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肛瘘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肛瘘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时间:2018-12-08 20:56:57

相关推荐

肛瘘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肛瘘患者都知道肛瘘局部会有溃烂和分泌物,这时很多医生也建议患者使用卫生巾来护理,一来可以减少更换次数,二来卫生巾相对来说更卫生一点。那么如何用卫生巾来护理肛瘘呢?下面来详细介绍下使用办法: 注意事项

1如何用卫生巾来护理肛瘘

肛瘘患者都知道肛瘘局部会有溃烂和分泌物,这时很多医生也建议患者使用卫生巾来护理,一来可以减少更换次数,二来卫生巾相对来说更卫生一点。那么如何用卫生巾来护理肛瘘呢?下面来详细介绍下使用办法:

注意事项:如患者对一种卫生巾过敏,引起局部皮肤不适的应立即更换不同的产品使用,过敏严重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作好局部皮肤的护理。卫生巾日间使用4小时需更换,夜间不能超过8小时,分泌物过多时应及时更换。

操作方法:用温水进行会阴冲洗或坐浴,将会阴部擦干,使肛门部位干燥清洁。将卫生巾撕去中央贴纸后,正面向上粘贴于内裤上,以穿好内裤后卫生巾中央部分对准肛门为标准。此操作为清洁操作,更换卫生巾前后注意洗手。

心理护理:成年女性患者由于生理上的特殊性,一般都使用过卫生巾,心理护理无需特别强调。主要针对于男性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学的方法与患者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者要主动去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适应和建立对使用卫生巾的正常反应性,解决患者的心理困惑,让患者理解使用卫生巾的主要目的和优点,消除抵触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为了减少尴尬还可以请患者的女性家属或陪伴代替护理人员做具体指导。

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此项操作的目的和优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指导患者选择合格的卫生巾产品,最好使用同一牌子的产品,选用棉质面的卫生巾,减少卫生巾与局部皮肤的摩擦,减少不适感。

以上关于用卫生巾来护理肛瘘的相关操作事项,希望可以减轻一些护理烦恼。当然护理肛瘘的办法有很多种,用此办法来护理肛瘘对男性而言会有一些抵触心理。

2肛瘘的保健自有其原则

肛瘘的保健自有其原则,为什么小编会这么说呢?首先,大家都应该清楚,患了肛瘘,除了治疗之外,做好保健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并不是一味的病急乱投医,在做保健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原则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以及对病情的好转有效的保健方法才可以。

1、建立正常的膳食习惯,因肛瘘的发生与湿热有关,对于油腻饮食,可以内生湿热,因此不宜多吃;

2、绿豆薏仁米粥:组成:绿豆20克,薏苡仁20克,粳米50克。用法:绿豆、薏苡仁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功效:清热利湿。

3、对经久不愈的肛瘘多为虚证,饮食上多吃含 蛋白质 类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4、及时治疗肛窦炎、肛乳头炎,以免发生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

5.绿豆襦米粥:绿豆50克,糯米100克,加适量水文火煮成粥后即可食用。

6.肛瘘的发生与湿热有密切关系,所以对油腻生湿热的食物应有所节制,同时要戒除烟酒及嗜茶的习惯。应多食清淡并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绿豆、萝卜等。经久不愈的肛瘘多属虚型,饮食上应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类等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大枣、芝麻。另外,虚证防治食物还有木耳、山药、香菜、韭菜、茄子、芡实、菱、藕、茴香、荔枝、鸡、羊肉、无花果等。

通过以上内容的阅读,相信患者朋友们都对肛瘘的保健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在选择保健方法的时候,切勿病急乱投医,掌握科学的保健方法,有原则的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恢复健康的身啊!祝大家天天快乐,万事如意。

3肛瘘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肛瘘算是肛肠疾病中严重的一种疾病,肛瘘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时候必须手术治疗,否则会有癌变的风险,所以想要更好的照顾术后肛瘘患者,了解肛瘘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1、坐浴及冲洗

术后每天应行坐浴,尤其是便后坐浴不能忽视。要保证伤口清洁,加速愈合。对大的伤口应进行伤口冲洗,先用过氧化氢溶液,然后用温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进行伤口冲洗。冲洗时应保持一定压力,以便使清洗液达到伤口的每一个角落。

2、敷料

伤口内敷料可防止伤口表面粘连(皮肤架桥),因此创面应底小口大,能自下而上地愈合。若取出敷料时,发现伤口内有脓液,提示有残余脓腔,应即时扩大引流,否则伤口不会愈合。

3、直肠指诊

专家表示,直肠指诊可发现伤口内有无死腔及脓液存留,此外也可发现有无肛门狭窄倾向,如有则应定期扩肛治疗,因此患者应该要定期行直肠指诊。

以上三条关于肛瘘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您的术后恢复有所帮助,肛瘘手术并不可怕,只要术后护理得当便会很快恢复健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