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剑门关民俗文化的那些事 旅游达人你知道了?

剑门关民俗文化的那些事 旅游达人你知道了?

时间:2024-06-06 05:03:36

相关推荐

剑门关民俗文化的那些事 旅游达人你知道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人类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可贵的民俗文化,

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旗帜鲜明地张扬着当地人的精神。

剑阁文化就是闪耀在中国历史长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当地人。

今天,最爱广元就给大家讲一讲你所不知道的剑门关民俗文化。

剑门庙会

剑门山区沟深山大,有山便多庙,一年四季便有赶庙会的习俗。

正月文昌会,二月娘娘会,三月清明会,四月佛祖会,五月青苗会,六月晒绫会,七月亡人会,八月天子会,九月重阳会,十月牛王会,冬月送寒衣,腊月灶王会。

此外还有玉皇会、药王会、土地会、观音会等。其中文昌会、青苗会赶会人众多、声势大。剑门的猪王山每年二月二十五赶会,凡养猪的人家都会做上面猪拜会。

元山川剧

地处川北广、绵、南三市四县交界的剑阁县元山镇孕育了厚重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地方戏剧文化。

剑阁县元山镇川剧团成立于1940年初,是我市唯一的民营集体剧团。1997年,元山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戏剧之乡”的美称。

50年代初,名噪方圆数百里的元山骡马大会、商品交易会,每年云集各界客商、游人上万,除赶会外,更多的是慕名而来看大戏。

川剧对元山人来说,已不能简单用“喜欢”来表达,几乎每一个元山居民都能随口哼出几句川剧来。70年来,川剧已经变得跟空气与水一样,深深地融入到了元山居民的生活中。

剑阁阳戏

剑阁阳戏源于巫傩。巫是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傩则是我国古代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阳戏”是傩仪系统中的戏剧表演部分。阳戏全称是“舞阳神戏”,简称“阳戏”,即在祭祀仪式中进行若干戏剧性表演。

举行阳戏神祀活动,一般先叩许信愿,然后再还愿,因而叫“还阳戏”,又称为“愿戏”。

阳戏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主要是做法事,外坛主要是唱戏。阳戏内坛二十四戏,即二十四坛法事,为迎神、酬神、送神仪式。

剑阁皮影

皮影在剑阁又称“皮灯影儿”、“皮搭子”。

剑阁皮影具有祭神娱人、消灾贺喜的性质。因其班子的规模小,所适应的场地小,故多在庵观寺庙和家庭院落演出一些“求神完愿、禳灾祈福的戏”;

在一些传统节日里演出一些“应节戏”(与节日习俗来源相关的传说与故事);结婚贺寿演“喜戏”、“寿戏”;在天旱的时候演“雨戏”;在庆贺的时候演“闹热戏”……甚至年终总结、封山育林、店铺开业、学生升学都要演,但是很少因白事而演出。

演唱的剧目与川剧的常规剧目差不多。也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

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汉族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

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剑阁花灯

剑阁广坪花灯是四川省四大花灯之一,广坪花灯是两百多年前,毗邻阆中县求学攻书、经商做活的广坪人引入,由袁超凡发起,已传承九代人。

广坪花灯是以灯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群舞。其特点是气氛热烈、节奏明快、内容丰富,有各种花灯图案,综合了歌舞、话剧、川剧、武术,把龙灯、鱼灯、凤凰灯、马马灯都纳入花灯之中,分内外两场,演出人数可达百余人。加上锣鼓,各色烟火,真有“神光流星”之状。

纸偶

纸偶历史悠久,从唐宋的木偶“家官”演变而来。它是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山区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化石,是剑门人发展的历史,是剑门山区风土人情、生活习性、历史变迁的载体。

集表演艺术、制作艺术、舞台艺术、音乐演唱艺术于一体。制作精良,表演精湛,人物举手投足、眉目传神,乐曲旋律独具剑门神韵,唱腔极具剑门泥土芳香。

说裸倮

裸倮,又名裸傩、傩傩。“说裸倮”是在每年春节期间流行于剑门山区,以说劝励农桑、说吉利话、讨得口彩为主要内容的古老说唱形式。

他的服装道具简单,语言诙谐幽默,深受观众喜爱,因此也不独见于傩坛戏中,在花灯戏或是单独的曲艺活动中,也可见到他的身影。

表演时,“傩傩”总会带上一面奇特的面具,这张面具不同于其他的傩戏面具,它是没有下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跟“傩傩”的传说有莫大的关系。

在当地,关于“傩傩”的来历和传说也有许多版本,但内容大同小异。一种传说是“傩傩”话多,讨人嫌,因此被姜子牙摘掉了下巴。

趁着这大好春光,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和盆友们一起体验剑门关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也是极好的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