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幕府将军2全面战争汉化 幕府将军2全面战争汉化steam

幕府将军2全面战争汉化 幕府将军2全面战争汉化steam

时间:2018-08-06 14:41:51

相关推荐

幕府将军2全面战争汉化 幕府将军2全面战争汉化steam

罗马1全面战争宣布高清重置,4月29里发行。不是Ipad那个所谓的重制版,而是电脑上的。

画面高清,提升画质(感觉好像并没有),

整合两个资料片《亚历山大》和《蛮族入侵》,共达38个可玩势力,

全新事务官:商人(这不是中世纪2里的吗?),

支持Steam创意工坊模组,

官方中文,

感觉这画质提升的有限,有本事提升到幕府2的画质水平啊。

另外,这个重制版疑似外包的#战争游戏##军事游戏#

日本人骂的“八嘎呀路”,翻译成中文是啥意思?原来是两个词

曾经流行过这样一个说法,大意是学会一门语言,是从脏话开始学起的。如果你观察仔细,会发现世界脏话大都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剧烈的吐气爆破音。

道理也十分简单,因为脏话就是情绪上的宣泄,吐气爆破音非常切合宣泄情绪时的感觉,毕竟已经发火了,还保留体面文雅做什么?都是恨不得,喷人一脸的状态。

一、“八嘎”——不仅仅是“动物”

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国对于整个东亚的文化推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文化更是到处都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尤其体现在其文字之上。

日文中有着平假名,片假名之分,平假名是由我国草书演变而来,而片假名则是从楷书获取灵感的,他们的一个共同源头是万叶假名,据说就从汉字中“借”出常用的偏旁部首得到的。

首先我们来看“八嘎(ばか)”这个部分,读音为“b a k a”直译过来其就是“马鹿”的意思,对于“马鹿”这个词为何带有贬义,其主要有这样两个来源:

赵高说: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成语指鹿为马,比喻颠倒是非黑白的样子。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对这个典故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秦二世曰:“马也。”秦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秦二世时期的权臣赵高为了测试百官,当着众人面,把鹿当作马,群臣因为畏惧他而不敢提出异议。这个典故不仅是成语“指鹿为马”的起源,同时衍生出“马鹿”这个词表示四不像。

那么这其中为何带有贬义也就不难理解了,说脏话就是极尽所能的侮辱对方,此时“马鹿”就显得很适合了。

本土起源说:这个词书面记载最早出现于日本南北朝时期,当时日本皇权由持民院与大觉寺两大派系轮流继承,也因为这样的问题出现了多次继承上的纠纷。

当时,“量仁”天皇由“镰仓”幕府推出,但是当时他的前任后醍醐天皇有意立自己孩子为继任天皇,但这不符合之前轮流继任的规矩,因此后醍醐天皇被流放但拒绝退位,这就是日本南北朝的大背景。

“马鹿”就出现在后醍醐天皇这边的阵营之中,根据《平安记》得说法,活跃于平安时期的家族“足利氏”,此时拥护后醍醐天皇,一位名叫赖远的将军在喝醉酒一时兴起,称呼“量仁天皇”为“马鹿”。

这些典故无不说明“马鹿”这个词从一开始就带有着极其低下的意味。如果比较一下古代中国与日本的“脏话模式”,其实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马鹿”背后的意味。

我国文化讲求一个“以人为本”,没有哪个民族比我们更加重视人,我们对亲戚称谓的细分程度可谓世界之最了。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叔叔伯伯等,有时我们自己都没办法准确的区分。

相比之下,日本对于亲戚称谓则就简单许多了,男性长辈统称为“欧吉桑”女性长辈就是“欧巴桑”。

这也就能看出两国之间“脏话取向”上的差异了,我国骂人一般都是从侮辱家里的“亲戚”出发的,大家都懂得;而日本没有这样的传统,所以侮辱人多是以“动物”出发的。

比如本文中的“马鹿”,或者是“支那”表示“猪”的意思等等。所以说,简单将“八嘎”理解为混蛋,我们就会忽略其中很多的文化内涵。

理解了“八嘎”那么接下来的“呀路”是怎么样的意思呢?它的背后又蕴含着什么呢?

二、“呀路”——奇妙的“歌舞伎”文化

“呀路”(やろ)读作“y a r o”日文直译就是“野郎”的意思。似乎只是一个语气上的加强,实际上,它也有一段同日本文化史交织的渊源。

我们对日本古人的形象大多是来自江户时期武士浪人的印象,尤其那独树一帜的发型,这样的发型叫做“月代”。据传言是方便将士携带头盔设计的。这样的发型也叫做“野郎头”。

当时的日本,将士们平时以看歌舞伎的表演作为娱乐活动,这种现象立刻在军中蔓延开来,为了阻止这样的靡靡之风,政府明确提出,禁止歌舞伎在军队中进行表演。

但是方法总是有的,不少人开始以“男性歌舞伎”作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他们大多会去找一些十七八岁,长相柔美秀丽的男性来代替女性进行歌舞表演。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市场,一系列男性歌舞培训流水线开始在日本国内盛行起来。他们大多是从小被相中开始进行童子功的训练,为了达到女性的感觉,要求也是非常的严苛的。

但正因为是出入军队进行表演,为了避免怀疑,这类从艺人员也留起了与武士相同的“野郎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风俗习惯,“野郎”渐渐的从一种发型称呼,变成了这类人员的代指。

这类从艺人员因为以卖笑为生,所以其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后来更是用“野郎”比做“男娼”的意思,实际上,不仅是日本,在其他国家中,这样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

所以在日本,“呀路”不仅仅是作为“野郎”的强调语气词,其文化内涵上也是负面的,“呀路”的偏向重点,是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角度进行侮辱。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日本,自从有了首相这个角色之后,便成了最危险的一个职业,刺杀首相似乎成为了日本的一个传统。

其实在日本历史上,“首相”这个职位才存在了一百多年,自明治年间才出现的。可短短100多年间,却有八位首相死于刺杀。

1867年,孝明天皇突然去世,15岁的睦仁继承天皇之位,翌年改元“明治”,他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天皇。

明治元年(1868年),他颁布一系列维新举措,实行明治维新,将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制国家发展为工业化世界大国。1885年,明治天皇实行了内阁制,伊藤博文成为日本第一任首相。

首相为“首席宰相”的缩写,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内阁首脑的中文通称,即内阁首脑,也叫内阁总理大臣。

伊藤博文是日本历史上第1位首相,也是一位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出身德川幕府末期长州藩士,在明治维新之后,曾经四次组阁,是第1任、第5任、第7任、第10任首相。

另外,他还担任过日本枢密院议长、贵族院院长,首任韩国总监,明治宪法之父,是立宪政友会的创始人。官至从一位、大勋位、公爵。

伊藤博文任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并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迫使大韩帝国签订了日韩协约,将大韩帝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使日本登上了东亚头号强国的地位。

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义士安重根刺杀而身亡,终年68岁。

伊藤博文既是日本的第1位首相,也是首位被刺杀而亡的首相,可以说他死有余辜。

多米诺骨牌一倒,继伊藤博文之后,刺杀日本首相似乎成了一种传统。

1911月4日,原敬被刺身亡。接下来遇刺的日本首相还有:

1930年11月14日,滨口雄幸。

1932年5月15日犬养毅(“犬养”这个日本姓氏,我看一回笑一回)。

1936年2月26日,高桥是清。

1936年2月26日,斋藤实。

1960年7月14日,岸信介(没死)。

这里介绍一下岸信介!

岸信介是个彻头彻尾的右翼政客,也是侵华战争甲级战犯之一,当过日本国第56任、57任首相。

日本投降后,他作为甲级战犯嫌疑被关押,但因其亲美反共立场颇得美国青睐,于1948年获释。其后,岸信介成为战后日本政界右翼的鼻祖,被称为“昭和妖怪”。

1960年7月14日,岸信介从招待会场走出来时,被忽然出现的男人持刀袭击。慌乱之中,对方将登山刀刺到了他的左腿上,顿时血流如注。当时现场一片混乱,遇刺后的岸信介被几个人抬离现场,并紧急送往医院(如图7)。

62年后,岸信介的衣钵传人、也是他的亲外孙安倍晋三遇刺身亡。

这么多首相被刺杀,是这个国家出了问题,还是这个国家里的人有问题呢?

欢迎大家评论!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套装(全10册)寺泽薫 著,米彦军,马宏斌,石晓军,杜小军,杨朝桂 ... 译

喜欢日本历史的可以参考

日本史里程碑之作,讲谈社百年献礼巨制;日本史学家写给大众读者的诚意之作。

日本史学泰斗网野善彦领衔出品,十位日本一级学者撰述,十位新锐学者译介,整套书开放、客观、国际化,集四十年研究成果,代表日本史学界前沿水准,是一部此前未有的地道日本史。

一套书读懂日本史。

本套书共10卷,4112页,200万字,覆盖了日本从部落发展为近代国家共2000多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从水稻传入到王权诞生,从天皇的制度确立到摄关制度粉墨登场,从武士阶层崛起到南北朝分裂,从战国割据到江户幕府一统天下,再到明治维新,近代国家建立。本套书从东亚与世界的视野出发,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今日之日本,乃至今日之东亚以及今日之世界。

每卷以关键问题为锚,日本史学家从内部看自身历史,既有对宏观历史的纵横把握,也有对微观历史的细致体察;讲述既有大家风范,又有超强的亲和力和可读性,专为大众读者撰述。

中文版历时五年,精心打造,设计考究,插图精美,值得日本历史和文化爱好者阅读收藏。

从翻译、编辑到装帧设计,诸多细节,无不用心。每卷彩插,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再现经典历史场景,图文互证,颇具风格。

内容简介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共10卷,4112页,200万字,介绍了日本上下2000年历史。

从水稻传入到王权诞生,从万世一系的天皇制度确立到摄关制度的粉墨登场,律令国家过渡至王朝国家,源平合战、南北朝分裂、群雄逐鹿、天下一统。尔后,时代遭遇巨大变革,黑船来航、尊王攘夷,在声势浩大的民众运动中,明治维新到来,近代国家建立。

10位日本一级学者撰述,10位中文新锐学者译介,以关键问题为锚,以主题划分卷册,注重历史严肃性的同时不乏生动的故事描写,细腻体察个体的同时,又有对列岛各时期有着宏观把握,是一部扎实详实、融合多学科知识、观点新颖的史学经典。

讲谈社

寒冬,遇见穿短裤短裙的日本小学生

大阪紧邻京都、奈良,是日本关西的大都会城市。城区既有玻璃面高楼大厦,也有古香古色的旧式建筑。这里商业发达,大超市、商业街、小门店比比皆是。

从大连、青岛直飞大阪的时间,都是一小时二十分钟左右,所以,大阪往往是中国游客采购商品的第一站。每逢国内长假,日本各类商店,就开始忙活专门针对中国游客的各种促销。打折、中文广告、买一赠一。机场,还有日本人扮演的大熊猫和你套近乎。

我在大阪住的酒店邻近郊外,能看到菜畦、铁皮屋顶木制屋的乡间景色。

大清早出来散步,正好碰上几个日本小学生走在上学的路上。气温零度以下,屋顶垂下冰溜子,但这些七八岁的孩子,却穿着短裤短裙。我穿着皮衣,都忍不住要不断搓手,但那些孩子却若无其事,有说有笑。

后来得知,日本儿童穿得如此单薄,源自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观念。日本的父母,从小就不让自己的孩子多穿,甚至下雪时,还让孩子光着膀子在雪中嬉戏。目的是锻炼孩子抗寒耐力,减少感冒得病。

至于日本的学校,则将抗寒耐力和提高身体素质培养顽强意志结合起来。尽管日本已经进入现代化,但久远幕府时代的武士道精神,逐渐演变成一种精神和生活习俗,沿袭下来。

当我们的孩子,寒冬穿上羽绒服的还要戴上围脖帽子,并将体育课视为副课的时候,日本儿童却通过穿短衣、按照“体育当先”的理念,接受所谓的“变态”折磨。这背后,有因可溯。

在日本,幕府武士早已于历史舞台谢幕。但,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韧的精神,却深深植根于日本国民的灵魂。

文化和民族信仰形成的巨大影响,足此影响多少代人。可见其历久弥新。

当我们惊讶日本儿童寒冬的穿戴时,是否也应反思一下我们孩子的体质体能。除了入校军训外,能否不再以主课占副课,让体育课和身体技能训练,常态化呢?

最近国内疫情反复,许多孩子都改成线上学习。但老师和班主任仍旧在网上督促孩子抓紧完成作业。每天,各种卷子让孩子做到深夜,也不提示孩子跑跑练练。

那天晚上,学校召开网上家长会,我偶听到老师冲家长们声嘶力竭地喊:什么叫双減?双減就是減掉学渣和学渣的家长!

听罢,无语。

《觉醒年代》第11集,那位留着长长的小辫,手持一杆早烟袋,一副晚清遗老装扮的北大老教授辜鸿铭,在那个时代确是大名鼎鼎,名冠中西的名人。

那年代在西方人眼中,辜鸿铭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辜鸿铭1857年7月出生在马来西亚 ,留学英、法、德等国约,共得到13个十博士学位,辛亥革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

辜鸿铭推崇儒家学说,反对新文化;拥护帝制,反对民主共和;拖辫蓄妾,号称清朝最后一根辫子,直到1928去世的时候还留着。这也是他选择站在新文化运动对立面,并最终被北大解聘的根本原因!

但辜鸿铭是五四时期以前就积极向西方弘扬中国文化的中国学者,他曾将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庸》、《孝经》等译成英文、德文,刊行于国外,影响非常巨大。其英文著作有《中国的牛津运动》、《春秋大义》等。中文著作有《读易草堂文集》、《辑蒙养弦歌》和《张文襄幕府纪闻》等。

民国早年,辜鸿铭不仅在国内名声鼎沸,在西方世界名气更大,甚至到了被神化的地步。

一度,辜鸿铭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代名词。当时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当时听梅兰芳的戏,最高票价不过一元二角,而他演讲的门票则售二元,有多风光也就不用说了。

辜鸿铭不仅古怪,而且十分幽默,以下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些奇闻趣事。

辜鸿铭在欧洲留学时,有一天他乘坐从维也纳到柏林的火车。因路途疲劳,他顺手拿起一张报纸盖住脸,闭着眼睛在那里养神。这时,对面空位上来了三个神气十足的德国青年。他们刚一坐下就对辜鸿铭进行品头论足:「瞧那个中国佬,连报纸都拿倒了,自以为还蛮像那么回事!」他们以为辜鸿铭不懂德语,说完后就忘乎所以地大笑。

这时,只见辜鸿铭懒洋洋地抬起头,一张嘴就抛出一串字正腔圆的德语:「你们的德国文字这玩意儿太简单了,若不倒过来看,还有什么意思?甭说报纸上这通俗的玩艺儿,就是你们圣人歌德的《浮士德》,我也能跟你们背个一字不差。」

辜鸿铭一生留下很多名言,现择十条列下:

1、“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2、三寸金莲走起路来婀娜多姿,会产生柳腰款摆的媚态,那小足会撩起男人的遐想3、像你们这样学英诗,是不会有出息的。我要你们背的诗文,一定要背得 滚瓜烂熟才行。不然学到头,也不过像时下一般学英文的,学了十年,仅目能读报,伸纸仅 能写信,不过幼年读一猫一狗式之教科书,终其一生,只会有小成而已。我们中国的私塾教 授法就很好,开蒙不久,即读四书五经,直到倒背如流。现在你们各选一部最喜爱的英诗作品,先读到倒背如流,自然已有根基,听我讲课,就不会有困难了。而且,我们中国人的记 忆力是很不错的,中国人用心记忆,外国人只是用脑记忆4、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5、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6、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7、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8、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茶壶肯定要配几个茶杯,总不能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9、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10、有追求舒适生活的热情,而思想之所以值得他去探索,只是因为能够给生活增添色彩和尊严。

笔者以为,蒙元帝国与南宋战争的转折点发生在1251年,换句话说,南宋的灭亡,虽然定格在1279年,却是肇始于1251年。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正是在那一年,一代天骄蒙哥继承汗位,而雄才大略的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出镇漠南汉地,开创金莲川幕府,拉开轰轰烈烈的汉化改革序幕,从此,蒙元帝国蒸蒸日上,步入全盛时代。

第二,也是在那一年,南宋最后一位既能顾全大局,又有能力调和内外的名相郑清之病死了。郑清之的死,是南宋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南宋中枢此后再无有能力收拾局面之人,而朝政开始日趋腐败,南宋最后的名将余玠,就是在两年后,成为了朝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国中无人,朝中无将,宋事从此遂不可问,而南宋也就开始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

“男人就像茶壶,女人呢?好比茶杯,一个茶壶配四只茶杯,天经地义。”没错,说这句话的就是辜鸿铭。上世纪初,洋人中流传着一句话:“到北京可以不看紫禁城,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名汤生,字鸿铭,1857年(清咸丰七年)7月19日出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的槟榔屿的一个华侨之家。祖籍是福建省同安县。他出生于南洋,读书于西洋,做着北洋政府的官,娶了东洋的姨太太,自称东西南北人。

东南亚的华侨,不管是农民还是商人,都念念不忘祖国传统文化,把儿女送回国内学习和工作,这些华侨在南洋大多没有落地生根的打算,与内地常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们籍贯常常写大陆祖籍。比如陈璧君的父亲、南洋巨富陈耕基 ,鼠疫斗士伍连德 ,抗战时自不必说,有一部电影《南侨机工英雄传》就是讲在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号召下,侨居海外的华人组成南洋华侨技工队,在滇缅公路上当司机、维修工,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故事。

辜鸿铭的父辈也是这样的人。他家第十三世祖辜仁荪于清康熙初年移居台湾鹿港,后人约在乾隆初年又作为劳工移民到马来西亚。当时,台湾、福建的边海渔民为生计所迫,漂洋过海外出谋生,这些一无所有的“猪仔”因为向往能找到地方糊口,被成群地拐骗上了海船,然后被运到东南亚贱卖给马来西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荷兰商人,这种交易叫“卖猪仔”。辜鸿铭的祖辈大概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到马来西亚的。

到了他曾祖父辜礼欢这一代,巴结上了侵略者,当上了东印度公司在槟榔屿的华人代理,成了当地的贵族。辜鸿铭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二等公民的贵族之家。十岁时,父亲辜紫云送他到苏格兰留学。

辜鸿铭去欧洲留学的原因,在当初少年时的他,可能懵懵懂懂,无所谓什么目的的。但在他的父亲却有其意图。他的祖辈,作为华侨移民,由社会最底层的劳工到当地贵族,走过的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创业之路。虽然他的一家,已经跻身上层社会之列,是有身份的人了,但说到底,这“身份”毕竟是“殖民”式的,是“华人”的身份,与“大英不列颠贵族”相比,自然还是矮人三分,而且在他的周围和属下,还有许多华侨的劳工度着比他们从前更艰难的生活。

就在辜鸿铭出生的时代,大批中国沿海的贫苦农民、渔民作为“猪仔”被拐骗而来,上岸以后像牲口一样卖给槟城的商人,每“头”“猪仔”由3元到15元不等,先得同意为主人白干一年,只求有食物糊口或主人赏几个零花钱就心满意足了。

同样是炎黄子孙,有着相同的民族血脉,辜鸿铭的祖辈们虽然充当着不光彩的角色,但他们同样为丢失民族的尊严而惭愧,辜紫云希望儿子能够有出息,成为能够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人。辜紫云甚至为了儿子在西洋安心读书,在临死前还嘱咐朋友不要把自己的死讯告知儿子,直到其学成后才知道。父辈寄予他如此厚望,这也是辜鸿铭回中国的一个原因。

光绪四年,辜鸿铭结束了十几年的留学生涯,来到香港考察和工作。他回国,是必然,进入张之洞的幕府则是偶然。

那是光绪十年(1884)5月,张之洞督两广,时法越战事正紧,战火已燃至中国。7月15日,法国远征舰队以“游历”为名驶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张之洞命知府杨汝澍赴闽侦事。杨在由闽返粤船上与正由上海访友返回香港的辜鸿铭邂逅相遇,当时辜氏正对同船一位德国人抵掌而谈,大讲伦理学(逻辑学),他见辜氏的德语相当流利,时而插入英语、拉丁语,中文也很流利,便心中留意辜氏。

因为张之洞幕府德文翻译水平太差,正需这样人才,杨汝澍回去后便把这情况报告了广东督抚赵凤昌,赵凤昌再禀给张之洞,张之洞大喜,即派人前往香港邀请辜鸿铭。在张之洞这个名满天下的封疆大吏面前,他极其自然潇洒,不卑不亢,对张之洞激昂慷慨地高谈阔论,显示出才子名士的风度,使张之洞既生气又好笑,讨厌他的没大没小的随便,又欣赏他的性格与学识,便聘他为洋文秘书。从此宾主际遇,决定了辜鸿铭一生的道路,开始他长达20余年的文襄幕府生涯。

辜鸿铭语言天赋极好,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语种,福建方言和北京话也成了他的主要语言,其能够熟练地运用九种语言。孙中山曾说:“中国精通英文的,只有三个半。其一辜鸿铭,其二伍朝枢,其三陈友仁。”

另外半个大总统没有透露。同时,辜鸿铭选中了中国的经典《论语》、《中庸》等,翻译成英文、德文,他知道欧洲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以他的才智,他的眼光,对着欧洲人的胃口翻译过去,正好搔着了欧洲人的痒处。神秘的中华帝国借他的笔在欧洲人寻求“他山之石”的迷茫中,填补了空白。

于是在西方人的眼里,辜鸿铭恰如他自己所希望的,成了东方文明的代言人,同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冈仓一起被奉为东方圣哲。

他的茶壶论一出,顿时在国内名誉扫地,陆小曼和徐志摩大婚时,陆小曼便对徐志摩立下规矩:“你不能拿辜先生茶壶的比喻来作借口,你不是我的茶壶,而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公开取用,牙刷却不能数人合用。我今后只用你这把牙刷刷牙,你也不准向别的茶杯注水。”

上洛在日本的含义

日本历史事件本词是多义词 共2个含义

上洛本为上京,前往都城之意。洛是谓洛阳,周代以后常定都此地,故渐被用作京城、或都之意。日语中的上洛,主要是谓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别称就是洛阳(rakuyo),故谓“上洛”。 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战国大名带兵攻入京都的行动被称为“上洛”,上洛是诸如武田信玄等战国大名追求的目标,如同中国春秋时期的“问鼎中原”(称霸诸侯)。“上洛”主要是用于形容实力最强的地方藩首(大名)集结大军开往京都表明地位的过程,有些类似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

中文名上洛

本为上京

译为前往都城之意

类型日本历史事件

简介

“上洛”主要发生在日本的战国时期,譬如今川义元当年上京都朝见天皇,以证明自己拥有争霸天下的实力,就称为上洛(但最后没有成功);甲斐大名武田信玄就曾组织上洛。再比如《太阁立志传》系列里织田信长整天提的“上洛”也是此意。

来历

大名“上洛”“洛”的来历:京都古城建筑城市规划的突出特点是,同中国唐朝的洛阳城和长安城十分相似,京都的历史始自平安时代的平安京,一直到明治维新迁都,一千多年来一直是日本的首都。平安京完全仿照唐代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来设计,不仅设计一样,连选址也是依据中国风水。京都,古称平安京,突出特点是同中国唐朝的洛阳城和长安城十分相似,京都的历史始自平安时代的平安京,一直到明治维新迁都,一千多年来一直是日本的首都。京城形制南北长,东西窄,这一点是异于隋唐长安城的,其长宽比例却与隋唐洛阳城十分接近;其次,里坊均呈方形,同于隋唐洛阳城的里坊形制;再次,朱雀大街南端两侧各置宗教建筑一所,也是模仿洛阳城而建。最后,在里坊名称方面,平安京的“铜驼”、“教业”、“宣风”、“淳风”、“安众”、“陶化”、“丰财”、“毓财”等8个坊名均采自隋唐洛阳城,平安京朝堂院南门的名称也采自洛阳城,称为应天门。平安京最初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东侧为“左京”被称为“洛阳”,西侧为“右京”被称为“长安”。虽然是依据当时的风水术选址,但右京长安的风水并不好,地处沼泽,开发工作还没有成功就荒废了。平安京就只剩下了左京“洛阳”。于是,一千多年来京都就一直被称为洛阳。

京都方位图城北中央为皇室所在的宫城,宫城之外是作衙署之用的皇城,而皇城之外是作为一般官吏、平民居住的都城。全城面积约20平方公里,呈长方形,街道纵横,对称相交,形如棋盘,因而日本人总喜爱称京都为“洛阳”、“洛城”。在镰仓幕府时期被称为长安的西京衰落下去,而东京洛阳兴盛起来,超过了西京。所以当时的日本人将京都称为洛阳,而战国大名进京也就自然称为上洛了。

由于首都被称为洛阳,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战国大名带兵攻入京都的行动被称为“上洛”,上洛是诸如武田信玄等战国大名追求的目标,如同中国春秋时期的“问鼎中原”(称霸诸侯)。同样,京都附近的近畿地区被称为“洛中”。京都府内至今仍随处可见诸如“洛东”、“洛西”、“洛南”、“洛北”、“洛中”、“洛阳”之类的地名。除了京都之外,日本的另一个城市奈良市在古代又被称为“平城京”,起初本打算仿照北魏大同的“平城京”,但北魏很快把首都迁到了洛阳,所以,奈良就仿照汉魏洛阳城建造了奈良的“平城京”。近些年,日本还诞生了“洛阳学”,是专门用来研究古都洛阳的一门学科。

他的名字在西方很有名气,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的第一人,印度甘地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他则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生于马来半岛西北槟榔屿的橡胶园,父亲辜紫云,祖籍福建同安,标准的中国人,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珠,操一口流利的闽南话,还能讲英语、马来语。

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葡萄牙人,标准的西方人,金发碧眼,一口流利的葡语、英语。辜鸿铭有一个哥哥辜鸿德,兄弟两长得一副混血儿模样,黑色的头发微微泛黄,黑色的眼睛泛着蓝光,皮肤白晳。

他们一家子生活在马来半岛西北侧的海岛——槟榔屿上,这里是大英帝国殖民地“威尔斯王子岛”。辜家是在辜鸿铭的曾祖父辜礼欢时,从福建同安出发闯南洋,辗转来到槟榔屿。

辜紫云,在英国人布朗先生的尼蒙橡胶园中担任总管,他的精明能干、认真负责,很得布朗夫妇的信任,两家交谊很深。

无子女的布朗夫妇,把对语言有着出奇理解力和记忆力的辜鸿铭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年少的辜鸿铭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度过。在他懵懂的幼年,父亲经常领他到供奉着祖先牌位的大案前,按时祭拜。

案上摆着水果、牺牲,祭拜时献上水酒一杯,父亲首先恭恭敬敬地点上香,然后让鸿德、鸿铭哥儿俩跪下叩头。

跟着接受父亲的告诫:“我们的祖国在遥远的地方,不论我们身在何处,千万别忘了那里是我们祖先的家园。"

1867年,父亲辜紫云死于当地华人帮会骚乱,橡胶园园主布朗夫妇返回英国,同时把10岁的辜鸿铭带到了英国。

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学习西方文化,1870年,辜鸿铭被送往德国学习,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

1872年春,辜鸿铭以优异成绩考取爱丁堡大学文学院,1877年4月,辜鸿铭以优异成绩通过文学、数学、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和修辞学等科目考试和论文答辩,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辜鸿铭入德国莱比锡大学土木工程系,入校后跨科跨级选课,广览古今经典,博采中西之长,精心研究不迨。

1880年提前获工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哲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巴黎大学文学院。辜鸿铭一共获得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会九种语言。

1881年,辜鸿铭与著名外交家、学者马建忠相遇,畅谈三日,辜鸿铭思想从此转变,专心钻研中国学术,后来经赵凤昌推荐成为张之洞的幕僚。

他在张之洞幕府任职二十年,充任“洋文案”,负责翻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1883年,辜鸿铭开始在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将《论语》、《中庸》、《大学》相继译成英文,在海外刊载和印行。

他的《论语》译序是这样:“希望那些有教养有思想的英国人在耐心读过我们的译作之后,能够反思一下他们对中国人已有的成见,并能因此修正谬见,改变他们对于中英两国人民与人民、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态度。”

并明确指出他的翻译目的“让普通英语读者能看懂这本给了中国人智力和道德风貌的中文小册子”,努力“使孔子及其弟子的谈话方式,就像有教养的英国人在表达与这些中国俊杰同样的思想时一样。”

1893年在辜鸿铭谋划并拟稿,呈张之洞审定,于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以《设立自强学堂片》上奏光绪皇帝,筹建由国人建设、管理的高等学府——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建成后辜鸿铭任方言教习,成为自强学堂一代名师。

1909年,辜鸿铭的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出版了《中国人的精神》,在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19辜鸿铭受蔡元培之邀,来到北京大学教英国文学和拉丁文,当辜鸿铭以长袍马褂,瓜皮帽带小辫,走进教室讲坛时,学生一阵哄堂大笑,先生正色道:“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学生则平静下来,专心听先生讲课。

是年,辜鸿铭于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六国饭店用英语讲演《春秋大义》,售票价高于当时“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梅兰芳的戏票价格为一元二角,而辜鸿铭的讲演票则开价两元,却还很叫座。

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病逝于北京,享年72岁。

林语堂在《从异教徒到基督教徒》中这样评价辜鸿铭:“他了不起的功绩是翻译了儒家《四书》的三部,不只是忠实的翻译,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古代经典的光透过一种深的了然的哲学的注入。

他事实上扮演东方观念与西方观念的电镀匠。他的《孔子的言论》,饰以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有关儒家书籍的翻译,得力于他对原作的深切了解。”#历史上敬业的人#

福建的福州是中国最大方的省会城市,因为把省内唯一的一个副省级让给了厦门。

所以福建是一个三足鼎立的。政治地位福州最高,行政地位,厦门最高,经济地位,泉州最高。

那为什么把副省级给了厦门呢?原因很多,综合考虑,但其中有一条是为了对台工作。厦门是对台工作的前沿。为什么呢?因为小岛是闽南人,而福州是闽东人,厦门才是闽南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沟通上方便一些。

那为什么小岛大多数是闽南人,不是闽东人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人的身上了。这个人叫颜思齐,这个人胆子很大,年轻的时候杀了人,混不下去,就跑到了日本,开始当裁缝,后面又开始搞海洋贸易,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在明朝搞海洋贸易,那基本上八九不离十,就是海盗。不过他这个海盗很有理想,找了二十八个兄弟,插香为盟,要推翻日本的幕府在日本称王,然后向中国称臣。

这要是成功了,日本就是一个大新加坡。可惜还没有发动就被发现了,只好开溜,这么多兄弟去哪里混口饭呢,一看,小岛这个地方不错,就这里了。

于是就把兄弟带到了小岛,准备以这个为基地,最后还是要征服日本的。结果一次出去打猎得病死了。

虽然死了,但路已经铺好了,好多人都被颜思齐带到小岛,所以颜思齐被称为开台王。

死了之后,另一个兄弟被奉为盟主,就是尼古拉斯·加斯巴德,中文名郑芝龙,儿子更有名,叫郑成功。后面郑芝龙臣服明朝,在官方的支持下,郑芝龙招了三万人去小岛。

再到郑成功,又带了一批人,有时候,路走得太远,都忘了为什么要出发,当初是想着征服日本的,后面发现算了,把这里开发好也行。

经过这三代的努力,小岛的人就多起来了。

那为什么这其中闽南人多呢?

因为颜思齐是闽南漳州人,也有说是厦门人的,郑芝龙是泉州人,都是闽南人。老乡带老乡,所以小岛也是闽南人居多,所以厦门是对台产沿,所以厦门是福建的副省级,而福州不是。

《地图中的中国史》,一套三本,通过地图看历史。书是地图出版社出的,在地图这一块非常权威,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葛剑雄,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王子今都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堪称历史地图百科全书,里面有八千个古地名、八十万字的历史知识解读、两千多张历史文物图片,九百位历史人物介绍,一千多条历史名词解读,三千多条中外历史对照知识点。

有古今历史地名对照,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对比,帝王家世表、历史人物介绍、国宝介绍、历史事件点评、甚至还有相关朝代的历史扩展阅读推荐。

用图说话,用地图解读历史,帮助孩子将历史熟记于心。现在购买,出版社额外赠送一本地图册。

李鸿章(18—1901),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

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鸿章考中进士。早年曾投入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致用之学。李鸿章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咸丰三年(1853),回家乡安徽参与组建团练,开始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屡立战功。咸丰十一年(1861),开始投入到业师曾国藩的幕府,并在曾国藩的帮助下组建了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又镇压了捻军,因战功擢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

李鸿章热心于办理洋务运动,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创建了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一系列机构,并创办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其主导的洋务运动破产。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同时西方有视之为“当世三杰”者,但因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之个人贪腐、决策失误等问题,也受到诸多批评。[1]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因战败被解职,李鸿章得到了出访欧美的机会。回国后他向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提议变法,但没被重视。后被起用为两广总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李鸿章深知敌我差距,筹划“东南互保”,拒绝对各国开战。随着清政府逐渐战败,李鸿章被迫受命北上谈判,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不久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死后获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其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李鸿章

别名李中堂、章桐、李傅相、李二先生、李文忠

性别男

出生日期

182月15日

去世日期

1901年11月7日

生肖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区)磨店

代表作品

李文忠公全集

所处时代

晚清

爵位

一等肃毅伯→一等肃毅侯

追赠

太傅

官职

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

职业

政治家

外交家

军事家

主要成就

操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及捻军起义 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兴办实业

谥号

文忠

渐甫,一作子黻

少荃(一作少泉),晚年号仪叟、省心

“男儿立志出乡关”最早出自日德川幕府时期释月性和尚(1817-1856)27岁时离开家乡时作的《东游题壁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若不成死不还。

埋骨何期坟墓地,

人间到处有青山。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1828-1877),比月性小11岁,也有此中文诗句,戊戌变法时期曾流行于中国: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死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清朝大学士张廷玉在长城留的诗则改为:

在身置得万倾田,

死后而又三步地;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19秋天,17岁的毛泽东考入东山高等小学堂,临行前,给父亲留下一首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和主席大约同时期有一位诗人,参加百色起义的革命烈士黄治峰 (1891-1934) ,曾有一首《无题》诗云:

男儿立志出乡关,

报答国家那肯还;

埋骨岂须桑梓地,

人生到处有青山。

中,邓恩铭的二叔黄泽沛邀请他去山东济南读书,邓在离开家乡水族村寨时,写了一首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业不成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间到处是青山。

可以肯定的是,19的邓恩铭,与19的毛泽东,19前肯定是不认识的。毛泽东19写的诗是留在家里,由其表兄文运昌保留,直到解放后,才交给湖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邓恩铭肯定读不到毛泽东当年写的诗。但是这首诗肯定不是毛泽东或邓恩铭的原作。而西乡隆盛也是抄袭月性和尚的诗。#诗词美文# #诗和远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