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武汉理工大学信通考研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专硕

武汉理工大学信通考研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专硕

时间:2022-03-07 21:59:32

相关推荐

武汉理工大学信通考研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专硕

总投资28亿!10月底一期完工!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最新进展来了

6月17日,在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到,该项目一期已完成总体进度的50%以上,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3000人至5000人。项目计划建设新材料、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机电与先进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通信与信息、智能交通、现代管理与金融、智慧生态城市与绿色资源等科教融合中心,形成“一轴一环多放射”的布局,将为我市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汽车、化工等支柱产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支撑。

该项目施工负责人介绍,项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详细分解任务,全面精准布局,以“质量标准化、工序流水化、管控严格化”为指导理念,抢晴天、战雨天,科学推进现场施工进度。

成都新招公务员男女比例183:365,年龄最小的是“01后”!

近日,成都公布了上半年公开考录公务员拟录用公示,共有548名考生已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确定为拟录用人员;其中拟录普通公务员502人,定向乡镇机关公务员46人。

1.普通公务员

男女比例165:337,最大年龄1986年9月出生,武汉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最小年龄2001年4月出生,宜宾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硕士学历占33%,其余67%为大学本科,

这次00后拟录用共38人,只有1名考生是硕士研究生(海外留学经历),其余全部为大学本科。

2.定向

男女比例18:28,最大年龄1982年8月出生,最小年龄1997年4月出生,大专学历只有1人,硕士研究生为3人,其余为大学本科。

信息来源:蓉城先锋,关于拟录用马某某等548人为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的公示

大家都想进华为,我却想逃出来。这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向我诉苦。

我的这个同学头脑灵活,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尤其对于数学非常有天赋。高考顺利考入了武汉理工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

由于在校时表现突出,还没有毕业就被华为相中。他的梦想是当科学家,虽然去华为与他原本的设想不一样,但听说华为待遇非常不错,于是同意了。

进入华为后发现这里确实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地方,凭着一股热情不断地在键盘上留下一串串代码,每天加班到很晚,累却很快乐!

在忙碌中偶尔也会想起自己的研究梦,可是在华为也有了一定的感情,再加上工作繁忙,逐渐地就把研究梦放下了。

就这样在华为奋斗了5年,年薪也由当初的月薪10K涨到了如今的年薪一百万。按理说这么高的薪资待遇可以算是衣锦还乡了。可在春节放假时看到他时,他却说大家都想进华为,我却想逃出来,放假前已经递交了辞职报告,被告知暂时不批,目前有几个项目还在跟着,等这几个项目做完还不批的话就裸辞。我说那你可损失大了,他无奈地说,那也没办法,只要不批辞职报告就只能裸辞。以前的同事就有不少裸辞的。

我问他,辞职后去做研究?我一直都知道那是他的梦想,他为了梦想可以连续几天不睡觉都行,当初进入华为是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条件,如今经济条件上来了就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我能理解他的心情,因为我曾经也有梦想,可惜总是被现实所击碎。

同学说他准备去国外的一家实验机构做研究,只有在那里才能实现他的梦想。

以后还回来吗?

不太清楚,但是有需要一定会回来的。

我想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是我一个高中同学的故事,实现梦想是每一个人从小就有的愿望,我能理解他的心情,但我还是希望他能留在国内,是我的内心太狭隘了吗?还是其他?

#职场真实故事计划#

#裸辞#

#年薪百万#

【时代呼唤更多青年人才走上科研前台】

最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位“95后”学者张志维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个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刚刚毕业就留校任教,还被直接聘为副教授。他就职前已经在通信领域的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被认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张志维毕业后本已获得一家头部企业起薪超过60万元的工作机会,但他深思之后决定继续留在高校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并立志突破5G/6G通信这一“卡脖子”难题。

张志维的经历也并非个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高校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引起广泛关注。1995年出生的冯磊1月成为重庆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时年仅25岁。1990年出生的刘明侦,25岁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并成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28岁被任命为该校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1990年出生的李东,26岁博士毕业后便被湖南大学直聘为教授。1990年出生的王学文,现在已经是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量的研究表明,25岁至45岁是人才创新潜力最强的时期,也是取得创新成果的关键时期。青年人才是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坚力量,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引进优秀的青年人才,提供充分的保障,对其委以重任,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造就一大批引领各学科专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是高校赢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关键举措。

当今世界,对青年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且人才越集中的国家政策力度也越大。除了我们讨论比较多的美国的全球人才竞争战略,近日,英国政府正式宣布,将于今年5月30日开始启动新的“高潜能人才”签证政策。该计划面向英国之外的37所国际顶尖高校新近5年的毕业生发放自由工作签证。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可直接申请签证,不限制学科领域,更不需要获得工作职位就可以申请,而且签证到期之后可以延期和转为其他类型或转为居留。

实际上,我国国家层面也形成了一系列引进和培养青年人才的专项计划。各省级行政区和高校也纷纷推出了相应的人才项目与人才引进特殊通道。这些人才项目选拔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青年才俊,为促进他们迅速成长、走向前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于高校而言,这些引进和培养人才的特殊通道可以快速地挖掘、储备一批科研实力过硬的青年人才,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为提高高校竞争力提供战略储备。对于优秀的青年人才来说,这也是不可多得的人生机遇。较高的职业地位、优渥的薪酬、充足的经费以及相对自由的科研氛围,都可以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取得优秀的科研创新成果。

但是,我们也观察到另外一种现象。在一些高校,青年教师面临较大的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压力,学术资源竞争激烈、薪酬待遇不高,同时还面对结婚生育、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生活压力,他们被戏称为“青椒”。尤其在事业单位聘任制改革的背景下,部分高校采取“非升即走”的政策,无法达到科研绩效目标的青年教师面临解聘风险,这进一步加大了“青椒”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基础研究目前还是我们的短板,也是我国高科技领域遭遇“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原因。高校是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的关键主体,如果高校无法吸引足够多的科研工作者从事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不能妥善解决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做研究,不仅会阻碍学校发展,还会制约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在国内外人才竞争尤其是青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高校应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宽广、更适宜的平台。现在我国虽然建立了多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项目与人才引进渠道,但这些项目的标准还相对单一,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各级政府的人才项目评价标准趋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评价标准雷同,这不利于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发展。在制度设计上还应形成类型多样、层次递进的人才评价体系,为各类青年人才的持续成长成才提供平台。不仅要关注“塔尖”的青年人才,对于数量更为庞大的青年教师也要予以关注,他们才是高校人才队伍“塔基”。高校的政策设计和实践中应更多关注高校作为学术组织的特点、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学术研究的规律,使之更好地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

作者:李廷洲

《中国教育报》05月06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观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