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甘肃金昌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分析

甘肃金昌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分析

时间:2021-11-16 10:57:02

相关推荐

甘肃金昌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分析

近年来,金昌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一特两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来抓,层层安排,层层部署,层层分解,狠抓落实,使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由组建初期以购销贩运为主向多行业、多领域、多项目方向发展延伸,合作内容也由单项合作向紧密性、组织性、规范性、产加销全程合作,形成了产业覆盖多样化,组建主体多元化,运营实力规模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和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体系。

一、基本情况

截止现在,全市累计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145个,发展成员19304人,专业合作组织带动非成员农户1460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19927.02万元,按交易量返还成员388.25万元。从发展模式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村委会主导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由村民委员会组建,由村主任任理事长,硬件建设、前期投入、技术培训、质量管理、对外销售等环节都由村委会负责,农户一般只负责生产。如城关镇大坝村党总支书记张学龙等五人采取股分合作的方式,成立的绿享高原蔬菜专业合作社,连片租赁大坝村五社耕地800亩,全部种植经济作物,为土地集约化经营开了好头。二是企业连动型。主要由加工、销售环节的龙头企业带动,通过企业把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既通过建立基地的方式有稳定和可靠的货源,又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解决了部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如永昌县坤发高原夏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着力推行订单农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对农户进行免费技术培训,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组织农户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产品由企业统一收购,统一进入市场,带动了全市无公害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三是经纪人和中介组织依托型。主要由活跃在农村的经纪人和中介组织,利用信息灵通、经营灵活、营销经验丰富等有得条件,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组建合作社,带动社员发展。总体上看有如下特点:

1、依托优势产业兴办。全市农民专业合作都是围绕商品率、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的制种、蔬菜、畜禽养殖、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地方优势特色产业而组建的,围绕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起到了与优势特色产业互动互促的作用。

2、发展服务呈现多领域多元化。一是合作社行业分布多样,种植业、畜牧业、服务业、林业、加工业和其他多种行业。二是合作社设立人身份多样,有农民、农技服务组织及农技人员、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等各类农业经济主体牵头兴办。

3、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从地域来看,合作成员由最初的几户、几十户,逐步发展为跨村、跨乡镇的合作组织。从合作服务内容看,从最初产中的提供信息、种子种苗、技术培训入手,逐步拓展到产前的农资采购和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方向发展。

4、合作机制逐渐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逐步规范了章程、完善了组织机构、财务、民主决策、盈余分配等管理程序和制度,改变了发展初期存在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运作无序等不规范现象。

二、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了新农村建设。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方面合作社联合从事专业生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参与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使社员分享到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增值利润;通过规模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交易费用;通过利益分配机制,将组织内部加工和流通环节所获得的利润按惠顾额返还给成员,从而能有效地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另一方面,农民通过参与合作社,相互之间的合作、协作意识明显增强,锻炼和提高了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能力,推动了基层民主管理,在改变乡风习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

(二)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需要与时具进,不断完善和加强。培育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协会等农民新型合作组织,着力提高统一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既不动摇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不改变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又可以发挥社会化服务作用,体现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连接,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和经营要素的优化配置,延展产业链条,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实现规模经营,节本增效。

(三)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优势产品、组织农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有效地促进了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涌现了一批专业村、专业乡,推动了农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四)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实现了互利双赢。合作社一方面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有效降低了社员的物资采购开支,也降低了采购到假冒伪劣物资的风险;另一方面,合作社产品通过统一种植、加工、销售,提升了农产品质量,通过注册商标、和超市等零售业部门的有效对接,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收益空间。

(五)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了农村经营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前提下,采取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形式,实现了农民的劳动联合或资本联合,构建了新的农村经营体制。从农业生产经营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了“小群体,大规模”,实现了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同时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培训机制及农村各种制度、体系的创新,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推进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矛盾,推动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

三、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宣传教育不够深入。由于宣传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够,少部分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合作社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如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思考不多,投入较少,行动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 二是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现有合作社不同程度存在规模小、服务功能较弱、合作层次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大部分合作社的服务和业务停留在初级产品销售及信息、技术层面上,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大、商品附加值高的较少,组织化程度以及合作层次较低,以合作社自身的经济实力开展储运、加工、营销合作的合作社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构不能适应抵御市场风险的要求。 三是经营管理不够规范。由于合作社从组织者到成员大多数是农民,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存在着内部管理粗放、规章制度不完备等问题,有的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甚至存在帐目混乱等问题。四是融资难度较大。由于农业信贷风险较大,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资产规模小,担保抵押能力有限,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主动性不高,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五是合作社人才匮乏。由于合作社理事长文化程度低、专业知识少、政策水平不高、管理经验缺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显得不太适应。有的凭借过去的老办法、老经验来办事,没有长远规划和具体设想,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和连接市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宣传教育,培养专业人才。要站合作社知识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合作社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利用各级行政组织资源,通过会议形式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二是有关部门结合业务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宣传合作知识。三是通过各级党委、高等院校及相关涉农培训机构开设合作社专业课程。四是通过典型示范宣传合作社知识和管理人员。五是通过合作社向成员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合作社知识。通过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管理人才素质,带动合作社规范进行,提质增效。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筑牢发展基础。各级涉农部门尽可能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等各类财政支农项目和扶贫项目,委托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重点向合作社倾斜。增加专项资金投入,扩大支持范围,强化资金监管。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信贷支持方式,降低担保门槛,健全信贷服务机制,引导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三)强化业务指导,完善运行机制。一要依法规范现有农民专业合作协会的章程、民主管理、股金设置、盈余分配、财务管理等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协会向合作社转型,逐步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二要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技术和培训服务,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服务,统一产品、基地的认证认定服务,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服务,逐步规范合作社的服务内容,增强自我发展活力。三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生产合作向加工销售合作转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由单项合作向多项合作、一体化经营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自然、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四要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宣传和咨询平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价格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采收、加工、分级、贮藏和运输。

(四)指导规范发展,提升服务质量。重点是要抓好“三个一批”:引导发展一批。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打破城乡、地域、行业界限,以有一定产业基础、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主导产业为依托,发挥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和龙头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新培育形成一批有经营活力、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促进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规范改造一批。对现有的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指导,帮助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和盈余分配机制,重点是明晰产权关系、健全章程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扶持提升一批。对依法登记的合作社,通过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逐步做大做强,形成一批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服务设施全、带动农户多、社会效果好的示范合作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