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数学家的故事100字 中国数学家的故事100字

数学家的故事100字 中国数学家的故事100字

时间:2022-09-20 05:37:14

相关推荐

数学家的故事100字 中国数学家的故事100字

今日,讲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一册第一篇给奇奇听;小禹做思维游戏书走迷宫1道题,奇奇抢着做。另外,奇奇做奥数能力测试书中的测试1中的第1、第2道题,答案做对了,但没有按题意做。奇奇打2小时羽毛球。

众所周之,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清华大学的教授。然而他只有初中的文凭。这背后有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1936年担任清华教授的华罗庚,被派往剑桥公干。期间他有资格考取博士,而且以华罗庚的天赋和学识,易如反掌的。却不愿意,他答道:“因为读博士只能读一门功课,而做访问者,哪门课程都可以上。我来剑桥,不是为了得学位,而是为了做学问。”在此之前,1950年,华罗庚放弃了美国丰厚的条件回归北京。

【事件】

1950年3月16日,数学家华罗庚自美国回归北京。

【简介】

19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为世界的数学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1950年,携夫人、孩子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途中华罗庚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在信中说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在这封信中,华罗庚喊出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

【金句】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华罗庚

【说来真是惭愧,陈景润的故事,我从小听到大。可他研究的“1+2”,究竟讲的是什么内容?】

我居然是从五年级娃的数学书里才知道的!

相信我们这一代人,对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一定不陌生。

他拥有着超人般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多年来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地工作,每天长达12个小时以上,在遭受疾病折磨时,他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

他的科学拼搏精神,在当时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目中传奇式的人物和学习楷模。

他的故事和精神,作为我们那时最好用的写作素材,使用了无数次。

可是,他那篇里程碑式的“1+2”,究竟讲的是啥啊?

当然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那个“1+2”,可更多的细节,我也真是一无所知,或者是曾经读到过,但现时已忘得精光。

直到前几天,我陪五年级娃,复习课本“质数”那一部分,才赫然发现:书上居然出现了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的“1+2”理论。

原来,它讲的是数论中的质数啊。

【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哥德巴赫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知道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于是,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陈景润的“1+2”】

在1966年,陈景润证明:“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这也被称为陈氏定理。

在1973年,他又发表了关于“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

而在孩子五年级的北师大版教材中,就出现了相关数论的内容,并且提出了同源的基础习题。

而在一些稍微拓展的练习卷中,也出现了要求运用已被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部分理论,去实践证明一下。

原来,质数,竟如此重要。

看来,家长保持学习真是必要的。多学习,才能多进步。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不看头条真不知道数学家陈景润有过此段动人故事,其实世上"情"字了得[比心][比心][比心][心]

七月遇安然

当年,47岁的陈景润住院期间,喜欢上了小他18岁的由昆,却被她拒绝了,陈景润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由昆马上就答应了。陈景润是世界第一位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中国数学家。他出生于福建,自幼家境贫寒,可他却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高中时期,受一位清华教授演讲的影响,他对研究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就蜗居于6平方的小屋内,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潜心钻研。最终,经过长达10几年的推算,他借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终于攻克了这一世界著名数学难题。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立即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轰动。他的这一研究成果,也被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此后,他更是被邀请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受到国家高级领导接见。当时,陈景润的身体不太好,高级领导对其是关怀备至,会议结束后,陈景润就被送入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高干病房。他的到来,轰动了整个医院,院领导给予了盛情的接待,全院上下无不崇敬这位世界上第一位数学圣人。彼时在309医院进修的由昆,也被同伴拉着去看这位名人。那天,陈景润正躺在高干病房内,手握纸笔快速演算着数学运算公式。由昆就和同伴混在医护人员查房的队伍中,来到了陈景润的床前。由昆看到陈景润的第一眼,觉得他也和平常人一样,并没有什么“三头六臂”,反倒是比想象中多了几分随和。可由昆不知道的是,已经45岁的陈景润,看到她的第一眼,竟然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心动的感觉。此前,陈景润连女人名字的边都不粘,连句话都不说。但见到由昆后,他眼前一亮,亲切地和由昆等人打招呼,话也多了起来。后来,陈景润借着帮由昆补习英语的借口,向她展开了追求。可等到陈景润向由昆表白时,对方却吓了一跳。毕竟,当时的由昆也才27岁,比陈景润小了18岁,而且,在她心里,一直觉得自己和这位“数学界大拿”隔着很远的距离。这之后,由昆就以院里规定,不可以打扰数学家陈景润休息为由,躲着陈景润。不过,陈景润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在几日之后,真诚的对由昆说道:我们还是继续学英语吧?由昆不敢抬头,回绝说:我正在写病历。陈景润也不作声,安静的等她写完病历,再次说道:已经开始了,就不要放弃,继续学吧!由昆看他如此认真诚恳,一时心软,就同意了继续学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知晓了陈景润心意的她,也在接触的过程中,慢慢改变了对陈景润的态度。陈景润察觉到由昆心态的变化后,就再次表白,不等由昆拒绝,就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你如果不答应我,我一辈子不打算结婚了。”正是这句话,让陈景润顺利拿下了由昆。相恋两年后,47岁的陈景润与29岁的由昆,喜结连理,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相敬如宾,由昆不会做饭,两人就去吃食堂,陈景润废寝忘食钻研学术,洗脸都是水撩一下就完事,由昆就会过来帮他仔细洗脸。陈景润不想去理发店排队理发,由昆就亲自下手,学着给丈夫理发。由昆生孩子时,要做剖腹产手术,陈景润硬要医生保证,手术不要对妻子身体有任何影响,才肯签字。儿子出生后,陈景润本打算给孩子起名为“由伟”,是由昆一再劝说,陈景润才在前面加上了自己的姓氏。可如此相爱的两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两地分居,只能靠着书信传情。是国家看到两人的情况后,为其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两人团聚仅一年,陈景润被一辆急行的自行车撞倒,去医院检查,竟被发现患上了帕金森氏综合征。几个月后,陈景润又被从公交车上挤下来,摔倒在地。先后经历2次车祸,导致陈景润生活不能自理,住进了医院。此后的由昆不辞辛苦,上班的同时,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无怨无悔地照顾着陈景润。这一照顾,就是整整,直到陈景润病危前,满怀歉意的对由昆说:“由,我对不起你。”由昆握着丈夫的手,说道:“这是我情愿的,我愿意,只要你能好起来就行。”可不幸的是,年仅63岁的陈景润还是没能战胜病魔,遗憾离世。留下由昆和14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但陈景润去世后,由昆独自一人照顾孩子的同时,还把陈景润生前遗留下来的论作全部交给了国家。此后,家人朋友曾多次劝她再找一个,她都摇头表示拒绝,守着和丈夫的甜蜜回忆,安然度日。@七月遇安然 纵观陈景润的一生,痴迷于学术研究,成就卓著,填补了我国数学研究的空白。而他后半生,何其有幸,遇到了善良的由昆,与之相守,在医院中度过,这情比金坚、不离不弃的爱情,着实令人泪目

业余数学家比专业数学家还干得好。

娃,费马是业余数学家,网络上这是骗人的。

他是数学家,肯定是专业的。

我,这应该没必要骗人,你还记得奥运会

吗?有个奥运会冠军还要回去工作呢,别的运动员

回去训练,准备下次比赛。他是回去上班,他有工作,业余时间训练而已,也就是业余爱好,还比专业厉害的例子呀。

娃,好像记得是这么回事,不过不记得谁呀。

一会儿,娃喊,

费马专职是律师,业余时间都搞数学,

真的是业余数学家呢。

我说你怎么确定啦,

他说他去翻了数学家的故事这本书,

看看有没有讲费马,里面真有讲费马。

鸡汤又来了,你看吧,学习只要有兴趣,

肯花时间钻研,业余也可以干得很好呢。

数学界二三事

上小学时,咱们都听过一个故事,讲的是德国数学家高斯的事:

说从一加到一百共多少,老师与小朋友都在慢慢算,而高斯却快速算出。

这一类的计算题我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从1加到100的连续的和,其实就是算梯形面积的公式!

即 (上底+下底) ⅹ 高 ÷ 2

(1+100) ⅹ (100-1+1)÷2

上底就是第一位数1;下底是最后一个数;高是1到100之间共计100位数,即下底减上底外加一。

例如从1连续加到1000。

即 (1+1000)x(1000-1+1)÷2=500500

例如 从5连续加到2000。

即 (5+2000)ⅹ(2000-5+1)÷2=2000990

连续的自然数相加之和,以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并以此类推!

自己总结的心得体会!

数学家的故事: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429—500)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即管理朝廷建筑的官员。祖冲之出生的那天晚上,适逢出现火星冲日的天文奇观,所以他的祖父便给他取名“冲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从小就学习了不少科学知识。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此后他还担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娄县(今昆山市东北)县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尽管祖冲之生活的年代动荡不安,但他一刻都没放弃过自己的研究,一生取得的卓越成就主要表现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方面。

【精算圆周率】

如何正确地推求圆周率的数值,是世界数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困难的课题。这是因为圆周率的应用很广泛,尤其是在天文和历法方面,但凡涉及圆的一切问题,都要使用圆周率来进行推算。我国古代许多数学家很早就致力于圆周率的计算,在《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中就提出径一周三的古率,定圆周率为3,即圆周长是直径长的3倍。这当然很不精密,但一直被沿用到西汉。

后来,经过历代数学家的相继探索,推算出的圆周率数值日益精确。西汉末年的刘歆在为王莽设计制作圆形铜斛(一种量器)的过程中,经过进一步的推算,求得圆周率的数值为3.1547。东汉的著名科学家张衡推算出的圆周率值为3.1622。三国时,数学家王蕃推算出圆周率数值为3.155。一直到了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创立了一种新的推算圆周率的方法——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这才使得圆周率的研究获得重大进展。刘徽以后,探求圆周率有成就的学者,先后有南朝时代的何承天、皮延宗等人。何承天求得的圆周率数值为3.1428,皮延宗求出的圆周率值为22/7≈3.14。

在探究圆周率数值的路上,祖冲之给出了圆周率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个答案,这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超越前人的光辉成就,也是圆周率计算的一个跃进,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数学家。人们把他精确推出的圆周率数值命名为“祖冲之圆周率”,简称“祖率”。根据《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祖冲之把一丈化为一亿忽,以此为直径求圆周率。他计算的结果共得到两个数:一个是盈数(即过剩的近似值),为3.1415927;一个是朒数(即不足的近似值),为3.1415926。圆周率真值正好在盈朒两数之间。尽管《隋书》的记载很简单,也没有具体说明祖冲之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圆周率数值的,但在1500多年前,他能明确地用上、下两限来说明圆周率这个数值的范围,真值得我们钦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