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成人自考本科报名时间 福建成人自考本科报名时间

成人自考本科报名时间 福建成人自考本科报名时间

时间:2022-08-21 13:06:33

相关推荐

成人自考本科报名时间 福建成人自考本科报名时间

鲁西南民俗|正月初四迎“老灶爷”

正月初四也是我国民间迎神的日子,鲁西南乡村有些地方迎接灶神,并且也因为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这就是吉祥的象征。

灶神,指的就是“老灶爷”,或者说“灶王爷”,正月初四是迎接灶神回家的日子,为什么要迎接?腊月二十三又称为“祭灶”,这天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过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到了正月初四,灶神把好事也说完了,该迎接回家了。长此以往,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正月初四“接灶神”的习俗,寓意着家宅平安。

传说,正月初四是灶王爷新一年就职的日子,而且他还去每家每户查户口!因此最好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要待在自己家里,不然灶王爷查户口的时候没有见到他,就不会保佑他了,因而就有了正月初四最好不要出门的说法!预备丰盛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正月初四

我们又要迎灶王爷回民间了

传说,正月初四

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

民间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

送神要一大早

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灶神”

又叫灶王、灶君、老灶爷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

司饮食之神

平日里

在烟熏火燎中

炉灶风箱前

灶王爷总是静静地看着我们

春夏秋冬里的一日三餐

和琐碎细小的柴米油盐

他都默默记在心底

民间一直以来

有这样一句俗谚:

“送神早,接神迟”

所以要在大清早的时候“送神”

但是“接神”却要迟一些

在下午四时左右

除了准备好牲礼果蔬以外

每家每户还要

放鞭炮、焚香、烧金纸

用来恭迎灶王爷

另外

正月初四这天

有灶王爷要点查户口的说法

因此很多地方也有初四忌出门的习俗

而每当到了过年的时候

那个在我们看起来

总有点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

让人感觉敬畏的灶王爷

也像是受到了

人间过年欢乐氛围的感染

以“被迎接”的方式参与了进来

终于从你那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有好多话想说。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多话里没有责备和抱怨,不知道说什么里面包含着失落和沮丧。

你想了很久吧,我相信你是深思熟虑过的以后才下定的决心,不管怎么说你认真想了就是对你自己的负责。对于我来说,你认真想过咱俩之间的事情我就已经知足了。

谢谢你走进我心里。有一个字内心严肃的人不容易说出口,有时候因为它太假,有时候因为它太真。现在看来真假只有我知道。

对你这条信息表达的意思我有所准备。但还需要适应。我不知道这个适应过程需要多久,咱俩从认识到现在也有一年,我其实从见面以后一直在适应。这次看来是你给我下了最后通牒了,不知道这个适应过程要多久,没有关系,总归要适应的。

最后想说的是,心里给你留一个位置。成年人说这些是不是有些幼稚呀,幼稚就幼稚吧。也就是对你。有时候想想自作多情也挺好,至少对得起自己那份真诚吧。

就这样吧,照顾好自己,多保重。希望你遇到一个跟我一样真诚的但比我更有机会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对你和对孩子的爱的人。

1875年,李鸿章求见慈禧,被太监李莲英拦在门外。李鸿章盛气凌人地怒斥道:“区区一个太监,敢拦我朝廷重臣?” 谁料,几天后,李鸿章竟然毕恭毕敬地把20万两银票,送给了李莲英!

慈禧17岁进宫、27岁守寡,整整48年都没有丈夫陪伴,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是太监。李莲英伺候慈禧53年,两人身份上是主仆,感情上却类似伴侣。

能在慈禧身边伺候多年,又恩宠不断,李莲英的本事可见一斑。

据说,李莲英的拿手绝活是梳头,为了不让慈禧看到落发而伤心,李莲英特地在袖口处缝了一块毛皮。

每次梳头前,李莲英都会把梳子在毛皮上蹭一蹭产生静电,再梳头时脱落的头发就会粘在梳子上,慈禧看不到头发脱落,也就心情舒畅了。

李莲英巴结慈禧的本事,远不止于此。

一次,慈禧请了京剧名角杨小楼来唱戏。唱罢,杨小楼非让慈禧赏赐一张“福”字不可,慈禧大手一挥,便写了一个“福”字给杨小楼。

慈禧这边刚写完,大伙全都瞠目结舌,因为慈禧把“示部旁”写成了“衣部旁”,这样的错字送出去,绝对有失体面。慈禧很快也意识到写了错字,一时间骑虎难下。

一旁的李莲英反应神速,急忙打圆场说:“咱们老佛爷的福,果然比旁人多一点。” 众人赶忙借坡下驴、恭维慈禧。慈禧则顺水推舟,说道:“那就明日再写一个福,送给你吧。”

也正因如此,慈禧对忠心不二、机智灵敏的李莲英,颇为信任。紫禁城里,上至光绪皇帝,下至宫女太监,人人都要给李莲英面子,毕竟站在他身后的人,是慈禧。

可李鸿章并非等闲之辈,他是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老臣自然有老臣的风骨,李莲英这样阿谀奉承的太监,又怎么入得了李鸿章的眼?

这天,李鸿章奉慈禧懿旨进宫,商议国事。没想到李中堂快马加鞭赶到皇宫,居然被李莲英拦在了门外。

人人都知道,李鸿章筹办洋务,手握北洋舰队,过手的银子高达数百万两,李鸿章随便撑开下指缝,也够老百姓吃喝一辈子的。

李莲英自然不愿放过这个机会,“雁过拔毛”是他多年来的习惯。毕竟,李莲英的工作就相当于领导司机,领导的心情、动向,司机再清楚不过。

一些官员要面见慈禧,却摸不准慈禧的态度,使一些银子给李莲英,帮忙打探一下口风、见风使舵,都是司空见惯的。

谁知,李鸿章却一点不给李莲英面子,任凭他明说、暗示,李鸿章就是不着他的道。两个人你来我往、话中有话,李莲英一气之下,竟然转身回了屋里,一句话都没给慈禧通报。

慈禧左等右等不见李鸿章,李莲英明知李鸿章就在殿外,却也含糊着不说。最后,还是出宫的恭亲王看到李鸿章,进屋回禀了慈禧,两个人才见了面。

一见面,李鸿章的暴脾气就压不住了,指桑骂槐地指责李莲英,趁机揩油。哪知道,慈禧听完非但不生气,反倒开玩笑似的说道:“小李子这阵子,估计短缺银子了!”

话音刚落,李鸿章的心就凉了半截,纵容太监吃拿卡要,慈禧果真做得出来。堂堂大清,怎么容得太监为非作恶呢?李鸿章越想越气,不由得心生一计。

回到天津后,李鸿章手书一封信,约李莲英到天津一聚,美其名曰向他赔礼道歉,把酒言欢。李莲英也不是软柿子,他随即把信递给了慈禧,慈禧看完信,只淡淡地说了句:“我身边离不开人,你别去。”

慈禧为什么不让李莲英去天津呢?说起来,还有一段前车之鉴。

早在李莲英之前,慈禧身边有过一个得用的太监,名叫“安德海”,安德海伺候人的本事,不在李莲英之下。鼎盛时期,安德海被慈禧封为六品太监,还娶了19岁的名角为妻,慈禧亲赐白银百两作为贺礼。

可安德海是个不安分的人,仗着慈禧的器重渐渐飞扬跋扈,就连同治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最终,死在了山东巡抚丁宝祯的刀下。

丁宝祯就是趁着安德海离开慈禧,去山东采买的机会,除掉他的。如今,李鸿章这招“鸿门宴”,势必要置李莲英于死地。

得知慈禧阻拦李莲英赴约,李鸿章也参透了其中的关窍,这李莲英果然不同凡响,把慈禧吃得死死的。既然老佛爷身边的人不能动,李鸿章这样的俊杰也只能识时务了。

几天后,李鸿章将20万两银票,毕恭毕敬地奉与李莲英,随之还捎带了一封信,信中尽是些表面文章,潜台词就不必多言了,二李这样通透的人物,有些话根本不用拿到台面上来说。

李鸿章原以为,20万两银子已经摆平了此事,谁知李莲英却要给李鸿章的不恭敬一个教训。

慈禧大寿,李鸿章斥巨资从国外定制了一座铜钟,整点报时,四个刻着“万寿无疆”小铜人就会跳出来,寓意吉祥。

正当李鸿章要把铜钟进献给慈禧时,李莲英“善意”提醒道:“中堂大人,有个小铜人出了纰漏,只有万寿,没有疆。”

李鸿章一听就慌了神,连忙问对策。李莲英说道:“奴才已经用10万两置换了另一个寿礼,老佛爷并没发现端倪。”

李鸿章连连称谢,对李莲英感激不尽。谁知,正寿那天,李莲英却把铜钟进献给了慈禧,四个小铜人的“万寿无疆”,都刻成了“寿”字。

慈禧看到这个礼物,煞是开心,对李莲英赞誉有加,李鸿章这才知道自己中了计。

这真是,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新春庙会#

过年,向来是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年味儿似乎也改变了不少。

​记得小时候,刚到二十九那天,家里人就开始里里外外忙活起来。大人们一改平日里的严肃和稳重,个个变得精神抖擞、手脚麻利。采购食材、准备年货、挂对联、包红包……,都在二十九这天准备得妥妥当当。

我们小孩子呢,就盼着三十晚上吃年夜饭、放鞭炮、拿压岁钱、买兔子灯,还想着加一碗香甜的八宝饭……[红包来啦][汤圆][爆竹][偷笑]

现在回想起来,为啥那时候过年大家会那么开心呢?因为在那个年代,过年期间的种种待遇,在平常是享受不到的——既没时间,也缺钱。

到了九十年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开始爬坡,过年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看春晚、看连续剧、玩电脑游戏、上网以及唱卡拉OK成了新热点。再往后,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在手机上参加各种春节活动、赚红包、互发祝福,因为订酒店也比以前方便,所以,春节外出旅游也成了新时尚。

回顾这些年的变化,不难发现,年味儿确实改变了,变得比起以前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变化是社会进步的最好证明。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在不经意间改变了过年,也改变了我们每个人。[兔逢新春]

小时候的年味儿依然那么美,但是,它就像逝去的河水那样一去不返了,那些曾经拥有的快乐,就悄悄地珍藏到记忆中去吧。[]

“今年的销售目标,助农直播1个亿!”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胖小子刘云杰,人称背景太假哥。25岁的他刚刚当选了新疆尉犁县的政协委员,新年过后,他夸下了海口,立志实现一个亿的小目标。

在半年前,这位背景太假哥还在苦苦挣扎,选择了直播,但依然找不到方向,没流量,没销路,组建的团队建了又散,散了再建,失败和焦虑成了他的常态。

或许90后这类群体,天然对移动互联网有着网感,在他们这一代出生的人,赶上了互联网正在开疆扩土,到了他们长大成人,移动互联网成了主旋律。每一个90后出生的孩子,都要考虑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找到赚钱的路子。

这是这一代人的命运,更是他们的机会。

刘云杰1997年6月出生在贵州农村,学历不高,16岁辍学,也就是初中毕业水平,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经历,要多于同龄人。自小就随父母在江苏生活,这里是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他进过工厂,写过网络小说,做过策划,创过业,但更多的是感受到失败。

对于一个学历不高的人来说,敢想敢干,不怕困难,用亲身实践学习创业本领,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赚钱的时候,总要考虑怎么分的均匀,亏损的时候,更多的是面对没有业务带来的困扰,还有各种支出面对的困境。

,刘元杰的策划公司彻底黄了,那年他23岁。

他需要通过一场旅行来释放失败后的痛苦。于是他选择了逃避,去了新疆尉犁县。没想到这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远离城市的喧嚣,尉犁县美丽的自然风光,山川,河流,青草,蓝天,白云,这一切像梦境一样,让太假哥的情绪得到极大的释放。

美丽的乡村计划,让穷乡僻壤变得漂亮起来,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成本又极其低廉,给了无数90后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底气,他们把这里当成世外桃源,当成直播最佳背景打卡地。

背景哥决定留下来,再也不走了。再加上当地蜂蜜农产品的天然供应链,给直播加上了放飞的翅膀。

万事开头难,直播就是一场表演,尬聊没有特色,根本没有人看,更没有人购买。90后天生就是制造反差和镜头语言的代名词。

为了博得流量,他不带任何防护,深入养蜂基地,在群蜂乱舞中一遍遍直播,经常被蜜蜂蛰成了家常便饭。

有一次正在直播,一只蜜蜂停在了他的嘴唇上。他为了真实,继续直播。随后,他的嘴唇成了香肠嘴。

这样的坚持,他做了两年,但一直不温不火。

太假哥黝黑的脸庞,肥胖的身体,活脱脱一位中年大叔,这和他23的年龄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真正让它火的是一次找场地直播。

山川,河流,绿草,美丽的疆域风景,是他对外宣传最好的素材,粗犷黝黑的皮肤,和美景成了最大的反差。用强烈反差做对比,似乎是直播人最喜欢秀不同的展现方式。但是光有反差是不够的,还需要故事。

网友说他的背景太假了,于是他提起小桶扔进了旁边清澈的溪流中,看到小桶随水流远去,他又转身去追赶,回来告诉网友,这背景假吗?

于是背景太假哥就这么火起来了,被网友二次元炒作,蹭着这热度,他也创作了多个背景太假哥的情节故事。

就是这个背景太假的梗,一度让他的视频观看高达9700万,涨粉100多万。

做网红,最怕的是成名后忘乎所以,自命不凡,失去了最原始的单纯。也许过去的失败,让太假哥明白创业就应该不忘初心,财富要一点点积累,创业的路上,“稳”字往往是最大的幸福。

在最后的两个月里,他靠直播两个月突破800万元的销售业绩。但他想的最多的,还是压着节奏,不卖那么多,担心品质和运输出问题。

,他给自己定下了新年的小目标一个亿,按他过去的成绩,完成的难度非常具有挑战性。他过去两个月销售800万,还是极好的情况,那么12个月就是4800万的销量,可以说,的销售任务是的两倍还多。

不过,他有了政协委员和助农扶贫的身份,可以大量的复制直播带货农户,剩下的农户承担其余5000多万元的销量,面子上还是过得去的。

直播世界,是90后的战场,他们善于表演,懂得放下,无所畏惧;直播世界,更是未来一段时间产品竞争最激烈的战场,那些妄想一夜暴富的创业者正一波波赶来。

创业是残酷的,我们关注漂亮数据的同时,更要计算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直播的本质就是以更低的价格让买家占了便宜,一旦这种便宜不可持续,或者买家觉得占了个假便宜,直播带货的游戏玩法也就结束了。

刘元杰的成功,除了自己勤奋外,还有直播运气的加持,更有央视等权威媒体的报道。他是年轻人创业励志的标杆,更是新农村助农直播的优秀榜样。

背景太假哥是一个懂得借势的人,正如他说的那样,他要把疆域美丽乡村当成第二故乡,和那些养蜂人一起成长,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离开了尉犁县,离开了疆域的美丽乡村,离开了养蜂人,这些励志的人设崩塌,背景太假哥啥也不是!#头条创作挑战赛#

初二晚上,华灯初上,我们一家三口决定去离家不远处的新建古城游玩。

一进环城公园,四九严寒天气,果然冷气袭人,脸上有口罩保护,耳朵被风吹得生疼,赶紧拉上羽绒服上的帽子。没有月亮的天空繁星点点,小路旁昏黄的路灯给枝丫盘虬的老垂柳罩上了一层迷蒙的面纱,灯光下的护城河水波光粼粼,我们数着星星,说说笑笑,心情愉悦,脚步也变得轻快。

走到尧王桥,往东转弯,一片辉煌的灯海映入眼帘,整个古城就像一个大型广阔的灯光秀场,路两旁粗壮的法国梧桐,树干上一圈一圈地缠绕着黄色灯带,上面缀满了白色小灯,灯光也被映得黄黄的了,树枝上一串串红色的小灯笼在风中轻舞,传递着新春的吉祥喜庆。路两旁的商家也不甘示弱地用各色灯光装饰着自家的门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酒楼,错落有致的屋顶一会幻化成绿色,一会红色,一会又是黄色……各色灯光清晰地勾勒出古式建筑群精美别致的檐角屋脊,映照出古式建筑雕梁画栋的精美,这些青砖灰瓦或小巧精致或高大轩昂的古式建筑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古朴的建筑群与现代炫目的灯光巧妙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再往前走就到了西门里,南北分道是一条小吃街,人群一下子拥挤起来,路两旁摆满了各色小吃,煎烤食物蒸腾起白色烟雾,各色食物散发出诱人香味,商贩扩音器里的叫卖声,孩子的吵闹声,姑娘的笑声,嘈杂的议论声,使整个小吃街热闹非凡,热气腾腾。此处的灯光又与别处不同,两旁的树枝上悬挂着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灯笼,把光秃秃的树枝打扮得花枝招展,小吃街上空的支架上缠满了晶莹剔透的黄色灯带,把整个小吃街照得金碧辉煌,泰宁桥旁的永安塔,被灯光分割得层次分明,水面上缓缓行驶的游船,远处的摩天轮,也用不停变化的灯光图形吸引着游人的眼球,这些又全部倒影在青年湖中,炫目多彩,如影似幻。

与小吃街的繁华热闹,人涌如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面的范希正纪念园,范希正,这位明朝有名的廉吏,古曹州(菏泽古称)知府,给古曹州百姓带来了无限福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今的纪念园门口却清冷得很,大部分游人只是匆匆一瞥而过,只有几个孩子在这里追逐嬉闹,两个大人举着手机给孩子们拍照。我们仨驻足细赏:慎思园门口树立着高大精美的牌坊。牌坊西侧是济归亭,亭前石碑记录着范希正置锅施粥,救济贫穷百姓的事迹,旁边的雕塑群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一口巨大的黑锅,锅底火势正旺,锅里粥饭正沸,舀粥的衙役满脸庄重严肃,捧着饭碗排队领粥的百姓牵儿挈女,弯腰曲背,满面愁容。牌坊东侧是励稼亭,记录着范希正“节官银买马,代百姓偿还马匹”的事迹,亭前是一名衙役牵着两匹体壮膘肥的高头大马的雕塑。牌楼背面也有字,但因是晚上,看不清晰。

整个曹州古城占地1064亩,我们仅仅游览了沿街路段,没有深入游玩,有时间我们一定会细细来观赏,在此地,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给人以充足的精神文化滋养!

印象最深刻的是儿时的过年,最盼望的是过年的新衣服油饼长面。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其实那时候为了过年准备更早,我们村有秦腔,每年过年都唱大戏,排戏学戏大概农历十月份就开始了,其它类似的事比如搅醋腌菜做粉条囤烧炕烧锅的柴火等等,但那都是大人们的事。我们只盼望着过年,腊八一过,就忙起来了,也要帮大人干活,家里养的牲口猪鸡,都要打理,腾猪圈牲口圈的粪就是一项大工程,粪当时是农田的主要肥料,先是出粪,把圈里的粪一挖到底,踏了大半年,既湿又臭又实,挖起来,用担子担或背篼背,出在大门外,还要用骡子驮回新土垫一层底,再就是溜粪,把大块用铇子打小,再一遍一遍推平打碎再打细,用铁锨堆起来,大一点的疙瘩反复打成细末,虽然那时只参与的是后期的帮忙,难闻,枯燥。当然家里有过年猪的人家就更忙了,日子艰难,整个村子也杀不了几头猪。接下来就要给它们备“口粮”,主要是牲口铡草,把麦草外带一点苜蓿草铡成约一两寸,我的任务是揽草,从麦场一背篼一背篼背回家,一般要两天时间,干草轻,就是背回家的过程生生把约两百多米走出了两万里的感觉,好漫长。其它的活帮忙就很少了,比如挖窖好的洋芋萝卜,起窖封窖这些重活都是大人干活,帮忙拿几趟就行了。转眼就过了小年,开始打扫房屋,土房土炕,到处都是灰掉灰尘,把屋里能搬的东西搬到院里,搬不出去的用塑料纸盖上,包上头,高处扫帚后面绑个长杆扫,低处直接扫,炕上最难扫,那时觉得包上头很好玩,嚷着要扫,结果妈妈不同意撇着嘴就玩去了。到了二十七八,先囤足够水,爸爸就终于可以坐下来,印包纸敬先人用的票子,妈妈则更忙了,泡粉,查菜(煮菜主要是萝卜包菜)菜水就用来洗脚,把脚泡的发白。菜收拾完了就发面蒸馒头包子,炸油饼,酥肉,丸子。至于跟集,单日逢集,除去忙碌的日子,赶集的时间少,大人们就商量着置办东西,也大概不多几样吧。接下来就是过年,最快乐的日子开始于除夕,贴对联,吃扁食,整个村子被鞭炮声笼罩起来,此刻的村子也许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刻。晚上接纸,锣鼓就敲起来了,大人孩子都去(女性只限于小孩),不论纸轮流在哪家,接纸的人都能从上房院子一直跪到大门外很长,给孩子们每人发一支燃香,拿在手里,拿上写好的纸,跟到接纸地方,跪着接了,手里的香也一并烧了,接回家之后就静等吃肉,每年除夕不管多困难,锅里要炖肉,一般是猪肉,有时候也有鸡肉,我不喜欢吃肉,但凑热闹从不缺席,大人们守岁,小孩们玩着玩着就睡着了。大年初一,盼望已久的新衣服就上身了,一件花棉袄,一条蓝布棉裤,一双妈妈做的花条绒布千层底鞋,甩着妈妈梳的辫子,迎着漫天的锣鼓声,跟着大人们先迎喜神,随着嘹亮的锁喇声,迎来了喜神,然后就蹦蹦跳跳的出门开始了任性的玩耍,小伙伴们很多,随便就是一伙,跳沙包,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打面包,荡秋千,老鹰捉小鸡,跟在打年鼓的人后面看热闹,一切都是那么开心。对我们小孩来说,最热闹的是跳沙包,主要是场地难得,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有这么大的场地任性的玩e字方,小伙伴又多,大家都能同时参与同时乐起来,大场里的秋千旁边画一个e,再一圈一圈延伸好多圈,人分两队,一队沿圈跑,一队分散守在外面一圈打,跑守轮流,一个沙包传的飞快,跑起来的时候沙包满场飞,脚底尘土飞扬,喊的喊,打的打,跑的跑,每个人为自己的团队出力呐喊助威,伙伴们都喜欢玩,一跑就是大半天,晚饭回家,新衣服就已经一言难尽了。晚上出去就是捉迷藏,老本行了,藏的五花八门,哪儿都藏,有个同伴为了不被找到,藏在麦草里睡着了,第二天才被发现,那个时候大人们也不担心会丢了。记忆中初一初二不走亲戚,专心在家过年守纸敬先人端献饭,到了初三晚上,纸送了,敬先人的工作就结束了,大戏就开始登台,虽然看不懂戏,可是场面更热闹,很喜欢听爷爷叔叔阿姨们扯着嗓子唱,戏台上的气灯亮度不亚于现在的电灯,台前幕后都是乐园,大戏从初三晚上唱到初九,初九各村都耍社火,最喜欢看晚上的狮子和山(方言叫山,像小船,木架子,纸糊的很美,彩布彩条布满着锥形顶子,下方拉着半截帘子,挂满了绣球,下面绸布围着,由村里选的姑娘化妆穿着戏服在里面顶着,外面船夫边摇船边唱,大家也跟着唱绣荷包十支香等民间小调,叫耍山),最最喜欢看耍山,盯着山里面时隐时现的美丽衣摆,跟着跑跟着唱,特想看清楚那张仙女般的面孔,但好像一直没能如愿,有时候还会一路追随到邻村。小时候的记忆好多都已模糊,但那种对过年的期盼,过年的快乐,喧天的锣鼓,热闹的大戏,至今回味无穷,儿时浓浓的年味一直留在心中。

#新春庙会#今天正月初一,我家乡的习俗:早晨7点钟左右全家人(除过小孩子5岁以下)就都起床了,洗完脸,爷爷就让父亲或叔叔把烧香拜神的方棹及献爷馍和香炉准备好,先是大人拜神,由爷爷把火香点燃,对着香炉双手作(yi),然后把10根火香有顺序的插在香炉的,接着双膝跪在香炉前,嘴里神神叨叨念着什么;看你干什么营生就向神乞求那方面的需求,并许下心愿,如果神保佑你实现了心想之事,你怎么许愿就怎么还愿吧!大人一般都求神保佑全家人平安、发财,成就心中所想之财;让孩子们拜神,求能学业有成光宗耀祖,先大人再小孩,按年龄大小,按顺序逐一进行,当最后一个人求神结束,爷爷就说求神结束放炮,就命父亲或叔叔放炮,接着奶奶让妈妈和婶子把馄饨饭也做好了,(馄饨是陕西省韩城、合阳少数市县从古代传到现在的一种地方美食,只有韩城市和合阳县独有,吃的时候还要配上四个小菜,这是一种比较讲究的饭食,据传是从宫里传出来的一种美食),吃饭的时候自然是先给长辈端饭,按辈份高低逐渐往下端,小孩是自己端(大人会叮咛小孩别烫着),吃饭结束后;爷爷、奶奶坐在客厅方棹两边的椅子上,喝着茶,父亲吆喝一声“快,给爷爷和奶奶拜年啦!”小孩们高高兴兴的有序的走到方棹前,对爷爷和奶奶跪下说“爷爷、奶奶新年快乐”再作个(yi),然后他们就拿到了爷爷奶奶的押岁钱,接着,就按家族里的辈份从高到低并带着礼物来拜年,拜年活动结束时间基本上到14点~15点,就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了,中午饭以后就是自由活动时间,大人也不再安排其它事了。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二,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应该是给舅舅家拜年了。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别说舅舅,姑姑,就是亲表兄表妹,都不来往,叫他打个电话拜个年那比登天还难!

所以,每到过年时,我通常亲自给自己的姐姐、堂兄打电话或发微信拜年!今年也是如此,我在年三十晚上都一一问候了,把他们当作我最亲近的人来对待。哪还等到初二呢?

上午,武汉停止了下雨,是一个阴天,我带着孙女去附近的综合商场玩。街上的行人很少,两边商店的门都关着,唯独一个水果店在营业。

我牵着小孙女的手停在一个十字路口,这时孙女问我:“奶奶,为什么对面是红灯,侧面又是绿灯呢”,我蹲下身体对孙女说:“红灯停绿灯行,对面的红灯告诉我们要停止脚步,如果是开车的话也要停下来,侧面是绿灯,是告诉侧面的车辆和人可以向前走了。”

孙女三岁多了,对什么都感兴趣,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早在二岁多的时候就对路边的广告牌、宣传画特别感兴趣,每次遇见,就停下脚步问这是什么,你只要告诉她一遍,她就记住了,下次再遇见,她就会念出来,让你惊讶无比!

由于从一岁多的时候我们就给她看儿童绘本,给她读绘本中的故事,到了二岁多的时候她竟然不要大人读给她听,她要自己看,她说她认识书中的字,于是我们指着书中的一行行字,要她念给我们听,她竟然全部正确的读出来了。从此以后,不论是以前的买的旧儿童书画还是新买的儿童绘本现在都由她自己看,当她看到有趣处时还哈哈大笑,你说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呀?

到了综合商场,我们去了三楼儿童游乐场,我拿出以前充的卡交给孙女,让她自己玩。儿童游乐场的门口边是钓鱼池,我对孙女说:"嫚嫚,去玩钓鱼吧?"孙女名叫嫚嫚,她对我说:"我不想钓鱼”,她拿着卡向游乐场里面走,我紧紧的跟在后面,她走在一个推球的台子旁停下了,这时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接过孙女手中的卡,往台子上的一个插口上一插,卡上的余额显示少了十五元。服务员将卡递给我,然后装了一盒各种颜色的小球放在孙女的面前,由孙女来玩。嫚嫚将盒子里的小球放在象一个水槽的槽里面,由于小槽向下面倾斜,放在小槽里面的小球就会向前滚,正好前面有一个个小门,如果小球顺利的滚进小门里,就得一分。一个个小门是匀速从左向右运动着的。嫚嫚一共得了三十分,当然是在奶奶的帮助之下。后来又去玩打地鼠,拋球球等,不到半个小时卡里面剩下的八十亓钱就刷完了。

我一看时间,:到了12点了,我对嫚嫚说:“嫚嫚,我们回家吧?”,嫚嫚说:“为什么呀?”我说:“卡里面的钱用完了呀”,嫚嫚说:“那好吧。”于是我牵着嫚嫚的手一步一步走回了家。

因为早歺孙女吃的不多,上午又来回走了这么远的路,如果有爷爷在跟前,孙女一定要爷爷抱着去抱着回,家里就爷爷最惯孩子,孩子的什么要求他都满足,有一次出去玩,孙女要爷爷抱着走,爷爷抱回家后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由于没有立即冲澡去寒,最终病倒了。这就是惯孩子的下场。孙女和奶奶一起出去玩,从来不要抱,因为她知道要奶奶抱,奶奶也不会抱。孩子也会欺软怕硬呢!

中午回到家里,吃午饭还是比较顺利,没有将饭包在嘴里不下咽,吃的量也充足,吃完饭玩了半个小时,我又哄嫚嫚睡午觉。孙女在奶奶自己编的故事情节中慢慢入睡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二点半了。

由于我有慢性咽炎,这次新冠肺炎又落下咳嗽的毛病一直未好,真是难为死我了。整天喉咙不舒服,嗯嗯啊啊的不停的清噪子。

孙女睡着了以后,我坐在床上,边陪着她,边写头条,突然感觉到这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看着一个一个的文字跳动在手机屏幕上,我的心不知道有多满足。

生活真美好,还是要用心去感受呀!

家人在一起就是年

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回家过年闲得走进走出,回来了又想着要出去。成家了,有了老婆和孩子,再回家过年,不觉得闲了,呆得住了,觉得就这样静静的生活挺好的。过年了,好吃好睡,心里没有任何的负担,什么也不需要去想,就是静静的享受老家生活的惬意。家家户户炊烟绦绦,都在准备过的大菜,孩子们在一旁无忧无虑的玩耍着,累了睡睡觉,闲了拨拨手机,再动动手打扫老家的卫生。日升日落,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没觉得过年的时间长,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工作的开始。年底了年轻人都回到了老家,看着都是长辈忙碌的身影,年初了走门串户拜年结束了,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留在老家的都是一群老年人,只有过年的时候,老家才是真正热闹的时候。小孩盼过年,老人盼团圆,人生几十年,越老越珍爱时间。其实啊,人真正老的时候才会由衷的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短。

我看过一个视频,说成年人踏入社会工作后,真正陪伴父母的时间只有45天,一下子把我惊呆了。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年轻的时候多带孩子去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等真正我们老的时候,孩子才会带着家人来看望我们,身教比言教更有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