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桐伈投研:我们认为车载激光雷达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桐伈投研:我们认为车载激光雷达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时间:2020-05-30 04:06:11

相关推荐

桐伈投研:我们认为车载激光雷达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桐伈投研:

我们认为,车载激光雷达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投资逻辑和关注点从过去的“技术领先”主导转向当前的“量产交付能力和规模”主导。行业当前存在三个预期差:1)景气度上,全球激光雷达出货整体不及预期,我们认为未来两年高速成长的确定性较高,预计和2024年全球出货量增速有望分别达300%和100%。2)技术上,此前格局较为混乱,但我们认为目前技术路线已开始收敛。我们判断,主雷达将以 905nm 路线为主,“Vcsel+一维转镜+SiPM"和"EEL+MEMS+SiPM"短期仍将齐头并进,补盲雷达中"Vcsel+Flash +SPAD"已基本成为主流选择。3)情绪上,此前美股上市公司股价表现普遍承压,预期处于低位,而随着近期禾赛科技启动美股IPO计划,我们认为板块关注度将提升,情绪和估值有望得到修复。

成长性:车载激光雷达短期成长确定性高,中长期展望百亿美元空间。受益于规模化量产和产业链的完善,车载激光雷达成本正在持续下探。作为激光雷达上车元年,出货量因疫情、俄乌冲突、缺芯等影响整体低于预期,也因此美股激光雷达公司在表现普遍承压。我们以自下而上的方法,估算全球乘用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约15万颗,搭载激光雷达的乘用车销量约10万台,对应8000万台的新车销量渗透率约0.1%。我们认为,美股激光雷达公司的估值泡沫破裂后,行业将由预期驱动回归基本面驱动,后续股价表现将主要取决于各公司实际的定点和量产节奏。

短期来看,伴随更多新车型的落地,我们认为车载激光雷达的快速成长具有较高确定性。我们预计,全球乘用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大概率突破50万颗,禾赛、速腾和图达通仍将是出货主力;搭载激光雷达的乘用车销量预计在 40-50万台左右,对应8700万台新车销量渗透率约0.5%。而2024年出货量有望在的基础上继续翻倍。

中期来看,车企在下一轮车型的规划中,是否会继续搭载激光雷达?我们认为,这将主要取决于激光雷达本身的降本速度、智能驾驶功能的体验感以及车企纯视觉路线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此前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体验感尚有不足,但随着高速、城区、泊车等场景 NOA功能的逐步落地,智能驾驶功能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感有望日益提升,从而逐渐成为刚需。而由于其他车企在 BEV、栅格网络等纯视觉领域与特斯拉仍存在较大差距,想要实现相同乃至更优的智能驾驶效果,大概率仍需要激光雷达的辅助。长期来看,我们对2030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空间进行预估,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分别有望达91/168/242亿美元。

整机环节:当前行业核心关注点在于能否实现大规模量产并保质保量交付,规模的重要性远高于利润。目前来看,禾赛科技、图达通和速腾聚创的出货量走在行业前列,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综合实力强劲,图达通、一径科技值得关注。

禾赛科技主雷达 AT128采用“905nm Vcsel发射+一维转镜扫描+SiPM接收”技术路线,在成本、性能、可靠性三方面进行了较好的平衡,乘用车定点表现亮眼;速腾聚创M系列采用“905nm EEL发射+MEMS扫描+SiPM 接收”技术路线,同样以较高的性价比、易于量产的结构设计和相对成熟的供应链斩获众多乘用车企量产订单。而半固态激光雷达一直以来为人担忧的可靠性问题有望在今明年大规模的量产上车中得到验证。

产业链环节:收发模组占据激光雷达最主要的 BOM 成本,收发芯片格局和利润空间较优。收发端芯片龙头一方面纷纷由消费电子、工业等领域切入车规,从而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另一方面将对Lumentum、索尼等海外巨头形成国产替代,成长空间较大。

1)发射端:伴随“多结”工艺的突破和补盲雷达的落地,车载激光雷达的VCSEL芯片出货量有望在今明年快速提升,目前供应商仍以海外龙头Lumentum为主。国内玩家中,纵慧芯光和长光华芯在该领域同样具备强劲实力,车规级产品预计将于今明年陆续量产,发展机遇值得期待。2)接收端:SPAD/SiPM的灵敏度优势明显,在905nm产品中替代 APD 已成为明显趋势。目前,核心厂商仍以滨松光子、索尼、安森美等海外龙头为主。国内玩家存在国产替代的机会,但产品性能仍有进步空间。投资建议:车载激光雷达短期有望快速上量,长期展望百亿美元市场空间。整机环节由于短期主机厂降本压力、定点竞争激烈,企业毛利普遍承压,但行业龙头在定点数量、量产经验、人才团队、技术储备和资金实力均占优,规模量产后中长期有望大幅降本,打开毛利率上行空间,建议关注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一径科技等。产业链环节,我们建议优先关注产业链上游中格局较优、毛利率较高的VCSEL环节,相关玩家包括长光华芯和纵慧芯光等。接收端的 SPAD/SiPM 同样存在国产替代的机会,相关厂商包括南京芯视界、灵明光子、宇称电子等。此外建议关注无源器件及光源模组供应商,如永新光学、炬光科技、光库科技、天孚通信、蓝特光学等,以及立讯体系下为速腾提供代工服务的高伟电子。

本人从事金融行业,有优秀投资经验,各大研报均可涉猎,如想了解更多咨询,若有需要,可私下交流

沐铭而来:

近一年来一直在跟进蓝特光学这个公司,也记录了一些关于这个公司的一些动态和感悟。

蓝特光学这个公司说不上优秀,但他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蓝特主要从事光学元件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布局千亿级别的光学赛道,行业天花板高。光学行业下游包括手机、车载及监控等领域,应用前景广,现在热门赛道车载、AR行业都会大量用到光学元件产品。

同时,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特点,集中资源做好大客户的配套服务。从公司的产能布局来看,不论是以往的长条棱镜项目,还现阶段的微棱镜和玻璃晶圆项目,公司研发和产能布局主要围绕大客户苹果展开。区别于其他苹果产业链公司的是,蓝特主要从事精密度要求高的高端光学元件配套。高精密产品提高了行业门槛,使得公司与客户的合作更稳定,同时也能保证公司的盈利能力。蓝特50%以毛利率和30%左右的净利润也充分说明其产品的附加值。

当然,大客户集中为类模式既是蓝特最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是公司最大的风险点。

这种大客户集中的模式优势在于公司业绩弹性大,一旦获得大客户订单,公司业绩会爆发式增长,同样,如果失去大客户订单,公司业绩会断崖式下跌。而大客户产品方案调整也会对公司业绩波动造成很大影响。蓝特近两年业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苹果调整了产品方案,导致公司长条棱镜需求减少。

基于上述原因,投资蓝特时机非常重要,而对时机的把握主要依赖对公司的熟悉度

而根据我一直跟进的情况,目前蓝特到了投资窗口期。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苹果在今年秋季发布的iphone 15采用潜望式镜头的概率非常大,目前来看,这种概率有八成以上。潜望式镜头的重要光学元件是微棱镜。而微棱镜正是蓝特目前最重要是在建项目。

同时,蓝特成为苹果潜望式镜头供应商的概率同样非常大。蓝特是经过苹果直接认证的合格供应商,双方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苹果长条棱镜主要由蓝特供应。而目前的微棱镜项目从立项、研发、项目建立,包括去年底的追加投资都是为了满足苹果产品需求。产品的参数、精度要求、产线建设、样品一直都在与苹果保持积极沟通。在没有一些特殊事件的情况下,蓝特的微棱镜产品获得最终认可的机会非常大。

而从估值来看,公司目前市值七十多亿,估值并不高。前期大幅调整已经充分反应公司的负面消息。公司净利润在为1.83亿,一旦获得苹果新订单,公司超过这个净利润是非常容易的。而一个动态市盈率只有40倍左右,而又存在估值向上催化事件的蓝特是值得布局的。

如果有人问我苹果确定能采用蓝特微棱镜吗。我只能说不确定。因为在一件事情没发生前都是不确定的。而一旦事件确定就已经是历史,而不是未来和预期。而预期才是影响公司估值的关键。另外如果因为一些市场调整或情绪等扰动因素导致公司股价发生一些调整就否定自己的投资逻辑,也就不适合投资,更不适合投资蓝特这类高弹性的公司。

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推理,去寻找自己认为胜率高的高赔率标的。

以上是我的跟踪判断,不做投资建议。

附:

“青黄不接”的蓝特光学能否“否极泰来”?

苹果产业链公司:蓝特光学近况跟踪

苹果产业链公司:蓝特光学近况跟踪-0830

苹果产业链公司—蓝特光学近况跟踪(1206)

蓝特光学(SH688127) 舜宇光学科技(02382) 苹果(AAPL)

栉风沐雨gc:

华泰证券 指出,为激光雷达行业量产交付元年,预计我国乘用车搭载的激光雷达出货量达到64万颗,是的4倍,至2027年有望突破1300万颗。

现阶段体现激光雷达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量产交付能力,具备较强规模量产交付能力的厂商有望持续强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

此外,有望成为补盲激光雷达上车元年,上游核心元器件迎来发展机遇。

1)车载激光雷达有望快速放量,关注产业链投资机遇

为激光雷达行业量产交付元年,但考虑到国内疫情影响,部fen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延迟发布,导致行业整体上量节奏波动;随着消费有望重启、搭载激光雷达新车型的进一步发布,以及补盲激光雷达等有望放量等因素驱动下,预计行业将迎来从1到N的突破。

我国激光雷达厂商受益于国内新能源车产业蓬勃发展,以及自身出色的量产交付能力成为全球市场主要参与者,Yole预计中国厂商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占比合计已接近60%。

2)为激光雷达量产元年,预计实现从1到到N拓展

根据测算,预计/我国乘用车搭载的激光雷达出货量fen别达到16万颗/64万颗,至2027年有望突破1300万颗,对应~2027年CAGR为143%。

从金额来看,国内乘用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金额有望由的8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298亿元,对应期间CAGR为106%。

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厂商已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关注相关车型的销量;此外 比亚迪 、极氪、集度、路特斯等有望发 布搭载有激光雷达的新车型,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

3)国产激光雷达厂商快速崛起,量产交付能力体现核心竞争力

根据禾赛科技招股书,以及基于Marklines薮据测算,预计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等厂商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fen别达6.2万、4.9万、4.4万颗。

短期内行业竞争格局需进一步观察各激光雷达厂商已定点车型销量,以及厂商新增定点进展,如速腾聚创于12月宣布与 比亚迪 汽车达成多款车型前装定点合作,2月宣布与 赛力斯 达成定点合作等。

未来各类激光雷达技术路径或仍保持共存,目前仍未见收敛; 华泰证券 判断现阶段体现激光雷达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量产交付能力,具备较强规模量产交付能力的厂商有望持续强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

4)有望成为补盲激光雷达上车元年,关注上游核心元器件发展机遇

补盲雷达具有超大的垂直和水平视角,能补充前视激光雷达仅120°FOV的不足,以高性价比的方案完成汽车360°水平视场的覆盖,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高阶自动驾驶领域。

截至1月,图达通、亮道智能、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一径科技5家中国激光雷达厂商已陆续发布了补盲激光雷达产品,预计有望成为补盲激光雷达上车元年。

技术路径方面,纯固态方案基于更易集成、低成本、高可靠性等优势有望成为主流方案,在此背景下关注上游VCSEL芯片等环节投资机会。

5)国内激光雷达产业链梳理

【激光雷达整机厂商】: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华为、大疆览沃、北醒光子、探维科技等;

【发射模组】: 炬光科技 、 光库科技 、海创光电、拜安科技;

【发射端激光芯片】: 长光华芯 、 源杰科技 、 仕佳光子 、纵慧芯光等;

【接收端光探测芯片】:灵明光子、南京芯视界、阜时科技、芯思杰、光森电子、光特科技、 源杰科技

【光学元件器件】:舜宇光学、 永新光学 、 蓝特光学 、 腾景科技 、 天孚通信 、 水晶光电 、 炬光科技 等;

【整机代工】: 立讯精密 、 均胜电子 、 中际旭创等。

公孙文弱:

永新光学(SH603297)

国内激光雷达产业链梳理

【激光雷达整机厂商】: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华为、大疆览沃、北醒光子、探维科技等;

【发射模组】:炬光科技、光库科技、海创光电、拜安科技;

【发射端激光芯片】:长光华芯、源杰科技、仕佳光子、纵慧芯光等;

【接收端光探测芯片】:灵明光子、南京芯视界、阜时科技、芯思杰、光森电子、光特科技、源杰科技;

【光学元件器件】:舜宇光学、永新光学、蓝特光学、腾景科技、天孚通信、水晶光电、炬光科技等;

【整机代工】:立讯精密、均胜电子、中际旭创等。

根据华泰证券测算,预计/我国乘用车搭载的激光雷达出货量分别达到16万颗/64万颗,至2027年有望突破1300万颗,对应~2027年CAGR为143%。从金额来看,国内乘用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金额有望由的8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298亿元,对应期间CAGR为106%。

根据禾赛科技招股书,以及基于Marklines数据测算,预计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等厂商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分别达6.2万、4.9万、4.4万颗。

沐铭而来:

蓝特光学(SH688127) 蓝特要是能借着这次大股东减持调整到17元以下就比较舒服了

秋天的两只小鸡: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 "秋天的两只小鸡"。

禾赛科技:2 月9 日美股IPO 上市,国内激光雷达上市第一股。据Frost &Sullivan 数据,21 年禾赛激光雷达(自动驾驶领域)全球市占率约60%。据招股书披露,17-22 年激光雷达累计出货量超10.3 万台,仅22 年出货量超8.04 万台(其中用于ADAS 出货量6.2 万台),全球出货量第一。公司激光雷达产品主要应用于ADAS、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1)ADAS:公司AT和FT 系列激光雷达产品主要用于ADAS 领域,AT 系列于22 年量产,FT系列预计23H2 量产;2)自动驾驶: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检测的Pandar 系列和用于盲点检测的QT 系列;3)机器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小型无人驾驶车辆,提供最后一英里送货和街道清扫等服务,对应XT 系列产品,于批量出货。截至目前,公司已获理想、集度、路特斯、高合、长安、上汽等10 家主流乘用车厂累计百万台量产定点;自动驾驶领域客户包括Zoox、TuSimple、NVIDIA、Nuro、美团、百度、文远知行等。据大搜车智云数据,结合各车型销量预测、单车激光雷达配置量及配置率测算,我们预计禾赛激光雷达出货量有望达26 万台,同比223%。重点关注禾赛供应链个股,光学:永新光学、舜宇光学;发射芯片:长光华芯、纵慧芯光(未上市)。

速腾聚创:新获丰田、赛力斯量产定点,前装定点量产项目累计超50 余款。

1.与丰田达成定点合作:2 月6 日,公司正式与丰田汽车旗下多款车型达成量产合作,成为首家进入丰田汽车供应链体系的中国激光雷达企业。丰田是全球销量最大车企之一,蝉联20-22 年销量榜第一,22 年全年销售量达1050万辆。公司和丰田汽车围绕一汽丰田全球销量排行前列的多款车型展开深度合作,供应RS-LiDAR-M 系列激光雷达,智慧守护丰田智能化车型的驾驶安全。2.与赛力斯达成定点合作:2 月7 日,公司正式与赛力斯汽车达成定点合作,合作车型将于23 年量产上市。赛力斯22 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3.5 万辆,同比226%。公司为赛力斯旗下全新SUV 车型供应RS-LiDAR-M系列激光雷达。截至目前,公司已有定点车型包括Lucid Air、北汽极狐(阿尔法S)、智己L7、小鹏G9&P7 改款、威马M7、广汽AION LX Plus-80DMax&AION Hyper GT、仰望U8&U9、BYD 汉改款、WEY 摩卡DHT-PHEV激光雷达版等。根据大搜车智云数据,结合各车型销量预测、单车激光雷达配置量及配置率测算,我们预计公司23 年激光雷达上车量达23 万台,同比增长434%。重点关注速腾供应链个股,光学:蓝特光学;ODM:高伟电子。

投资建议:短期禾赛美股IPO 上市有望提升市场对于激光雷达赛道关注度,长期看23-25 年行业加速实现从1-N。建议重点关注:1)光学:永新光学、舜宇光学、水晶光电、腾景科技、蓝特光学;2)发射芯片:长光华芯、纵慧芯光(未上市);3)发射模组:炬光科技;4)ODM:高伟电子。

风险提示:L3 自动驾驶技术突破进度不及预期;新车型发布进度不及预期。

来源:[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单慧伟] 日期:-02-08

沐铭而来:

蓝特光学(SH688127) 受大股东减持影响也就昨天跌了一天,今天就差不多涨回来了。如果1月信贷和社融数据超预期,蓝特的调整估计就这样了,后面还得往上走,布局蓝特的窗口期也就这两个月了。五月份后应该没什么好机会了。

苹果(AAPL)

旁观者:

长光华芯(SH688048)炬光科技(SH688167)永新光学(SH603297)

【中泰电子-激光雷达】

智能驾驶风起云涌,激光雷达弹性巨大。目前算法还无法完全弥补硬件感知缺陷,激光雷达在高级别自动驾驶中不可或缺, L3/L4/L5级别的智能车分别需要搭载1/2/4台激光雷达。包括奔驰S、宝马ix、蔚来ET7、小鹏G9、理想L9等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高级别智能车开启交付,平均激光雷达搭载量约为2颗,加速激光雷达量产上车。目前激光雷达的单台成本约为1000美元,预计2025年下降到500美元以内,届时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元,-25年的CAGR高达162%,是汽车智能化浪潮下弹性最大的赛道。

多技术路线百花齐放,车企投资整机厂弱化路线不确定性。目前激光雷达产业链仍不成熟,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半固态(905nm+转镜/MEMS+ToF )的扫描方案相对成熟,最易通过车规认证,成为车企短期加速上车的主流选择。法雷奥SCALA转镜式激光雷达是全球第一款过车规的激光雷达,搭载于奥迪A8,开启交付的车型也基本都是转镜/MEMS方案。固态方案(1550nm+OPA+FMCW)的机械部件最少,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是激光雷达迈向小型化、高性能、低成本的未来发展方向。市场普遍担心激光雷达搭载的必要性,以及技术路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看到:一方面,高算力要求的纯视觉路线短期难以得到有效突破,硬件预埋趋势下激光雷达已经成为车企的主流选择,激光雷达短期高成长性无虞;另一方面,车企、Tier 1纷纷投资激光雷达整机厂,产业联合既能加快激光雷达先进技术的研发突破,弱化车企在面对技术路线不确定性时的被动性,也有助于产业链快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激光雷达未来搭载的性价比。

行业爆发初期上游确定性高,光学元件厂商迎来业绩高增甜蜜期。不同技术路线下激光雷达对元件的使用具有共性,因此国内具备显著优势或稀缺性的上游元件厂商迎来高成长确定性。1)收发模块成本占比高达50-60%,目前主要被海外厂商所主导,主因其布局较早,技术领先、产品成熟度高,国内厂商在国产替代趋势下亦呈现加速追赶态势,比如长光华芯逐渐实现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国产化。2)光学元件分布在收发模块和扫描模块中,成本占比(10-15%)仅次于收发模块,我国厂商具备全球领先优势,成本优势突出,与主流整机厂合作并收获定点的厂商将显著受益激光雷达行业的高弹性,炬光科技预计激光雷达收入约为的19倍。长期来看,在轻量化趋势下扫描方式逐渐由半固态向固态方案转变,具备多元件供应能力 ,且能够纵向延伸下游整机组装环节的光学元件厂将具备持续成长动能。永新光学具备多类核心光学元件供应能力,且已经切入非车规激光雷达代工环节,拥有较强竞争实力。

投资建议

激光雷达是汽车智能化弹性最大的赛道,行业爆发初期上游确定性高,建议关注国内具备技术、成本优势,且已经获主流整机厂定点订单的标的,比如永新光学(与Innoviz、禾赛合作)、炬光科技(与Velodyne、Luminar、大陆合作)、蓝特光学(与速腾聚创合作)、长光华芯(与华为合作)、腾景科技(与禾赛、镭神智能合作)。

蓝特光学(SH688127):

同花顺(300033)数据中心显示,蓝特光学2月9日获融资买入361.55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3.12%,当前融资余额1.0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02%,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 融资走势表 日期融资变动融资余额2月9日150.82万1.05亿2月8日-195.21万1.03... 网页链接

秋天的两只小鸡: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 "秋天的两只小鸡"。

投资要点

国内光学元件领军者,多领域布局构筑长期增长力:公司深耕光学元件二十余载,形成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以及玻璃晶圆三大产品系列,应用领域从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向AR/VR、汽车(摄像头、激光雷达)等领域拓展;并成为AMS、康宁、舜宇、索尼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优质合作伙伴。公司微棱镜有望进入A 客户供应链,非球面玻璃透镜已经在车载激光雷达与摄像头应用量产并加速渗透,助力公司长期成长。

核心客户有望搭载,微棱镜业务增量可期:手机潜望式摄像头能够兼顾高变焦与轻薄化,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出货量迎来高增长。微棱镜作为潜望式镜头关键器件,有望受益该镜头需求高景气以及双棱镜方案的渗透而迎来需求增长。公司掌握微棱镜研磨、抛光与胶合工序核心技术,工艺水平行业领先,有望成为核心客户A 客户新机型潜望式摄像头微棱镜供应商。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微棱镜产品研发与产能扩产,有望充分受益潜望式摄像头渗透率提升。

玻璃非球面透镜,迎接车载新风口:玻璃非球面透镜凭借出色的成像效果而在高性能摄像头上广泛应用,同时凭借可准直发散角不同的光线而成为主流激光器必备元件,随着高阶自动驾驶加速渗透,车载激光雷达与车载摄像头市场快速扩容,我们预计车载摄像头用玻璃非球面透镜市场规模将于2025 年达到19 亿元,21-25 年CAGR 将达30%。玻璃非球面透镜技术壁垒高,公司是掌握核心工艺模造技术并能量产的少数几家厂商之一,公司已经成功切入速腾聚创、舜宇光学、日立Maxell 等车载领域核心客户供应链,有望借助车载新风口迎来业绩高速增长。

AR 光波导未来可期,公司抢先布局玻璃晶圆有望充分受益:目前光波导技术已获得业界认可成为AR 光学方案最优解,玻璃晶圆则是 AR 光波导的重要材料。公司生产高折射率玻璃晶圆,下游客户覆盖 AMS、康宁、DigiLens、Magic Leap 等知名企业。我们预计未来 2-3 年A 客户、微软和 Meta 等公司持续发力AR 眼镜轻量化量产,公司作为上游玻璃晶圆的供应商将率先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国内领先光学元件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下游终端产品需求增长,基于此,我们预计公司22-24 归母净利润为0.93/2.19/3.48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 年PE 分别为89/38/24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AR设备出货不及预期

来源:[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马天翼/唐权喜/王润芝] 日期:-02-06

秋天的两只小鸡:

更多调研录音、深度研报请关注: "秋天的两只小鸡"。

我们认为,车载激光雷达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投资逻辑和关注点从过去的“技术领先”主导转向当前的“量产交付能力和规模”主导。行业当前存在三个预期差:1)景气度上, 年全球激光雷达出货整体不及预期,我们认为未来两年高速成长的确定性较高,预计 和2024 年全球出货量增速有望分别达300%和100%。2)技术上,此前格局较为混乱,但我们认为目前技术路线已开始收敛。我们判断,主雷达将以905nm 路线为主,“Vcsel+一维转镜+SiPM”和“EEL+MEMS+SiPM”短期仍将齐头并进,补盲雷达中“Vcsel+Flash+SPAD”已基本成为主流选择。3)情绪上,此前美股上市公司股价表现普遍承压,预期处于低位,而随着近期禾赛科技启动美股IPO 计划,我们认为板块关注度将提升,情绪和估值有望得到修复。

成长性:车载激光雷达短期成长确定性高,中长期展望百亿美元空间。受益于规模化量产和产业链的完善,车载激光雷达成本正在持续下探。

年作为激光雷达上车元年,出货量因疫情、俄乌冲突、缺芯等影响整体低于预期,也因此美股激光雷达公司在 年表现普遍承压。我们以自下而上的方法,估算 年全球乘用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约15 万颗,搭载激光雷达的乘用车销量约10 万台,对应8000 万台的新车销量渗透率约0.1%。我们认为,美股激光雷达公司的估值泡沫破裂后,行业将由预期驱动回归基本面驱动,后续股价表现将主要取决于各公司实际的定点和量产节奏。

短期来看,伴随更多新车型的落地,我们认为车载激光雷达的快速成长具有较高确定性。我们预计 年,全球乘用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大概率突破50 万颗,禾赛、速腾和图达通仍将是出货主力;搭载激光雷达的乘用车销量预计在40-50 万台左右,对应8700 万台新车销量渗透率约0.5%。而2024 年出货量有望在 年的基础上继续翻倍。

中期来看,车企在下一轮车型的规划中,是否会继续搭载激光雷达?我们认为,这将主要取决于激光雷达本身的降本速度、智能驾驶功能的体验感以及车企纯视觉路线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此前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体验感尚有不足,但随着高速、城区、泊车等场景NOA 功能的逐步落地,智能驾驶功能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感有望日益提升,从而逐渐成为刚需。而由于其他车企在BEV、栅格网络等纯视觉领域与特斯拉仍存在较大差距,想要实现相同乃至更优的智能驾驶效果,大概率仍需要激光雷达的辅助。

长期来看,我们对2030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空间进行预估,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分别有望达91/168/242 亿美元。

整机环节:当前行业核心关注点在于能否实现大规模量产并保质保量交付,规模的重要性远高于利润。目前来看,禾赛科技、图达通和速腾聚创的出货量走在行业前列,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综合实力强劲,图达通、一径科技值得关注。

禾赛科技主雷达AT128 采用“905nm Vcsel 发射+一维转镜扫描+SiPM 接收”技术路线,在成本、性能、可靠性三方面进行了较好的平衡,乘用车定点表现亮眼;速腾聚创M 系列采用“905nm EEL 发射+MEMS 扫描+SiPM接收”技术路线,同样以较高的性价比、易于量产的结构设计和相对成熟的供应链斩获众多乘用车企量产订单。而半固态激光雷达一直以来为人担忧的可靠性问题有望在今明年大规模的量产上车中得到验证。

相较之下,图达通Falcon 采用“1550nm 光纤激光器+二维转镜扫描+APD接收”路线,性能表现突出,但成本和功耗偏高,目前除蔚来外暂无其它公开的乘用车定点,后续客户拓展情况值得期待。我们也认为,现阶段1550nm 方案仍将主要应用于定价较高的高端乘用车型和更强调感知距离的自动驾驶重卡等商用车型,大部分乘用车主雷达或仍将以905nm 路线为主。长期看1550nm 方案上限将取决于基于硅光芯片的FMCW 路线进展。

在补盲雷达的选择上,“905nm Vcsel 发射+Flash 扫描+SPAD 接收”成为主流技术路线,代表产品如禾赛FT120 和速腾E1。未来L2+乘用车上大概率采用“1 主+2 补盲”的配置,补盲雷达大规模上量后有望进一步带动905nm Vcsel 和SPAD/SiPM 产业链降本。

产业链环节:收发模组占据激光雷达最主要的BOM 成本,收发芯片格局和利润空间较优。收发端芯片龙头一方面纷纷由消费电子、工业等领域切入车规,从而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另一方面将对Lumentum、索尼等海外巨头形成国产替代,成长空间较大。

1)发射端:伴随“多结”工艺的突破和补盲雷达的落地,车载激光雷达的VCSEL 芯片出货量有望在今明年快速提升,目前供应商仍以海外龙头Lumentum 为主。国内玩家中,纵慧芯光和长光华芯在该领域同样具备强劲实力,车规级产品预计将于今明年陆续量产,发展机遇值得期待。

2)接收端:SPAD/SiPM 的灵敏度优势明显,在905nm 产品中替代APD已成为明显趋势。目前,核心厂商仍以滨松光子、索尼、安森美等海外龙头为主。国内玩家存在国产替代的机会,但产品性能仍有进步空间。

投资建议:车载激光雷达短期有望快速上量,长期展望百亿美元市场空间。整机环节由于短期主机厂降本压力、定点竞争激烈,企业毛利普遍承压,但行业龙头在定点数量、量产经验、人才团队、技术储备和资金实力均占优,规模量产后中长期有望大幅降本,打开毛利率上行空间,建议关注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一径科技等。产业链环节,我们建议优先关注产业链上游中格局较优、毛利率较高的VCSEL 环节,相关玩家包括长光华芯和纵慧芯光等。接收端的SPAD/SiPM 同样存在国产替代的机会,相关厂商包括南京芯视界、灵明光子、宇称电子等。此外建议关注无源器件及光源模组供应商,如永新光学、炬光科技、光库科技、天孚通信、蓝特光学等,以及立讯体系下为速腾提供代工服务的高伟电子。

风险因素:激光雷达技术落地不及预期,激光雷达成本下降不及预期,各国政府自动驾驶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复苏放缓等。

来源:[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尹欣驰/李景涛/雷俊成] 日期:-02-08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