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实践

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实践

时间:2023-04-10 05:27:27

相关推荐

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实践

——榆阳区发展一村一品推进规模经营的调查

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既是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也是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的要求。榆阳区

依据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条件,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打造新

的产业格局,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以此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根本

性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发展农业要有创新的思路,榆阳区

紧紧依据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一

村一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举措

榆阳区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一是土地面积辽阔,总土地面积7053平方公里,占榆林市总土地面积

的16.2%,是全省土地面积第二大县;二是光照充裕,年日照时数27

40-2914小时,属我国辐射能量高值区之一;三是土地多样性,北部

风沙草滩区占总土地面积的75%,具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现代畜牧

业的良好条件;南部丘陵沟壑区占总土地面积的23%,具有发展杂粮、

杂果的优良条件;中部川道区占总土地面积的2%,有发展水稻、渔

业、大漠蔬菜等优越条件。四是水资源相对丰富,人均水地1.13亩,

是榆林市农业条件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县区之一;五是土壤类型为

沙壤土,是获取高产和稳产的重要基础;六是获取规模农牧业产品的

重要产区,它不仅是榆林乃至陕西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还承担农业

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国家百万头商品猪养殖基地县等重大任务。

近几年来,榆阳区在发展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

貌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全区粮食产量

达4.7亿斤,羊子饲养量达189.9万只,生猪饲养量达122.8万头。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5321元。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榆阳区农

业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区委、区政府针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工

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组织涉农部门干部深入村庄农户,进行深

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外出

考察,学习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经过外学内调,

上下形成了发展“一村一品”、进行规模经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转变的共识。

“一村一品”是一个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是分工与协作的最好

形式,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榆阳区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始

在条件较好的村庄区域试点示范,并逐渐扩大试点规模,立足农业资

源优势和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

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资金、技术、教育

培训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打造生猪、羊子、玉米、马铃薯、

小杂粮、大漠蔬菜六大特色产业。目前,全区涌现出了一批从事养猪、

养羊、养鱼、运输等20多个类别的专业村和专业乡,成为榆阳农业农

村工作的新亮点。

榆林市委常委、榆阳区委书记刘汉利说:“榆阳区正处在跨越发

展的关键时期,只有推进“一村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才能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才能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榆阳区区长王成继说,要以“一村一品”为重点,举全区之力,

把榆阳建成特色农业大区。

二、认准的事就要下决心去做,榆阳区

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解决“三农”问题

的突破口,扎扎实实在全区范围内推进

近年来,榆阳区认准了发展“一村一品”是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下决心在全区广泛动员,扎实有

效推进。

1、坚持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榆阳区南北差异较大,各有特色

,北部草滩区地多水广,人均3亩水浇田,通过种植玉米来搞养殖业,

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投入,走规模化养殖的道路。如马合镇麻生圐圙、

补兔等养猪专业村,麻黄梁镇北大、盘云界等养羊专业村,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6000—10000元以上;南部山区干旱少雨,通过精耕细作、测

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科学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产量,搞好大成

谷子、大明绿豆等名优小杂粮种植,同时,实施农村劳动力“内转外

输”战略,组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有序流转,拓展外部增收渠

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5000元;地处榆神矿区、榆横工业园区、

麻黄梁载能区等工业园区村庄,从事物流运输、商业、饮食等服务业,

如牛家梁镇什拉滩村、金鸡滩镇上河村等,通过成立车队、工程队,

积极发展三产服务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2、园区引领特色农业优化升级。榆阳区委、区政府依照高产、

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区市联手,以区为主,建设榆卜界

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启动会展中心、万头养猪场、千头肉牛场、

千亩温室大棚菜、千亩优质马铃薯试验示范田等项目建设。同时,着

力巩固提高30万亩玉米、20万亩马铃薯、20万亩小杂粮和6万亩蔬菜

的规模效益,使羊子饲养量稳定在161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110万头,

人工种草20.8万亩,榆阳区被确定为国家生猪良种补贴县(区)和陕

西省百万头生猪基地建设县(区),他们将进一步加快和推进畜牧养

殖大区向畜产品加工转化大区转变。

3、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榆阳区自1992年列入国家农业综合

开发县区,先后投入开发资金10596万元,包括群众自筹资金3509万元、

贷款213万元,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1.5万亩,新打、改造机电井(多

管井)1518眼,新建小水建筑物9369处(座),营造农田防护林2.1万

亩。实施项目覆盖榆阳区的13个乡镇、84个行政村,使6万多人口受

益,项目区呈现出了田成方、林成网、井配套、电抽水、水管流、渠

相连、路相通、机作业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目前,榆阳区玉米高产田、养猪大村、养羊大村、制种基地、新农

村建设示范村绝大多数出自项目区,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项目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少则人均6000元,多则上万元。

4、加快种养植(殖)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步伐。榆阳区承担实施

国家农业部玉米高产示范项目两项,即在牛家梁、金鸡滩、孟家湾等

乡镇建立1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田,在金鸡滩镇海流滩村建立一千亩集

中连片超吨产玉米示范田。他们推行棚、场、机、窖、槽“五配套”

的规模舍饲养羊,建设“五配套”规范化舍饲养羊户2410户,建成饲

养量达10万只以上养羊大乡7个,万只以上养羊大村37个,100只以上

养羊户2100户。在金鸡滩、麻黄梁、红石桥、巴拉素、大河塔、刘千

河等乡镇建成8块500亩以上规模种草样板点。目前,该区已建成年出

栏万头猪场2个,千头以上猪场26个,500头以上猪场68个,建成万头

以上养猪大村17个,100头以上养猪户3100个。从户抓起,以“一村一

品”推进规模种养,进而实现一乡一业,已成为榆阳农业的新亮点。

5、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一村一品”,要依靠龙头企

业带动,榆阳区采取多种途径,对山立农贸公司、益民大扁杏加工厂、

大地种业集团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强的龙头企

业,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支持龙头企业

通过合同订购、向农户提供贷款担保、赊销生产资料、实现保护价收

购等措施,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实现互惠双赢。他们规定,凡龙头企业

以及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进入农科园区,享受工业企业同等优惠政

策,并优先保证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凡农业科研单位、农技推

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

以领办、创办龙头企业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享受同等优惠照

顾。通过优惠政策扶持,让龙头企业成为外接市场营销、内联农户致

富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领头羊。

6、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农民是发展“一村一品”的主体。发展

“一村一品”,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促使其认识本地资源优势,认

识自身发展潜能,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近几年,榆阳区充分利

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

如寺伙沟村每个农户都掌握了大棚菜的种植技术,马合镇多数农民掌

握温棚养猪技术。榆阳区“一村一品”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对农民进行

有效的科技培训。

三、榆阳区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

推进规模经营的作法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将产生重要示范作用

榆阳区通过发展”一村一品”来推进规模经营的成效是突出的,

全区形成了马合、小纪汗、岔河则等乡镇为主的养猪专业带;以小壕

兔、补浪河、孟家湾、刘千河、巴拉素、红石桥、麻黄梁等乡镇为主

的优质白绒山羊生产繁育基地;以牛家梁镇为主的渔业养殖中心。还

有寺伙沟村的温室大棚蔬菜、西沟村的苗木、海流滩村和闹牛海子村

的制种玉米等,都达到了一定规模,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1、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必然选择。规模经营,不仅

可以取得规模效益,而且为后续加工和市场营销提供了可能,由此形

成“生产—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营销全过程,起到了降低成本、

减少中间环节的利润流失、提高附加值等一举数得的重要作用。麻生

圐圙村建有标准化温室猪棚5000多间,建大型养殖场8个,生猪出栏6.4

万头,户均出栏137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400元。王则湾村拥有

800亩鱼池,人均达2亩,人均纯收入达10200元。寺伙沟村建起120个

温室蔬菜大棚,户均2个,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规模生产与经

营已成为农民富裕的助推器,榆阳区“一村一品”10个示范村和100个

推进村的产值占到全区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同时,规模生产又在

其周围形成巨大市场,以麻生圐圙村为主在马合镇形成16万头的养殖

规模,带动小纪汗、岔合则、小壕兔、红石桥等乡镇形成5—10万头不

等的养殖规模,农户卖猪不出村,便可使生猪销往包头、太原、鄂尔

多斯、延安、榆林等城市。在寺伙沟村出现了蔬菜贩运户和蔬菜专业

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既可以解决农民卖难的问题,又可使农户的利

益受到保护。

2、土地细碎化整治是形成规模经营的重要条件。生产责任制以

来,由于土地存在好坏差别,每个农户以好、中、差三个等级各分割

一块,致使农户拥有的土地细碎,多数地块面积较小又互不相邻。经

过农民多年的精心种植,目前土地的差异程度已经没有大的区别。农

民要求对土地进行整治的呼声越来越高,榆阳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

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加快“一村一品”的发展,在榆林市第一家做出

了土地细碎化整治的决定,并积极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实施。经过土

地细碎化整治,使农业生产资源得到了优化组合,加快了土地流转,

为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为专业化分工、机械化作业、现

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3、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一村一品”快速推进的重要前提。

榆阳区着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一改过去大水漫灌为暗管滴灌、渗灌,

使得农民由过去浇灌一水在田里守护7—14天的时间,改变为现在的只

要打个电话,闸阀一开,自动灌溉。使灌溉投入由每亩最高80元降为

15元,投工由15个减少到5个左右,每年每亩地可节约柴油10公斤,电

力20度,节水200立方米,节约投资15至60元,既大大地降低灌溉成本,

又减轻了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

4、园区带动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方式。榆阳区用工业

理念经营农业有了实质性进展,榆卜界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标志着榆阳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绿色农产品检验检测、

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产品交易中心,玉米、马铃薯等种植业,猪、羊等养

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苗木花卉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六个

示范区的建成,将会辐射带动形成生猪、羊子、高产玉米、沙棘、樟

子松等五个“百万”基地。榆阳区相继有8个万头以上养猪养殖场园

区化建设,启动万亩草场、万只养羊、千亩鱼塘建设以及相配套的现

代化屠宰场、肉联厂、保鲜厂建设,这些将成为推动榆阳农业迈向现

代化的重要引擎。

5、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一村一品”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

支撑。目前,榆阳区发展设施农业已被众人熟知,温棚养猪正在被大

家所接受,养鱼增氧器的使用、机械化耕作与收获、脱毒马铃薯繁育、

无土栽培、营养液浇灌、暗管滴渗、桢木嫁接等技术已在全区推广,

一场农业技术革命正在榆阳兴起。榆阳区农丰畜禽养殖场建于1993年,

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雄厚技术力量,投资350万元,占地1

00亩,建起5000头良种猪场,并设有饲料加工车间、养殖车间、良种

繁育和技术培训等部门,拥有法系大白、长白、台系杜洛克等纯种、

二元种猪和商品猪,年出栏种猪、商品猪6080余头,销往陕西、山西、

内蒙、宁夏等地,年产值200多万元,是榆阳区养猪会员单位、一村一

品、一乡一业示范推广基地。榆阳区和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始建于

3月,是由麻生圐圙村刘彦等五户村民自愿入股、合资筹建,

已投资210万元,按照“大棚、蔬菜、猪、沼气、厕所”五位一体的

模式建有智能蔬菜大棚10栋、占地40亩;配套猪舍60间,沼气池20个,

已向市场提供香瓜、蘑菇、葡萄、蔬菜等120吨,存栏生猪60头,并建

制冷保鲜库,生产规模今年将达到蔬菜大棚15栋、占地60亩;配套猪

舍90间,年产新鲜蔬菜450吨,年出栏生猪千头以上,产值达200多万元。

科技将引领农业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新高地。

(榆林市决策咨询委员会 靳山厚 惠永明 徐鹏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