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如何购买订阅会计专业报刊 如何订购期刊

如何购买订阅会计专业报刊 如何订购期刊

时间:2021-08-20 07:25:44

相关推荐

如何购买订阅会计专业报刊 如何订购期刊

《财会学习》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会计学会建材分会

出版周期:旬刊

国际刊号:ISSN:1673-4734

国内刊号:C N:11-5460/F

刊物收录:万方

《财会学习》是一本国家级财会期刊,全彩印刷,其内容含量远远领先于业内同类期刊;其以“考试辅导和实务操作”为核心内容,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是中国最大的考试类和实务类财会期刊。

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力求文字精练、准确、通顺,文题简明扼要,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

2、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4、文章篇幅:每版2300字符,文章不得少于2000字符。

5、严禁剽窃或抄袭行为,严禁一稿多投,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本刊编辑部对所投稿件有进行编辑的权利。

6、来稿需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主管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是中国最大的考试类和实务类财会期刊。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严禁剽窃或抄袭行为,严禁一稿多投,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老师# #论文# #杂志#

不错,现在村里由于卖地占地经济上不差钱,各种报纸一订就几十份,报纸加刊物接近二十种,邮递员送来一捆一捆的,也没人看,直接交门卫室,老头隔十天半个月就卖给收废品的一大堆,有上百斤,还有每个乡镇都有放映员,现在即使村里放电影也没人去看,后来他们干脆也不放了,只是按村子人口的多少收取几千到上万的费用,这些费用大多上了村会计和放映员个人的腰包,他们只把很少一部分上交给乡镇,乡里还给每个放映员开着工资,交着五险一金,他们一年到头一场电影没放,光玩,村会计还每月到自己的定点饭店去开几张招待放映员吃饭的发票,这些又成村会计的额外收入

丰收后镶金牙对不对?这个问题乍一看有点稀奇搞笑,但其中不乏耐人寻味之处。首先说在今天看来,这个多少有点雷人眼球的提问,并非我一时心血来潮提出,而是最近整理破旧文史资料,在一张五十年代旧报纸上偶尔读来的。要叫我如实坦诚地回答,丰收后镶金牙,根本不存在对与不对的问题,只要是人们努力辛苦劳作,老天保佑,粮食丰收了,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别说镶什么金牙,就是图美观乐意镶几颗钻石牙,也只能说见证这个时代农民的生活迈上了一个台阶,走上了富裕路,在生活质量上有了比前人更高更美的眼光格局,这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让人民生活富裕起来的初心并无两样。但是在昔年,丰收后镶金牙对不对?一位来自河北省农村的普通人民公社社员,名字叫王世俭,他在1957年12月6日,寄给报社的已公开发表的一篇群众来稿,“丰收后镶金牙对不对”一文是这样描写的:

《丰收后镶金牙对不对》

河北兴隆县快活林乡快活林村建成中兴高级社后,连续二年梨果大丰收。全社二百零二户,九百九十九口人。今年分一千元以上的有十户,分五百元以上的有一百十一户,分五百元以下的八十一户。

社员手里钱多了,一时就出现了乱花钱的现象。就拿几个最明显的事来说吧,全社一百零二人新安上了金牙,王桂春的儿子是个哑巴,也安上满嘴金牙,戴上了礼帽。今年全社新买的绒衣就是一千四百九十多件。十月份的一天,光照相钱就花了一百多元,还买了三十二辆自行车。供销社每次进粉条、球鞋、副食品等,不到五天准卖得光光的。还贷款,增加积累扩大生产,勤俭持家,储蓄等问题,则很少听到有人议论了。干部们曾劝社员“省着点花”,社员却说“有钱不花,放着无用”。

乡社干部对这种情况曾研究了多少次,但总没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十一月初,区委决定在这个社进行社会主义大辩论,县区工作组和乡社干部都认为,社员钱这样多,花钱问题是个大事。便决定组织社员把这个事辩论辩论。

在鸣放中,社员的思想各色各样,老头们说,受了一辈子苦,现在有了老来福,吃点喝点还算浪费?青年人好阔气,一般说法是,手头松了,穿上小大衣,打完场骑上自行车溜一溜,晚上扭开收音机听听北京大戏,这也不算过分吧!妇女说,什么也不如高楼瓦房大院墙,石灰顶棚砖铺地,炕上箱子地下柜。

经过一段鸣放后,就组织社员辩论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比比苏联农民的生活,你现在是不是知足了”?辩论非常热烈。一些老头的说法是,活这么多年,哪年也没有过这么多钱,这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知足了。但是,大部分青年人说,说知足就甭学苏联农民走共产主义了。青年团员高秀荣说:“我是不知足,如果不把生产再提高一步,我看把这两个钱化光了,还指望啥”。辩论到最后,还是向苏联农民看齐的意见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就把第二个题目“你打算怎样过更好的生活”提出来继续讨论。开头大家就说到生产上来了。共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是“甭搞新鲜样的,照这二年一样干就行”。第二种意见是“怎样搞也没意见,不过国家得帮助点钱”。提这两种意见的人,大部分是中农和富裕中农,他们怕投资。第三种意见是“这二年丰收是因为高级社力量大,要想更富裕还得填山沟、修梯田、侍弄果树,往地里多上粪”。社员王江说:宋水的果树二十六年没结果,入社后接连二年大丰收,你说不下力量靠啥能有这么多钱。贫农周玉存说:“以前咱们钱少靠国家帮助,现在钱这么多还叫政府帮助,我看这话说不出口去”。辩论结果是:大多数社员一致同意,把今年的公积金从原来计划的6%提到14%,公益金从原来的1%提到1•5%。此外,社员还向社投资二千元现款,作为开一百亩稻田的建设费用。社员说:“这回吗,还像个过大日子的打算”。(完)

不得不说奇文共赏啊!作者尽管笔下简练朴实,有一定的农村生活气息,文中也不乏数据支持,但仔细读来仍有几点让人匪夷所思,丈二和尚不着头脑。全社一百零二人安装金牙,恐怕现在富裕的江浙农村也办不到吧,连哑巴也居然装上金牙炫耀,哑巴见人张嘴么?农村供销社就是为基层社员服务的商贸网点,社员们都不去消费东西,当初兴建它又是为了什么?文中说经过辩论最后达成一致同意,公积金、公益金标准总计提取到15•5%,这个标准按现在的眼光看,孰高孰低,财会专家测算后才有发言权。每位社员还要向社里投资二千元现款,按照文中所说分配收入最高的十户人家才分到一千元,如此里外一刨,收入最高的社员实际尚要亏空一千余元,更别说收入少得人家,那你这社员们能有这么多钱的观点从何而来?文章最后一句话点晴核心重点,乃神来之笔,“这回吗,还像个过大日子的打算”,字数不多,但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值得品味。

(随笔)原创长篇连载(小说)连读更有味儿!敬请关注!

桌子上摆放的“梳头匣子"里有根十公分长左右的银质烟嘴和几个长点儿短点的玉质烟嘴,还有几个圆圆的溜溜球,到底是玻璃还是玉质的不得而知。如今的这些东西早早早地去了"爪哇国哎!可惜了!大爷家还有几个大大小小的花瓶和一些老古书,都是老爷爷游走江湖带回家来的。那些个书籍好多都是∴线订装的,好多看上去象手抄本的,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百家姓》《十五贯》等诸多叫不上名字的,文化大革命被红卫兵抄走一部分,阴雨天气当"引柴火“烧了一部分,还有卖给收书本报纸的!现在想起来心痛的不行,好多不只是有价值,可能还是宝书!好多《毛主席语录》和大大小小的毛主席纪念章。大爷高中文凭,又整日沉浸在这些古今现代的书籍里,造就了他满腹经纶,同时,因与周围和太多太多的人没有共同语言而格格不入,所以特别"轴"!上山下乡,挑河打堤,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等都需要笔杆子,当时别说高中生,一个村里上过初中的就凤毛麟角。大爷写的一首好字,"毛泽东思想是纲纲举目张"写在家里的墙上就是现代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小楷小篆的字体更是拿手,一到红白喜事过年节,他便没黑没白的忙些日子替乡亲记账写对联。村干部要他当会计,大跃进公社,县里让他搞宣传工作他一概不接受,“轴"的不翻个,活脱脱一个"孤独求败",可叹!可悲!

#分享头条创作中的酸甜苦辣# 今天,2月1日,是我上头条的第146天,已经5个月了。146个日日夜夜,尝遍了这一爱好的酸甜苦辣:

酸,刚上头条的时候,看看别人的作品,除了专业大V的长篇大论之外,大都是山川河流、家长里短、花鸟鱼虫的日常琐事,我就别开生面,以诗为主。我自小就喜欢写作文,10岁了才入学,16岁初中一年级就写过5000字作文。18岁高中二年级写过1万多字作文。大学开始向杂志社投稿。26岁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通讯》上发表第一篇论文,以后每年都会有一篇作品在刊物上发表。所以自视文字功底和运笔水平还是不错的,在头条上应该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能吸粉很快。但上来才知道,我的作品跟本没有阅读量。两首长诗,不到10人阅读,只有3人点赞,大伤自尊,心里翻起一阵阵的酸楚味,扪心自问:“我真的有这样差吗? ”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5万多粉的友友提醒我:“不要写长诗,劳神费力,又没人愿意看”。友友的提醒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窍,以后我就以短评为主,以互动为主,很少主动发文,只有头条君邀请的时候,对于我熟悉的题目,才偶尔发一篇。这样果然见效,每天都会涨粉,从最初的每天三五个,到现在每天十几二十个,而且粉丝稳定,掉粉少。慢慢的从“酸”走向“甜”了。

甜,3个月之后,终于出来一个小爆款,就是”我的土鸡养殖观”,2.9万的展现量,1455阅读;将近5个月的时候,又出来第二个小爆款,“打卡今日感悟”,3.1万展现量,5545阅读,我已经很惊喜了。昨天已经涨到1300粉。有这个成绩,证明这5个月的眼没白熬、这5个月的累没有白受,自己的辛苦换来了友友们的支持和抬爱。

苦,在头条这个大世界里,五万粉以下都称不上大V,都是普通一员。既是普通一员,就要摆正心态,不能急于求成。5个月来,我每天都要花7~8个小时刷头条。我退休了,没有别的爱好,就这个爱好,所以花的时间多一些。友友们的作品要看,该评论就要评论,评论还要认真写,不能敷衍了事。有时候,为一个评论,要耗费半个小时,最多的耗费一个上午。因为想写出一首好诗,却想不起好句子。友友们的点赞要看,而且要回赞。这是礼貌。友友点赞多了,看不完,也要看一大部分。看的时间长了,头晕眼涩是常态,深感刷头条就是个苦差事。但是没有苦,就没有甜。

辣,就是自己急于求成,想多吸粉,想多关注别人,不了解头条的规则,犯规了,被扣20分。以后就认真了解规则,掌握规则,争取不再犯规。因急于求成,过多关注被扣分的新手,不是我一个,有不少人。愿看到我这个作品的友友,引以为戒吧。

三点体会:

5个月的辛苦使我深深体会到,上头条首先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了看一眼,想不起来扔一边。时间长了,你忘了友友,友友也忘了你。

其次不要追求展现量、阅读量,更不要追求收益。普通写手,想靠头条养家糊口是不可能的,就是想挣几个私房钱,也很不容易。要追求的是读者的认同,你的作品符合大众口味,阅读点赞的就多、不符合大众口味,阅读点赞的就少。虽然是粉丝、是友友,但都互不认识,阅读、评论和点赞都是不看情面的,一是一,二是二。

三不要追求爆款。我们不了解大众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头条君也不知道,它只是看阅读量,读者多,它就多展现;读者少,它就少展现。它是机器推荐机制,是固定程序,不会做假,更不会看情面。只有认真写,不断写,说不定哪天就冒来个爆款来。写得多了,也能摸出头条君的推荐机制,出爆款的机会就大。“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在头条上出现,可是一点也不稀罕。

每一个你感兴趣的项目,只需要从两个方面把它解剖给就行。

第一个:他是如何搞流量的?(内容+渠道)

第二个:他是如何客户掏钱的?(定位+解决方案)

过去没互联网,搞流量也被称为拓客,方式就是产业扎堆,比如建材城,比如花卉市场,比如餐饮一条街等。然后大家就慕名而来。

你看华强北的那些人,搞手机批发,动不动要骂客户的,就是产业扎堆带给他们的优势,出名了,全国各地凡是搞电子产品,搞手机的都得去拜一拜。

你想赚钱,你就得从这进货,因为你在别处拿货没赚头啊,大家都想分一杯羹,于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越烧越旺。

当然那个时代,你要想自由,也很难。除了这种产业扎堆的产业园区之外,人们看到的媒体可以说都是垄断性的,要么是地方性的,要么是全国性的,你要投,就得去付费砸钱,报纸杂志广告,反正你没其他渠道宣传自己。

有了互联网之后,好了,就连最普通的人也能上来吆喝两句,没准你火了之后还能当个意见领袖或者小网红。

然后把这些粉丝全部倒进你的微信,也不少呢。

所以说,懂得如何搞流量和收钱的人都过得非常自由,坐在家就能赚钱,流程跑通了,手里也有几个闲钱了,就雇人干,还打个什么工。

你就没事去某音上看看那些坐拥几百万粉丝的人,可不就是和我说得差不多嘛。

嗯?你说你也想和他们一样?

那我也教你个方法,毕竟鑫哥农村出来的,比较实在。

听好了:你去某音找一个几百万粉丝的号主,然后把他的作用全部自己模仿一遍发到某手上,或者火山或者视频号,或者再直接一点,就发某音上,这样做下来,大概率你也会很快成为一个百万粉丝网红。

然后,他卖什么,你也卖什么。他怎么卖,你也怎么卖,赚就完了。

咱不是说过吗,赚钱就是对标一个人,吃透一个人。

只要客单价够高,就算你只有几万粉丝,也能轻松实现月入过万。

所谓项目,也就是引流和收钱。

两个步骤你都能对标,能抄袭,能吃透,说明你的模式就已经跑通了,有钱有闲的日子就在不远处等你。你要是不信,你就抄我试试,或者找一个正在赚钱的,抄一把试试。

不要觉得在互联网上赚钱很复杂,有些手法,简直简单到令人发指。

比如火山上,有个女的,弄个什么财富课堂xxx,一块黑板,一堆从书上抄过来的鸡汤,一堆几块钱20个G的资料。

就这,粉丝38万,还弄了个1900多号人的粉丝群,客单价3999和6999,朋友圈文案也是十几天发一条,可能是不会写吧,当然,不重要。

简单吗?让你看一眼你也会。

可就是有人买单,我看她做了有大半年了,活得舒舒服服,收你几千块钱,让你干嘛呢?

其实就是给你一些拉下线搞分销的软件,一天也就赚个几块钱。鸡汤倒是每天都换新鲜的。

人一定要保持一颗好奇心,不管看到什么事情,只要有人在赚钱,你就去研究一下,养成习惯,当然不是说看了就一定要去做,而是培养自己敏锐的嗅觉。

对于该在什么事情上坚持长期主义,那你就得想清楚3个问题:

1.你梦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是高朋满座,还是自由旅行。

2.你梦想的生活有哪些行业能够帮助你实现?

3.这些行业里面你能驾驭,有条件去做的项目是什么?

每个人盼头不一样,所以我才经常说见路不走。

拿我来说吧,我是非常喜欢自由,投几家小公司,每年赚个百来万,也不用我怎么管理,我自己呢就写写东西,讲讲课,没事上山谈经论道,我觉得挺舒服。

我另一个朋友他就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稳定,作息稳定,收入稳定,没事和朋友们喝喝酒,于是他梳理了一圈之后,就去选择做了个会计。

也就是说不管干什么,你一定得觉得这个事很开心,你发自内心地想干,哪怕累点,你也觉得很舒服,这就是老天爷赏你的那碗饭,该你吃。

当然终身事业并不是你某天一拍脑袋就能决定这辈子就干这个了,还是要多尝试,找到自己的本我,只有多看不同的风景,才知道哪些风景最养自己的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