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优秀少先队员主要事迹简介300字 竞选优秀少先队员主要事迹怎么写

优秀少先队员主要事迹简介300字 竞选优秀少先队员主要事迹怎么写

时间:2020-09-13 01:38:00

相关推荐

优秀少先队员主要事迹简介300字 竞选优秀少先队员主要事迹怎么写

九五年的时候全国推出了“十佳少先队员”,那一届的“十佳少先队员”引起了全国轰动,并拍了一部电视剧《闪光的年华》,主要讲述的是1995年的全国十佳少年事迹。其中反映了那个时代全国十佳少年的刻苦学习,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了一代人,特别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80后。其回忆意义远大于在那个时代的轰动意义。

记得第一集讲述的是“撑起一片蓝天”的何蓉,小女孩的父亲得了风湿,母亲患了胃癌,不得不靠自己稚嫩的双手撑起这个家,当时看得我心疼哇哇的,却不知十多年过去,现在何蓉的状况如何,家境有无好转(饰演何蓉的那个小女孩貌似叫吴晓丹,如今仍然在做演员,名气不大)。不过我最先看的貌似是孙岩和车亮的事迹,一个是盲人钢琴手,一个是小小发明家,全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第四届的“十佳”应该是史上最出风头的一届,全体成员的事迹都被拍成了电视剧,后来还出了一部动画片,这种“待遇”恐怕都有点空前绝后了。当然我说的是他们全体,有史以来名气最大的“十佳”始终还是第一届的赖宁和成洁。

当年的十佳少年,如今一个个都已成年,曾经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经过了十几年,各自的发展也让人看到了差距的出现。被誉为“千手观音”的黄思路如今依然很全才,曾经的少年围棋冠军古力现在已然站在了世界棋坛的顶峰处;而何蓉、包八斤、洪炜、车亮的现状尚不能得知;边荣唐、宋涛则从此被抛离。世事变迁,只希望他们每个人的日子都能过得顺一些吧。

从1992年上小学开始,就接触到了《当代小学生》和《小学生》两本杂志。那时候,除了教科书,没有其它的读物,所以,我们就格外珍惜这两本面向小学生的杂志,上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读好几遍。当时特别崇拜能在杂志上发表作文的人,有时候会看到离家不远的地方的小学生的文章,就想如果能认识他们就好了。到了四五年级时,《小学生》上连续多期刊登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事迹,包括古力、孙岩、华卉、车亮、黄思路、包八斤等等,黄思路是当时的代表,十佳中的领军人物,后来嫁到了美国。今天看来,这些人里成就最大的是古力,他师从围棋大师聂卫平,曾获得八次世界冠军。

【学习强国】倾听沈爷爷讲述那革命战争的故事,找寻永不消逝的电波。

昨天笔者闻讯南京秦淮实验小学、瑯玡路小学、玄武外国语学校、江宁岔路口小学学生前来参观学习革命烈士后人“家庭红色记忆课堂”。再次来到南京市秦淮区双塘街道殷高巷小区,走进老红军沈毅力之子沈晓渝家中,从刚踏上楼道转角,迈进不大的客厅、走道、房间里,大大小小陈列着几佰件珍贵史料文物。小小的居所犹如“红色记忆”课堂,纪录和讲述着先辈的光辉岁月。

说起在家中开设“红色记忆”课堂,沈毅力后人希望能够将这些文物史料展现给世人,传承红色记忆。对后代真正起到鼓舞和教育的作用,让我们永远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下,这个微型的“《家庭红色记忆课堂》已引起社会,家庭,单位,学校,企事业人士和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为了能更加充实、完善这个“家庭红色记忆课堂”,使红色档案在当今社会的思想领域战线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有望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能给力给政策,在众人关助、鼓励、参与和支持下,坚信这个“家庭红色记忆课堂”将会发声更具力、更威风,从而拓展壮大!

沈爷爷在讲述“红色家庭革命故事”时,亲自将自己精心策划制作的《红色家庭档案》发给每位前来参观学习的小朋友,勉励他们不忘初心,好好学习,永远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小学生代表向沈爷爷敬献佩戴了红领巾,全体行少先队队礼并和沈爷爷一同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昨天前来参观学习的还有“守望女性公益联谊会”秘书长周美娟、秦淮区实验小学老师、井永华大姐、南京市民政局人事处长張国胜、以及学生家长。

#襄阳头条# 为丰富少先队队员们假期文化生活,增加对襄阳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队员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近日,东津新区东津镇第二初级中学少先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26名少先队员代表参观了六〇三文创园。

六〇三文创园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岘山脚下,它是“三线”建设印刷企业老旧厂房转型形成的一家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该园集三线工业遗产保护、非遗传承展示、群众文化展演为一体。少先队员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老厂房,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等体现“三线”建设精神的事迹。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少先队员们了解了“三线”建设精神,激发了团结奋进,开创未来,争做优秀少先队员的激情。大家纷纷表示要为建设美好襄阳而努力学习,为建设家乡做好准备。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张高谦这个名字,他的事迹曾经列入中小学课本,也出版过连环画册。

一直以为张高谦是福建福安人,偶尔经过宁德寿宁武曲镇,发现路牌写着张高谦鼓励,才知道原来他是寿宁县人。

张高谦出生于1947年,在小学就是中队长。在50-60年代,这个是有英雄的年代,大家的思想也是现代人难以置信的高尚。张高谦在读书之余也是村里的放羊倌,在1961年2月某天的夜晚他巡查时候发现有人偷羊,他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坏人拼搏壮烈牺牲,1962年被追认为优秀少先队员。

评判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尊重事情发生的历史年代,离开了那个年代去谈事件毫无意义。在那个英雄的年代,张高谦就是无数少年人学习的榜样。

#南充头条#107岁!南充“10后”小学生为“00后”老红军过生

南充老红军曹守成今年107岁了!4月25日上午,南充市顺庆区舞凤一小的“10后”小学生代表在南充市顺庆区民政局有关人士和老师唐建英、唐林的的带领下,来到“00后”老红军曹守成的家中,为他送上暖暖的生日祝福,以及深深的敬意,老红军的脸上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

老红军曹守成,今年107岁,1933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五福山战斗中双耳鼓膜被击穿,右耳失聪,荣立三等功;在塔山阻击战中,右手被打断。在抗战时期,他在八路军总部给中央首长当过警卫员、通讯员。在和平年代,他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同样作出贡献。

听了老红军曹守成的英雄事迹,孩子们无不为之感动,集体向他敬少先队队礼表达敬意(见图)。他们纷纷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先辈的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今天听了曹爷爷的故事,感觉好激动,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文/图

来源:南充晚报

#邢台头条#南赛中心小学组织党员、老师代表和优秀少先队员来到岗底李保国教授墓地、李保国教授纪念馆,来了解认识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学习李保国教授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人生态度以及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

南赛中心小学组织党员、老师代表和优秀少先队员来到岗底李保国教授墓地、李保国教授纪念馆,来了解认识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学习李保国教授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人生态度以及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

雨幕渺渺,鲜花诉说着哀悼;雨丝绵绵,青山寄托着思念。老师向少先队员们指出学习方向,追忆李保国教授的同时,要学习李保国教授忠诚的品格、创新意识、务实作风。

雨幕渺渺,鲜花诉说着哀悼;雨丝绵绵,青山寄托着思念。老师向少先队员们指出学习方向,追忆李保国教授的同时,要学习李保国教授忠诚的品格、创新意识、务实作风

4月2日下午,新田县三井镇三井学校校团委和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团员和少先队员来到三井镇油麻岭村给少年英雄曹艳春扫墓。

曹艳春生前是新田县三井镇油麻岭小学三年级学生,少先队员。1985年6月9日下午,曹艳春(10岁)、曹国秀(10岁)、曹盛芳(6岁)三人在本村后龙山山塘边洗猪草。突然,曹盛芳双脚一滑,跌入塘中。这时四周无人,曹国秀慌的哭了,大声呼救。曹艳春毫不犹豫跳入塘中,用手推、用头顶曹盛芳,曹国秀见此,也伸出手在岸边奋力的拉。就这样,曹盛芳获救了。曹艳春却因体力耗尽沉入塘底,献出了年仅十岁的生命。

曹艳春舍己救人的事迹很快传开了,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当即广播了这一消息。1985年7月1日,新田县人民政府作出了授予曹艳春“舍己救人小英雄”称号的决定。团县委、县教育局联合授予曹艳春、曹国秀“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并号召全县的少年儿童向曹艳春、曹国秀学习;湖南省人民政府把曹艳春列为当年受表彰的15个少儿英雄之一。

站在少儿英雄墓前,学生代表发言:向崇敬的艳春姐姐致以崇高的敬礼!你的事迹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你的精神永放光芒!我们永远怀念你!我们将以你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文化知识,

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切!(郑时仁)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中国儿女多奇志,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刘文学,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刘文学,1945年出生于重庆市合川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文学是学校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班有三个人加入少先队,刘文学便是其中之一。刘文学和同学们一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热爱集体,热爱毛主席。

1959年11月18日下午,刘文学和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个叫王云学的人,在偷摘生产队的辣椒,于是上前阻止,并要求王云学去生产队接受处理。王云学便拿出一元钱,企图收买刘文学,但被严词拒绝,王云学恼羞成怒,残忍的将刘文学杀害,并抛尸水中。这年,刘文学才十四岁。

刘文学遇害后,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一道,很快将凶手王云学缉拿归案,经过审判,王云学被判死刑,为民除去一害。

刘文学为了保护集体的利益,英勇献身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感动了无数国人,刘文学被重庆市授予烈士称号,成了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在那个年代,个人与集体,家庭与祖国,是密不可分的血肉鱼水关系,人民当家作主人,自觉维护集体利益,象少年英雄刘文学那样,为了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可是到了现在,有些人跳出来,说刘文学是坏学生,半路逃学,偷摘辣椒,因为和王云学分赃不均,才导致身亡。

这些人颠倒黑白,浑淆是非,用心极其险恶,对英烈的污名化,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同样那个年代,有人不参加集体劳动,反而去拾掇集体麦穗,她的儿子说,他母亲被看麦人打了(一面之词),还告了洋状,不少人纷纷站出来为她鸣不平,这是那家的通理?在那个年代,集体财产和国家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公家东西不是随便就可以拿走的。

永远学习少年英雄刘文学,让崇尚英雄成为主流,让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永放光芒,不忘初心,爱国敬业,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不断进取,努力奋斗!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部长,五好战士。1939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望城县安庆乡的一个贫农家庭。7岁就成了孤儿。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雷锋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前,他先后在乡、县当过通讯员,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在鞍山钢铁公司当过推土机手,并多次获嘉奖。参军后,雷锋勤学苦练基本功,各项科目成绩都是优良。他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集体、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把平时积存的200元钱无私奉献给抚顺人民公社建设和辽阳灾区人民,用自己的津贴费给丢了火车票的大嫂补票,主动帮助外出老人,利用闲暇时间担任校外辅导员……雷锋始终“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愉快”。对自己他一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生活上从不乱花一分钱。他认为“每一分钱、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1962年8月,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批准授予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月23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决定,追认雷锋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铺导员。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又发表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的题词。刘少奇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周恩来的题词是:一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朱德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邓小平的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同日,《人民日报》还发表了罗瑞卿写给《中国青年》的文章《学习雷锋》。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和全国总工会也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从此,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雷锋精神开创了一代新风,它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一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