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属猴郑姓宝宝起名宜用字 郑姓宝宝名字大全

属猴郑姓宝宝起名宜用字 郑姓宝宝名字大全

时间:2018-09-21 06:52:20

相关推荐

属猴郑姓宝宝起名宜用字 郑姓宝宝名字大全

1662年,20岁郑经同35岁乳母生下儿子,郑成功因添孙高兴不已,立马赏赐银两。可看了一封信后,郑成功却下令:“杀了我的妻子、儿子和刚出生的孙子!”属下苦苦劝他收回命令,他却拿出一把佩剑。

这一年,延平郡王、“国姓爷”郑成功突然暴病而亡,年仅39岁。

关于郑成功死前的一幕,《闽海纪要》中有记载“顿足捶胸,双手抓面,大呼而逝”。

而1年前,郑成功亲自率领25000名将士,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宝岛台湾。

为何1年后,郑成功会突然死亡?

而且他最初发病时并不严重,但仅仅5天后却突然病重猝死。

更让人不解的是,郑成功在临死前居然派人去杀了妻子、长子及刚出生的长孙,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这短短一年里,噩耗接踵而至。

1、亲人被杀

1661年10月,清朝将投降清廷的郑成功父亲郑芝龙、兄弟郑世恩、郑世荫等全家11口全部处死。

自此,郑成功与父亲分道扬镳,但毕竟亲情血浓于水,郑成功望北恸哭:“您要早听我的劝告,怎么会招来杀身之祸?”

2、祖坟被挖

郑成功曾经的得力手下黄梧,后来却率兵投降清朝,还献上了“平贼五策”,其中之一就是挖郑氏祖坟,当年泉州的郑氏祖坟就被清军挖了。

3、永历帝被杀

1662年4月,被清廷俘获的南明永历帝在云南昆明被吴三桂杀害,噩耗传来,郑成功悲痛欲绝。

虽然这三大噩耗,给郑成功带来很大打击,但还不是致命的。

据记载,他那时还可以照常看书、喝酒,也能正常工作,还是经常去军队视察、监督管理。

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真正的催命符,竟来自他的儿子郑经。

郑成功的夫人董酉姑,为郑成功生了5个儿子,郑经是老大。

董酉姑贤淑贞惠,治家有方,郑成功常年在外征战,便把家庭事务和养育孩子的重任都交给了董酉姑。

郑经从小跟着父亲南征北战,深得郑成功信赖,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由郑经驻防厦门、金门,可见郑成功对他的信任。

一天,郑成功收到了儿子的书信:郑经的侍妾生了个儿子。

郑成功看到自己有了大孙子,自然大为开心,立马赏赐银两。

然而不久,郑成功又收到一封信,顿时火冒三丈。

这封信来自亲家唐显忠,唐显忠是南明隆武政权的兵部右侍郎,在官宦世家中有些名望的。

只见信上写着:“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饬责,反加赏赉。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

即:你儿子乱伦生子,你非但不管不问,反而还赏赐东西,你连家都治不好,还能治国吗?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郑经虽然名字谐音“正经”,事实上却并不正经。

郑经19岁的时候,娶了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唐氏,可谓门当户对。

唐氏端庄贤淑,但奈何郑经偏偏不喜欢她,还纳了几房小妾,后来竟迷上了他四弟的乳母陈昭娘。

陈昭娘是个三十来岁的寡妇,比郑经大10岁,但她风韵犹存、妩媚动人,正对了郑经的口味。

对此,身为母亲的董酉姑,知道儿子做这样的荒唐事,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加以阻止。

这就是慈母多败儿吧。

可没想到,这乳母陈昭娘还给郑经生下了长子,郑经哪敢告诉父亲这孩子的生母是谁,只说是自己的侍妾生的。

可纸包不住火,郑经的妻子唐氏哪里受得了这委屈,便修书给自己的爷爷唐显忠诉苦。

唐显忠是非常重视礼法的老儒生,又心疼自己的孙女,就措辞严厉地写了那封信。

堂堂郑成功的世子,竟和“三父八母”中的乳母乱伦,岂能容忍?

特别是“治家不正,安治国乎”,这几个字刀子一样刺痛着郑成功的心。

这让一向注重礼法的郑成功怎么接受?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然而,面对郑成功杀妻和杀子的命令,谁敢遵从?

下属们提议,杀死乳母陈氏就可以,哪料郑成功却一意孤行,坚持要杀掉妻子和儿子,还解下自己的配剑,谁敢抗命,一律处死。

不得不佩服郑成功的刚正不阿,这是真正的大义灭亲呢!

可让郑成功没想到的是,下属们居然联合抗命,还给郑成功写信道:报恩有日,候阙无期。

郑成功顿时怒不可遏,一时间数痛攻心,瘁然离世。

一代英雄郑成功,曾驰骋沙场、英勇无敌,却被自己的亲儿子活活气死,真是令人叹息!

而董酉姑和儿子郑经因此心生嫌隙,还认为郑克藏(正经和乳母生的儿子),不是她的亲孙子,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即位,但他本性难改,纵欲过度,医治无效。他在临终前,特意叮嘱将领:好好辅佐我的儿子郑克臧,终年也是39岁。

然而,他死后第二天,侍卫统领就在他母亲董酉姑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把18岁的郑克臧杀死,而后,12岁的嫡子郑克塽即位。

@爱读书的叶儿

慈母多败儿、惯子如杀子,如果董酉姑能早早管管自己的儿子,也许就不会出现这一系列的悲剧了吧。

参考资料:

《清史稿》、《闽海纪要》

一、【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膶,此为逆也。

【阐 释】郑书原文无此条,据舒本太阳下篇一条,《伤寒论》原书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38 条校补。郑书一、二、三、四条,挨次校为二、三、四、五条,而郑书原五条全文与三条同,应删去。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此麻黄汤证也。烦躁一证,即是此节大眼目。当知此烦躁,系风邪遏闭于胸中,与少阴亡阳之烦躁,阳明热越之烦躁不同。盖太阳主皮毛,肺亦主皮毛,此风邪不得外泄于皮毛,所以内搏于肺也。治以大青龙汤,于辛温发汗之中,而加以重镇之石膏,其意在内以平风清热,外以发表助津液也。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虽内有烦躁之证,亦不可用大青龙汤之峻剂,若误服之,必亡阳,而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先现厥逆,以致筋惕肉膶。筋惕者,筋战栗而如恐惧之象,肉膶者,肉跳动而有不安之形,欲救其误,非真武汤不可。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由麻黄汤加味而成,此麻黄证之剧者,是发汗之峻剂,倍用麻黄,佐桂枝、生姜辛温以发散在表之风寒,加石膏辛寒以除烦热,甘草、大枣和中以资汗源,共奏解表清里之功。柯韵伯谓:“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金匮》用以治溢饮,现今推广治感冒、肺炎、哮喘、胸膜炎等表里俱实之证而里热较甚者,多获满意效果。

二、【原文】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郑 论】按大青龙汤,乃风寒两伤营卫,烦躁发热之主方。此言脉浮缓,并无身疼发热,而曰身重乍有轻时,论身重乃少阴之征,而曰乍有轻时,却又非少阴的候,此为大青龙汤,实不恰切,学者宜细心求之。

【阐 释】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乃大青汤之主证。此则不言主证,但言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证状,还不足以为用大青龙汤的依据。故郑氏说:“此为大青龙汤,实不恰切”。值得学者深思。

三、【原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郑 论】按此条既称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者,固当发其汗,既服药已微除,微字是发汗邪衰而未尽解之意,复见其人发热,目瞑,剧者必衄,衄则邪必外出,故仍以麻黄汤随机而导之之意。此条设若不衄,更见发热目瞑剧者,又当于阳越于外求之。求之奈何?于口之饮冷饮热判之,人之有神无神,脉之有力无力,二便之利与不利处求之,切切不可死守原文,当以不执方为要。

【阐 释】“此条设若不衄,更见发热目瞑剧者,又当于阳越于外求之”,此又郑氏独特之见解。医者则当按《医理真传》辨认一切阳虚证法辨之,以回阳收纳为是,大剂四逆汤治之。

四、【原文】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郑 论】按此条乃寒伤营之的候,其人能大汗出而邪可立解,则不致衄,衄出,即汗出也,故以麻黄汤治之,是随机而导之之意,俾邪尽出无遗,真上乘法也。

【阐 释】伤寒脉浮紧,用麻黄汤发汗,使外邪从汗而解。今当汗不汗,则邪无从出,壅闭阳络,迫血妄行,因而致衄。衄出即汗出而解。但表实之伤寒不因衄出而解,仍应以麻黄汤治之,此即郑氏“随机而导之之意,俾邪尽出无遗。”

五、【原文】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郑 论】此系与上同,毋容再论。

【阐 释】本条是太阳伤寒麻黄汤证。因热盛而致衄,虽未服药,亦可能邪随衄解而病自愈。盖血之与汗,异名同类,不从汗解,则从衄解,其义相同。又本条与三条四条俱为表实证的衄血,但本条是未经服药的衄血,其病邪随衄而解,故曰“自衄者愈”。四条是因失治衄血,衄后病邪仍未解,脉证如故,仍以“麻黄汤主之”。三条是已经服药,邪热较盛的衄血,其邪亦随衄而解,故而“衄乃解”。

六、【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郑 论】此条既称八九日,未有不用发散祛邪之方,据所言如疟状,如疟者,似疟而非真疟之谓也。虽现热多寒少,而其人不呕,清便自可,以清便二字核之,与脉之微缓核之,则内无的确之风热,明是发解太过,必是阳虚似疟无疑,法宜扶阳温固为是。又曰脉微而恶寒者,为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吐、下也。明明此非青龙汤、麻桂各半汤的候也。若其人面皮反有赤色,赤色二字,更宜着眼,恐是戴阳,苟非戴阳,果现脉浮紧,未得小汗,而致身痒疼者,方可与麻桂各半汤,学者虽于一症之中,前后参究,方可与论伤寒,读伤寒也。

【苏县尹断光棍争妇】

金华府金华县崇德乡民潘贵一娶妻郑月桂,生一子才养八月,因岳父郑泰十生日,夫妇往贺。来至清溪渡,与众人一同过渡。

月桂坐于船中,子饥,月桂取乳与子食。其左乳下生一黑痣,被同船中有一光棍名洪昂者瞧见,遂起不良之心。

及下船靠岸,潘贵一携月桂往东路,洪昂扯月桂往西路。贵一曰:“你这等无耻,缘何无故扯人妇女?”昂曰:“你这光棍可恶,我的妻子,如何争是你的?”二人因而厮打。昂将贵一打至呕血。二人混争,扭入府来。

府尹丘世爵出升堂问曰:“汝二人何故厮打?”潘贵一曰:“小人与妻同往贺岳父生日,来至清溪渡口,与此光棍及众人等一同过渡上岸时,彼即紊争小人妻是他的,故此二人厮打,被他打至呕血。”洪昂曰:“小人与妻往贺岳父生日,同船上岸,被彼混争我妻。乞老爷斧断,以剪刁风。”

府主一时错愕,乃调月桂上堂问曰:“你果是谁妻?”月桂曰:“小妇人原嫁潘贵一。”洪昂曰:“我妻不廉,想当时与他有通,今日约他同来做此圈套。乞老爷详情。”

府主曰:“既是你的妻子,何处有记认否?”昂曰:“小人妻子左乳有一黑痣可证。”

府主令妇解衣,看见果然,即将贵一重责二十,将其妇断与洪昂,赶出。

适有知县苏万民,新任金华县,敬来参见府主。到府前,只见三人出府,其妇与贵一抱头大哭,不忍分别,昂强扯妇去。

苏公问曰:“你三人何故啼哭?”贵一将前事细说一番。苏公曰:“带在一旁,不可令他去了。”

县尹入府参见府主,礼毕禀曰:“知县才在府前,见贵一争妇一事,闻府主已断。夫妇不舍,在外哭不肯别。恐民情奸宄,难以测度,其中必有冤枉。”府尹曰:“贤宰既能察识,即发到县问明缴报。”县尹谢领而出。

县尹转县,命一干人犯俱在二门外俟候,升堂坐定,先调月桂问曰:“你自说来,那个是你丈夫?”月桂曰:“潘贵一是真。”县尹曰:“洪昂与你相识否?”月桂曰:“并未相见。昨日偶逢船上;子饥取乳与食,被他见乳下有痣,那光棍即起此心。上岸小妇人与夫往东路回母家,彼扯往西路,因而厮打混争。二人扭往太爷台前,太爷问有记认否,洪昂遂指病为凭,太爷不察,乃信其为实,遂断与昂。乞爷严鞫,断还丈夫,死生相感。”

县尹曰:“潘贵一既是你丈夫,他与你有多少年纪?”月桂日:“妾年二十二岁,丈夫二十四岁,归亲三载,产此子才得八月。”县尹曰:“有公婆否?”月桂曰:“公丧婆存,今年四十五岁。”县尹曰:“你父母何名?多少年纪?有兄弟否?”月桂曰:“父名郑泰十,今六月十三日五十岁。母张氏四十五岁。生子妹三人,二兄居长,妾居幼。”县尹曰:“带在西廊俟候,带贵一进来听审。”

县尹曰:“妇人既是你妻子,何名?多少年纪?”贵一曰:“妻名月桂,年二十二岁。”所言皆合,分毫不差。县尹令在东廊俟候,唤洪昂听审。

县尹曰:“此妇你说是你的妻子,他说是他的妻子,何以辨之?”昂曰:“小人妻子左乳下有一黑痣。”县尹曰:“那黑痣在乳下,取乳出养儿,人皆所见,何足为凭!你可报她何名,多少年纪,父母何名,多少年纪。”

洪昂一时无对,久之乃曰:“妻名秋桂,今年二十四岁。岳父姓郑,明日六十岁。”县尹曰:“成亲几年?几时生子?”洪昂曰:“成亲一年,生子两月。”

县尹骂曰:“这厮大胆,无故争占人妻,犹自强硬。取过粗板,重打四十,发配北塞外边充军,发驿递解,不得干及粮里。”

乃判曰:审得棍恶洪昂,蜂虿毒心,鲸鲵大胆。睥睨王法,流恶人民。其为害也久矣,其受殃也多矣。潘贵一携妻贺岳,误杂同船而过渡;郑月桂因儿思哺,取乳止啼而露痣。棍徒瞧见,视若文凭。贪心顿起,遂起谋端。岐路竞争,及致殴人吐血;良妇思占,何忍臂夺攘,展晁错之智囊,告台求;弄苏张之舌剑,紫夺朱真。洪昂无妇而得妇,欢生笑脸;潘贵有妻如无妻,碎断肝肠。故知妇属潘贵,可决争在洪昂。既云旧偕伉俪,应知月桂行藏。问以丈人姓氏,指西话东,百不知其一二;更质以夫妇坐年,追风捕影,十不偶其二三。盖昂非月桂旧人,故自经庭出去;贵乃郑氏亲夫,是以券节相符。争占已明于鉴照,充军用配乎要荒。驿中递解,免扰良民。妇归潘贵,永世和谐。是日午堂呈府,府尹大喜,依拟起批递解。加其才能,自后府中有难决之事,亲委之剖决,无不得情。是邑皆号之为苏龙图。闻于上司,各皆举保。任满钦取山东按院,出脱无辜冤枉者不知凡几矣!

——陈玉秀《律条公案》

四十八、【原文】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馀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郑 论】按太阳既称脉浮数动,以及恶寒表未解句,明言风热之邪尚在,其病究竟未当下时,而医即下之,动数浮大之脉,忽变为迟,是阳邪变为阴邪也明甚。阴邪盘据中宫,故见膈内拒痛,胃中既因下而空虚,故短气懊憹,心烦、鞕满之症作。此刻满腔全是纯阴用事,阴气闭塞,理应温中化气,则所理诸证自能潜消,兹以大陷胸汤主之。夫陷胸汤,乃硝、黄、甘遂苦寒已极之品,是为热结于心下者宜之,若浮数变迟,中虚之候用之,实为大不恰切。又曰若不结胸,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夫发黄之候,原是阳明热邪遏郁所致,此但以小便不利,头汗出,而断为必发黄,亦未必尽如斯言,学者当以病形、脉息、声音、有神无神各处求之,便得其要也。

【阐 释】太阳病表邪未解,误用下法,有两种转归,一为结胸,一为发黄。郑氏所释,有特别见解:“此结胸非热结,乃阴邪盘据中宫,满腔全是纯阴用事,阴邪闭塞,则大陷胸汤治之为不当”。而曰:“应温中化气,则所现诸证自能潜消。”笔者认为可选用附子理中汤加砂仁、半夏、安桂,温中补气,祛阴散结。若误下未成结胸,……身必发黄,未必尽是如此,应如郑氏所说:“当以病形、脉息、声音、有神无神各处求之,便得其要也”。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以甘遂为君,味苦寒,既能泄热,又能逐水破结;芒硝咸寒软坚,咸味下泄为阴,热胜者以寒消之;大黄味苦寒,荡涤邪热,推陈致新。本方与大承气汤同用硝、黄,所不同者,一用甘遂,一用枳、朴,大承气专主肠中燥粪,大陷胸并主心下水湿。燥屎在肠,必借推逐之力,故须枳、朴;水湿在胃,必兼破饮之长,故用甘遂。本方较大承气为猛峻,非脉证俱实者不可轻用。现今推广应用于肠梗阻亦有效

四十九、【原文】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 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郑 论】按重发汗,亦是表而再表之义,再表而邪不去,故复下之,又不大便五六日,邪既不由表解,又不由里解,固结于中,竟有负隅之势,所现一派病情,非陷胸汤决不能拔,原文主之,深得其旨。

【阐 释】太阳病误汗误下后,如内无水饮,仅是燥粪内结,此为阳明腑证,可用大承气汤下之;如内有水饮,热与水结,则为结胸,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则非大陷胸汤不能治之。徐灵胎说:“大承气所下者燥粪,大陷胸所下者蓄水,小陷胸所下者黄涎。”乃其经验之言。故郑氏说:“原文主之,深得其旨”。

五十、【原文】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郑 论】按结胸而项亦强,有如柔痉状者,此是邪结于胸,阻其任脉流行之气机而言也。下之以大陷胸丸者,逐其胸中积聚,积聚亦去,任脉通而气机复畅,故有自和之说也。但痉症则周身手足俱牵强,此独项强,故称为如柔痉状,学者须知。

【阐 释】结胸的主证,本是心下鞕满而痛,此证项强如柔痉状,是病邪偏结于上,胸部鞕满而不能俯,所以如同柔痉。这种项强是受胸部水热结聚的影响,和筋脉失养的项强不同,水热结聚一散,胸部胀满自消,项强也就可以自愈,所以说下之则和。用大陷胸丸缓攻上部之邪,确为对证。郑氏嫚与诸家不同:“此是邪结于胸,阻其任脉流行之气机而言”。治之以大陷胸丸者,使药力缓缓而行,驱邪而正不伤,乃峻药缓攻之法也。胸中积聚去,任脉通而气机复畅,故自和也。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的药物组成,为大陷胸汤更加入葶苈子杏仁白蜜而成。因其邪结在胸,胸为肺位,故加杏仁色白入肺,以利肺气,用葶苈子佐甘遂破饮而泻下,恐硝黄等药下行甚速,故缓以白蜜之甘,使药力缓行,留于胸中,热结之水,得芒硝而解,葶苈甘遂逐水饮,随大黄以下行,又为丸煮服,使药力缓缓而行,驱邪而正不伤,乃峻药缓攻之法。《医宗金鉴》用以治水肿肠澼初起,形气俱实者。

差点成为傀儡皇帝的唐宣宗李忱,曾有个心爱的女子,喜欢到不可自拔的程度。但是,他没有立这个女子为妃,反倒是以一杯毒酒赐死了她。他的理由是,杨贵妃搞得唐玄宗时期的天下不宁,他绝不重蹈覆辙。

看来,这人要不狠,地位是真不稳啊!

公元8,唐宪宗的第13个儿子李忱诞生。不管从顺位还是从地位来看,李忱这一生本该与皇位无缘,但是命运就是如此神奇,这个被人嘲笑三十六载的皇子,最终成为了唐朝的第16位皇帝,缔造了大唐最后的一抹辉煌。

李忱的母亲是宫女出身,其位卑微,李忱自小因其母没少遭到其他皇子的排挤和鄙视。李忱自出生后就沉默寡言,不管别人如何欺侮自己,他都沉默以对。最后,就连唐宪宗都怀疑自己生了个傻儿子。

一次,唐文宗李昂在宴会上公然让诸王拿皇叔李忱取乐,李昂指着发呆的李忱说:“谁能让光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

诸王遂将李忱当傻子戏弄和嘲笑,面对众人的戏耍,李忱选择逆来顺受,且始终不悲不喜。他就在那呆坐,任由大家拿他当猴耍。

然而,人群之中有一个人一直冷眼旁观,他就是李昂的弟弟李炎,也是后来的唐武宗。

李炎觉得李忱或许是真傻,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在装傻。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人的心机了得。李炎生怕李忱表面隐忍不发,实则暗藏实力,于是多次找机会试探。这种戒备之心,直到李炎登基都未曾消除。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已经成为唐武宗的李炎与诸王外出赏雪。众人畅饮正欢,却无人发觉,李忱已坠马,且早已埋没在了风天雪地之中。当众人发觉之时,料想李忱必死无疑了。但是,第二日,李忱竟然活的好好的。

自古帝王无情,经此一事,李炎算是看准了,这个皇叔绝对是在装疯卖傻,于是命人将其圈进了起来,丢进了永巷。可怜的李忱进了永巷,又被宫人捆绑地扔进了宫厕。

任谁都不会想到,最终救了李忱的竟然是个叫仇公武的宦官。仇公武原本是李炎的贴身太监,但他总觉得李忱不凡,于是假说已将其灭口,其实则是将李忱藏了起来。

公元846年,32岁的李炎病逝。此时他的儿子们都极为年幼,而且并未立太子。就在朝野上下人心浮动之时,仇公武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李忱。

作为唐文宗、唐武宗的皇叔,此时还有人比他更有资格坐上龙椅吗?就这样,这个隐忍了36年的“傻子”竟然登上了皇位,成了大唐第16位皇帝,史称唐宣宗。

朝堂上下顿时分为两派,一派是以仇公武为首的得意洋洋的宦官,自以为可以借此操控这个傀儡皇帝了。还有一派就是当朝老臣,悲观地以为天要亡大唐。

但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当上皇帝的李忱施行了一系列举措,简直震惊朝野!

就在李忱执政的第二天,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罢免了宰相李德裕,结束了自唐宪宗起就争斗足有40年的“牛李党争”。

至此,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李忱这36年来都在演戏,将唐朝帝王排成排颁个奖,李忱绝对能拿最佳男主角啊!李忱的隐忍与司马懿有一拼,不出手则罢,一出手就是惊天动地。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河、湟地区被吐蕃占据近一个世纪,而这两地也正是在李忱执政时期收回的。这样英武的明君,早就不是当年人人可欺的“傻子”了。

李忱其实还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对诗歌和音律极为精通,但是他却不曾因此和后宫妃子享乐,通常他都会通过读书来消磨夜晚的时光。

当然,李忱也有喜爱的女子,就是那种喜欢到不可自拔的程度。但是,李忱没有立这个女子为妃反倒是以一杯毒酒赐死了她。

李忱的理由是,杨贵妃搞得唐玄宗时期的天下不宁,他绝不重蹈覆辙。看来,这人要不狠,地位是真不稳啊!

李忱的一生勤政爱民,他曾流落民间,深知百姓疾苦,因此对公允为民的官员也格外推崇。因其仰慕唐太宗开场的贞观之治,便命人将《贞观政要》写在室内的屏风上,时刻鞭策自己。而励精图治的李忱让唐朝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史称“小贞观”。

这里要提一嘴,李忱的母亲郑氏原本是郭贵妃身边的侍女,而母凭子贵的郑氏突然与成为太后的郭太后平起平坐,这让郭太后非常伤自尊,于是选择跳楼明志。

至此,历史上唯一一个经历了七位皇帝,五朝居于太后之尊的郭氏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唐武宗李炎迷信丹药,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最后误食仙丹而中毒身亡。没成想,这位英明神武的唐宣宗李忱,晚年也步上了唐武宗的后尘,开始走上求仙问药之路,最终也是因为过量服食仙丹而亡。

由此看来,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帝王,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啊!那么,您又是怎样看待李忱这位皇帝的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