个“半空心化”濒临消亡的古村,到中国最美晒秋地,篁岭古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开创了古村生态旅游的“篁岭模式”。

在江西,类似的古村盘活不是个例。严田村、官桥村、碧山村、汾水村等一批生态景观村涌现。婺源有50%以上的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发起“绿色财”。目前,全县直接从事旅游人员8万人,间接受益者超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1500余户贫困户依托生态旅游实现脱贫。,全县接待游客2463万人次,在全国17个旅游强县中排名第一,综合收入244.3亿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为鼓励林农发展林下经济,铜鼓县出台了《铜鼓县黄精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铜鼓黄精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系列黄精产业发展奖补配套政策。目前,全县林下经济面积达6.7万亩,年采收黄精90吨,产值达1000余万元,带动1400多户农户致富增收。,铜鼓获得“中国黄精之乡”的美誉。

“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生态+文体”……在江西,“生态+”模式还在深入,让生态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生态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江西省林业局提供)

【来源:省林业科技推广和宣传教育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