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党校考试试题 党校考试题库简答题

党校考试试题 党校考试题库简答题

时间:2020-10-12 09:06:41

相关推荐

党校考试试题 党校考试题库简答题

没问题,以前都这样,我身边的几个县级干部第一学历都是中专,他们都是在市县党校搞的本科文凭。当时报名交的5000多元学费都报销了,每年象征性的去考试一次,本人去不了的话,派司机或秘书代替去做张试卷就可以了,答案都是党校老师准备好了的。那个时代,除了母亲没有假的外,其他什么都有假的,用现在的要求标准来评价过去时代的荒唐事,极不公平也不公道。

AriallCHen陈佩佩

"李少莉墙倒众人推" 经过一周的发酵,演变成了一场闹剧!一年中专,两年函授大专,40岁再拿个两年函授本科,“水”文凭这么励志,确实少见!勤奋好学,用心学习必有出路,但凡学习和工作上勤奋,用心的人出路都比较好。从李少莉的履历来看,从负责一项行政许可,到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四项行政许可,再到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分管十余项行政许可,近两年分管文、教、卫、体、农、林、水和交通、城管、市场及公共事务,工作责任更一步增加,面对的诱惑与压力成倍增加,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能否抵抗住诱惑,顶得住威胁,经得住考验,需要看一个人有没有担当,其廉政意识强与不强,弄不好是会翻船落水的!李少莉是清是浊,是精致还是腐败,有关部门应该给一个说法了。一个堂堂的副处级干部,一年阳光收入少说也有三四十万,这点穿着打扮并不为过。只是在特殊的场合,公职人员要注意着装打扮规范,工资结构大体三部分构成,基础职务工资,薪级工资(也就工龄工资)和绩效工资,薪级工资是一年一调,她的工作年限每年应该增加一百好几。基础工资是两年一调,其他补贴另算,她每月正常收入应该是一万以上。我是在广东的,我们每年的取暖费都是一次性发放,中级职称,每年1890元。只要长的出众漂亮,不管多大年纪,只要你是公众人物,就招来嫉妒!但是机关事业公务人员是有严格的规定制度的,着装风格,公众形象是要大方得体,不能太过意张扬的!太漂亮的女人做到高层,会让很多人怀疑,如果真有问题,也该查查,给公众一个交代,同时也可以还当事人一个清白。同时也希望社会应该放弃这种成见,不要随便去指责,以免无辜的伤害别人!女人爱美无罪!把自己打扮的精致一点也是人之常情,那个时期电大,自修大学是普通工人进修的唯一途径。自修大学考试一点都不水,很严格,因为我参加过……但作为国家干部,在人民受困的时候,最基本的穿着要得体简洁,这是作为一位干部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相信她有这个经济能力支撑购买、拥有、佩戴这样的饰品,她更有追求美好生活、美丽外表的权利!问题是作为公务人员出镜,应把工作与生活区分开来。切不可因为耳钉,方巾,皮肤白嫩等带偏了方向!无论调查结果如何,李少莉已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基本无法正常工作,也无法正常履职,这也是一些深扒其材料者所乐见的,别人就要这个效果!没有证据乱加猜测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说话做事要有真凭实据,希望大家共勉!我们是法治社会,要启动调查要有事实有证据,按规定按程序进行,凭猜疑网曝起哄可不行!建议那些猜疑网暴心态不平衡的,练好本事多赚钱过好日子!水深则无鱼,三十六计又一计是“瞒天过海”,要是查出来一个“巾帼英雄”来呢?又想起一个词儿“滑天下之大稽”也不是没可能?真相出来了又如何呢,观众散了都是轻的,到时候肯定会有人说检查结果都是打点后“做出来”的结果。当事人呢,可能一句道歉都收不到,正常生活被打乱,后面的仕途被影响,这些责任又由谁来承担。这种怀疑一切,打倒一片的心态,如果任其泛滥,会毒化社会环境,不利于国家稳定!一次端庄秀美的职业亮相,被一些充满无限想象的人网暴如今这个模样,真是悲哀。

#高考那点事儿# 忆起那年高考时



窗外烈日炎炎,暑气升腾。布谷鸟的叫声时远时近,不知疲倦地向人们传递着收获的喜讯。小区物业群新近发布了一则告示,提醒广大业主看好宠物和孩子,自觉减少噪音,为即将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营造一个安静学习、休息的环境。

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三十二年前的那个夏天。

当时的高考与当下的高考说是不同,其实并无质的区别,都要历经十年寒窗,都须按照分数录取,都是学子们绕不过去的一道大坎。要论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读书的环境、所处的时代不同,我们的孩子多了一些选择而已。

我的初中在本乡的一所学校度过,那时全县的初中生心中最大的目标莫过于考入当地大学生的摇篮——市一中。记得中考以555的高分被心仪已久的一中录取。

相比初中,高中生活更加枯燥,也愈加充实。土包子进城,起初很不适应,恍若一时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每到周六下午,便早早收拾好书包,骑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心驰神往地飞向家中。记得一年隆冬时分,大雪纷纷扬扬下了几天,路上积雪足有半米深,被来往车辆碾轧成了崎岖不平的冰面。小心翼翼地跨上车子,蹬不几下,轮子开始打刺,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在地。即便如此,也没有丝毫打消我回家的热情。

母亲终究放心不下,跟着本家婶子的自行车到学校来了两次。见了面总是千叮咛万嘱咐,缺啥少啥要给家里说,我只是噙着眼泪一个劲地点头。母亲大字不识一个,却极为要强,在那穷困的日子里,千难万难始终认定要供我们兄妹几个读书。

转眼到了高三,学业顿时紧张起来,家回得少了许多,只是偶尔到党校附近,陪在那边看工地的父亲说上几句话。父亲卸任大队支书后,便跟随本家的一个包工头长辈看看工地。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我抓好学业,还时常塞给我一些积攒下来的零散钞票,再三交代我吃好休息好,注意身体。

有时读书累了,搞得头昏脑胀。我便独自溜出校门,到一中北面的街上一家小吃部,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淋漓尽致地喝下去,直喝得汗流浃背,神清气爽。其时我跟同学也早已熟络起来,每当学至深夜,三五知己,相伴而归。走出校区,路经校门前的一条南北大街,偶尔相约买上一只西瓜,以拳砸开,分而食之。那瓜汁多味甜,沁人心脾,好不快哉!然后对着布满星辰的夜空吼上几嗓子,颇有“一声长啸誓惊天”的古风,这或许就是今天所说的心理宣泄吧。

我们那时有个让现在孩子难以理解的事情,就是要在高考之前填报志愿,颇有隔皮猜瓜、愿赌服输的味道。填报志愿无疑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经过全家人反复掂量,一遍又一遍修改,最终填定了报考志愿书。

高考的日子终于到了。那时的高考时间比现在迟一个月,安排在每年七月的七八九三天,正值天上下火的日子。

我被排在一中考点。高考的第一天上午,天气奇热。几乎每位考生都在事前准备了一条擦汗毛巾,五颜六色的,成为当时一景。教室内吊在天花板上的两台电扇,呲呲转动着,不仅没有送来清凉,反而平添了几分烦躁。县教育部门临时动议,让人运来好多冰坯子,丢进考场地面,给同学们降温。和我同考场的一个同学坐在教室内不久,便热晕了过去,当场被抬了出去。众人唏嘘不已,顿觉气氛紧张了许多。

当第三天下午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始终紧绷的心情终于变得异常轻松。平心而论,当年的试卷难易适中,难度较小,自认为考得尚可。倒是一向自诩的语文,反而没有太大的把握。考得好坏姑且不论,十年心血总算画上了一个句号。当我神情自若地走出考场,在校门口一堆人群中看到了年过半百、瘦小精干的父亲,他朝我招了招手,我赶快跑过去,问他啥时候到的,父亲笑说:“早来了。”我们沿街走着,到了一个西瓜摊前,他将自行车插好,蹲下身来,边讲价边挑了一只小巧浑圆的西瓜。随后带我来到一片树荫下,将瓜在路牙石上轻轻摔开,一人一半,然后才慢慢问我一些考试的情况。夕阳斜照,小巷人家。父子两人,席地而坐,促膝相谈。

多年后的今天,父亲已然八十有六,我也两鬓苍苍,步入了知天命之年。每每忆起当时的情景,倍感温暖,不觉泪目。

大概熬过了二十几天的样子,成绩公布了,我考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分数。虽然大局已定,心里仍不免忐忑。

八月份的一天上午,我正躺在院内乘凉,忽听外面响起此起彼伏的阵阵犬吠,同班同乡的一个高个子同学,恰巧从一中回家,特地为我捎来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母亲接过色彩鲜艳的通知书,左看右看,难掩内心的喜悦,毕竟自己的儿子今后就要走上一条不同于祖辈的新路。寒门出贵子是父母那一代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浓浓情结!

当年九月,我带着父母的叮咛和对家的眷恋坐上了驶往省城的一列慢吞吞的火车。那是我平生离开家乡的第一次远行,也将是我新的梦想孕育生长的又一个起点。



#教育整顿·青海进行时# 【海西州检察院坚持“六学”机制推动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海西州检察院在队伍教育整顿中,精心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以“六学”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力促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坚持全员集中学。采取“2+N”的模式,坚持每周2次固定集中学习会,学习必学内容。根据工作要求,不定期开展N次党组中心组学习,确保中央、省、州相关精神得到及时学习贯彻。截止目前,已开展全员集中学习4次,党组中心组学习1次。

坚持部门跟进学。建立12个部门学习小组,采取部门干警“轮流导学”“交流讨论学”、制作“个人学习登记卡”、不定期督导等方式,抓实部门“小课堂”。截止目前,各部门学习小组已开展17次学习活动。

坚持个人线上自主学。利用工作之余,干警个人通过学习强国、检答网、法宣在线、青海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每日推送“党史百年天天读”,将理论学习的“大课堂”变成人人参与的“小载体”。

坚持专题讲座辅导拓展学。将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举办1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邀请海西州委党校高级讲师讲授中国共产党党史,引导干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坚持应知应会知识点测评推进学。制作教育整顿应知应会测试题,不定期在全体干警中进行测试,对测试低于80分的进行提醒、督学,以检验和巩固阶段学习教育成果。目前已经开展1次集中测试。

坚持机关党组织推动体验学。海西州检察院机关3个机关党支部联合开展“不忘初心,对党绝对忠诚”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警参观海西州党员先锋事迹陈列馆,重温入党誓词,观看教育片《忠诚》,引导教育党员、干警坚定理想信念,修炼党性心性,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永葆忠诚纯洁可靠的政治本色。

半日纪事

上午八点钟,到达单位!我们八点半上班!

8:15,到达办公室,烧水,拖地,开电脑!

8:30,参加工作部署会。

9:05,会议结束,到一楼领资料。

9:20,完成资料发放,在工作群通知今日要完成的工作内容。

9:25,写两案讨论心得体会

9:45,写榜样5观后感

10:02,整理笔记。

10:36,写改制方案

10:45,有急件处理,印文件

10:55,写明天的党课材料

11:40,写一封家书

11:59,写学习体会

12:30,到督察办交资料

12:35,领下午考试的试卷

一上午,没有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饭。还剩有两项工作没有完成(党课材料和改制方案),下午还要考试,收资料,迎接抽考检查!

刚刚,又接到通知,还要交学党史听党课的心得体会,所有的事,都要在今天完成!

我要疯掉了!

昨天写了一篇短文,纪念44年前安徽恢复高考的第一天。没承想引起广大网友的兴趣。这里再补充一些和当年高考有关的情况。77年高考很仓促。中央决定晚,一开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召开,决定仍然按照从基本推荐大学生模式招生。后被邓公否决。后决定恢复高考。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高等学校招生研究生的意见》两个文件,宣布当年恢复高考,并定于11月份举行恢复高考后的首次考试。安徽高考又延迟了一段时间,迟至12月10号。我当时下放在灵璧县邱庙公社白庙大队小徐家生产队,10月底十一月初才知道这个消息,还是我父亲来信告知的。那时,我在生产队当会计。当时,正是生产队起红芋分红芋的季节。去请假,老队长徐兆彩和我说,不管怎么样,必须把分配账做好才能走!当时的分配原则是“劳3人7”,即工分占30%,人头占70%。我连天加夜,紧赶慢赶做好账,才回去复习。复习的时间不足一个月就走上了考场。幸好,当年的试卷并不难,例如,语文除上文提及的两题作文,还有解释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政治有一题,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考场一时都在轻声哼唱这首歌。地理有长江流过多少省,澳大利亚首都叫什么。历史有李自成农民起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等。以现在高中生的眼光看,就是小菜一碟。但是放在十年浩劫,教育荒废的历史背景看,没有一点积累还真不行。当时考试是以县为单位组织的。灵璧县一下子涌入这么多考生,对当年的灵璧来说,也是负担很重。没有那么多接待能力。考生除了投亲奔友外,大部分考生是住在县委党校等学校礼堂,打地铺住的。我当年是借住在灵城一位叔叔家的。为了掌握时间,我父亲把全家唯一的他的手表给我戴了几天。

1993年,江苏。

龙城常州,就曾举办过一场选美比赛。

看着这些老照片里的少女们

思绪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的常州……

“羡慕你,正处在丽质生辉的好年华;羡慕你,正赶上国门开放的新时代。参赛吧,展现青春的风采!参赛吧,展示自身的价值!”1993年4月20日,《常州日报》刊登了一则《关于评选首届常州小姐的启事》。

消息一出,瞬间轰动了常州城,整个常州的女孩子们都趋之若鹜。

整个常州都掀起了一股报名热潮。短短的15天报名时间,就有602人报名参赛。

然而报名归报名,想要胜出可不是那么容易,选美的组委会要求,能够通过预赛的选手必须是在知识、文化、修养三方面都处于高水平,而不仅仅是长得好看就行。而在预赛之后,组委会还特意请来了市委党校及各种知名专家教授,来为进入决赛的选手们进行培训。

当时组委会对决赛选手们的考察重点就是文化素养,并且在比赛中增加了语言接传和抽签答题两项比赛内容。而在答题的笔试阶段,组委会甚至像高考一样,将专家集中住在一起,然后每人出题,形成一张试卷。不少选手感叹简直就是经历了一次“高考”。

1993年7月底,“常州小姐”选美决赛在电视上进行了直播,当时几乎全城都在讨论这场选美。经过激烈角逐,10名优胜者被选出获得“常州小姐”的称号,冠军由王珏获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