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康派皮具 康派成品家

康派皮具 康派成品家

时间:2021-11-10 04:04:21

相关推荐

康派皮具 康派成品家

游客来到扬州,一个重要的节目就是听听扬州评话。扬州评话是扬州人喜闻乐见的传统曲艺形式,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扬州评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要听扬州评话,我们可以到扬州的一些传统茶馆,例如日月明大茶馆、皮包水茶社,去感受扬州评话的艺术魅力。

(一)历史沿革

1.扬州评话的形成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扬州评话的发展历程。

扬州评话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后期,到了清朝初年兴盛起来。当时扬州为漕运枢纽,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民阶层,各种说唱艺术汇聚于此,促进了扬州评话的形成与发展,出现了泰州柳敬亭,广陵张樵、陈思等一批评话大师。其中,柳敬亭被尊为扬州评话的祖师爷。

2.扬州评话的成熟

康熙年间,扬州评话走向成熟,费轩在《扬州梦香词》中写道“扬州好,评话晚开场,略说从前增感慨,未知去后费思量,野史记兴亡”,描绘了扬州评话演出的热闹场景。

3、扬州评话的高峰

乾隆年间,扬州评话艺术进入高峰,产生了一批评话大家及其代表书目。《扬州画舫录》记载:“郡中称绝技者,吴天绪《三国志》、徐广如《东汉》、王德山《水浒记》、高晋公《五美图》、浦天玉《清风闸》、房山年《玉蜻蜓》、曹天衡《善恶图》、顾进章《靖难故事》、邹必显《飞跎传》、谎陈四《扬州话》,皆独步一时。”其中的浦天玉就是浦琳,他从小失去父母,乞讨过活,喜欢听书,久而久之,就自学成才,他认为一般书目已为人熟悉,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假名皮五,自编自演《清风闸》故事,流传至今,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皮五辣子》。

(二)艺术流派

扬州评话有哪些艺术流派呢?

1、流派传承

扬州评话《三国》、《水浒》、《清风闸》、《西游记》等书目,都通过流派传承的方式,不断发扬光大,产生了一代代享有盛名的艺术家,他们不断创新、丰富扬州评话艺术。

扬州评话最有名的流派有 说《三国》的“康派”和说水浒的“王派”。

康派《三国》的开创者康国华,特别擅长说演诸葛孔明,被誉为“活孔明”。

2、王派水浒

评话大师王少堂继承前辈的《水浒》书艺,兼取各家之长,着力刻画人物,发展了宋江、武松、石秀、卢俊义等四个“十回书”,自成一绝,人称“王派《水浒》”。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流传一句俗语:“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王少堂是将扬州评话发扬光大的一代宗师,曾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他的表演追求“甜、粘、锋、辣”的风格,“细致而不累赘,壮美而不粗疏”,说表细腻,形神兼备。

(三)艺术特征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扬州评话的艺术特征是什么呢?

1.表演方式

扬州评话的表演方式,多为一人表演,说而不唱。扬州评话的说表,有“方口”与“圆口”之分。方口语句整齐,富有节奏感;圆口近似生活语言,比较灵活,艺人们一般方口、圆口兼用。

2.艺术风格

扬州评话最基本的艺术风格是描写细腻传神、人物形象鲜明、头绪纷繁而井然有序。

扬州评话说表细致,刻画入微,体现了南派说书的特色与优势,与北派说书粗犷、简洁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正如扬州评话的《道经》所云:“说书要说理,说理要说事,说事要说人,说人要说心”。扬州评话擅长刻画小人物,形象塑造入木三分,呼之欲出。

评话艺人的表演动作幅度不大,但极其传神,通常身子不偏出书台桌角,两脚不露出书台桌围。在说表的同时,借助恰当的手势、身段、步法、眼神,活灵活现地表现人物和场景,满足观众的视听享受。

扬州评话的结构经常采用中心人物串联到底的形式,而不同于北派说书事件复线发展、

人物主宾配合、单笔攒笔并用的结构形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