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古旧家具发家 复古老家具

古旧家具发家 复古老家具

时间:2019-02-18 04:00:50

相关推荐

古旧家具发家 复古老家具

本案是一套自建别墅 业主一家都是本地人 在国际商贸城经营门面发家致富 虽然在市区有多处房产 但考虑到年迈的老母亲 还是更喜欢远离都市喧嚣的农村生活 所以儿子儿媳就回村自建并装修了这套别墅 让吃了大半辈子苦的老人能在此颐养天年

客厅空间方正、大气、奢华,整体以香槟色为主色调,加入金色与深色有序点缀,重点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沙发家具选择偏重欧式古典样式,造型和摆设都注重对称摆设,气势独具宏伟之姿。

吊顶和地砖都采用方形几何造型,利于延展拉大整个空间视野的同时,营造出开阔的迎宾气场。

电视背景墙这块大理石原本花纹相对紊乱,将其切割成四块后重新拼接,呈现出和谐大气的对称布局。

客厅通往餐厅的地面做了错层的台阶设计,原户型的拱门偏小,设计师将拱门完全打通,并配上极具欧式古典特色的罗马柱,营造出尊贵、优雅的贵族气质。

从楼梯处俯视整个,既有独特的视觉融合感,又以多层色调加以区分,使天、地、墙的视觉丰富而不凌乱。

整座楼梯设置成旋转楼梯,盘旋而上的造型让人在行走间享受韵律节拍。从顶部眺望如同一个同心圆,与流苏造型的欧式吊灯搭配,极尽尊贵。

艺术雕花镀金楼梯护栏,打造出东方典雅与西方艺术结合的精髓,彰显出浑然天成的雍容优雅 。

19,当时中国最大的室内游乐场“大世界”在上海今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叉口落成开幕,开始了它100多年的辉煌里程。

大世界的创始人是浙江人黄楚九,药行起家,著名的“龙虎人丹”就是他家的出品。

黄楚九在上海站稳脚,家大业大之后,就开始涉足娱乐行业。“大世界”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在一百年前的上海,大世界一开张就红极一时,成为当时人们娱乐文化的地标,就像如今的网红打卡地一样,是大家必去的地方。

首先“大世界”的门票价格亲民。市民只要花上两角钱就能入内看戏听曲,游玩上许多游乐设施直至晚上夜场结束。

“大世界”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建筑风格比较复杂,大门、圆柱大厅及剧场等主要是仿西文古典式,而内部颇多中国传统形式,中间是塔形建筑,12根圆柱支撑的多层六角形奶黄色尖塔高耸不过如云,主楼分别由3幢4层高的建筑群体合壁相连,另有两幢附属建筑,连成体型庞大的主体结构。

“大世界”曾经是旧上海最吸引民众的娱乐场所,里面设有多个戏台,表演各种戏曲,曲艺,歌舞和游艺杂耍,塔楼顶部是露天剧场,可以举办各种表演活动,还设有电影院,货摊,小吃摊和中西餐馆等。由于是室内游乐场,不管外面天气如何,游客可以在里面玩上一整天。

在我小学的时候,大约是1993-1994年,学校组织春游,到大世界游玩。去之前,我们都不知道大世界究竟是什么地方,懵懵懂懂一进门,就被门口的12块哈哈镜给吸引了,相信这也是当年去大世界游玩的孩子对那里的第一印象。

进入大世界内部后,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主题游艺项目,但当年作为十多岁的小朋友,对曲艺表演不感兴趣,只记得还有功力十分了得的民间艺人,有用五彩颜料画出蝴蝶花草组成的人名画,有一分钟剪成人影侧面像,还有画糖人,捏面人,这些主题都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我请一位老伯伯剪了一张自己的小像,至今还压在家里餐桌玻璃台板下面。

然后就是上到天台,那时候天台有一个巨大的圆形铁笼,里面表演的是摩托车特技,特技人员骑着摩托车在圆球里来回穿梭,有时候是颠倒着在行驶,着实让我们这帮小孩子大开眼界。

一天玩下来,意犹未尽,老爸给我带的10块零花钱全部用光,还问同学借了几块钱,回到家被老爸一顿训斥,于是养成了从此出门不为了吃喝玩乐向人借钱的“好习惯”。

回来以后,我依旧对大世界心心念念,于是老爸被我缠得没办法,到了暑假又带我去玩了一次,现在想来也是很有意思。

之后,上海和周边陆陆续续开了几个游乐园,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居民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大世界的游客量逐年减少,慢慢退出了主流娱乐场所的市场。

从起,为了修缮,大世界闭门谢客。这一关就是数十年,是上海大世界的建成100周年,大世界修缮一新重新开业迎接各路游客。

全新亮相的“大世界”仍以原先的文艺演出和娱乐业态为主,除了延续传统戏剧戏曲、杂技魔术、民间民俗展示等传统节目,同时展现了目前流行的多媒体秀、动漫、互动娱乐等。

查了新闻报道,为了提供更加完善的演出和娱乐功能,“大世界”已向云南路方面扩大用地范围,并通过建设剧场和地下场所等新老建筑,将附近一带融合成一个“大世界街区”。

只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机会再去领略"新大世界“的风采。年尾,我曾经带着孩子兴冲冲专门赶过去参观,结果没有提前做好功课,碰到了一周一次的闭馆,只能扫兴而归。

如果有参观过重新营业的大世界的朋友,欢迎留言告知,聊聊参观后的感谢。

记忆中的大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在物质和娱乐还相对匮乏的年代,它带给我的欢乐,也许是现在的小朋友所体会不到的,是我们这代人独有的童年美好回忆。

一次,马未都到欧洲捡漏,发现天价头盔,他故作镇定,老外不识货被套路。5000元买下大明朝皇帝的“头盔”。

朋友问:“值多少个亿?”

老马伸出五根手指头!

马未都1955年出生于北京,早年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床铣工。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一年后他的小说《今夜月片圆》发表后,他成了《青年文学》的编辑。在这里呆了后,马未都觉得文学业龌龊且肮脏,他离开了。

1981年,马未都开始玩古董,因为倒腾中药他手里有了闲钱。从这年直到1990年,这十年间他收藏了大量古董。

随着藏品越来越多,马未都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成立一个私人博物馆。马未都感觉这些历史瑰宝不应该由他一个人欣赏,而应该放在一个开放的展览场合,让其他人也能欣赏到一些历史的优雅。

想法虽好,但实现起来难度极大。毕竟中国的博物馆都是国家建立的,从来没有私人博物馆诞生过。

然而马未都并没有放弃。为了让国家同意这个项目,他尽了最大的努力,最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成功建成了这座观复的私人博物馆。

也因此,在收藏界马未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名气,可谓相当响亮。

有人甚至这样说过:“在收藏界不认识马未都,如同写书法的不认识王羲之。”足以见其地位。

这位厉害的人物,一生捡漏的宝物无数。

当然,这都得益于他那双慧眼。

马未都有一次和朋友去国外参加拍卖会,随后就去古玩店铺溜达。

没曾想,遇到了一件存世量极少的珍宝。

马未都刚进店的时候,店主见他是个中国人的样子,就热心上前向他介绍瓷器。

后来,店主就带着他走进了一个小仓库里,马未都一看完全惊讶住了。

因为里面全部都是陶瓷花瓶,和各种字画,至于欧洲人怎么得来了,马未都心知肚明,心想一定要捡漏一两件贵重的回去。

接下来,店主开始献宝似的介绍起来仓库里的宝贝,不过马未都却没有真正如意的。

店主似乎也看出来马未都是行家,于是也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只见他打开了一个古旧的箱子,里面是琳琅满目的瓷器,和一顶陈旧的头盔。

马未都目光扫过箱子,从里面拿出一个青花瓷瓶开始仔细打量起来。

外国店员顺势解释道:“这是中国清朝时期,出自皇宫里的瓶子,报价2万欧元。”

在那个时候,2万欧元相当人民币十万八万了,于是马未都讨价还价道:“你给打个折呗,1万欧元的话我就拿走。”

店主:“这怎么行呢,这个瓶子可是我的镇店之宝,少两万不卖。”

马未都哈哈一笑,继续和老板讨价还价。

最终,在马未都讨价还价中,马未都以16000欧元买到青花瓷。

马未都又说:“消费凑够整数,我看你头盔也不错,4000欧元卖给我吧!”

店主本就对这个头盔不太在意,还以为是罗马头盔,看着马未都看着头盔毫不在意的样子,于是便以4000欧元价格出手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也就是捡漏的一种技巧,马未都拿着头盔回国后研究发现了秘密。

“看上去像是古代罗马人用的头盔,但是这恰恰是中国的皇帝用的头盔,永乐大帝。”

首先,这头盔上有兰扎体的梵文,这在宣德时期的很多瓷器上都有出现过。

其次,头盔上还有“五爪龙纹”,凭借老马的知识储备,一眼就可以断定这是皇帝的御用之物。

所以老马回来后,立刻翻阅资料,果然印证了自己的判断,这就是朱棣“阅兵”时用的头盔——

虽然马未都说这件宝贝价值5个亿,但他也从没有想把它卖掉,反而作为镇馆之宝,小心收藏。

在马未都的收藏生涯中,曾凭着捡漏得到了很多的稀有古董,而且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百亿身价的大收藏家。

有人说他其实就是个捡漏,靠着投机取巧发家的。

但其实捡漏也需要很深厚的知识功底,也是他的本事。最起码他捡漏之后,会把古董收藏起来,保证国内的文物不会流失,这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当代翻译为何越来越糟?

时下的翻译,尤其是人文社科的,多数都很糟心。平日想看几本外国名著,经常都要被带到沟里去。比如靠村上春村起家的林少华,虽说是最早利用翻译实现“财务自由”的,可他的东西你要懂点日语,就会明白有多荒腔走板。“名译”都如此了,自郐而下敢想吗?

想起业内一个著名言论:“当今60%中译本不值一读”,这话只怕还是实情。而在我看来,国内的人文社科翻译,整体水准剧降,原因不外两点:1,翻译酬劳太低了。一个鸡蛋都要近2块钱的当下,译酬居然还顽守在千字50元左右,即如某浪这等大牌公司,据说也不过百来元。这点劳资能干什么呢?负责任的译者,一天出笼2000字就很可观了,换算起来即便全年无休焚膏继晷月入也就五六千,还不如送外卖靠谱吧?前些年有一部社科名著,出自北大某名译之手,无以复加的好,可全书足足24万字,到手报酬居然只5千元,还是一次性买断的。为了这本书,他耗费了近一年,月均500不到。这仅我所知道的译界“悲惨秘辛”之一。

2,正因为吃力不讨好,要钱没钱,要作为“学术成果”又得不到承认,纯粹是赔本买卖(出版社是还能借此挣钱的),有实力者稍有余粮都不愿接手,导致译者资质近些年是一蟹不如一蟹,一言难尽。连“阿猫阿狗都能搞翻译了”,如何能出精品呢?想合格都难。比如我的老乡“80后大翻译家”李某宏,短短数年赶工出版了几十种,绝顶聪明生财有待,靠着翻译发家致富,可结果如何呢?在读书界,“李某宏”三个字几乎就是“避雷IP”,妥妥“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版。再如时下的“文化网红”冯唐,给中学生供应畅销书不行么,非得染指翻译,《飞鸟集》“摘下面具”给译作“解开裤裆”,“永恒的吻”给摇笔成“X吻”,不知道的还当泰戈尔是情色作家呢!

我以为最好的翻译,大抵都集中在1980年代之前,甚至越早越好。这些旧译,尤其是民国时期的,虽说不少也有可商榷的空间,比如由于年代久远,遣词造句会与今大不相同(例如臧仲伦荣如德所译陀氏都会比耿济之的“顺滑”),导致当代读者有隔膜感,但也仅是用词习惯差异而已,并不意味着品质可以后出转精了。这一点,大抵也是共识:过去的旧译本,基本上更靠谱、更扎实、更见水准。现在回头看,周作人的希腊神话,李健吾的福楼拜,汝龙的契诃夫,丰子恺的屠格涅夫,杨绛的堂吉诃德等等,哪一本通行名著不是大家手笔呢?敝人附庸风雅,日常也会看点中译,可说句实话,货比三五家下来,最后总要回去啃“老译本”的。翻译不是时装秀,不会有“过时”一说。越近的译本,我是信任感越不足。

之所以差距如此,我想原因大体也就三点:1,当然是老辈文人,中西并蓄才情超卓,学养储备与今之教授者流不在一个量级,能力悬殊,自然也就高下立见了。像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据说近万首中国古典诗词先烂熟在心,译笔岂能不淹会贯通传神写照,如今哪位译者能够?2,以前的译者,资格认定极其严苛,不是随便能让你参与的,得“众所公认”的名手才行。如此标准,固然阻碍了不少新手,但也最大程度上避免鱼龙混杂的局面。举个例子,当年的川端康成中译,几无例外都是叶渭渠唐月梅夫妇操刀的,这其实也是“指定”的结果——陈德文1940年生人,年纪小点,尽管一心要译心头爱的川端,可得不到承认,只能降而求其次整点夏目漱石三岛由纪夫之类。到了眼下,学过点字母的都要混译界蹭饭,以至于诸如《瓦尔登湖》起码都有210多种中译本。如此不加甄别宽进宽出,表面上是无比繁荣了,可到底是好事坏事?

其三,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在用心与否。旧日译者,更有沟通中西传播新学的使命感,几乎清一色“用爱发电”,几十年精益求精,慢工出细活,焉得不善?像湖南李青崖,五四以前的留学生,本可以飞黄腾达,宁愿尽瘁一生翻译莫泊桑,300篇花了整整50年光阴,战火中都要抱着逃难,眼下还有如此热情乃至不惜一生与之的译家吗?我听一位老者说过,孙大雨翻译弥尔顿,可以通宵不睡;傅雷译巴尔扎克,会据原文将巴黎房子都画出来,标点符号不明都会专程请教一位法国老太太;前几天翻看王元化,见他提及果戈里译者满涛,说是晚年劫难归来,一心补救,争分夺秒研究翻译,每日都要忙到凌晨两点,为此导致半身不遂云云。这些前辈都是拿生命去搞翻译的,最起码“文责自负”的意识更强。而时下“译家”呢,交给学生搞定都是常态,无良者甚至直接机器代劳,输入电脑,静候翻译软件自动跳出,然后粘贴复制即可,此即“机翻”。如此乱象,能不荒谬满天飞么?翻译匪易,绝非只是”做做媒婆“,水准再高,心存敷衍,亦只会出劣本的。

当然,有些“名著”也确实不好翻,犹如“死棋”,大师来弄也不行。英译中还是中译英,都是如此。比如杨宪益夫妇翻的《红楼梦》,全无那个味道,洋人至今懵懂也是情有可原;王元化痛批《唐诗三百首》的英译,“首首都有错误”,矛头所指不正是那位誉满天下的“翻译泰斗”么,呵呵。图\“著名译者”冯唐#翻译##写作##文化#

有一次,马未都老婆给他1600让他去买彩电,他却买了3个“破罐子”,老婆闹离婚,马未都拿个“破瓶”出门就换了25w回来。

妻子贾宏伟惊呆了,后来有人问他,这么有钱怎么还不换老婆?

1981年马未都发表了小说《中国青年报》,最后编剧了《编辑部的故事》,他的工资收入也不低,但是一有钱他就手痒,忍不住要去捡漏。

所以一边工作,一边倒卖药材做生意,马未都发家就是在80年代到1996年之前。

这段时间马未都疯狂捡漏,即便老婆反对,冒着离婚的危险,他也执意要捡漏。

“古董以后肯定值钱的,现在便宜,以后肯定赚。”但是妻子只想着照顾好家里,哪管什么发财不发财的,觉得踏踏实实过日子就行了。

有一年春节前夕,妻子直接给了马未都1600元让他去置办一些年货,并且买一台电视机,当时已经有彩电了,虽然价格贵,但对马未都一家来说很轻松。

妻子递给他1600元之后就直接带着孩子去医院了,因为孩子发烧了,所以家里就交给了马未都。

“你别又整那些破玩儿,记住了!”

妻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买彩电,马未都头点得比谁都快,一转身,他就直接去到了潘家园溜达,似乎忘记自己还要去买年货。

到了潘家园一看,一个地摊主摆着一大堆破破烂烂的小罐子,有的比较新颖,有的成色很好。

马未都走近一看,其中3个小破罐子格外显眼,青色的花纹非常清晰,举起瓶底一看,上面写着“永乐年间”,马未都觉得应该是真的。

马未都就跟老板砍价,他故意说这罐子年份太低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就说自己是买回去当年货,用来插花的,两人就开始讲价。

最后马未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花费了1500多拿下了3个“破罐子”,然后就买点对联啥的就回家了,一路上马未都乐呵乐呵的,觉得捡到了宝贝了。

而妻子陪孩子打完点滴回家后,发现家里什么都没买,彩电没有,年夜饭的材料也没有,妻子被他气到直跺脚。

得知马未都花了1500买了3个破罐子回来,妻子贾宏声就说:“说了多少次,别买这破玩意儿,你怎么就说不听啊?这年你自己过吧。”

随后妻子就要把他扫地出门,但是马未都却说:“这几个破罐子是真的,以后肯定值钱。”

“你不走,我走!”

说完妻子直接带着孩子直奔娘家,马未都就一直跟到了老丈人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说妻子回家,老丈人觉得这大过年的,不宜吵闹。

随后就让马未都写下了保证书,以后不会再犯,马未都也照做了。

“回家吧,我回家就去取钱买年货。”

带着妻子孩子回到家后,马未都二话不说,直接到家里的墙角倒腾,不一会,他直接拎着一个花瓶子就出门了。

过了一会,马未直接扛着一麻袋东西回来,妻子打开一看,居然是25w现金,整整一个大麻袋。

当时的钞票并没有100元一张这种面值,也没有什么ATM或者快捷转账之类的,面值都是10元,50元之类的。

原来,马未都直接把前几年500元捡漏的花瓶,拿去转让给了一家古董店,而那个瓶子是宋代的,非常值钱。

马未都认为,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当年那个花瓶放到现在,不止25w,甚至更多。

从那以后,妻子就不再约束马未都去收藏古董了,马未都当年早早就晋升为万元户了,况且他还做药材倒卖生意,赚了不少钱。

就在80-95年间,马未都捡漏了1000多件古董,而1996年时,马未都就成立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里面布满了马未都“捡漏”的陶瓷,古家具,玉器等等文玩。

1999年他的博物馆人流量就高达20w人次,2002年又开了私人的分馆,身价超过百亿,成为了中国赫赫有名的收藏家。

记者问他:“你都身价百亿了,为什么不换个老婆?”因为他身边的冯小刚,王朔,赵宝刚等等都是朋友,婚都结了好几次。

而马未都却说:“没有我的妻子,就没有我马未都的今天,我离不开她。”

每次拍卖会上,马未都看中的古董,不方便出面的,都让她妻子出面拍,这期间几万块捡漏到上百wan的藏品不在少数。

真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啊!

小编认为,马未都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典型的例子,加上他的眼光看得长远,以前有钱人都去夜总会之类的花钱,而马未都有一分一毛都拿去捡漏了。

马未都说:“我捡的是时间之漏。”而这恰恰是财富的一个积累和投资的过程,马未都成功了,因为当年的古董太便宜,他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

关注@影娱厅分享更多精彩#娱乐聚焦##娱乐#

1997年,一位小伙在内蒙花150元买了一块石头,四年后估价9600万!

在你的心中,一块小石头的价值会有多少?如果拿来铺路,可能平均一毛不到。如果是雕刻,可能只要几百。可是你能想象,如果用来收藏,会值上千上万元吗?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叫赵立云的小伙子进入银川电视台工作。工作原因,他常去外地出差。一次前往青岛,他在海边看到有人卖鹅卵石。

他在银川还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石头,上面用机器刻了名人名言,十分与众不同。看着圆润的外形,感受细腻的质感,他忍不住就买了几块。

回到银川,赵立云把鹅卵石摆在家里,从那时他开始沉迷于石头。他在采访中知道有人喜欢石头,但不知其中的价值,仅限于一种爱好。后来他也忍不住开始收藏。

一次,银川电视台要拍摄一部关于火山的纪录片。恰好银川西北500公里的阿拉善有几座死火山,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保存着大量奇石,如果运气足够好,随时能捡到价值不菲的石头。

在这次拍摄工作中,赵立云踩到了一块石头。它好像被时光切了千万刀,腐蚀出很多细小窟窿,打通内部,形成大面积镂空,具有一种通透、粗犷、豪放的感觉。很快,他在附近又发现更多的石头,远比第一块震撼人心。他感叹到,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工制品仿佛只是呆板的模仿。

为了找寻更多的奇石,他在拍摄结束后重返阿拉善。很快他的家里摆满了收藏的石头,个个蕴含着古典美感,好像都藏着曲折的故事。看着赵立云的状态,周围的人纷纷劝他理智,不要过于沉迷。

赵立云不多解释,还结识了一些朋友组团前往阿拉善。西北的环境比沿海艰苦,冬天几乎是全天低温,赵立云却乐此不疲,收藏了很多石头。

1997年的一个周末,他们有了意外收获。他们发现的这块石头,开始看不出好,但仔细看去,纹理真的考究。赵立云顺光看成色,逆光看通透度,感觉真的了不得。他本想将它买下,又怕价值不那么高,便放弃了。

在归途中,大家又说起那块石头,朋友们觉得与众不同,建议想要就快买,免得后悔。赵立云想,多一块不多,少一块却是遗憾。于是用150元买下,而当时大多数人每月的工资只有五六百。

一天,赵立云在家中拿着石头观看,他布置灯光,调整角度拍下了一张照片,很快,石头的价值终于露出:黑色线条纵横交错,形成嘴巴、鼻子、眼睛、皱纹,粗细变化勾勒成鼻下的阴影,组成人脸。赵立云顿时明白,这块石头的价值不止150元。

不久,关于人脸石头的消息迅速传遍玩石圈。有的人请他拍照,有的人登门拜访,大家都想看一览石头的奇特之处。而随着联系的人增多,也有了不一样的声音。有人觉得很值钱,有人则认为名不符实。赵立云并不想理会别人的看法。可后来,越来越多的争议终于让他不胜其扰,他总得想办法证明石头的价值。

2001年,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等四位权威专家,对这块石头进行多次鉴定。而最终的结果令人震惊:价值9600万。专家认为:这块石头具有玛瑙质地,属于宝石类范畴,经历两亿年前的火山喷发、戈壁风沙的打磨,它已经被磨出欧洲老妇的脸,皱纹、老年斑清晰可见,简直是个奇迹。

赵立云为这块石头取名“岁月”,意为时间在石头上留下痕迹,形成有岁月感的人脸。每个细节都有时间的印记。而对于“岁月”的一夜出名,他表示:9600万是艺术价值,不是实际价值。

“岁月”在后来被列为四大奇石。不久便有人愿以9800万元收藏,这甚至高于专家鉴定价格,但赵立云没出手,因为他本来没想借此发家。不管价格多少,他都不卖。他只是喜欢奇石,观赏可以打磨心性。随着奇石价值越高,他反而更看得开了。

其实,赵立云的故事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一辈子明白要干什么,就不会被外界干扰。“岁月”经历两亿多年的岁月来到赵立云身边,如今赵立云又用自己的时间去打磨岁月,这又何尝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呢?#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徐州行游——户部山古民居郑家大院

在​户部山古民居群中,其中一所老宅院就是郑家大院。

​据说,郑家祖上源自西周时期的郑国,郑国灭亡后,分成了几支,直到唐朝灭亡,郑家一共出了九个宰相、八个驸马、二十二个进士。以后家族多次兴衰,到明朝末年,郑姓一支来到徐州经商做生意,加上徐州为军事重镇,驻军很多,他们做军队生意,生意越做越大,郑家大院从原来很小的一个四合院,逐渐扩大到现在的规模。

​郑家为西周郑国的建立者郑恒公之后,郑氏原居河南,北宋末年迁居苏州洞庭东山,始祖曾为驸马公。明朝末年郑家经商迁到宿迁,清初避战乱迁居徐州,始祖为郑茂芳。

郑茂芳初居南关下街,以做小买卖为生。郑茂芳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四世郑绪泰中进士,郑家始由素封之家而为缙绅。六世郑言官因土地与同族涉讼累年而家道衰落。七世郑孝理不得已变卖夫人嫁妆,得钱租屋设肆,经纪商业,不到三年即赢利数倍。在三民街(今解放南路)以开酱园店为生,毕一生之力,在上街、下街、马市街开设多家店铺。因经营有方,家资逐渐丰饶,在徐州南乡置田数顷。郑孝理虽然经商,却能周恤贫乏,岁施药饵,敦睦里党,亲邻称颂。因乐善好施,被人送了个“郑善人”的称号。

​同治十四年,郑孝理先在户部山东买了一座旧院进行改造,迁居户部山,这就是南院。后又将院北的古庙购得,扩建为北院,形成南北两个并列的二进四合院。两院相连,形成了四进次第的院落体系。

​郑家先人虽在徐经营酱园生意起家,但其后代人才辈出,古文家郑坦之、诗词名家郑在陆、郑异之,民国律师郑万钟,著名画家郑岩等都是出自这个家族。

郑孝理可谓是郑家的中兴祖。郑孝理的功绩非但奠定了郑家在徐州户部山的地位,而且奠定了郑氏家族名门望族、文运彰著的基础。

​19,郑家又买下翟家的后院,打通郑家后园,连成了一体,成为了可观赏的古典园林,园内有层楼、鱼池、假山、亭阁。登高可眺远水秀峰,坐几则宜吟诗茗茶。郑坦之经常邀请徐州名人祁汉云、张伯英、韩元方、王学渊、王劭宜等多来此燕聚,伴云亭畔、上月楼中,秋赏丹桂,冬日消寒。

​194月,姻亲张伯英借寓园中十余日,以汉代郑子真为喻,为此园赋名曰“郑谷”,并书以长卷《郑谷记》见赠。张伯英依据郑家花园的地势、蕴藉和主人的修养,取名为“郑谷”,不是一般的赞誉,而是一种人品、旨趣与境界的提炼,从张伯英口中道出,果非偶然。

走进郑家大院的天井院,这里有棵巨大的古银杏树,古树已有500年树龄,但丝毫看不出岁月留下的创伤,如今依然高耸挺拔,遮天蔽日,只是现在还没到银杏叶泛黄的时候,再过一段时间,这里将是遍地金黄,也许只有这古老的银杏树见证了这座宅院的世代变迁。

峨眉有一家传承了1的老店,始于一锅老汤,从五通桥熬到峨眉山,当地人尽皆知。

.

现在他家第五代传承人在老店的基础上修建了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美食博物馆,以求把这份非遗记忆更好更完整地传承下去。

.

走进这家博物馆,无处不蕴含着大自然和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元素现代和传统交相辉映。从二十四节气,到日晷变换,每一处都精妙玄奥。

.

尽膳口福的发家在于汤,创始人刘银山的一锅尽膳草本四季汤经过五代传承演变,最终变成了我手里的这一盅清汤。

入口第一感觉,就是自然清香,甚至回味鲜甜。

对,说的就是回味,因为它没有现在工业调味品的痕迹,所以并没有强烈的味觉冲击。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讲,这种味道不够刺激,不够浓烈,但我觉得,这种克制恰巧有一种高级感蕴含其中,高级而稀有。

这货汤,无论是烫涮怎样的食材,都能够在不失食材本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放大食材的风味,也是相当神奇了!

峨眉山下,这一锅熬了百年的非遗老汤,飘着清香,盼君来尝,可有知己否?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