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家里有抽动症的患儿家长应该怎么做

家里有抽动症的患儿家长应该怎么做

时间:2024-01-06 20:09:51

相关推荐

家里有抽动症的患儿家长应该怎么做

儿童抽动症和儿童多动症都是儿科常见病。它们的名字像孪生兄弟,但是,却有本质的不同。抽动症的病因主要是神经椎体外系功能缺陷引起的一种行为障碍综合症。多动症的病因主要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其表现出的

1儿童抽动症与儿童多动症有哪些不同

儿童抽动症和儿童多动症都是儿科常见病。它们的名字像孪生兄弟,但是,却有本质的不同。抽动症的病因主要是神经椎体外系功能缺陷引起的一种行为障碍综合症。多动症的病因主要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其表现出的症状也是不相同的。

儿童抽动症是因神经椎体外系功能缺陷引起的一种行为障碍综合征。春季万物复苏,人的大脑神经细胞相对比较活跃,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提高,在各种诱因下很容易诱发儿童抽动症和多动症。但是由于很多人对于儿童抽动症不了解,发现孩子挤眉弄眼就认为是多动症,以致不少患儿误诊。那么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儿童抽动症患儿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即快速、反复、单一、复合的肌群收缩。这种表现通常先从眼肌、面肌部开始,出现眨眼,摇头,挤眉,继则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肢体、躯干扭动,喊叫声等,严重时出现污秽言语。这些动作反复发作,无法自控,若失治误治,呈渐进性加重,出现心理障碍,有的继发性精神异常、强迫症等,或有行凶、自杀行为。

儿童多动症又称为儿童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比儿童抽动症发病率要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仅在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期即出现症状,表现为易兴奋、夜睡不安、喂养不合作等。随着患儿年龄逐渐增长,症状会逐渐明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好走神,动作过多,上课好做小动作,好说话,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自控能力差,做事拖拉,缺乏时间和任务观念,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不服管教,我行我素,严重者有偷窃,说谎,打架行为。其自愈率极低,且在所谓的自愈的人中 ,只是多动症状好转,多数人遗留有人格或行为障碍,如急躁、冲动、做事不顾后果等,犯罪率较高。一般不能自愈,只有极少数到青春期才有缓解。

抽动症的病因是一种行为障碍,多动症属于一宗轻微的脑功能障碍,其表现症状也不相同,抽动症表现为肌肉不受控制的抽动,而多动症并没有这种表现,主要表现为行为上的过分活泼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而且,多动症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一部分好转,但是抽动症不会。

2家里有抽动症的患儿家长应该怎么做

养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但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生命的情况,这种现象也是孩子在建立自我的免疫系统的过程,所以孩子的患病基本上都是良性的,只要治疗及时,方法正确,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可以痊愈的。尤其是患有抽动症的孩子,家长了解了抽动症的常识,能更好的帮助疾病痊愈。

当孩子被确诊为本病后,家长要冷静。虽然此病治疗比较麻烦,但大部分预后尚好。特别是不要在患儿面前讲此病的难治性。患儿多动及重复抚摩动作为病症表现,并非患儿品质问题,家长见此不要认为是孩子故意捣乱而大声斥责。要知道,孩子对症状无控制能力,正如感冒的患者不能使自己不发烧一样,大声斥责会加重其精神负担,只能使病情更加严重。另外,夫妻吵架、激烈刺激的动画片及电影、紧张惊险小说等均对孩子不利,家长要尽量避免此类因素对患儿的影响。个别患儿有自残及伤害他人的行为,家长要把利器、木棒等放孩子不能轻易拿到的地方。另外,也不要认为孩子有病就过分溺爱,顺从,此类患儿多任性、固执,如不注意纠正,易产生不良后果。对于伴有睡眠障碍的患儿,要注意保证其足够的睡眠。首先要使患儿卧室环境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噪音。其次,让孩子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不要吃东西、喝茶,更不能吃巧克力等使大脑兴奋的东西。另外,养成睡前用热水烫脚的习惯也有利于睡眠。再次,睡时不要蒙头,否则会引起大脑缺氧,对脑功能不利。最后,睡眠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要克服睡懒觉的不良习惯,以保证下次睡眠的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抽动症的常识,家里有患有抽动症的孩子,作为父母,不要太过紧张,只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尽可能的缓解孩子的压力,抽动症会逐渐痊愈的。但是也不要一味的顺从、纵容孩子,对于孩子不正确的行为要加以制止,但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3专家说家庭因素可导致儿童患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率3%以上,多发于3岁以上男孩。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及肩部等部位肌肉的不停抽动,压力大时及精神紧张时症状会更严重。所以尽量减少孩子的压力是减轻病情的关键。这就包括父母要尽量保持和睦,不能粗暴的打骂孩子。

儿童抽动障碍是身体某部位和肌肉突然快速不自主反复收缩运动的身体现象,如眨眼、皱额、歪嘴、耸肩、缩鼻、张口等动作。梅其霞副教授对该科近两年确诊为抽动障碍的224名3~18岁、病程在两周至年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家庭因素造成儿童抽动障碍为主要因素,占总比的%。其中家庭因素中的父母对小儿管理态度及方法不当有名病例,占总人数的%。

父母婚姻状况不良52例,占总比的25%。亲子密度不当共47例,占总比的21%。远远高于学校因素中的学习困难(17%)、学习负担过重(12.5%)、老师要求过严(10.3%)和突发事件(16.5%)等。调查还发现,抽动儿童男孩多(男181名,女43名)、学龄儿童多、城镇儿童多。

抽动症是儿科常见病,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是治疗的关键,这就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还要跟老师做好沟通,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讥讽患儿,这只会让患儿增加心理负担,病情加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