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宫廷一号家具尺寸 宫廷壹号家具是什么风格

宫廷一号家具尺寸 宫廷壹号家具是什么风格

时间:2023-12-24 13:36:47

相关推荐

宫廷一号家具尺寸 宫廷壹号家具是什么风格

清康熙 局部鎏金鱼耳炉

口径 :27cm 高:23cm 重:9165g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鱼耳炉为明清铜炉中颇为常见的器型。据《宣德彝器图谱》载,其为"照宋官窑双鱼耳彝炉款式", 陈设于乾清宫敬一堂东便殿及西便殿各两座,另有加铸四百座,分赐各王府。另《宣德彝器谱三卷》曰:"率宣铜诸鼎炉之品,当以鱼耳彝炉为最,盖鱼耳之款,乃宋窑款中上款,出之内府......"可见此铜炉器型渊源颇久,承自宋代官窑瓷器之形,而在明清两朝尤是宫廷皇室所青睐的陈设器型。

此炉尺寸属鱼耳炉中较大者,用铜甚丰,持之沉坠压手。炉身呈栗壳皮色,其上晕青、黄铜色,古雅可赏。形作侈口,束颈,腹部微鼓,膨出不多,近乎筒炉之形。炉下底骤收,承小圈足。炉身两侧置一对鱼耳,双鱼耳为鲤鱼造型,鱼作圆唇,丰身扇尾,周身颗颗鳞片皆细刻而出,并以四鳍附于炉壁两侧,局部施有鎏金。此对鱼耳造型尤具逸趣,鱼鳍、尾皆呈现出舒展飘逸之形态。炉底正中,落"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款为铸修而成,字形规矩大方,是颇为典型的清初官造炉款。

此炉双耳造型特别,如此写实风格,为鱼耳炉中仅见之孤例。

明 精铸铜胎点金洒金朝冠耳炉

【规格】高12.5cm 口径17.4cm 腹径19.5cm 耳距24.7cm 重3.1公斤

【款识】大明正德八年岁次癸酉五月吉日铸造

【详述】

朝冠耳炉之器型历来为宫廷专用,其朝冠耳往往寓皇家威严之意于其中,今日在故宫殿前陈设中仍然可以见到各式朝冠耳炉。朝冠耳炉因两耳部形似古代官帽上的双翅而得名。其式样亦称判官耳,仿自南宋姜娘子制器的款式。该造型的铜炉,自宋代以来逐渐成为金铜香炉的经典器型。形制见于《宣德彝器图谱》,图谱中记载的朝冠耳炉,皆为圆体三足形制,其一对朝冠耳,寓庙堂之礼法于其中,故被视为礼仪重器。在宣德年间这种形式的炉是皇帝用来赐给詹事府、翰林院及国子监等十位主事臣的,有“加官进爵”之吉兆,颇具意味。

此朝冠耳炉形制拟古,线条优美,古韵盎然。炉身平口,侧出朝冠耳,鼓腹丰满,承托三蹄足,粗壮有力。底署“大明正德八年岁次癸酉五月吉日铸造”楷书款,字体满覆中正,悬管聚锋,柔毫外拓。炉身洒金,金片如雪片雨点,大小相间,密布器身。整体造型庄重大方,比例协调,张弛有力,可见匠心。蟹壳青色,古韵风雅,茶色微墨,沉实润莹,底蕴颇盛,微抚泽润,盘抚温养足矣,实为盛世佳器。

明 精铸铜胎点金洒金朝冠耳炉

【规格】高12.5cm 口径17.4cm 腹径19.5cm 耳距24.7cm 重3.1公斤

【款识】大明正德八年岁次癸酉五月吉日铸造

【详述】

朝冠耳炉之器型历来为宫廷专用,其朝冠耳往往寓皇家威严之意于其中,今日在故宫殿前陈设中仍然可以见到各式朝冠耳炉。朝冠耳炉因两耳部形似古代官帽上的双翅而得名。其式样亦称判官耳,仿自南宋姜娘子制器的款式。该造型的铜炉,自宋代以来逐渐成为金铜香炉的经典器型。形制见于《宣德彝器图谱》,图谱中记载的朝冠耳炉,皆为圆体三足形制,其一对朝冠耳,寓庙堂之礼法于其中,故被视为礼仪重器。在宣德年间这种形式的炉是皇帝用来赐给詹事府、翰林院及国子监等十位主事臣的,有“加官进爵”之吉兆,颇具意味。

此朝冠耳炉形制拟古,线条优美,古韵盎然。炉身平口,侧出朝冠耳,鼓腹丰满,承托三蹄足,粗壮有力。底署“大明正德八年岁次癸酉五月吉日铸造”楷书款,字体满覆中正,悬管聚锋,柔毫外拓。炉身洒金,金片如雪片雨点,大小相间,密布器身。整体造型庄重大方,比例协调,张弛有力,可见匠心。蟹壳青色,古韵风雅,茶色微墨,沉实润莹,底蕴颇盛,微抚泽润,盘抚温养足矣,实为盛世佳器。

清 铜胎景泰蓝掐丝珐琅嵌和田玉执壶1F

【详述】

此酒壶铜胎,器型端庄大气,造型柔美,线条流畅。官帽盖,旋纹钮,盖面累丝作莲瓣纹,内嵌和田白玉为饰。壶身小盘口,长束颈,溜肩扁圆腹下渐收,高圈足。胫部及器盖鎏金高浮雕仰覆莲纹,上下呼应。壶一侧夔龙形把手,另一侧流长壶嘴,颈部与壶嘴部设鎏金夔龙纹卡子相连。此壶造型精巧别致,秀丽高雅,把高流长,盖钮、器壁两侧分别嵌和田白玉,其上高浮雕云龙纹。整器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地,满工掐丝作缠枝莲纹、夔龙纹,工整细致,布局严谨,诸色艳美。其工艺考究,金水肥美,用料奢华,极尽清宫之风貌,应为清代宫廷养心殿出品。

尺寸;重3798克 ;高;36厘米;宽26.5厘米;

清 宫廷 景泰蓝寿纹多阁盖盒。尺寸38.6*8cm、重30斤

宫庭宝座椅2对,材质,榆木,尺寸高99,宽64,厚48,器形霸气上档次,可置雅室,会所,书房,文人雅士空间陈设

有凤来仪|珠宝盒

印度小叶紫檀老料榫卯制器,设多格收纳空间结构 精致风雅古朴,施以宫廷百宝嵌工艺,入闺房藏珠宝琳琅,入文房安章石泥墨,配色营造出色彩缤纷,生趣盎然的画面。

尺寸:长25宽17.5高10重1450克

清乾隆掐丝珐琅窖藏宫廷贡酒!尺寸高62cm!宽27cm!(酒能喝)#收藏#

乾清宫廷珍藏漆器盒(SZ16),内装高冰手镯,保存完整, 尺寸细节如图,单个重约70g~90g之间,内径约69~80mm之间

【每日美器039】明嘉靖 剔红云龙纹笔

尺寸:长23.8厘米。

中国嘉德,5月春季拍卖会,映心有情——宫廷御瓷珍玩专场,估价50-80万元,成交价78.2万元。

款识: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一行楷书款,嘉靖本朝

笔身呈圆形,形体修长,通体施红漆,漆色暗红,精光内敛。笔顶部装饰朵花,两端分饰回纹,中部以锦纹为地,雕饰穿花龙纹,只见巨龙张牙舞爪、须发前冲,正傲然立于朵朵莲花之中,方寸之地,却颇具气势。龙自古以来是帝王象征,本笔将龙的形象与莲花结合起来,这或与世宗嘉靖皇帝崇尚道教的信仰有关。龙头一侧红漆地上以极细的刀工 刻“大明嘉靖年制”六字竖行楷书款,字体结构端正,笔体硬朗。

关于剔红漆器的起源,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髹饰录》中有:“剔红,即雕红漆也......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的记载,说明此书作者黄成认为剔红工艺在唐代已有,但这种说法尚未得到考古资料的佐证。不过从流传至今的元代张成款、杨茂款剔红作品的成熟程度来看,至迟在元代,剔红工艺即以十分发达。

明王朝建立以后,由于皇室的喜爱及对外赏赐的需要等原因,剔红漆器得到了较快发展。据文献记载,明初皇家漆器作坊设于北京果园厂,后人习惯将明代宫廷漆器称为“厂器”。宣德朝以后,剔红漆器的制作陷入低潮,但到了嘉靖时期,又再次繁荣起来,这一时期的剔红作品相比于明初,其刀工更为大气,锋芒毕露,不拘小节。本品即使嘉靖朝剔红器物的典型代表,无论其漆色、刀法或纹饰均代表了当时制漆工艺的最高水准,且带有嘉靖本朝款识,珍惜异常,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明永乐,铜鎏金度母坐像。

规格:长22cm宽20cm高33cm重7310g

此尊度母精铜铸造,铜质精良,通体鎏金,金光灿灿。度母头戴宝冠,面像端庄祥和,温婉秀丽,耳锤圆铛,胸配璎珞,双手结印各牵一花于肩头绽放,半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右脚伸展踏于一朵莲花之上。整器制作精良,造型典雅,姿态优美,装饰繁复,工艺讲究,体现了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收藏# #佛像# #铜鎏金#

120952

海外回流:官窑·包银胆瓶

规格:直径14cm,高23.5cm

简介: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像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名器欣赏]明清宫廷的顶尖工艺与帝皇的审美品味

明早期 钧窑内天青釉外玫瑰紫釉水仙盆 「六」字款|Lot 3165

直径:21.3cm

来源:

香港佳士得,1992年9月29日,lot 454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旧藏

香港佳士得,6月3日,lot 3121

估价:RMB 6,500,000 – 10,000,000

钧窑名列宋朝五大名窑,分「民钧」、「官钧」两类。民钧是商品,民间自由买卖,多是小巧玲珑之器。官钧则是皇室专用,多为较大型用器,底部多刻有一至十的数字,数字愈小,器物愈大。今次这件三足水仙盆是六号,属中间尺寸

清代,“乾隆年制”掐丝珐琅文房百宝盒

尺寸:21x21x20cm重6670g

此套文房百宝盒,以精铜为胎,造型大气,器作方形,四方各设一抽屉,顶面左侧为卷轴式盖盒,右面为方形盖盒。通体掐丝珐琅装饰,卷轴饰以包袱纹,方盒为小花锦地,盒身饰花卉纹,整体各填珐琅釉,釉色纯正,掐丝流畅,鎏金灿然,可视为清代掐丝珐琅工艺发展到顶峰的代表作。当为宫廷王府书房中陈置的雅器,奢华气派,卓绝不凡。

六角椅3件套,材质,榉木,尺寸高91,宽62,厚51,宫庭制式少见,素简文雅,可置雅室,会所,书房陈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