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小学历史烈士 小学生烈士故事

小学历史烈士 小学生烈士故事

时间:2021-06-01 06:58:15

相关推荐

小学历史烈士 小学生烈士故事

小学历史烈士,是指在中国历史上,为了保卫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英勇抗敌、英勇献身的小学生。他们年幼无知,但他们却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国的未来献出了最珍贵的财富。

二、小学历史烈士的代表人物

1. 顾祖英

顾祖英,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江苏泰兴市郊区永丰人。1937年,他因为国家的需要,去镇江茅山参加了训练营。训练期间,他病了,但是并没有放弃,而是逆着腹痛、呕吐,坚持训练。一次多人演习时,他单人翻过压路机,让全体官兵都为之惊叹。

1938年5月6日,抗日战争中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签署。同月10日,日本空袭南京,我军大厦被炸,临时政府被迫迁至西安。那时候的校园里随处都是“赴南京报仇雪耻”的口号,顾祖英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时,激动地说:“同学们,我们是新学部的毕业生,我们接下来要去干什么呢?去淞沪抗战吧!我们要为亲属、为祖国、为民族,为神圣的领土,为所有在侵略下挣扎的人民,去浴血奋战,去报仇雪耻,我们要怒斩日寇!”。6月5日,顾祖英和他的战友奔赴了淞沪前线。当时顾祖英年仅14岁。在随后的战斗中,他忠诚、勇敢、顽强,用自己的生命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 董振堂

董振堂,祖籍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北夏村。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地方的时候,董振堂和他的同学们在校内秘密组织了一支抗日队伍,纷纷参加了民兵训练。1938年,时年14岁的董振堂,在父亲和外祖父的陪同下,参加了豫西民众抗日自卫队,担任队医。不久,他成为了该队的副指挥官。后来,由于战斗需要,他又调到了部队的前线,参与了多次战斗。在其中一次突围战中,他独自扛起了伤兵的重担,奋战近6个小时,直到遇敌士兵的猛烈火力打死。

3. 许婉珍

许婉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许光达的女儿。她生于19,是许光达和毛泽民之间的好朋友。许婉珍从小聪明好学,而且非常勇敢。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毅然决定参军,并被安排到了晋西北边区的游击队中。1941年9月24日,许婉珍在师爷口战斗中,一时无处可躲,站在行进中的伤兵间,与敌人进行厮杀,最终牺牲了。

4. 谢唯俊

谢唯俊,湖南浏阳县城南街道石马坪村沙洲组人,1935年7月出生。在祖父的影响下,谢唯俊自幼就热爱学习、乐于助人,懂得关爱他人。在学校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抗日战争爆发后,谢唯俊奔赴前线,担任解放军的炮兵指挥员。1949年9月,在一次战斗中,谢唯俊在炮炸声中,挺身而出,劝说已经想开炮放弃的士兵,最终士兵放下炮弹,顺利完成了任务。在这次战斗中,谢唯俊壮烈牺牲,年仅14岁。

三、小学历史烈士的精神

1. 爱国主义精神

小学历史烈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私无畏地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体现了人们对祖国、对民族的浓厚感情和伟大的爱情。

2. 英雄主义精神

小学历史烈士在战场上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精神,展示了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勇气和决心。他们不怕困难和危险,持续不断地前进,坚定地保卫着祖国。

3. 坚韧不拔的精神

小学历史烈士身上的精神,也表现在他们超越年龄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决心。他们身处在战争年代,面对种种难题,坚韧地坚持不懈,毫不怯懦,坚定地向敌人斗争。

4. 崇高的牺牲精神

小学历史烈士始终激励着我们,他们以无私、无畏、坚定的牺牲精神,铸就了久久为功的伟业。他们的精神品质,让我们深刻地感悟到奉献之美,廉洁之志,勤奋之诚,信念之强,能勇敢地迎接挑战。这是我们追求自我价值的指南。

四、小学历史烈士对我们的启示

小学历史烈士以高尚的品德、勇敢的战斗精神、朴实的生活态度和高度的人民性作为我们永恒的榜样。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在今天,我们要以小学历史烈士为榜样,团结奋斗,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昌盛发展做出贡献。

五、小学历史烈士纪念日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小学历史烈士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精神,更得到了重视。为了纪念这些英勇献身的小学历史烈士,以及激励后代接棒奋斗,中国政府选定每年9月25日为“小学历史烈士纪念日”。在这一天,人们纷纷参加纪念活动,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敬意。同时,也希望能够以小学历史烈士的精神为动力,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为国为民,忠诚勇敢”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烈士是指在民族和国家利益和正义事业中英勇牺牲的人。小学生烈士是指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因为对爱国精神的理解和坚定,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做出了牺牲。他们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他们童贞般的爱国精神,更让人们对爱国、敬业、团结、友善等美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小烈士的生命,了解他们不平凡的成长经历。

2.邵逸夫烈士

邵逸夫烈士是香港著名的影视界巨子,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他曾经是一名小学生,更不知道他是一名小学生烈士。邵逸夫的祖籍是江苏省宜兴市,小时候跟随父母到上海生活。1931年,他的父亲被宪兵队抓走,发配到新疆,家中也来了不少黑衣公差的骚扰,邵逸夫的母亲不得已,把他送回宜兴,让他跟母亲的家人一起生活。但是不久,上海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邵逸夫的家人被迫逃到中山县,邵逸夫也到了中山县读书。

1941年,邵逸夫在中山县卫东村小学就读,那时他12岁。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中山县,学校解散了,邵逸夫只得退到家中,每天都在家里看书,学马列主义。1942年,邵逸夫在监听到一条日寇向澳门的电报后,想到自己对祖国的贡献太少,于是离家前往香港参加地道战。邵逸夫在地下组织中担任通讯员,经常穿越敌后散发信件,协助英军、地下组织作战。1943年6月,邵逸夫被捕,受到日寇的严厉审讯,他并没有泄漏任何有关组织的情报。1944年12月26日,邵逸夫被日寇酷刑逼迫致死。他牺牲的消息,震惊了世界和整个华人社会。

邵逸夫的牺牲表明,在那个黑暗的时期,小学生也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爱国家的贡献。他的英勇和坚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能够激发每个中国人对祖国的责任和担当。

3.黄继光烈士

黄继光是军人家庭出身,1932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1948年,黄继光考入了湖南军校。1950年,他率领4名士兵,护送一批钢材,驾车经过徐家湾一带时,遭到美军的袭击,黄继光振臂高呼:向我开枪!他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为保护钢材,除吸引美军主力火力,还用最后的时间用服务献上了自己的勇气和生命。

黄继光的牺牲,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旗帜,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他的壮烈、坚定、崇高的精神,成为了奋斗光辉历史的一部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4.戴村烈士

戴村烈士的名字叫张育林,1937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戴村镇。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国民政府大规模追剿共产党人,张育林的父亲张建军也参加了工作,但不久就被捕。为了帮助父亲脱险,张育林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积极从事党的工作。1948年,国共和谈失败,再次爆发了全面内战。张育林和他的父亲乘坐着一辆马车,将一大批电台部件、爆炸物以及《解放日报》等文件运往莆田。不幸的是,途中张育林和他的父亲被敌军包围,父亲为他享年33岁的年龄牺牲,张育林也在激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11岁。他们的临终遗嘱:“告诉妈妈不要哭,要有信心!我们不屈服。等我死后立即把我埋好,不要让人不尊重我们的尸体。”

张育林的牺牲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一时间人们纷纷表示对这个年轻的小烈士的敬意。张育林的牺牲激发了地下党组织中许多青年的豪情壮志,他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不断为共产党的事业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5.李立三烈士

李立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玉林特种行动分队的一名小队长。他在云南省澜沧县的小学毕业,一心想参军保家卫国。1951年,他南下仙桃,加入了空军玉林特种行动分队。1952年,他在处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被三名匪徒用刀刺伤多处要害。虽然伤势严重,但是李立三依然坚持继续应战,奋勇作战,被匪徒追杀到一片稻田里,为了保护战友,他最后牺牲了,年仅16岁。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玉林特种行动分队为了纪念他,改称“李立三小队”。

李立三是中国人民空军英模,他的遗志鼓舞着全国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的英勇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6.樊哙烈士

樊哙原名樊家泉,19出生在湖南省汝城县。他年轻时曾担任小学教师和青年团组织者,在抗日战争中曾经担任过民运组织、抵制日货活动等。1949年,他随军转业,并在朝鲜战争中表现突出,任志愿军司令部宣传组组长。

1951年2月25日晚,樊哙率领7名进攻队员前往全州市新佑洞击炸全州布告站,以破坏美军的“思想扩音设施”。行动中,樊哙和他的战友们被美军包围,樊哙在翻越铁丝网时,脚被鱼钩割断,但他还是鼓舞队员坚持战斗,并策划了一次突围。樊哙在突围中被美军围攻,炸药被摧毁,他身受重伤,被美军俘虏。在狱中,樊哙不顾痛苦,不断为志愿军鼓舞士气,最终在1951年12月19日被美军杀害,年仅37岁。

樊哙的牺牲丰富了我们对烈士精神的认识,他的爱国主义情操、革命理想和英勇斗争,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7.严济慈烈士

严济慈,是台湾的著名防空大队长,也是一名小学生烈士。他1933年生于台湾宜兰市,拥有一位热爱教育的父亲,父亲是一名中学校长。1940年,他考入宜兰州立中学初中部,并成为校田径队成员。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部分的日本驻军离开了台湾,台湾方面陆续成立了一些以台籍干部组成的中国民主同盟会,严济慈12岁时加入了宜兰州同盟会。同盟会成员秘密学习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严济慈也受到了影响,决心投身社会革命。1948年,严济慈升入高中部,成为了学校的优等生,在反土地改革斗争中,他担任了学校的领导,为这项活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0年7月,严济慈在一次反共的游行中参加了防空大队,成为了防空大队中的一名小队长。1951年1月,他因遭到了背叛,被中国国民党军队逮捕,经过杀人碾压的酷刑辱损,最终于1951年3月15日牺牲。他的牺牲感动了广大群众,成为了台湾反共正义的代表之一。

严济慈的牺牲,是他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政治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具体表现,也是对爱国主义及革命信仰的真正践行,他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人心中。

8.邱少云烈士

邱少云烈士,1946年11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名小学毕业生。1967年全国范围内爆发“文化大革命”,邱少云参军,身为侦查兵,他自觉地投身到部队红色革命万丈光辉的事业中去。

1970年,邱少云长期深入了敌区,获得敌军上级机密情报后,与追赶上来的敌人武斗中,丢出一枚手榴弹,美军导弹就在他扔出手榴弹的瞬间发射了。邱少云挺身就是,被导弹击中牺牲,年仅24岁。

邱少云的伟大事迹和爱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永载史册,在新时代里更加值得我们深思。

9.魏来烈士

魏来原名魏国华,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6年,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名警卫员,后来成为中国军队的特种兵。在岛内问题上,他一直有着强烈的民族大义感和责任感。1995年9月9日晚,魏来的部队奉命执行一个特别行动,在台湾屏东的“大武山”地区执行任务,随即发生惨烈交火,魏来用身体拦住了敌人的炮火,为部队争取了时间,还枪杀了5名敌军,但最终牺牲了,年仅39岁。

魏来的事迹受到了全军官兵的热烈赞扬和英雄追认,让他永远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10.结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